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意识心理活动与科学创造
被引量:
2
1
作者
周彬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无意识是一种不为意识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动,在科学创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无意识心理活动与科学创造的关系问题加以探讨,重点分析无意识的深隐性、可解性、偶现性的内在和谐以及三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关键词
科学创造
无意识心理活动
互动
关系问题
重点分析
和谐
隐性
作用
可解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2
作者
朱巧莲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7年第1期18-19,共2页
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两类。心理学研究证明,当这两类心理活动处于最和谐的状态时,人脑的思维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率。 无意识心理活动,就是人们注意力集中中心的外围心理活动。这是一种不在进行集中思维的、无...
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两类。心理学研究证明,当这两类心理活动处于最和谐的状态时,人脑的思维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率。 无意识心理活动,就是人们注意力集中中心的外围心理活动。这是一种不在进行集中思维的、无特定思维目标的、非理智的心理活动。我们经常发现,有时对某个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搁在一边后,突然灵感忽至,豁然开朗。这种现象,正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参与的结果。所以,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士说过:“一切意识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上。”无意识心理活动一般是在精神放松,情绪安宁的状态中进行的。往往在这种状态中,人们的联想就能自由驰骋,情绪就能随意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无意识心理活动
心理
学研究
范仲淹
思维
活动
意识
和
无意识
语法分析
复杂单句
中心语
人的
心理活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析宝黛情爱结构中的无意识生物因素——曹雪芹心理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广曾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1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也许,就伟大的艺术作品而言,不利用精神分析学,有些方面就永远不可能被揭示出来。
关键词
生物属性
无意识心理活动
大脑皮层
曹雪芹
生物因素
思想研究
林黛玉
贾宝玉
心理
学思想
弗洛伊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意识心理初探——语文教学札记
4
作者
李峰
王寿山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6年第6期36-40,共5页
在一切教学实践中,都存在“无意识心理活动”,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它总是客观存在。我们语文教师也应该认识这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并把它自觉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以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无意识心理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有意识心理和...
在一切教学实践中,都存在“无意识心理活动”,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它总是客观存在。我们语文教师也应该认识这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并把它自觉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以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无意识心理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有意识心理和无意识心理两类。其中无意识心理是“未被意识到的心理”,就是人们注意力集中中心的外围心理活动。这是一种非理智的、不在进行集中思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心理活动
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暗示教学法
有
意识
学生
理论与实践
教学方法
初探
教学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意识心理训练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5
作者
周显超
宁定华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3-35,共2页
在体操课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经过许多遇练习后仍然失败的动作,学生在无意练习时,往往会出其不意地完成;无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它以非理性的方式影响着人的认识及行为活动,甚至可以说,无意识乃是人的精神和心...
在体操课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经过许多遇练习后仍然失败的动作,学生在无意练习时,往往会出其不意地完成;无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它以非理性的方式影响着人的认识及行为活动,甚至可以说,无意识乃是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半个世界”。如何发掘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潜能,把无意识心理训练应用于体操教学中,是一个新颖且较难把握的课题,在探索这一课题的开始,首先应把握无意识的本质,按照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依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是一种不自觉的认识活动和内心体验活动,弗洛依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指人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时所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的总和,如思维、情绪、意志、记忆等。前意识是指无意识中可招回的部分,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无意识是指“未被意识到的意识”,是主体对客体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无意识的内容包括个人经历中曾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的部分,以及那些不自觉,未加注意的和处于意识阀限下的认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教学
无意识心理活动
认识
活动
意识
到
意识
状态
心理
结构
半个世界
弗洛依德
前
意识
精神分析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理结构的无意识与运动心理训练
6
作者
尹相模
《辽宁体育科技》
1996年第S1期126-127,共2页
前言 人的心理是一个高水平,多测度的反映系统,随着脑科学以及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无意识问题成为近年来国外一些科学联合攻关的重要课题。 无意识问题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运动心理训练有待研究和解决的的问题。
关键词
运动
心理
训练
心理
结构
战术
意识
心理
障碍
无意识心理活动
运动员
心理
学
认识
活动
心智潜能
象思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意识与文学创作
被引量:
2
7
作者
鲁晓雁
刘梅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9-93,共5页
无意识与文学创作鲁晓雁,刘梅文学作为深具创造性的艺术,作为一种扑朔迷离,游若浮云的艺术,自她产生以来,就给爱她的人们带来了许多诱人的斯芬克斯之迷。现代的理论家和心理学家们则独辟澳径,把创作中理性思维难以穷尽的现象,引...
