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清代“红楼戏”创作中新旧文学观念的交织
1
作者 赵青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0,共5页
根据《红楼梦》小说进行戏曲改编,是清代中叶时人所热心从事的创作之一。明清时期,戏曲文学受到传统的历史真实观和文以载道观的双重桎梏,但这并不能阻遮一些敏锐的作家们文学观念的自觉意识,反映到当时的戏曲创作中,便是新旧文学观念... 根据《红楼梦》小说进行戏曲改编,是清代中叶时人所热心从事的创作之一。明清时期,戏曲文学受到传统的历史真实观和文以载道观的双重桎梏,但这并不能阻遮一些敏锐的作家们文学观念的自觉意识,反映到当时的戏曲创作中,便是新旧文学观念的交织。在这方面,清代《红楼梦》戏曲①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底本。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剧作家们为确认戏曲是文章之一体所作的尝试与努力,却无法彻底摆脱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他们以《红楼梦》这一虚构故事为依傍进行戏曲创作,意在文即是道、情即是道,但最终却取径于调和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红楼戏” 新旧文学观念 交织 调和情理
下载PDF
吴芳吉新旧文学观解析
2
作者 黄林非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0-72,共3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吴芳吉对文学的历史进化观念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文学无新旧之分,因此"新文学"、"文学革命"等提法不能成立。他对当时影响甚大的"八不主义"逐条分析反驳,进而从八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吴芳吉对文学的历史进化观念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文学无新旧之分,因此"新文学"、"文学革命"等提法不能成立。他对当时影响甚大的"八不主义"逐条分析反驳,进而从八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新旧文学观。吴芳吉有关新旧文学观的系列文章立论公允,文风厚朴,体现了平情立言、慎思明辨的学术精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中亦可看出《学衡》诸君在新旧对立的文化语境中试图超越古今中西之争的博大襟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芳吉 新旧文学 八不主义 文化运动
下载PDF
“五四”百年后的新旧文学——旧与新、旧是新、新是旧、旧又新的文学叙事
3
作者 龚鹏程 《原诗》 2022年第1期25-48,共24页
本文主要探讨新文学与旧文学的百年博弈与更化。第一,新诗早已从五四新文学运动反叛了出来,与“五四”虽有血缘关系,但观念及实践业已相去甚远。第二,新诗在与传统乍然断绝时,曾经取径于西方,但发展下来,继承性却越来越大,业已成为传统... 本文主要探讨新文学与旧文学的百年博弈与更化。第一,新诗早已从五四新文学运动反叛了出来,与“五四”虽有血缘关系,但观念及实践业已相去甚远。第二,新诗在与传统乍然断绝时,曾经取径于西方,但发展下来,继承性却越来越大,业已成为传统诗之一分支,虽然在诗形上颇有差异。第三,新诗或现代诗人在探讨他们该如何前进时,对传统诗与诗学有许多深入的研析。由这个意义说,现代诗实可说已然收编了古典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新旧文学 现代诗 古典诗 文学叙事
下载PDF
试论茅盾文学思想的新旧认知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德发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5-141,共7页
新旧二元对立认知结构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模式之一。然而茅盾文学思想的新旧认知结构却具有独特性、辩证性和科学性,他认为新旧文学在性质不在形式,评判文学性质的价值坐标是真善美和谐统一而不是形式上的新或旧。建构新文学... 新旧二元对立认知结构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模式之一。然而茅盾文学思想的新旧认知结构却具有独特性、辩证性和科学性,他认为新旧文学在性质不在形式,评判文学性质的价值坐标是真善美和谐统一而不是形式上的新或旧。建构新文学既要提出旧文学的特质又要提出洋文学的特质,只有以真善美为价值尺度对中外古今文学进行系统研究方能为新文学缔造提供丰富的美学资源。中国现代新旧派小说的评价与创作也要持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观。茅盾在文学上的新旧认知结构对于当下的文学研究、批评和创造仍有启迪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结构 新旧文学在性质不在形式 现代小说两派 系统研究
下载PDF
赛珍珠《中国小说论》及其中国新旧文学观
5
