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的性别策略——以冰心早期创作为中心 被引量:8
1
作者 乔以钢 刘堃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7,共7页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中,冰心是惟一一位受到特别关注的女作家。以茅盾为代表的编选者在确立新文学“关注现实,提出问题”的创作传统、赋予新文学历史合法性的过程中,选择冰心的“问题小说”进入这部“经典”,对其提出问...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中,冰心是惟一一位受到特别关注的女作家。以茅盾为代表的编选者在确立新文学“关注现实,提出问题”的创作传统、赋予新文学历史合法性的过程中,选择冰心的“问题小说”进入这部“经典”,对其提出问题的社会意义给予肯定;与此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对冰心小说所体现的具有女性性别内涵的社会问题思考做出了贬抑。该书的编选,对构建和彰显以男性为主导的新文学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此间女性历史和自我的双重主体性,一定程度上受到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 性别策略 公共场域 家庭场域
下载PDF
新文学开创史的自我证明——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所作导言 被引量:29
2
作者 杨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72,共11页
本世纪40年代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的出版 ,相当深刻地影响了几十年来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在上海文艺出版社计划重新出版此书之际 ,作者撰写本文 ,以追溯新文学开拓者(导言作者 )蔡元培、郑振铎、茅盾、鲁迅、郑伯奇、周作人、郁... 本世纪40年代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的出版 ,相当深刻地影响了几十年来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在上海文艺出版社计划重新出版此书之际 ,作者撰写本文 ,以追溯新文学开拓者(导言作者 )蔡元培、郑振铎、茅盾、鲁迅、郑伯奇、周作人、郁达夫、洪深和朱自清对自身文学历程的回顾 ,从而对以往现代文学史的写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大系 导言 文化创新 传统 现代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研究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学勇 朱智秀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55,共10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出版史上具有经典意义的一套丛书。其出版七十多年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学界对它的研究也一直在延续。这种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大系》的编辑出版及初期评价;1937至1976...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出版史上具有经典意义的一套丛书。其出版七十多年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学界对它的研究也一直在延续。这种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大系》的编辑出版及初期评价;1937至1976年间遭遇冷落的《大系》;"文革"后至今《大系》研究的恢复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 文学 出版史
下载PDF
年轻编辑赵家璧成就《中国新文学大系》大业的缘由剖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邵凯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7-171,共5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一项历史性的编辑出版大工程,它顺应时势,且具有:创新的编辑体例、周全的资料宝库、锐利的编选目光、最佳的编辑团队、灵巧的各方周全、完善的营销策略等成功诀要,而其主编赵家璧更是在其中起了关键性...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一项历史性的编辑出版大工程,它顺应时势,且具有:创新的编辑体例、周全的资料宝库、锐利的编选目光、最佳的编辑团队、灵巧的各方周全、完善的营销策略等成功诀要,而其主编赵家璧更是在其中起了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赵家璧就没有不朽的《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赵家璧 编辑 出版 成功诀要
下载PDF
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谱系研究的思考——兼论《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7,共8页
谱系学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已经愈益显示出来,而从目前的谱系建构来看,无论是就西方福柯所强调的复杂性、差异性而论,还是就中国传统谱系观念中秩序性和关联性而言,都是有欠缺和距离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在注重编选经... 谱系学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已经愈益显示出来,而从目前的谱系建构来看,无论是就西方福柯所强调的复杂性、差异性而论,还是就中国传统谱系观念中秩序性和关联性而言,都是有欠缺和距离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在注重编选经典的文学作品、强调文学的发展脉络、构建文学自身的考察体系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文学谱系研究应该具有的价值取向的核心,是要以文学自身发展为主要脉络,同时确定相关研究的维度:从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代表性和个性来综合确定作品本身的地位;兼顾对于文学发展流变脉络的梳理;注重对史料的把握,对于材料的处理要准确和细化;同时更应该树立经典意识和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学 新文学大系 20世纪中国文学
下载PDF
“新文学讲义”的命运与《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卷的生产——九月十八日朱自清致叶圣陶信件考释为中心 被引量:5
6
作者 袁洪权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44-52,共9页
《朱自清全集》第十一卷收录了朱自清给叶圣陶的24通信,这是朱自清和叶圣陶长达30多年友谊见证的珍贵材料。其中9月18日朱自清给叶圣陶的信,透露出30年代中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现场,包括朱自清编"新文学讲义"的出版细节、《中国... 《朱自清全集》第十一卷收录了朱自清给叶圣陶的24通信,这是朱自清和叶圣陶长达30多年友谊见证的珍贵材料。其中9月18日朱自清给叶圣陶的信,透露出30年代中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现场,包括朱自清编"新文学讲义"的出版细节、《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卷的生产过程。此外,依据信件中提及的教科书、夏丏尊生日纪念特刊、朱自清暑假的生活与工作情况、叶圣陶创作的《感同身受》等内容,此信应写于1935年9月18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 信件 考释 文学史话 新文学讲义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卷
下载PDF
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由《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岳凯华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8-51,共4页
本文在《中国新文学大系》(1 91 7-1 92 7)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与知识分子主体的互动关系 ,认为知识分子编选作家全集、文集应该坚守人文精神阵地 ,保持理性批评眼光 ,才能建构和确立文学经典。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文学经典《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下载PDF
