1
|
文学“小史”与历史“大事”——“新史学”与胡适《谈新诗》的批评理路 |
罗义华
骆羽芯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风土:文史演绎与地景再造的新史学研究 |
岳永逸
|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新史学”与“民间文学”的结缘——以《歌谣周刊》为中心的考察 |
骆羽芯
罗义华
|
《青海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论梁启超与何炳松的新史学观与方法论——以《历史研究法》为中心的考察 |
周园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郭沫若对夏曾佑“新史学”的承继与超越 |
施媛婷
|
《郭沫若学刊》
|
2024 |
0 |
|
6
|
论梁启超“新史学”思想 |
孙飞虎
|
《历史学研究》
|
2024 |
0 |
|
7
|
梁启超《新史学》的“破”和“立” |
贾鑫
|
《历史学研究》
|
2024 |
0 |
|
8
|
新史学转型视域下《中国画学全史》的革新视角 |
党蕊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3 |
0 |
|
9
|
从新史学到新建筑史——关于斯皮罗·科斯托夫的《一部建筑史:环境与仪式》 |
汪晓茜
花凯峰
|
《建筑师》
|
2023 |
0 |
|
10
|
晚清“新史学”思潮在民国学界的延续和批评——以章嵚《中华通史》为中心的考察 |
何昱杰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1
|
论浮田和民《史学通论》与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关系 |
尚小明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12
|
“新史学”思潮的产生及其学术建树 |
张越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13
|
历史教科书与新史学——以夏曾佑、刘师培为中心探讨 |
储著武
汤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4
|
新史学视野下教育史研究的转向——基于国际教育史常设会议的分析 |
杨汉麟
李贤智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
2008 |
8
|
|
15
|
新史学和新汉学:中国现代史学的两种形态及其起伏 |
王学典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1
|
|
16
|
商会史研究与新史学的范式转换 |
马敏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7
|
|
17
|
近代中国的新史学及其流变 |
桑兵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8
|
|
18
|
梁启超新史学思想探源 |
邬国义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19
|
吕思勉与“新史学” |
王家范
|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20
|
梁启超早年新史学思想考源 |
李孝迁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