无意识与文学创作鲁晓雁,刘梅文学作为深具创造性的艺术,作为一种扑朔迷离,游若浮云的艺术,自她产生以来,就给爱她的人们带来了许多诱人的斯芬克斯之迷。现代的理论家和心理学家们则独辟澳径,把创作中理性思维难以穷尽的现象,引人无意识深层中去探究,启开了又一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过程
“集体
无意识
”
卡夫卡
作家
无意识心理活动
个人
无意识
弗洛伊德
意识
活动
创作主体
文学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无意识教育
被引量:
2
8
作者
马素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5期21-24,共4页
人的心理活动是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无意识虽然是意识中心外围的、非理性的、无特定思维目标的心理活动,但它也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只不过是未加注意的、不知不觉的意识阈限以下的认识。这种认识,虽然不处于人脑意...
人的心理活动是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无意识虽然是意识中心外围的、非理性的、无特定思维目标的心理活动,但它也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只不过是未加注意的、不知不觉的意识阈限以下的认识。这种认识,虽然不处于人脑意识的中心,但它却是人们统一认识整体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如无意识感知、无意识记忆、无意识表象等。无意识心理活动对于人的行为也有明显的支配作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进行无意识教育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因此对无意识教育的本质、特点、方式以及与有意识教育的关系,试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得到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
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有
意识
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理想信念
受教育者
重要性
各种
活动
教育方式
无意识心理活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无意识的本质和特点
被引量:
2
9
作者
徐遂堂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2-36,共5页
纵观无意识的研究历史,在对无意识的研究上无非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无意识心理现象是否存在;第二,无意识的本性和特点是什么?等三,如何运用无意识的活动规律为现实生活服务。本文旨在无意识的本质和特点问题上淡一点粗浅的看法。...
纵观无意识的研究历史,在对无意识的研究上无非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无意识心理现象是否存在;第二,无意识的本性和特点是什么?等三,如何运用无意识的活动规律为现实生活服务。本文旨在无意识的本质和特点问题上淡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关于无意识的本质关于无意识的本质问题,巴甫洛夫学说和现代神经生理学说研究的结果给我们无意识的本质有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无意识现象是一种条件反射。正如前述,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冲动。而本能是无条件反射的复杂锁琏。由于无条件反射是天生的固定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心理活动
意识
活动
大脑皮层
直觉思维
本质
无条件反射
心理
现象
特点
无意识
反映
研究历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意识”批判
10
作者
尹康庄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5年第3期6-10,共5页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据说在心理学界并不十分受到推崇,但是它对当代西方美学、文艺学产生的巨大影响,却是众所公认的.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艺家几乎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这一学说;翻开中国现代文学的长卷,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据说在心理学界并不十分受到推崇,但是它对当代西方美学、文艺学产生的巨大影响,却是众所公认的.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艺家几乎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这一学说;翻开中国现代文学的长卷,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学说自“五四”始被译介、传入中国后,中国的文艺家也鲜有未受其熏染的.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有五大理论支柱,它们是:无意识理论、婴儿性欲理论、恋母情绪理论、抑制理论以及转移理论.其中,无意识理论不仅是其他理论所围绕的核心,也是对美学、文艺学影响最大的理论.应当指出,弗洛伊德并不是无意识的最先发现者与阐发者,其前如维柯、黑格尔等人在论述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时就已经对无意识有所涉及.维柯在《新科学》卷二里谈及原始民族认识事物的基本方式时就说过:“由于人心的不明确性,每逢它落到无知里,人就把他自己变成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原始人的这一行为其实就是由无意识的心理机制所致.黑格尔指出原始艺术的象征源自“完全沉没在自然中的无心灵性(不自觉性)和完全从自然中释放出来的心灵性这二者之间”,他的话显然也涉及到了无意识领域.弗洛伊德自己也说过:“精神分析并不是我首先迈出这一步的,要指出我们的前辈,可以指出一些著名的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
