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辨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唐明元
王德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3-114,共2页
在分析有关《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的不同观点及其形成原因之基础上,通过研究相关史料,认为《中经新簿》四部之下更有小类。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
分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
被引量:
2
2
作者
唐明元
王德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6-58,共3页
在分析《也谈〈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一文的基础上,仍然认为《中经新簿》四部之下更有小类,佛经以附录形式列在甲乙丙丁四部之后。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
分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固也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6,共4页
认为《隋书·经籍志》记载的荀勖《中经新簿》四部之下的十四个名称,实际上是其分卷名称,不是真正的小类。但丙部对史书的初步区分、《皇览簿》独为一卷、丁部图赞之分,在目录学史上很有意义。《中经新簿》只收录了十六卷佛经,并无...
认为《隋书·经籍志》记载的荀勖《中经新簿》四部之下的十四个名称,实际上是其分卷名称,不是真正的小类。但丙部对史书的初步区分、《皇览簿》独为一卷、丁部图赞之分,在目录学史上很有意义。《中经新簿》只收录了十六卷佛经,并无包括"佛经书簿"二卷之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
分类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经》及《中经新簿》对四部分类法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闪闪
严正道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1-64,共4页
四部分类法作为目录学家编制目录、类分群书的依据,居于图书分类领域中的正统地位,四部分类法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值得进一步的探究。《中经》和《中经新簿》作为较早的目录学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两本书经历...
四部分类法作为目录学家编制目录、类分群书的依据,居于图书分类领域中的正统地位,四部分类法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值得进一步的探究。《中经》和《中经新簿》作为较早的目录学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两本书经历过传承之后,建立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通过史料进行分析,四部分类法起源于后来的《中经新簿》,而《中经》作为《中经新簿》分类的参考和主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中经》
《中经
新簿
》
荀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荀勖及其《中经新簿》
被引量:
2
5
作者
柏森
山岩
《图书与情报》
1985年第1期87-88,共2页
荀勖(?—289)、文学家、律学家、目录学家.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身于西晋著名世家,是汉朝司空荀爽的曾孙。爽,一名谞,字慈明。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耽思经书.颍川时人称赞说:"荀氏八龙,慈明无双&q...
荀勖(?—289)、文学家、律学家、目录学家.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身于西晋著名世家,是汉朝司空荀爽的曾孙。爽,一名谞,字慈明。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耽思经书.颍川时人称赞说:"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目录学家
西晋
晋武帝
文学家
秘书监
河南
张华
出身
图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中经》及《中经新簿》对四部分类法的意义
6
作者
杨闪闪
严正道
《昆明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7-109,共3页
《中经》一书最早采用颜色对古籍进行分类,是图书分类的重大突破。这种体制被后世采用,视为四部分类法的最原始形态。《中经新簿》在颜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甲乙丙丁的分类方法,形成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直到李充确立四部顺序在当时产生...
《中经》一书最早采用颜色对古籍进行分类,是图书分类的重大突破。这种体制被后世采用,视为四部分类法的最原始形态。《中经新簿》在颜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甲乙丙丁的分类方法,形成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直到李充确立四部顺序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来的目录学著作才逐渐以四部分类作为依据进行古籍记载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经
中经
新簿
李充
四部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荀勖《中经新簿》辩
7
作者
刘芷新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中经新簿》之所以将图书分类法由《七略》的六分法变为四分法,主要是由于它是由典守者编制的典藏目录。《中经新簿》的四部不是分类,而是书库的编号,它实际分为14类。通过将《中经新簿》与其他书籍的比较以及历史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
《中经新簿》之所以将图书分类法由《七略》的六分法变为四分法,主要是由于它是由典守者编制的典藏目录。《中经新簿》的四部不是分类,而是书库的编号,它实际分为14类。通过将《中经新簿》与其他书籍的比较以及历史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中经新簿》绝非仅仅抄录书名和篇名,很有可能抄录了书中的精要之言,编成了一部兼具类书性质的目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典藏目录
四部分类法
叙录
类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经新簿》与《隋书·经籍志》──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目录的演进(之二)
8
作者
陈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3-94,74,共3页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中经
新簿
分类目录
古代图书
《汉书·艺文志》
四部分类法
目录学
四分法
演进
经史子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籍初分:荀勗《中经新簿》丙部分类再讨论
9
作者
马楠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0-229,236,共11页
荀勗《中经新簿》将史籍分为史记、故事、杂事三部分。史记包括纪传体、编年体史书及其史源起居注,也包括与上述广义“正史”概念对应的“杂史”和性质上非正统政权的史记“霸史”。故事包括职官、仪注、刑法,而《皇览》也被视作故事,...
