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旧体诗词创作能力培养 |
张英
|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4 |
1
|
|
2
|
中国现代旧体诗人新媒介场域中“被阅读”的诉求 |
张宁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旧体诗创作的当代机遇与命运 |
汪涌豪
|
《艺术广角》
|
2024 |
0 |
|
4
|
“残留物”视角下的现代旧体诗人主体——以郁达夫为例 |
杨一鸣
王欣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梁启超旧体诗与金泽荣汉诗比较研究 |
金贤珠
王成志
|
《近代中国》
|
2024 |
0 |
|
6
|
鲁迅旧体诗体制研究 |
尹冠儒
王文英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现代旧体诗的通变路径研究 |
徐钰茹
|
《嘉应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现代以来桂林旧体诗词中桂林审美形象刍议 |
张思睿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24 |
0 |
|
9
|
文化传承与旧体诗文创新——《近代旧体诗文集萃编》发布会综述 |
林晓茵
张佳程
|
《社会科学动态》
|
2024 |
0 |
|
10
|
抗战时期郭沫若在渝旧体诗创作的承守与新变 |
姚佳汛
|
《郭沫若学刊》
|
2024 |
0 |
|
11
|
“游于艺”与民国文人书法的功能——以鲁迅的旧体诗书法创作为例 |
丁晓妮
|
《大学书法》
|
2024 |
0 |
|
12
|
大众传播视角下新马抗战旧体诗的功能与特征(1937-1941) |
李竹筠
|
《文学研究》
|
2024 |
0 |
|
13
|
朝鲜文人金泽荣的近代中韩旧体诗坛观察与诗歌理论 |
杨雪
|
《文学研究》
|
2024 |
0 |
|
14
|
詹安泰旧体诗的诗学宗尚及创作成就 |
赵雅娟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5
|
论旧体诗词的文学史书写问题——从李遇春《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说开去 |
张军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6
|
中国现代旧体诗词的“入史”问题 |
陈国恩
韩晗
周建华
陈昶
吕东亮
但红光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7
|
旧体诗词与现代文学的啼笑因缘 |
黄修己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0
|
|
18
|
20世纪诗词理当写入文学史——兼驳王泽龙先生“旧体诗词不宜入史”论 |
刘梦芙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19
|
新诗的酝酿、诞生和成就——兼论近人旧体诗不宜纳入现代诗歌史 |
吕家乡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20
|
旧体诗词的韵与命 |
张海鸥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