作者 刘丽霞 《基督教学术》 CSSCI 2018年第2期418-430,460,共14页
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不仅体现在她对古典名著的翻译上,也体现在1938年她在瑞典学院诺奖授予仪式上的演说上。在演说中,她高度评价了中国小说对其创作的影响以及对西方小说家的启发意义,并介绍了中国小说的发展过... 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喜爱不仅体现在她对古典名著的翻译上,也体现在1938年她在瑞典学院诺奖授予仪式上的演说上。在演说中,她高度评价了中国小说对其创作的影响以及对西方小说家的启发意义,并介绍了中国小说的发展过程。著名现代文学史家赵景深20世纪40年代曾将此演说稿译成中文《中国小说论》,并对其中的几处错误作了更正,该文极有史料价值。籍此演说及赛珍珠自传《我的中国世界》等相关资料,我们也可以考察赛珍珠对中国新旧文学的不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中国小说论》 赵景深 新旧文学
原文传递
“东洋文明”之现代性及其抵抗——再谈台湾新旧文学之争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欧阳月姣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112,共9页
台湾知识分子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自发和自律的汉语文改造与新文学运动,通常被定位在五四新文学的延长线上,殖民地的特殊语境尚未得到充分阐释。本文尝试以“旧文学”与“东洋文明”在殖民主义下的同构机制为切入口,重新解读汉语文革新... 台湾知识分子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自发和自律的汉语文改造与新文学运动,通常被定位在五四新文学的延长线上,殖民地的特殊语境尚未得到充分阐释。本文尝试以“旧文学”与“东洋文明”在殖民主义下的同构机制为切入口,重新解读汉语文革新时期的新旧文学之争,在民族、国家、文明的多重维度上,再定位以白话文为核心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文学之争 台湾 东洋文明 殖民主义 同文
原文传递
论新马华文旧体文学的形成与建构——以中国汉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为考察视阈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惠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9,共10页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汉文化的传播以及中国南下官员及文人的参与和创造下,新马地区出现了以中国传统文学为范式的华文旧体文学。中国传统文学也由此对新马华文旧体文学的体裁形式、文学精神及文学观念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汉文化的传播以及中国南下官员及文人的参与和创造下,新马地区出现了以中国传统文学为范式的华文旧体文学。中国传统文学也由此对新马华文旧体文学的体裁形式、文学精神及文学观念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体现在新马华文旧体文学对中国传统诗歌、小说、散文体裁形式的沿袭、模仿和借鉴,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学"文以载道"和"诗言志"观念影响下其所承载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文化 中国传统文学 马华文文学
下载PDF
论王易的文学研究及学术史贡献 被引量:1
8
作者 史一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23-132,共10页
王易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家,他的文学研究成就斐然,结合其学术生涯可分为三个时期考察。早期他主张以“真实切用”作为文学衡量标准,调和新旧文学之争;吸纳西方文学理念与方法,重审文学的定义、分类等基本概念,同时以传统朴学修正新学偏... 王易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家,他的文学研究成就斐然,结合其学术生涯可分为三个时期考察。早期他主张以“真实切用”作为文学衡量标准,调和新旧文学之争;吸纳西方文学理念与方法,重审文学的定义、分类等基本概念,同时以传统朴学修正新学偏失。在中期转向音乐文学研究,在乐府、词曲文体研究上颇多创见,构建以乐府为核心的韵文史,提出传统词曲的改良方法。后期的歌词研究注重实践,主张结合西乐的乐器乐谱,将词曲作法改造后移用到歌词创作中。王易的文学研究是传统诗词曲研究向现代转型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他的乐学视角、中西对比的方法、对文学实用功能及创作实践的重视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易 新旧文学 乐府 歌词 现代化进程
下载PDF
《小说星期刊》与《伴侣》——香港早期文学新论 被引量:6
9
作者 赵稀方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101,共8页
