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略论中国哲学话语的现代转化与建构——以“新理学”形上学为例 |
迟浩然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冯友兰《新理学》对“性”的重释 |
彭传华
韩超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张岱年与冯友兰之“理”比较——以《新对话》《谭“理”》《新理学》为中心 |
刘长城
|
《衡水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新理学的理论品格 |
崔大华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8 |
1
|
|
5
|
吕祖谦与朱熹新理学 |
程小青
郭丹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6
|
试论冯友兰新理学中的理气观 |
巩万成
李亚青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7
|
超越理性的理性——也论冯友兰新理学“负的方法” |
陈鹏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8
|
|
8
|
论新理学中的“觉解”思想 |
邓联合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8 |
6
|
|
9
|
新理学的人生哲学体系与“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境界--解读冯友兰先生的“贞元六书” |
沈素珍
钱耕森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0
|
当代中国道德传统接续与重构的理论自觉——从《新理学》到《新纲常》 |
戴兆国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1
|
道家思想对冯友兰“新理学”的影响 |
张永义
|
《中国哲学史》
CSSCI
|
1999 |
5
|
|
12
|
“新理学”中“理”“气”范畴的问题与症结 |
邓联合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13
|
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 |
李翔海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4
|
新理学境界论的美学意义 |
李昌舒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5
|
试论冯友兰新理学对旧理学的超越 |
范鹏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6
|
论王恩洋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批判及其对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意义 |
乔清举
|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7
|
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
涂又光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8
|
冯友兰新理学的历史地位与理论局限 |
段德智
|
《中原文化研究》
|
2014 |
1
|
|
19
|
冯友兰新理学历史观中的合理因素 |
丁祯彦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
|
|
20
|
论“新理学”的方法论探寻与实验 |
高瑞泉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