荀勗《中经新簿》将史籍分为史记、故事、杂事三部分。史记包括纪传体、编年体史书及其史源起居注,也包括与上述广义“正史”概念对应的“杂史”和性质上非正统政权的史记“霸史”。故事包括职官、仪注、刑法,而《皇览》也被视作故事,其目录附于故事之末。杂事对应后代杂传、地理、谱系与簿录,杂传与纪传体史书列传部分密切相关,杂传与地理、杂传与谱系、谱系与簿录,存在交错关系。史记、故事、杂事三类以正史修纂为中心,将本纪、志书、列传以至载记各个层次的相关书籍、相关资料纳入“丙部”,以区别于六经、诸子、诗赋,看似粗疏简略,其实严整细密,代表了西晋时期对史书的基本认识。后世史部十余个二级目录,依然可以还原到这三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史部
分类
原文传递
荀勖《中经新簿》是有叙录的
被引量:
4
10
作者
赵望秦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年第4期10-15,共6页
荀勖校理群书,撰成《中经新簿》,既仿刘向,也有突破。改变六分法,将典籍总别为四大类,更符合文献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图书分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可惜这部目录学史上的创新之作久已散佚,从而留下一些疑问有待考察,如《中经新簿》是...
荀勖校理群书,撰成《中经新簿》,既仿刘向,也有突破。改变六分法,将典籍总别为四大类,更符合文献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图书分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可惜这部目录学史上的创新之作久已散佚,从而留下一些疑问有待考察,如《中经新簿》是否有叙录,即成历史谜案。本文就此问题,勾稽有关资料,考得荀勖校书活动长达十馀年,且循刘向旧例而为校定之本撰写叙录,并非像一些论者所说的《中经新簿》只是简单地著录书名、卷数、作者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勖
《中经
新簿
》
目录学著作
叙录
校书活动
史料考证
原文传递
吧城华人公馆档案之《户口簿》与《新客簿》述略
被引量:
3
11
作者
沈燕清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6年第2期72-78,共7页
印尼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是研究印尼华侨历史极为宝贵的史料,但除了已陆续出版的《公案簿》外,世人对其它档案并不了解。本文就其中的《户口簿》与《新客簿》的内容与价值作了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两簿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
印尼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是研究印尼华侨历史极为宝贵的史料,但除了已陆续出版的《公案簿》外,世人对其它档案并不了解。本文就其中的《户口簿》与《新客簿》的内容与价值作了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两簿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研究1852—1913年间吧城华人社会人口的变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二是体现了吧城华人公馆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吧城
华人公馆
《户口
簿
》
《
新
客
簿
》
档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新证
被引量:
7
12
作者
张固也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71,共5页
梁代《魏中经》已佚,阮孝绪述郑默编撰《中经》,所依据的史传没有明言其分类法。郑默校书时主其事者为虞松,处于魏末各项制度"不得妄有改革"之时,不可能改变旧的分类法。晋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书郎四人各掌一部...