1930年代初:新文学的危机与《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产生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建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6-142,共7页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激进的革命文学阵营将五四新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等树为批判对象。针对左翼文学的激进化,国民政府加强了对文艺的管控,文艺的健康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左翼阵营采取化整为零、灰色化办刊策略等度过危...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激进的革命文学阵营将五四新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等树为批判对象。针对左翼文学的激进化,国民政府加强了对文艺的管控,文艺的健康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左翼阵营采取化整为零、灰色化办刊策略等度过危机,在九·一八和一·二八之后社会整体性左倾的大趋势下,获得了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新月》《现代》等中性化文学刊物出现由"同人化"向"公共化"发展趋势,推动了作家的重新聚合,文坛出现结构性变化。《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在1930年代出版,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与1930年这个历史节点有关,与这个历史节点引起的文坛的结构性变化有关,足以引起学界关于那个时段文学与时代关系的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0年 新文学危机 商业出版 文坛重构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下载PDF
作为研究范式的“论争”及其限度——以《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为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哲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第2期51-55,共5页
在审视"文学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过程时,人们往往把《新青年》遭遇的种种话语冲突不假思索地视为思想异见者(包括个人、报刊以及社团)之间的"论争"。不可否认,"五四"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和舆论界报刊发达、社团众多,因... 在审视"文学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过程时,人们往往把《新青年》遭遇的种种话语冲突不假思索地视为思想异见者(包括个人、报刊以及社团)之间的"论争"。不可否认,"五四"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和舆论界报刊发达、社团众多,因此,思想的分歧和主张的差异在所难免,"论争"也自然有着极高的发生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论争 中国新文学大系 新文学运动 中国思想界 历史过程 五四新文学 郑振铎 历史描述 理论集 李何林
下载PDF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的经典化意义和偏至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万生 徐玉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105,共10页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1917年至1927年之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以外的作家、社团和文学现象的评价,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鲁迅《导言》的经典化意义,首先在于对一些作家评价的经...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对1917年至1927年之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以外的作家、社团和文学现象的评价,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鲁迅《导言》的经典化意义,首先在于对一些作家评价的经典化,其次是概念和文学社团的经典化。同时,《导言》也体现了鲁迅文学批评的个性和偏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中国现代文学 经典化
下载PDF
由文化商品到学术经典的转化--以《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祥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38,共9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产生,首先是基于赵家璧对1930年代文化市场格局的精准把握,通过他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组稿策划,并运用宣传营销等手段将《大系》作为一个文化商品而推出。在商品的传播过程中,《大系》自身所包含的...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产生,首先是基于赵家璧对1930年代文化市场格局的精准把握,通过他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组稿策划,并运用宣传营销等手段将《大系》作为一个文化商品而推出。在商品的传播过程中,《大系》自身所包含的学术品质得到了发掘和肯定。最终成为现代文学发生与发展的自我证明与总结的学术经典,对现代文学史的撰写与现代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考察《大系》由文化商品到学术经典的复杂转换过程,能让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新文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赵家璧 文化商品 学术经典
下载PDF
论出版家赵家璧的传世精品打造策略——以《中国新文学大系》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庄艺真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76-80,共5页
赵家璧一生奉行"书比人长寿"的出版理念,成功打造了许多出版精品,其中最能体现其打造传世精品策略的是《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璧打造《中国新文学大系》等传世精品的成功策略主要体现在"植根文化,精心策划""... 赵家璧一生奉行"书比人长寿"的出版理念,成功打造了许多出版精品,其中最能体现其打造传世精品策略的是《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璧打造《中国新文学大系》等传世精品的成功策略主要体现在"植根文化,精心策划""精挑细选,用心邀约""竭尽全力,品质至上""执着追求,迎难而上"等方面。不管出版如何转型,如何融合发展,努力出版精品力作,都应该是出版人的不变追求,赵家璧打造传世精品的成功策略,在今天仍有宝贵的学习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世精品 选题策划 赵家璧 《中国新文学大系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新文学”本位观质疑——以学衡派的定位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焕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