集体
无意识
无意识
理论
个人
无意识
无意识心理活动
文艺创作
心理
结构
精神分析学说
历史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意识教育是改造罪犯的有效方式
11
作者
左登豪
《青少年犯罪问题》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35,共2页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无一不是教育的结果.一般地说,罪犯对监狱人民警察的说教有一种逆反心理,对所实施的教育,规范、制度等有一种对立的心态.这种内发的反应力是干警...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无一不是教育的结果.一般地说,罪犯对监狱人民警察的说教有一种逆反心理,对所实施的教育,规范、制度等有一种对立的心态.这种内发的反应力是干警对罪犯开展思想教育的一大障碍.为了提高教育效益,讲究教育艺术,干警应当自觉地采用无意识教育这种有效方式.一、无意识教育的本质和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讲,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最主要、最高级的反映,是人的一切自觉认识、体验和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总和.无意识是人脑反映客观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生在知觉水平以下的一种认识和一种不知不觉的体验.无意识作为未初意识到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无意感知、无意识记、无意再认、无意注意、无意思维(即非口语思维),以及无意识体验和无意识动作.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使人能够与环境保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
教育
改造罪犯
有
意识
教育
无意识心理活动
理想信念
思想品质
行为习惯
逆反
心理
有效方式
途径和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创作心理的对话——访青年作家叶辛
被引量:
2
12
作者
王克俭
赵福祺
《当代文坛》
1988年第3期78-80,共3页
时间:1987年8月4日晚。 地点:贵阳,叶辛寓所。 笔者:叶辛同志,你的创作经验是很丰富的,据我们了解,单是长篇小说已出版了12部,你在国内是一位颇有影响的青年作家。目前,在创作界对一些创作理论诸如情与理、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
时间:1987年8月4日晚。 地点:贵阳,叶辛寓所。 笔者:叶辛同志,你的创作经验是很丰富的,据我们了解,单是长篇小说已出版了12部,你在国内是一位颇有影响的青年作家。目前,在创作界对一些创作理论诸如情与理、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等等问题似乎存在着不同看法。今天,我们想先围绕这些问题和你谈谈。你在文学创作中是不是存在无意识心理活动?有没有非理性?其麦现如何?你对文学创作中的所谓非理性是怎样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
文学创作
作家
无意识心理活动
创作
心理
长篇小说
创作理论
创作经验
情与理
叶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暗示心理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3
作者
林桂凤
《神州》
2014年第11期83-83,共1页
什么是暗示心理呢?所谓暗示心理就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放某种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做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能够发掘蕴藏在人身上极其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潜力。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没有明确的特定目标,是一种...
什么是暗示心理呢?所谓暗示心理就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放某种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做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能够发掘蕴藏在人身上极其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潜力。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没有明确的特定目标,是一种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要发挥一个人的心理潜力,就得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而把无意识心理活动引向人的心理潜力的关键,则在于作出种种暗示,暗示的方法有多种,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暗示心理对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暗示
心理
无意识心理活动
教学质量
学生体质
体育教师
暗示语言
心理
反应
心理
现象
特定目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中无意识问题研究的进展
14
作者
奥.斯维勃洛娃
李青春
王志耕
《苏联文学》
CSSCI
1989年第3期59-62,共4页
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研究有赖于对心理学的了解。但以往的任何一种心理学都不曾象精神分析理论那样深刻地影响到文艺研究。随着弗洛伊德学说的问世和传播,在西方艺术理论中曾形成一股“精神分析热”。但自60年代以来,人们对精神分析...