1928年8月创刊的《伴侣》被视为"香港新文坛的第一燕",很为香港文学史所重视。1924年8月创刊的《小说星期刊》所刊登的白话文学,在数量上远多于《伴侣》,在质量上也颇可观,却无人注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香港文学史... 1928年8月创刊的《伴侣》被视为"香港新文坛的第一燕",很为香港文学史所重视。1924年8月创刊的《小说星期刊》所刊登的白话文学,在数量上远多于《伴侣》,在质量上也颇可观,却无人注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香港文学史都运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言/白话"叙述结构。这种叙述结构是否可以应用于香港?笔者觉得是有疑问的,它忽略了香港特定的殖民地历史语境,忽略了文言文学在香港的文化认同含义。本文试图通过讨论《小说星期刊》与《伴侣》这两个刊物,重新观察香港早期文学的现代性含义,并且希望给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星期刊》 《伴侣》 香港早期文学 新旧文学
原文传递
论传奇杂剧之消亡 被引量:2
10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7,60,共10页
从乾隆五十五年起的日渐式微,到光绪二十八年出现复兴,再到民国九年走向衰亡,是传奇杂剧终结消亡的三部曲;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传奇杂剧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表明它已到了走向消亡的历史时刻;近现代各种新旧文学样式的外部挤压和多... 从乾隆五十五年起的日渐式微,到光绪二十八年出现复兴,再到民国九年走向衰亡,是传奇杂剧终结消亡的三部曲;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传奇杂剧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表明它已到了走向消亡的历史时刻;近现代各种新旧文学样式的外部挤压和多重影响,使传奇杂剧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小;而近现代以来主流文化的逼进与围困,也大不利于传奇杂剧的生存。这种内外夹击和内忧外患,使传奇杂剧陷入了极其艰难的境地并只能走向消亡。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在新的文化氛围中的无法适应和生命力的丧失,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学习西方、走向现代之际的必然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杂剧 文体消亡 新旧文学诸文体 近现代文化变迁
下载PDF
口传防风神话传说之发掘暨研究
11
作者 潜明兹 《民间文化论坛》 2016年第6期35-42,共8页
要建立有特色的中国民间文艺学和中国神话学,首先要有大量系统可靠的科学资料。"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纂出版不仅保存了丰富的资料,同时为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展提供新契机。而中原活态口传神话传说与浙江口传防风神话传说的... 要建立有特色的中国民间文艺学和中国神话学,首先要有大量系统可靠的科学资料。"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纂出版不仅保存了丰富的资料,同时为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展提供新契机。而中原活态口传神话传说与浙江口传防风神话传说的新发现,为开辟中国神话研究的新园地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口传防风神话传说的发掘和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多学人为此付出了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神话传说 历史的神话 民间文学的“改
下载PDF
陈平原学术研究的个性与魅力
12
作者 刘勇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5,共3页
今天全国东南西北,包括海外的各位朋友,隆重地聚会北京大学,庆贺陈平原老师文集的出版,我觉得今天集会的意义超过了它本身的意义。今年是中国现代文学会成立45周年,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陈老师及他的成就,是我们学界新老交替的一面旗帜... 今天全国东南西北,包括海外的各位朋友,隆重地聚会北京大学,庆贺陈平原老师文集的出版,我觉得今天集会的意义超过了它本身的意义。今年是中国现代文学会成立45周年,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陈老师及他的成就,是我们学界新老交替的一面旗帜,一个代表和象征!我清楚地记得四十年前,也就是1984年,在万寿寺现代文学旧馆,召开了第一次现代文学创新研讨会,午饭是在芦席搭起的大棚下面吃的,会上陈平原老师发表了《关于新旧文学传统、关系》的发言,王瑶先生做了即兴点评,生动展示了现代文学两代人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平原 王瑶先生 现代文学 研讨会 万寿寺 陈老师 学术研究 新旧文学