梁代《魏中经》已佚,阮孝绪述郑默编撰《中经》,所依据的史传没有明言其分类法。郑默校书时主其事者为虞松,处于魏末各项制度"不得妄有改革"之时,不可能改变旧的分类法。晋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书郎四人各掌一部,这可以作为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的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勖
中经
新簿
四部分类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中经簿》和《晋帝四部书目》
13
作者
陈志宏
《河南图书馆学刊》
1983年第1期34-36,共3页
《晋中经簿》亦称《中经新簿》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以四部分类为主的图书目录。作者荀勖(?一公元289年)西晋文学家、音乐家和杰出的目录学家。字公曾,颖川颖阴(今河南许昌)人,'汉司空爽曾孙也。祖裴,射声校尉。父肸。早亡。
关键词
四部书目
目录学家
新簿
荀勖
分类体系
西晋文学
郑默
《七略》
春秋类
六艺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录学的新发展
14
作者
冯文龙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目录学家
私家目录
南北朝时期
古典目录学
出三藏记集
七录
新簿
《七略》
刘歆父子
七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部分类法之起源辨析
被引量:
8
15
作者
唐明元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79,共3页
在列举并分析四部分类法起源的不同观点之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相关史料,认为四部分类法源于荀勖之《中经新簿》。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中经
新簿
》
《中经》
起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荀勖对我国目录学的贡献
被引量:
2
16
作者
朱华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6-227,211,共3页
荀勖的《中经新簿》一改汉刘歆《七略》的分类体系,从当时学术、典籍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所著录的图书分为四类,特别是设立史类和佛学类,适应了东汉以来学术思想发展和研究重点的变化,以及各类文献增减的实际情况,是其创新所在,成为...
荀勖的《中经新簿》一改汉刘歆《七略》的分类体系,从当时学术、典籍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所著录的图书分为四类,特别是设立史类和佛学类,适应了东汉以来学术思想发展和研究重点的变化,以及各类文献增减的实际情况,是其创新所在,成为四部分类法的奠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史
四部分类法
荀勖
中经
新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近世子家”
被引量:
2
17
作者
唐明元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6,共3页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中经新簿》之"近世子家"小类并没有收录佛经,且其收录的图书也不仅仅儒、道、阴阳三家,而是包括了除墨、纵横二家在外的诸子八家图书。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
近世子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部分类法源于郑默《中经》说详证
被引量:
1
18
作者
夏红兵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76-80,共5页
本文在详细分析《中经》《中经新簿》编撰的历史缘由和四部分类法源于郑默说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已掌握的历史史料,认为四部分类法源于郑默《中经》更为可信。
关键词
郑默
中经
中经
新簿
四部分类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中经”考释
19
作者
唐明元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7年第1期71-73,共3页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仔细分析,认为“中经”一词始于三国魏郑默据秘书“中阁”(秘书中最重要、最完备的庋藏处所)之藏而撰之目录《中经》,其本义为“宫禁中之经籍”,泛指宫禁中收藏的各类图书。“中经”一词因郑默《中经》而知名,因目录...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仔细分析,认为“中经”一词始于三国魏郑默据秘书“中阁”(秘书中最重要、最完备的庋藏处所)之藏而撰之目录《中经》,其本义为“宫禁中之经籍”,泛指宫禁中收藏的各类图书。“中经”一词因郑默《中经》而知名,因目录书《中经》系完全依据秘书“中阁”之藏书而撰,故自郑默《中经》后,“中经”亦成为秘书“中阁”之代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经
《中经》
《中经
新簿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部经部子目特征初探
20
作者
赵耀文
《华夏文化》
2016年第2期33-35,共3页
清代章学诚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重要观点,成为目录之学的指导理论。四部分类法形成之后,官私书籍分类中应用较为广泛,后世亦多有沿袭,变化不大。学术界对此多有研究涉及,但多集中讨论四部分类法的源流、形成以及四部之间的关系...