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研究有赖于对心理学的了解。但以往的任何一种心理学都不曾象精神分析理论那样深刻地影响到文艺研究。随着弗洛伊德学说的问世和传播,在西方艺术理论中曾形成一股“精神分析热”。但自60年代以来,人们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狂热迷恋已渐渐为冷静的分析所取代。人们开始发现,这种理论的价值并不在于它能够提供现成的结论和可以直接运用的方法,而在于无意识心理结构的观点对艺术活动的研究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
学知识
心理
结构
弗洛伊德学说
无意识心理活动
心理
定势
潜
意识
无意识
理论
心理
学观
问题研究
原文传递
论“逆向教学法”的优势所在
被引量:
10
15
作者
张青
安卓炯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5-96,108,共3页
“逆向教学法”就是把完整技术分为前后几个动作 ,由后面动作开始由后往前进行教学。实验证明合理采用“逆向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 ,其原因在于 :在许多情况下“会做”或者说“心里有了”后面的动作 ,有利于前面动作的形成这样一种“...
“逆向教学法”就是把完整技术分为前后几个动作 ,由后面动作开始由后往前进行教学。实验证明合理采用“逆向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 ,其原因在于 :在许多情况下“会做”或者说“心里有了”后面的动作 ,有利于前面动作的形成这样一种“后因前果”的存在。由“后因”而导致出的“前果”是不自觉的 ,实际上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体现。利用“后因前果”实际上就是利用了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把利用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结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教学法”
无意识心理活动
教学效果
“后因前果”
体育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试探
被引量:
13
16
作者
吴也显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Z1期50-53,共4页
“模式”一词是现代科学技术中普遍采用的一个术语。在英语中它和“模型”意义相同。一般是指被研究对象某种逻辑上的轮廓。把“模式”一词引用到教学理论中来旨在说明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
“模式”一词是现代科学技术中普遍采用的一个术语。在英语中它和“模型”意义相同。一般是指被研究对象某种逻辑上的轮廓。把“模式”一词引用到教学理论中来旨在说明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学模式
学习者
教学理论
教学过程理论
教学实践
教师
教学
活动
方式
问题情境
无意识心理活动
运动技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暗示教学
被引量:
1
17
作者
胡兴松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8年第10期18-20,共3页
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乔治·洛扎诺夫于本世纪60年代中期首创。暗示教学法的研究始于1965年,最初由洛扎诺夫领导,在保加利亚成立了一个暗示教学小组,并进行了一天教一千个外语单词的实验。第二年,他们又在1...
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乔治·洛扎诺夫于本世纪60年代中期首创。暗示教学法的研究始于1965年,最初由洛扎诺夫领导,在保加利亚成立了一个暗示教学小组,并进行了一天教一千个外语单词的实验。第二年,他们又在16所学校对5000多名学生进行实验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示教学法
思想政治课教师
无意识心理活动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气氛
联合国
可接受性
基本特征
中国共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重视对青年学生模仿行为的诱导和利用
18
作者
程喜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4年第6期50-52,共3页
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行为方式。人们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以及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获得和建立的。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模仿行为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行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行为方式。人们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以及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获得和建立的。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模仿行为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行为不是通过命令强制发生的,而是由榜样的力量所引起的。 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两种,无意识模枋是不知不觉地模仿他人的动作、表情、行为的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有意识模仿是人们有目的地模仿别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模仿行为
后进青年
无意识心理活动
团干部
心理
学研究
青年大学生
模仿者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语文陶冶式教学传统
19
作者
曹明海
邱福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3年第7期4-6,共3页
陶冶式教学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重要命题之一。所谓陶冶式教学就是指一种以立德审美为旨归.利用美的媒介,创设教学情境和氛围.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审美体验.注重审美情感陶冶和学生心灵建构.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
陶冶式教学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重要命题之一。所谓陶冶式教学就是指一种以立德审美为旨归.利用美的媒介,创设教学情境和氛围.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审美体验.注重审美情感陶冶和学生心灵建构.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陶冶
教学传统
语文教育
无意识心理活动
审美体验
创设教学情境
人文素养
语文素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少年陶冶教育的艺术
20
作者
李如密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1998年第3期12-13,共2页
一 青少年陶冶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者自觉利用、创设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与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积极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思想品德。它主要借助情境和活动对青少年施加德育影响。 研究表明,人的可暗示性及无意识心理活动是青少年陶...
