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是解放区新政权新政府之纲
1
作者 杨增洪 《吕梁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8-20,共3页
晋绥解放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出巨大贡献,在民主政权和人民政府创建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性实践。《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发挥了直接的战略性指导作用,是晋绥解放区乃至全国新政权新政府建立的正确理论和科学指南。
关键词 晋绥解放区 人民代表会议 新政权政府
下载PDF
南下江西干部的组建与新政权的接管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德成 杨鹏燕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2013年第4期15-16,19,共3页
解放战争后期,为了有效地从国民党手中接管政权和对新解放的地区进行建设,稳定社会秩序,党从东北、华北等地抽调大批干部南下,进行城市接管和政权建设。南下干部一部分到达江西,为新江西的建设和发展、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南下干部 新政权 中国
下载PDF
新政权与旧官僚:北伐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人事递嬗
3
作者 鲁卫东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7-71,共5页
无论是帝制时代的父死子继,还是革命所造成的政权倾覆,或民主国家的政党轮替,新旧政权的更迭,都必然会对新政府的人事构成产生影响。北伐后,大批具有行政经验的"旧官僚"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之中,在顺利实现政权更替的同时,亦... 无论是帝制时代的父死子继,还是革命所造成的政权倾覆,或民主国家的政党轮替,新旧政权的更迭,都必然会对新政府的人事构成产生影响。北伐后,大批具有行政经验的"旧官僚"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之中,在顺利实现政权更替的同时,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平稳过渡。然新政权使用新官僚,是为当然之事。吊诡的是,对于北伐之后的新政权而言,旧官僚固然"旧",新官僚却似乎并不太"新"。这种"新旧杂糅,亦新亦旧"的现象虽为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个新政权却未能在官僚的人事构成上展示其新的一面,从而为其迅速沦为旧政权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政权 旧官僚 南京国民政府 人事递嬗
下载PDF
“老革命”与新政权:以赣南为中心的考察( 1949—1956) 被引量:2
4
作者 黄伟英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93,共13页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过土地革命的党员、团员、儿童团员、在各级苏维埃政府中担任过一定职务或曾参加过红军的普通民众被称为"老革命"。新政权成立时,部分"老革命"被提拔为乡村干部。土地改革开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过土地革命的党员、团员、儿童团员、在各级苏维埃政府中担任过一定职务或曾参加过红军的普通民众被称为"老革命"。新政权成立时,部分"老革命"被提拔为乡村干部。土地改革开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逐渐被整顿清理出干部队伍,与新干部的关系也转向紧张。与此同时,一批"老革命"希望能解决党籍问题,但其愿望却很难实现。新政权与"老革命"的关系之所以错综复杂,其根源在于因后者参加革命的经历,以及苏维埃革命失败后的遭遇所造成的"政治历史问题"。这种问题既影响着新政权赋予"老革命"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在现实政治中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革命 新政权 政治历史问题
下载PDF
苏丹新政权以“和”为国策
5
作者 许博渊 《国际展望》 1985年第9期8-,共1页
苏丹军人4月6日推翻尼迈里并接管政权以来,以“和”作为其内外政策的基础。政变后的军事委员会主席达哈卜一上台,就对南方反政府游击队作出了和解姿态,除了表示愿同苏丹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约翰·加朗商谈停止内战之外,他还采取了一些... 苏丹军人4月6日推翻尼迈里并接管政权以来,以“和”作为其内外政策的基础。政变后的军事委员会主席达哈卜一上台,就对南方反政府游击队作出了和解姿态,除了表示愿同苏丹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约翰·加朗商谈停止内战之外,他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停止执行伊斯兰法,废除了尼迈里于1983年将南方分为三个省的命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迈里 加朗 内外政策 新政权 军事委员会 政治联盟 反政府 对外政策 人民解放阵线 卡扎菲
下载PDF
南非新政权任重道远
6
作者 刘郧生 《政党与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14-16,共3页
南非曼德拉当选总统,民族团结政府成立后、其和平民主进程正式进入为期5年的多党分享权力阶段。尽管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为南非平稳实现民主过渡搬掉了最大的拦路虎,但以非国大为主体的民族团结政府依然任重道远,百业待兴。
关键词 新政权 种族隔离制度 因卡塔自由党 黑人家园 国内生产总值 移居国外 特殊优惠政策 暴力冲突 施政纲领 资本转移
下载PDF
海地新政权面临的三大难题
7