为了在1930年代证明五四"新文学"的合法性,《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在编纂《文学论争集》时,通过否定"旧文学"来强化其"新文学"立场,但将学衡派这样的现代性矛盾统一体贬为"复古派",暴... 为了在1930年代证明五四"新文学"的合法性,《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在编纂《文学论争集》时,通过否定"旧文学"来强化其"新文学"立场,但将学衡派这样的现代性矛盾统一体贬为"复古派",暴露了这种二元对立模式的排他性和策略性,《大系》也因此割裂了自己和传统的联系,窄化了"现代文学"观念,这种遮蔽和重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 学衡派 新文学 二元对立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中的裂痕与矛盾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世林 《丽水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3-66,共4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是对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各个方面成就的历史总结,并给后人框定了一个基本的历史叙事基调,同时也是代表新文学胜利者一方将他们的成就予以历史化。但微妙的忽视和明显的矛盾使我们从整体历史叙事中看到了一丝缝...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是对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各个方面成就的历史总结,并给后人框定了一个基本的历史叙事基调,同时也是代表新文学胜利者一方将他们的成就予以历史化。但微妙的忽视和明显的矛盾使我们从整体历史叙事中看到了一丝缝隙,这个缝隙让我们看到了第一个十年的新文学史的驳杂以及文学历史叙述所处的时代风貌,还可以看到参与编写导言这些知识分子的立场和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 导言 裂痕与矛盾 文学历史叙事
下载PDF
新诗启蒙主题的凸显与消隐——论朱自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 被引量:1
15
作者 曲竟玮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6-49,共4页
朱自清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具有回顾"五四"启蒙时代的自觉意识,多方面展现了启蒙时代的历史景观与精神气象:儿童视角与少年心事、理想精神与光明情调、婚恋自由与人道主义、自然情怀与宇宙意识。《诗集》典型... 朱自清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具有回顾"五四"启蒙时代的自觉意识,多方面展现了启蒙时代的历史景观与精神气象:儿童视角与少年心事、理想精神与光明情调、婚恋自由与人道主义、自然情怀与宇宙意识。《诗集》典型地呈现了启蒙主题让位于诗体建设的诗史趋向,显示出启蒙背景诗人胡适等的选本地位即将发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 启蒙主题 诗体建设 胡适
下载PDF
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辑理念及史学价值
16
作者 敖玉兰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出版不仅是赵家璧编辑生涯中的重要收获,更是中国出版史上极具特色的出版案例。《大系》在充分发挥编辑主体构想的同时,将"选"和"论"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从选家之学到史家之学...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出版不仅是赵家璧编辑生涯中的重要收获,更是中国出版史上极具特色的出版案例。《大系》在充分发挥编辑主体构想的同时,将"选"和"论"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从选家之学到史家之学的转变,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时至今日仍在编撰体例、分期方式等方面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和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理念 赵家璧 中国新文学大系 选学 史学价值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选集·导言》为中心
17
作者 朱智秀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122,共5页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出版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具有突出的贡献,但这个结论往往比较空泛,还没有深入到具体层面。我们从三篇《小说选集.导言》入手,探索其中的文学观念,发现它们表现出四个方面的共性:一是为&...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出版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具有突出的贡献,但这个结论往往比较空泛,还没有深入到具体层面。我们从三篇《小说选集.导言》入手,探索其中的文学观念,发现它们表现出四个方面的共性:一是为"新文学小说"设定了相同的起点;二是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分析和评价"新文学小说";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否定或漠视的态度;四是尊重作家的个性。这些鲜明的共性深刻揭示了"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促成了学术界对"现代文学"的认识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 小说导言 现代文学观念 现代文学 新文学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出版的坐标价值和路径意义
18
作者 芦珊珊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99,共3页
在简明分析《中国新文学大系》出版目的的基础上,着重从作者选择、作品选择、多元文化选择以及时间、结构、内容六个方面分别剖析《大系》的坐标价值和路径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 出版 坐标价值 路径意义
下载PDF
鲁迅与《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辑出版——兼论“大系”在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史上的地位
19
作者 徐鹏绪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7,共14页
由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出版公司于1935-1936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是由鲁迅、茅盾、胡适等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创建者亲自编选的,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论争、创作和史料索引的文学"总集"。它在新文学编辑出版史和文... 由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出版公司于1935-1936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是由鲁迅、茅盾、胡适等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创建者亲自编选的,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论争、创作和史料索引的文学"总集"。它在新文学编辑出版史和文学史修纂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对于新文学的价值和影响,不亚于《昭明文选》之于中国古代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 编辑出版史 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 中国古代文学 《昭明文选》 新文学运动 文学的价值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导言”的文献价值重估
20
作者 李静 魏巍 《榆林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8-52,共5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初衷在于以此反击当时出现的所谓"复古逆流",也是对新文学运动的重新体认与确证。在小说编选中,坚持在"活的文学,人的文学"的标准下,勾画出十年来新文学发展的轮廓,以图对十年来的文学发展概况... 《中国新文学大系》初衷在于以此反击当时出现的所谓"复古逆流",也是对新文学运动的重新体认与确证。在小说编选中,坚持在"活的文学,人的文学"的标准下,勾画出十年来新文学发展的轮廓,以图对十年来的文学发展概况进行系统的梳理。三篇小说选集导言所确立的批评眼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史批评理论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批评理论的建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导言》 形成语境 批评标准 典范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