一 青少年陶冶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者自觉利用、创设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与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积极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思想品德。它主要借助情境和活动对青少年施加德育影响。 研究表明,人的可暗示性及无意识心理活动是青少年陶冶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每个人都具有可暗示性,虽然每个人接受暗示的能力不同。这正如暗示学家H·伯恩海姆说的:可暗示性“是大脑接受或唤起观念的能力。它倾向于使这些观念实现,使之化为行动”。他把这个原量称作“观念动力学的规律”。洛柴诺夫认为:“这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①青少年陶冶教育通过教育者的暗示作用于青少年的无意识,有助于充分挖掘其接受德育影响的最大可能性和效应性。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冶教育
教育者
教育意义
思想品德
暗示性
无意识心理活动
道德情感
心理
学基础
黄浦江
创造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意识心理活动与科学创造
被引量:
2
1
作者
周彬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文摘
无意识是一种不为意识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动,在科学创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无意识心理活动与科学创造的关系问题加以探讨,重点分析无意识的深隐性、可解性、偶现性的内在和谐以及三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关键词
科学创造
无意识心理活动
互动
关系问题
重点分析
和谐
隐性
作用
可解性
Keywords
un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activity
scientific creation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G30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2
作者
朱巧莲
机构
广州培正中学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7年第1期18-19,共2页
文摘
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两类。心理学研究证明,当这两类心理活动处于最和谐的状态时,人脑的思维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率。 无意识心理活动,就是人们注意力集中中心的外围心理活动。这是一种不在进行集中思维的、无特定思维目标的、非理智的心理活动。我们经常发现,有时对某个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搁在一边后,突然灵感忽至,豁然开朗。这种现象,正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参与的结果。所以,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士说过:“一切意识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上。”无意识心理活动一般是在精神放松,情绪安宁的状态中进行的。往往在这种状态中,人们的联想就能自由驰骋,情绪就能随意起伏。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无意识心理活动
心理
学研究
范仲淹
思维
活动
意识
和
无意识
语法分析
复杂单句
中心语
人的
心理活动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析宝黛情爱结构中的无意识生物因素——曹雪芹心理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广曾
出处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1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文摘
也许,就伟大的艺术作品而言,不利用精神分析学,有些方面就永远不可能被揭示出来。
关键词
生物属性
无意识心理活动
大脑皮层
曹雪芹
生物因素
思想研究
林黛玉
贾宝玉
心理
学思想
弗洛伊德
分类号
I2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意识心理初探——语文教学札记
4
作者
李峰
王寿山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上海安亭师范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6年第6期36-40,共5页
文摘
在一切教学实践中,都存在“无意识心理活动”,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它总是客观存在。我们语文教师也应该认识这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并把它自觉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以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无意识心理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有意识心理和无意识心理两类。其中无意识心理是“未被意识到的心理”,就是人们注意力集中中心的外围心理活动。这是一种非理智的、不在进行集中思维的。
关键词
无意识心理活动
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暗示教学法
有
意识
学生
理论与实践
教学方法
初探
教学实践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意识心理训练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5
作者
周显超
宁定华
出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3-35,共2页
文摘
在体操课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经过许多遇练习后仍然失败的动作,学生在无意练习时,往往会出其不意地完成;无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它以非理性的方式影响着人的认识及行为活动,甚至可以说,无意识乃是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半个世界”。如何发掘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潜能,把无意识心理训练应用于体操教学中,是一个新颖且较难把握的课题,在探索这一课题的开始,首先应把握无意识的本质,按照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依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是一种不自觉的认识活动和内心体验活动,弗洛依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指人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时所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的总和,如思维、情绪、意志、记忆等。前意识是指无意识中可招回的部分,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无意识是指“未被意识到的意识”,是主体对客体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无意识的内容包括个人经历中曾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的部分,以及那些不自觉,未加注意的和处于意识阀限下的认识活动。
关键词
体操教学
无意识心理活动
认识
活动
意识
到
意识
状态
心理
结构
半个世界
弗洛依德
前
意识
精神分析理论
分类号
G8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理结构的无意识与运动心理训练
6
作者
尹相模
机构
沈阳音乐学院
出处
《辽宁体育科技》
1996年第S1期126-127,共2页
文摘
前言 人的心理是一个高水平,多测度的反映系统,随着脑科学以及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无意识问题成为近年来国外一些科学联合攻关的重要课题。 无意识问题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运动心理训练有待研究和解决的的问题。
关键词
运动
心理
训练
心理
结构
战术
意识
心理
障碍
无意识心理活动
运动员
心理
学
认识
活动
心智潜能
象思维
分类号
G804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意识与文学创作
被引量:
2
7
作者
鲁晓雁
刘梅
机构
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出处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9-93,共5页
文摘
无意识与文学创作鲁晓雁,刘梅文学作为深具创造性的艺术,作为一种扑朔迷离,游若浮云的艺术,自她产生以来,就给爱她的人们带来了许多诱人的斯芬克斯之迷。现代的理论家和心理学家们则独辟澳径,把创作中理性思维难以穷尽的现象,引人无意识深层中去探究,启开了又一扇...