作者 李漫 《政党与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7-18,共2页
随着10月13日政变将军塞德拉斯流亡生活的开始,10月15日,在外三年的海地首届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借助美军的武力终于返回太子港,仍处于美军占领下的海地在其历史上又翻过一页。民主政权的恢复,对于倍受动乱之苦的海地人民,对于维护和平... 随着10月13日政变将军塞德拉斯流亡生活的开始,10月15日,在外三年的海地首届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借助美军的武力终于返回太子港,仍处于美军占领下的海地在其历史上又翻过一页。民主政权的恢复,对于倍受动乱之苦的海地人民,对于维护和平与进步的国际社会来说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但是,纵观海地政局的演变及美国“和平”入侵后出现的各种事态,这个长期集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全方位动荡于一体的袖珍岛国所面临的形势,将依然是复杂而严峻的。海地新政权面临新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斯蒂德 新政权 通顿马库特 杜瓦利埃家族 国际社会 克林顿政府 警察队伍 军事政变 惨遭杀害 拉斯
下载PDF
南下干部的组建与新政权的接管——以江西省南下干部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德成 杨鹏燕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1,共5页
南下干部是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革命群体。解放战争后期,为了有效地从国民党手中接管政权和对新解放的地区进行建设、稳定社会秩序,党从东北、华北等地抽调大批干部南下,进行城市接管和政权建... 南下干部是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革命群体。解放战争后期,为了有效地从国民党手中接管政权和对新解放的地区进行建设、稳定社会秩序,党从东北、华北等地抽调大批干部南下,进行城市接管和政权建设。南下干部一部分到达江西,为新江西的建设和发展、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下干部 新政权 中国
原文传递
新中国成立初期地方精英对新政权的态度和行为选择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望 《求索》 CSSCI 2014年第10期22-26,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乡村社会的剧烈震动下,地方精英对新政权的态度相当复杂。一般而言,与原政权距离较近,有劣迹的,对共产党不太了解的精英往往选择了与新政权对抗;与原政权距离较远,文化素养较高,口碑较好的精英则往往支持新政权。在他...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乡村社会的剧烈震动下,地方精英对新政权的态度相当复杂。一般而言,与原政权距离较近,有劣迹的,对共产党不太了解的精英往往选择了与新政权对抗;与原政权距离较远,文化素养较高,口碑较好的精英则往往支持新政权。在他们的行为选择中,"生存原则"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单纯的经济地位高低与是否拥护新政权的政治态度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精英 新政权 态度 行为选择
原文传递
传统乡村演剧的生成机制与新政权应对(1946—1953)——以浙东地区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乐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传统乡村演剧之所以绵延不绝,具有持久的韧性,主要是因为它在乡村社会拥有稳固的生成机制。虽然演剧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被需要和需要关系,是这种生成机制的一个重要层面,但其更值得注意的一个层面却是,围绕乡村演剧形成的关联网以及乡村... 传统乡村演剧之所以绵延不绝,具有持久的韧性,主要是因为它在乡村社会拥有稳固的生成机制。虽然演剧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被需要和需要关系,是这种生成机制的一个重要层面,但其更值得注意的一个层面却是,围绕乡村演剧形成的关联网以及乡村“精英”在这一网络中的权力竞逐。某种程度上,正是乡村“精英”在演剧“文化网络”中的权力竞逐推动了传统乡村演剧的持续生成。传统乡村演剧给新旧政权都带来了挑战。国民党旧政权在应对这一挑战方面总体是失败的,因为传统乡村演剧得以生成的机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触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通过发展农村剧团并在其形成的关联网中不断添加规范和政治元素,更新了乡村演剧的生成机制,从而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使乡村演剧与新社会相适应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乡村 演剧 生成机制 新政权 文化网络
原文传递
民主政治视域下的拉美新左翼政权
11
作者 成晓叶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87-94,共8页
