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由无调性音乐中的复调技法研究——以勋伯格和谢德林的作品为例 |
谢冰倩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2
|
miR-125a靶向转录无调性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8对肺腺癌恶性进展的影响 |
姜昌瑞
张楚函
刘洋
李玥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无调性、引用、即兴、无声——从《时间组歌》看卢卡斯·福斯中期的创作特点(下) |
郭赟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无调性、引用、即兴、无声——从《时间组歌》看卢卡斯·福斯中期的创作特点(上) |
郭赟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勋伯格无调性音乐产生的社会心理学考察 |
袁利军
|
《艺术探索》
CSSCI
|
2023 |
0 |
|
6
|
自由无调性、十二音序列音乐视唱教学研究与分析 |
王天宏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7
|
自由无调性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最初运用——以桑桐的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为例 |
唐小波
朱婷婷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2 |
3
|
|
8
|
民歌主题与无调性和声的巧妙结合——贺桑桐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创作60周年 |
郑英烈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9
|
勋伯格为何会走向“无调性” |
袁利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0
|
民歌与无调性和声结合的最早探索──析桑桐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
陈铭志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1
|
|
11
|
自由无调性写作与潜在的调性布局 |
姚恒璐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2
|
对近现代音乐创作中“无调性因素”的研究与讨论 |
张雯琳
陈蕾
岳雯珊
|
《北方音乐》
|
2018 |
1
|
|
13
|
是革新,还是复兴?——勋伯格“无调性”音乐中的复调-音程式创作思维探究 |
袁利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4
|
勋伯格“无调性”转型背后的神秘主义形式意涵 |
袁利军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5
|
早期自由无调性音乐中的调性因素——谈勋伯格《六首钢琴小曲》(op.19)的写作特点 |
姜盛林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1 |
7
|
|
16
|
无调性音乐的产生 |
冯存凌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8 |
6
|
|
17
|
自由无调性作品的创作观念与结构途径——勋伯格《六首钢琴小品》的技法分析 |
冶鸿德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07 |
5
|
|
18
|
关于无调性音乐视唱训练的设想——试用序列原则训练无调性视唱 |
冯坚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19
|
关于勋伯格“无调性转型”前沿研究成果的追问 |
袁利军
|
《艺术探索》
CSSCI
|
2021 |
2
|
|
20
|
无调性音高空间中的转换模式 |
高畅
|
《音乐探索》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