关键词
文学创作过程
“集体
无意识
”
卡夫卡
作家
无意识心理活动
个人
无意识
弗洛伊德
意识
活动
创作主体
文学艺术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无意识教育
被引量:
2
8
作者
马素华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5期21-24,共4页
文摘
人的心理活动是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无意识虽然是意识中心外围的、非理性的、无特定思维目标的心理活动,但它也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只不过是未加注意的、不知不觉的意识阈限以下的认识。这种认识,虽然不处于人脑意识的中心,但它却是人们统一认识整体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如无意识感知、无意识记忆、无意识表象等。无意识心理活动对于人的行为也有明显的支配作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进行无意识教育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因此对无意识教育的本质、特点、方式以及与有意识教育的关系,试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得到指教。
关键词
无意识
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有
意识
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理想信念
受教育者
重要性
各种
活动
教育方式
无意识心理活动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无意识的本质和特点
被引量:
2
9
作者
徐遂堂
机构
驻马店师范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2-36,共5页
文摘
纵观无意识的研究历史,在对无意识的研究上无非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无意识心理现象是否存在;第二,无意识的本性和特点是什么?等三,如何运用无意识的活动规律为现实生活服务。本文旨在无意识的本质和特点问题上淡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关于无意识的本质关于无意识的本质问题,巴甫洛夫学说和现代神经生理学说研究的结果给我们无意识的本质有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无意识现象是一种条件反射。正如前述,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冲动。而本能是无条件反射的复杂锁琏。由于无条件反射是天生的固定反射。
关键词
无意识心理活动
意识
活动
大脑皮层
直觉思维
本质
无条件反射
心理
现象
特点
无意识
反映
研究历史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意识”批判
10
作者
尹康庄
机构
东北师大中文系
出处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5年第3期6-10,共5页
文摘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据说在心理学界并不十分受到推崇,但是它对当代西方美学、文艺学产生的巨大影响,却是众所公认的.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艺家几乎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这一学说;翻开中国现代文学的长卷,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学说自“五四”始被译介、传入中国后,中国的文艺家也鲜有未受其熏染的.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有五大理论支柱,它们是:无意识理论、婴儿性欲理论、恋母情绪理论、抑制理论以及转移理论.其中,无意识理论不仅是其他理论所围绕的核心,也是对美学、文艺学影响最大的理论.应当指出,弗洛伊德并不是无意识的最先发现者与阐发者,其前如维柯、黑格尔等人在论述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时就已经对无意识有所涉及.维柯在《新科学》卷二里谈及原始民族认识事物的基本方式时就说过:“由于人心的不明确性,每逢它落到无知里,人就把他自己变成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原始人的这一行为其实就是由无意识的心理机制所致.黑格尔指出原始艺术的象征源自“完全沉没在自然中的无心灵性(不自觉性)和完全从自然中释放出来的心灵性这二者之间”,他的话显然也涉及到了无意识领域.弗洛伊德自己也说过:“精神分析并不是我首先迈出这一步的,要指出我们的前辈,可以指出一些著名的哲学家。
关键词
弗洛伊德
集体
无意识
无意识
理论
个人
无意识
无意识心理活动
文艺创作
心理
结构
精神分析学说
历史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意识教育是改造罪犯的有效方式
11
作者
左登豪
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35,共2页
文摘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无一不是教育的结果.一般地说,罪犯对监狱人民警察的说教有一种逆反心理,对所实施的教育,规范、制度等有一种对立的心态.这种内发的反应力是干警对罪犯开展思想教育的一大障碍.为了提高教育效益,讲究教育艺术,干警应当自觉地采用无意识教育这种有效方式.一、无意识教育的本质和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讲,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最主要、最高级的反映,是人的一切自觉认识、体验和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总和.无意识是人脑反映客观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生在知觉水平以下的一种认识和一种不知不觉的体验.无意识作为未初意识到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无意感知、无意识记、无意再认、无意注意、无意思维(即非口语思维),以及无意识体验和无意识动作.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使人能够与环境保持平衡.