原文传递
工具革命和思想革命的轇轕
13
作者 王风 《新华文摘》 2024年第5期87-90,共4页
1935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各分卷主编基本都算得人。首当其冲的《建设理论集》,胡适作为主要当事人“导言”开首就说:“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历史,我们至今还不能有一种整个的叙述。”而事实上,至少有关文学革命,胡适的叙事建构一直... 1935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各分卷主编基本都算得人。首当其冲的《建设理论集》,胡适作为主要当事人“导言”开首就说:“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历史,我们至今还不能有一种整个的叙述。”而事实上,至少有关文学革命,胡适的叙事建构一直没有中断。《建设理论集》的“导言”,可以看作十多年前《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于新旧文学两面互换论述比重的新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运动 《中国文学大系》 叙事建构 文学革命 新旧文学 胡适 五十年
原文传递
工具革命和思想革命的轇轕
14
作者 王风 《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11期47-49,共3页
一1935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各分卷主编基本算得人。在《建设理论集》中,胡适作为主要当事人,“导言”开首就说:“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历史,我们至今还不能有一种整个的叙述。”而事实上,至少有关文学革命,胡适的叙事建构一直没有... 一1935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各分卷主编基本算得人。在《建设理论集》中,胡适作为主要当事人,“导言”开首就说:“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历史,我们至今还不能有一种整个的叙述。”而事实上,至少有关文学革命,胡适的叙事建构一直没有中断。《建设理论集》的“导言”,可以看作十多年前《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于新旧文学两面互换论述比重的新版。“导言”之后,专门作为“历史的引子”的《逼上梁山》,也可以看作《尝试集》自序的增订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尝试集》 文学运动 《中国文学大系》 叙事建构 文学革命 《逼上梁山》 新旧文学 胡适
原文传递
汪曾祺杂诗别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郁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33,共5页
汪曾祺的样子就像个诗人,和他交往的时候,难忘的是那双眼神和嘶哑的嗓音,有一股飘然的感觉流溢。我曾经想,如果他做了演员,也说不定会很有魅力。他好像天生是为艺术而生的,对于声音、色彩、文字的敏感,超于常人。就文字表达而言,旧体诗... 汪曾祺的样子就像个诗人,和他交往的时候,难忘的是那双眼神和嘶哑的嗓音,有一股飘然的感觉流溢。我曾经想,如果他做了演员,也说不定会很有魅力。他好像天生是为艺术而生的,对于声音、色彩、文字的敏感,超于常人。就文字表达而言,旧体诗与新诗,文章、小说都好,留下的篇什都非同寻常。知识趣味方面,他比一般人宽泛,是新旧文学都来得的人,古文的修养、民间艺术的造诣也深。邵燕祥就觉得他是难得的诗家,只是诗的一面未被人注意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邵燕祥 杂诗 诗家 体诗 文字表达 新旧文学 民间艺术
原文传递
超级俗,还是超级现实主义?
16
作者 龚刚 《文学自由谈》 2022年第1期14-18,共5页
从文学史重构说到《应物兄》在新文学运动百年之际,我们反思新旧文学关系可以发现,旧文学并未被新文学“打倒”,因此,理想的现当代文学史应充分体现新旧文学的张力。平心而论,在文学变革时期,如五四时期、新时期,以新换旧的进步逻辑起... 从文学史重构说到《应物兄》在新文学运动百年之际,我们反思新旧文学关系可以发现,旧文学并未被新文学“打倒”,因此,理想的现当代文学史应充分体现新旧文学的张力。平心而论,在文学变革时期,如五四时期、新时期,以新换旧的进步逻辑起主导作用很正常,这是矫枉过正使然。但超越特殊时期而通体观之,则须冷静、客观、均衡。以例言之,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是新,还是旧?显然,这是旧学新变,或者说是旧文艺的新形式,但并非新的“推倒”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运动 文学变革 白先勇 超级现实主义 现当代文学 青春版《牡丹亭》 文学史重构 新旧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