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长期陷入低潮之时,拉丁美洲这幅西半球大陆的政治图谱开始显现出代表中左翼意识形态的"粉色"印记。这一"粉色"印记让长期陷入低潮的社会主义运动从灰色转变成了粉色,而不是由苏联、中国、... 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长期陷入低潮之时,拉丁美洲这幅西半球大陆的政治图谱开始显现出代表中左翼意识形态的"粉色"印记。这一"粉色"印记让长期陷入低潮的社会主义运动从灰色转变成了粉色,而不是由苏联、中国、古巴、朝鲜等国所代表的"红色"印记。这种"红"与"粉色"的区别最主要还是在执政途径的区别上。拉丁美洲新左翼政权全部通过民主选举方式完成,这一嬗变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拉美老左翼执政范式的失效为拉美新左翼政权敲响了警钟;其次,民主体制已经深深扎根于拉美大地;新自由主义框架下民主政治的失效也为拉美左翼执政党上台铺平了道路。此外,民主政治在拉丁美洲与左翼政权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民主机制的强弱能够区分出拉美激进左翼与温和左翼;其次,由于多数左翼政权诉诸全民参与的直接民主,一些少数民族与妇女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民主并没有在左翼政权中呈现冷漠的态势,取而代之的是对民主制度更高的满意程度以及参与程度更高的民主机制。巴西、委内瑞拉、厄瓜多尔以及玻利维亚等国左翼政党领袖上台后,纷纷提出社会主义的口号以及推行类似于"社会主义"概念的相关政策,也证实了学术界关于"民主扼杀资本主义论"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美左翼政权 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
下载PDF
面临百废待兴的南联盟新政权
12
作者 张铁钢 《瞭望》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6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南联盟 新政权 米洛舍维奇 黑山
原文传递
羽田新政权 起步维艰
13
作者 马俊威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8-9,共2页
随着新首相的诞生,因细川突然辞职而动荡不定的日本政坛又出现了新面目。4月25日下午,在日本众参两院全体会议上,联合执政党推选的首相候选人、新生党领袖羽田孜以274票对207票的绝对优势击败自民党总裁河野洋平,当选为日本第80任内阁... 随着新首相的诞生,因细川突然辞职而动荡不定的日本政坛又出现了新面目。4月25日下午,在日本众参两院全体会议上,联合执政党推选的首相候选人、新生党领袖羽田孜以274票对207票的绝对优势击败自民党总裁河野洋平,当选为日本第80任内阁总理大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民党总裁 内阁总理大臣 新政权 日本政局 参两 小泽 细川 日本政治 公明 不信任案
原文传递
蔡南星:我们尽一切力量来保护新政权
14
《温州人》 2009年第9期28-31,共4页
温州解放前夕,百业凋零,民不聊生。解放后百废待举,因国民党军队仍占据沿海岛屿,海运不畅,而瓯江水运常遭股匪袭击,金温公路尚未通车,加上国民党飞机轰炸和潜伏特务破坏,温州财政经济非常困难。
关键词 新政权 潜伏特务 解放前夕 沿海岛屿 百废待举 南星 军事管制委员会 彭瑞林 华东局 接管委员会
原文传递
论新桂系政权的民族同化政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付广华 《桂海论丛》 2008年第5期74-78,共5页
新桂系政权在民族区域治理上,实施改土归流,编组乡村甲,彻底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行政体系;在民族教育上,实施"特种教育,"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民族风俗习惯上,实施"风俗改良,"强制少数民族移风易俗;在民... 新桂系政权在民族区域治理上,实施改土归流,编组乡村甲,彻底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行政体系;在民族教育上,实施"特种教育,"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民族风俗习惯上,实施"风俗改良,"强制少数民族移风易俗;在民族宗教信仰上,破除"迷信,"强迫少数民族放弃民族宗教信仰。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实施民族同化、消弭阶级斗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系政权 民族同化政策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私营工商业的变革与生存——以刘鸿生家族上海章华毛纺公司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晋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48,共14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不得不采取经济统制政策,私营企业一度陷入产销困难的局面。本文以刘鸿生家族上海章华毛纺公司为个案进行考察,剖析私营毛纺业的困难根源,描述刘鸿生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原料、市场、生产结...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不得不采取经济统制政策,私营企业一度陷入产销困难的局面。本文以刘鸿生家族上海章华毛纺公司为个案进行考察,剖析私营毛纺业的困难根源,描述刘鸿生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原料、市场、生产结构、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改革,力图反映这一时期私营企业与政府政策和市场变动间的复杂关系,说明私营企业走向公私合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其根源要追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鸿生 章华毛纺公司 生存与变革 新政权
下载PDF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新政府的舆论策略
17
作者 王文勋 张文颖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5Z期83-84,共2页