关键词
无意识
教育
改造罪犯
有
意识
教育
无意识心理活动
理想信念
思想品质
行为习惯
逆反
心理
有效方式
途径和方法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创作心理的对话——访青年作家叶辛
被引量:
2
12
作者
王克俭
赵福祺
出处
《当代文坛》
1988年第3期78-80,共3页
文摘
时间:1987年8月4日晚。 地点:贵阳,叶辛寓所。 笔者:叶辛同志,你的创作经验是很丰富的,据我们了解,单是长篇小说已出版了12部,你在国内是一位颇有影响的青年作家。目前,在创作界对一些创作理论诸如情与理、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等等问题似乎存在着不同看法。今天,我们想先围绕这些问题和你谈谈。你在文学创作中是不是存在无意识心理活动?有没有非理性?其麦现如何?你对文学创作中的所谓非理性是怎样看的?
关键词
非理性
文学创作
作家
无意识心理活动
创作
心理
长篇小说
创作理论
创作经验
情与理
叶辛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暗示心理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3
作者
林桂凤
机构
福建省漳浦县城关中心学校
出处
《神州》
2014年第11期83-83,共1页
文摘
什么是暗示心理呢?所谓暗示心理就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放某种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做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能够发掘蕴藏在人身上极其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潜力。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没有明确的特定目标,是一种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要发挥一个人的心理潜力,就得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而把无意识心理活动引向人的心理潜力的关键,则在于作出种种暗示,暗示的方法有多种,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暗示心理对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暗示
心理
无意识心理活动
教学质量
学生体质
体育教师
暗示语言
心理
反应
心理
现象
特定目标
分类号
I [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中无意识问题研究的进展
14
作者
奥.斯维勃洛娃
李青春
王志耕
出处
《苏联文学》
CSSCI
1989年第3期59-62,共4页
文摘
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研究有赖于对心理学的了解。但以往的任何一种心理学都不曾象精神分析理论那样深刻地影响到文艺研究。随着弗洛伊德学说的问世和传播,在西方艺术理论中曾形成一股“精神分析热”。但自60年代以来,人们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狂热迷恋已渐渐为冷静的分析所取代。人们开始发现,这种理论的价值并不在于它能够提供现成的结论和可以直接运用的方法,而在于无意识心理结构的观点对艺术活动的研究有重要启发意义。
关键词
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
学知识
心理
结构
弗洛伊德学说
无意识心理活动
心理
定势
潜
意识
无意识
理论
心理
学观
问题研究
分类号
I5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逆向教学法”的优势所在
被引量:
10
15
作者
张青
安卓炯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
出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5-96,108,共3页
文摘
“逆向教学法”就是把完整技术分为前后几个动作 ,由后面动作开始由后往前进行教学。实验证明合理采用“逆向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 ,其原因在于 :在许多情况下“会做”或者说“心里有了”后面的动作 ,有利于前面动作的形成这样一种“后因前果”的存在。由“后因”而导致出的“前果”是不自觉的 ,实际上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体现。利用“后因前果”实际上就是利用了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把利用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结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逆向教学法”
无意识心理活动
教学效果
“后因前果”
体育教学
Keywords
Contrary Teaching Method'
movements
teaching effect
`the former event is the effect of later one'
unconsciously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分类号
G807.0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试探
被引量:
13
16
作者
吴也显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Z1期50-53,共4页
文摘
“模式”一词是现代科学技术中普遍采用的一个术语。在英语中它和“模型”意义相同。一般是指被研究对象某种逻辑上的轮廓。把“模式”一词引用到教学理论中来旨在说明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
关键词
小学教学模式
学习者
教学理论
教学过程理论
教学实践
教师
教学
活动
方式
问题情境
无意识心理活动
运动技能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暗示教学
被引量:
1
17
作者
胡兴松
机构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8年第10期18-20,共3页
文摘
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乔治·洛扎诺夫于本世纪60年代中期首创。暗示教学法的研究始于1965年,最初由洛扎诺夫领导,在保加利亚成立了一个暗示教学小组,并进行了一天教一千个外语单词的实验。第二年,他们又在16所学校对5000多名学生进行实验并获...