清代章学诚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重要观点,成为目录之学的指导理论。四部分类法形成之后,官私书籍分类中应用较为广泛,后世亦多有沿袭,变化不大。学术界对此多有研究涉及,但多集中讨论四部分类法的源流、形成以及四部之间的关系等,据不完全统计,此类文章达20余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考镜源流
古籍目录
辨章学术
《隋志》
七录
文献通考
《郡斋读书志》
集古录
新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辨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唐明元
王德平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营盘校区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3-114,共2页
文摘
在分析有关《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的不同观点及其形成原因之基础上,通过研究相关史料,认为《中经新簿》四部之下更有小类。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
分类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
被引量:
2
2
作者
唐明元
王德平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6-58,共3页
文摘
在分析《也谈〈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一文的基础上,仍然认为《中经新簿》四部之下更有小类,佛经以附录形式列在甲乙丙丁四部之后。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
分类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固也
机构
吉林大学古籍所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6,共4页
文摘
认为《隋书·经籍志》记载的荀勖《中经新簿》四部之下的十四个名称,实际上是其分卷名称,不是真正的小类。但丙部对史书的初步区分、《皇览簿》独为一卷、丁部图赞之分,在目录学史上很有意义。《中经新簿》只收录了十六卷佛经,并无包括"佛经书簿"二卷之可能。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
分类法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经》及《中经新簿》对四部分类法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闪闪
严正道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1-64,共4页
文摘
四部分类法作为目录学家编制目录、类分群书的依据,居于图书分类领域中的正统地位,四部分类法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值得进一步的探究。《中经》和《中经新簿》作为较早的目录学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两本书经历过传承之后,建立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通过史料进行分析,四部分类法起源于后来的《中经新簿》,而《中经》作为《中经新簿》分类的参考和主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中经》
《中经
新簿
》
荀勖
Keywords
four-part categorization
"Zhongjing"
"New Version of Zhongjing"
XU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荀勖及其《中经新簿》
被引量:
2
5
作者
柏森
山岩
出处
《图书与情报》
1985年第1期87-88,共2页
文摘
荀勖(?—289)、文学家、律学家、目录学家.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身于西晋著名世家,是汉朝司空荀爽的曾孙。爽,一名谞,字慈明。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耽思经书.颍川时人称赞说:"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目录学家
西晋
晋武帝
文学家
秘书监
河南
张华
出身
图书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中经》及《中经新簿》对四部分类法的意义
6
作者
杨闪闪
严正道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昆明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7-109,共3页
文摘
《中经》一书最早采用颜色对古籍进行分类,是图书分类的重大突破。这种体制被后世采用,视为四部分类法的最原始形态。《中经新簿》在颜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甲乙丙丁的分类方法,形成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直到李充确立四部顺序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来的目录学著作才逐渐以四部分类作为依据进行古籍记载和整理。
关键词
中经
中经
新簿
李充
四部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
Keywords
Zhongjing
ZhongjingXinbu
Li Chong
the four-branch classification
library classification
分类号
G254.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荀勖《中经新簿》辩
7
作者
刘芷新
机构
湖南医药学院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文摘
《中经新簿》之所以将图书分类法由《七略》的六分法变为四分法,主要是由于它是由典守者编制的典藏目录。《中经新簿》的四部不是分类,而是书库的编号,它实际分为14类。通过将《中经新簿》与其他书籍的比较以及历史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中经新簿》绝非仅仅抄录书名和篇名,很有可能抄录了书中的精要之言,编成了一部兼具类书性质的目录。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典藏目录
四部分类法
叙录
类书
Keywords
Zhongjing Xinbu
Preservation catalog
Four division classification
Descriptive catalogue