日本明治维新变革之时,局势混乱,新政府虽然在夺取政权上取得了胜利,但是该如何取得民众真正的支持成为当务之急。佐幕派利用舆论试图挽回旧幕府统治的行为启示了新政府,新政府深深体会到舆论的重要性。为此,明治新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 日本明治维新变革之时,局势混乱,新政府虽然在夺取政权上取得了胜利,但是该如何取得民众真正的支持成为当务之急。佐幕派利用舆论试图挽回旧幕府统治的行为启示了新政府,新政府深深体会到舆论的重要性。为此,明治新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扭转舆论导向,引导舆论朝支持新政权的方向发展。幕府为了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维时期 日本明治维 佐幕 新政权 政官 五条誓文 兴传媒 岸田吟香 传播面 江户
下载PDF
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8
作者 李玫姬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0年第2期28-30,共3页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理论依据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大部分组成,二者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界定了未来新中国的性质。...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理论依据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大部分组成,二者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界定了未来新中国的性质。毛泽东指出:在这个新国家中,不但要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还要有新文化,'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所谓中华民族的新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主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主义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文化政策 革命阶级 新政权 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力量 共产主义思想 为人民服务
下载PDF
论社会团体与新中国建设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会军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1-85,共5页
论社会团体与新中国建设刘会军社会团体是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中结成的社会性组织,是社会进步特别是社会生活民主化的产物和体现。社会团体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国初期,我国社会团体曾一度迅速发展,并在新中国建设中发... 论社会团体与新中国建设刘会军社会团体是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中结成的社会性组织,是社会进步特别是社会生活民主化的产物和体现。社会团体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国初期,我国社会团体曾一度迅速发展,并在新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代以来,我国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设 人民政权 没收地主土地 中华全国总工会 人民代表会议 新政权 土地改革运动 中国红十字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基层组织
全文增补中
简论明治维新运动的两个阶段
20
作者 陈英 《大庆社会科学》 1992年第3期64-65,共2页
明治维新运动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日本社会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以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领导的有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倒幕运动,推翻了长达二百六十多年的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抗拒了西方殖民主... 明治维新运动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日本社会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以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领导的有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倒幕运动,推翻了长达二百六十多年的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抗拒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取得了民族独立,实行一系列改革,进而转变成为资本主义。整个维新运动是经过两个阶段进行的,即夺取政权的倒幕运动和掌握政权后的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全部过程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本文对此进行如下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改革运动 倒幕 德川幕府 十九世纪 地税改革 日本明治维 御前会议 新政权 革命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