关键词
暗示教学法
思想政治课教师
无意识心理活动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气氛
联合国
可接受性
基本特征
中国共产
分类号
G63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重视对青年学生模仿行为的诱导和利用
18
作者
程喜中
机构
南方冶金学院团委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4年第6期50-52,共3页
文摘
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行为方式。人们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以及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获得和建立的。青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模仿行为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行为不是通过命令强制发生的,而是由榜样的力量所引起的。 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两种,无意识模枋是不知不觉地模仿他人的动作、表情、行为的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有意识模仿是人们有目的地模仿别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关键词
青年学生
模仿行为
后进青年
无意识心理活动
团干部
心理
学研究
青年大学生
模仿者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家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语文陶冶式教学传统
19
作者
曹明海
邱福明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3年第7期4-6,共3页
文摘
陶冶式教学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重要命题之一。所谓陶冶式教学就是指一种以立德审美为旨归.利用美的媒介,创设教学情境和氛围.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审美体验.注重审美情感陶冶和学生心灵建构.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教学。
关键词
情感陶冶
教学传统
语文教育
无意识心理活动
审美体验
创设教学情境
人文素养
语文素养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少年陶冶教育的艺术
20
作者
李如密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1998年第3期12-13,共2页
文摘
一 青少年陶冶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者自觉利用、创设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与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积极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思想品德。它主要借助情境和活动对青少年施加德育影响。 研究表明,人的可暗示性及无意识心理活动是青少年陶冶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每个人都具有可暗示性,虽然每个人接受暗示的能力不同。这正如暗示学家H·伯恩海姆说的:可暗示性“是大脑接受或唤起观念的能力。它倾向于使这些观念实现,使之化为行动”。他把这个原量称作“观念动力学的规律”。洛柴诺夫认为:“这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①青少年陶冶教育通过教育者的暗示作用于青少年的无意识,有助于充分挖掘其接受德育影响的最大可能性和效应性。 (一)
关键词
陶冶教育
教育者
教育意义
思想品德
暗示性
无意识心理活动
道德情感
心理
学基础
黄浦江
创造性
分类号
G633.9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意识心理活动与科学创造
周彬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朱巧莲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析宝黛情爱结构中的无意识生物因素——曹雪芹心理学思想研究
周广曾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无意识心理初探——语文教学札记
李峰
王寿山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无意识心理训练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周显超
宁定华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心理结构的无意识与运动心理训练
尹相模
《辽宁体育科技》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无意识与文学创作
鲁晓雁
刘梅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无意识教育
马素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论无意识的本质和特点
徐遂堂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无意识”批判
尹康庄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无意识教育是改造罪犯的有效方式
左登豪
《青少年犯罪问题》
北大核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关于创作心理的对话——访青年作家叶辛
王克俭
赵福祺
《当代文坛》
198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浅谈暗示心理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林桂凤
《神州》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艺术中无意识问题研究的进展
奥.斯维勃洛娃
李青春
王志耕
《苏联文学》
CSSCI
1989
0
原文传递
15
论“逆向教学法”的优势所在
张青
安卓炯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试探
吴也显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暗示教学
胡兴松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应重视对青年学生模仿行为的诱导和利用
程喜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我国语文陶冶式教学传统
曹明海
邱福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青少年陶冶教育的艺术
李如密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