Cyclopedia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经新簿》与《隋书·经籍志》──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目录的演进(之二)
8
作者
陈伟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3-94,74,共3页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中经
新簿
分类目录
古代图书
《汉书·艺文志》
四部分类法
目录学
四分法
演进
经史子集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籍初分:荀勗《中经新簿》丙部分类再讨论
9
作者
马楠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0-229,236,共11页
文摘
荀勗《中经新簿》将史籍分为史记、故事、杂事三部分。史记包括纪传体、编年体史书及其史源起居注,也包括与上述广义“正史”概念对应的“杂史”和性质上非正统政权的史记“霸史”。故事包括职官、仪注、刑法,而《皇览》也被视作故事,其目录附于故事之末。杂事对应后代杂传、地理、谱系与簿录,杂传与纪传体史书列传部分密切相关,杂传与地理、杂传与谱系、谱系与簿录,存在交错关系。史记、故事、杂事三类以正史修纂为中心,将本纪、志书、列传以至载记各个层次的相关书籍、相关资料纳入“丙部”,以区别于六经、诸子、诗赋,看似粗疏简略,其实严整细密,代表了西晋时期对史书的基本认识。后世史部十余个二级目录,依然可以还原到这三部分。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史部
分类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荀勖《中经新簿》是有叙录的
被引量:
4
10
作者
赵望秦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年第4期10-15,共6页
文摘
荀勖校理群书,撰成《中经新簿》,既仿刘向,也有突破。改变六分法,将典籍总别为四大类,更符合文献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图书分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可惜这部目录学史上的创新之作久已散佚,从而留下一些疑问有待考察,如《中经新簿》是否有叙录,即成历史谜案。本文就此问题,勾稽有关资料,考得荀勖校书活动长达十馀年,且循刘向旧例而为校定之本撰写叙录,并非像一些论者所说的《中经新簿》只是简单地著录书名、卷数、作者而已。
关键词
荀勖
《中经
新簿
》
目录学著作
叙录
校书活动
史料考证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吧城华人公馆档案之《户口簿》与《新客簿》述略
被引量:
3
11
作者
沈燕清
机构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暨东南亚研究中心
出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6年第2期72-78,共7页
基金
200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印度尼西亚华人历史档案文献研究"(项目代码:03BZS00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印尼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是研究印尼华侨历史极为宝贵的史料,但除了已陆续出版的《公案簿》外,世人对其它档案并不了解。本文就其中的《户口簿》与《新客簿》的内容与价值作了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两簿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研究1852—1913年间吧城华人社会人口的变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二是体现了吧城华人公馆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
吧城
华人公馆
《户口
簿
》
《
新
客
簿
》
档案
分类号
G279.2 [文化科学—档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新证
被引量:
7
12
作者
张固也
机构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71,共5页
文摘
梁代《魏中经》已佚,阮孝绪述郑默编撰《中经》,所依据的史传没有明言其分类法。郑默校书时主其事者为虞松,处于魏末各项制度"不得妄有改革"之时,不可能改变旧的分类法。晋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书郎四人各掌一部,这可以作为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的新证据。
关键词
荀勖
中经
新簿
四部分类法
Keywords
Xun Xu ZhongJingXinBu Classification of the Four Categories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中经簿》和《晋帝四部书目》
13
作者
陈志宏
出处
《河南图书馆学刊》
1983年第1期34-36,共3页
文摘
《晋中经簿》亦称《中经新簿》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以四部分类为主的图书目录。作者荀勖(?一公元289年)西晋文学家、音乐家和杰出的目录学家。字公曾,颖川颖阴(今河南许昌)人,'汉司空爽曾孙也。祖裴,射声校尉。父肸。早亡。
关键词
四部书目
目录学家
新簿
荀勖
分类体系
西晋文学
郑默
《七略》
春秋类
六艺略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录学的新发展
14
作者
冯文龙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目录学家
私家目录
南北朝时期
古典目录学
出三藏记集
七录
新簿
《七略》
刘歆父子
七志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部分类法之起源辨析
被引量:
8
15
作者
唐明元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营盘校区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79,共3页
文摘
在列举并分析四部分类法起源的不同观点之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相关史料,认为四部分类法源于荀勖之《中经新簿》。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中经
新簿
》
《中经》
起源
Keywords
Classification of the Four Branches, Origin, Zhong Jing, Zhong Jing Xin Bu
分类号
G254.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荀勖对我国目录学的贡献
被引量:
2
16
作者
朱华平
机构
安阳工学院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6-227,211,共3页
文摘
荀勖的《中经新簿》一改汉刘歆《七略》的分类体系,从当时学术、典籍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所著录的图书分为四类,特别是设立史类和佛学类,适应了东汉以来学术思想发展和研究重点的变化,以及各类文献增减的实际情况,是其创新所在,成为四部分类法的奠基者。
关键词
目录学史
四部分类法
荀勖
中经
新簿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近世子家”
被引量:
2
17
作者
唐明元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6,共3页
文摘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中经新簿》之"近世子家"小类并没有收录佛经,且其收录的图书也不仅仅儒、道、阴阳三家,而是包括了除墨、纵横二家在外的诸子八家图书。
关键词
《中经
新簿
》
近世子家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部分类法源于郑默《中经》说详证
被引量:
1
18
作者
夏红兵
机构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76-80,共5页
文摘
本文在详细分析《中经》《中经新簿》编撰的历史缘由和四部分类法源于郑默说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已掌握的历史史料,认为四部分类法源于郑默《中经》更为可信。
关键词
郑默
中经
中经
新簿
四部分类法
Keywords
Zheng Mo
Zhong-Jing
New Zhong-Jing
four-branch categorization
分类号
G254.1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中经”考释
19
作者
唐明元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
出处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7年第1期71-73,共3页
文摘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仔细分析,认为“中经”一词始于三国魏郑默据秘书“中阁”(秘书中最重要、最完备的庋藏处所)之藏而撰之目录《中经》,其本义为“宫禁中之经籍”,泛指宫禁中收藏的各类图书。“中经”一词因郑默《中经》而知名,因目录书《中经》系完全依据秘书“中阁”之藏书而撰,故自郑默《中经》后,“中经”亦成为秘书“中阁”之代称。
关键词
中经
《中经》
《中经
新簿
》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部经部子目特征初探
20
作者
赵耀文
机构
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华夏文化》
2016年第2期33-35,共3页
文摘
清代章学诚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重要观点,成为目录之学的指导理论。四部分类法形成之后,官私书籍分类中应用较为广泛,后世亦多有沿袭,变化不大。学术界对此多有研究涉及,但多集中讨论四部分类法的源流、形成以及四部之间的关系等,据不完全统计,此类文章达20余篇。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考镜源流
古籍目录
辨章学术
《隋志》
七录
文献通考
《郡斋读书志》
集古录
新簿
分类号
G25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辨析
唐明元
王德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论《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
唐明元
王德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也谈《中经新簿》四部之小类问题
张固也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中经》及《中经新簿》对四部分类法的影响
杨闪闪
严正道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荀勖及其《中经新簿》
柏森
山岩
《图书与情报》
198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析《中经》及《中经新簿》对四部分类法的意义
杨闪闪
严正道
《昆明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荀勖《中经新簿》辩
刘芷新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经新簿》与《隋书·经籍志》──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目录的演进(之二)
陈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史籍初分:荀勗《中经新簿》丙部分类再讨论
马楠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10
荀勖《中经新簿》是有叙录的
赵望秦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
4
原文传递
11
吧城华人公馆档案之《户口簿》与《新客簿》述略
沈燕清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新证
张固也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晋中经簿》和《晋帝四部书目》
陈志宏
《河南图书馆学刊》
198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录学的新发展
冯文龙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四部分类法之起源辨析
唐明元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试论荀勖对我国目录学的贡献
朱华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再论“近世子家”
唐明元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四部分类法源于郑默《中经》说详证
夏红兵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魏晋“中经”考释
唐明元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四部经部子目特征初探
赵耀文
《华夏文化》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