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祁媛媛 姜茜 +2 位作者 陈超 曹云 钱莉玲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369-373,共5页
目的分析内皮祖细胞(EPCs)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和脑室内出血(IVH)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g的早产儿,分别于出生时... 目的分析内皮祖细胞(EPCs)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和脑室内出血(IVH)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g的早产儿,分别于出生时、生后7、14、21和28 d及纠正胎龄36周时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等水平。结果 6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纳入分析,其中对照组30例,BPD组20例,ROP组10例,IVH组8例。BPD组与对照组出生时EPC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7 d时点EPC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D34+KDR+:(0.019±0.009)%vs(0.026±0.012)%,P<0.05;KDR+CD133+:(0.004±0.002)%vs(0.008±0.004)%,P<0.01;CD34+KDR+CD133+:(0.005±0.002)%vs(0.008±0.004)%,P<0.05。从出生时至生后21 d,BPD组血浆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OP组出生时至生后28 d的EPCs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纠正胎龄36周时KDR+CD133+和CD34+KDR+CD133+EPCs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IVH组生后不同时点的EPC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后早期的EPCs和VEGF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早产儿BPD的发生,但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极低出生体重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视网膜病 早产儿并发症
下载PDF
胎母胎盘病检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吉格力 魏群 宋新珍 《智慧健康》 2020年第34期30-31,34,共3页
目的探讨胎母胎盘病检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与早产儿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行胎盘病理学检查的3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HCA诊断结果进行分组,观察组(HCA阳性)及对照组(HCA阴性)。记录两组炎... 目的探讨胎母胎盘病检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与早产儿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行胎盘病理学检查的3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HCA诊断结果进行分组,观察组(HCA阳性)及对照组(HCA阴性)。记录两组炎症指标、并发症具体情况及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RDS、PVL、败血症、BPD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NEC、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RDS、PVL、败血症、BPD并发症均为HCA阳性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阳性,与多种早产儿并发症均有着较高相关性,因此新生儿科需要做好预防监测工作,严格监护病检阳性早产儿,尽可能降低早产儿感染风险,减少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早产儿并发症 相关性
下载PDF
早产儿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诊疗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林丹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总结早产儿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诊疗体会;方法:对2年度内早产儿并发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早产儿中治愈78例,好转10例,放弃2例,死亡2例;结论:对早产儿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干预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 目的:总结早产儿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诊疗体会;方法:对2年度内早产儿并发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早产儿中治愈78例,好转10例,放弃2例,死亡2例;结论:对早产儿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干预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并发症 治疗 干预
下载PDF
早产儿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8
4
作者 蒋俊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东莞康华医院新生儿内科分娩的219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早产儿死亡率为0%)。统计以上早产儿的围产期、胎龄分布、体重分布情况及并发症的分布等资料。结果于东...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东莞康华医院新生儿内科分娩的219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早产儿死亡率为0%)。统计以上早产儿的围产期、胎龄分布、体重分布情况及并发症的分布等资料。结果于东莞康华医院住院的早产儿胎龄以33~<37周为主(67.5%);出生体重以1500~2499 g为主(75.7%);1 min内Apgar评分2~10分,平均(7.25±0.50)分;窒息发生率为17.8%。引起早产的主要病因依次为: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胎盘早剥、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疾病在胎龄27~<30周、30~<33周、33~<37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依次降低(P<0.05)。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感染、循环系统疾病、高胆红素血症、电解质紊乱、消化系统疾病。27~<30周、30~<33周、33~<37周胎龄早产儿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感染、高胆红素血症、电解质紊乱、消化系统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导致早产发生的常见原因较为明确,早产儿并发症以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不同胎龄早产发生的原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临床 流行病学 调查 早产儿并发症
下载PDF
影响1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尹虹 黎晓新 +1 位作者 梁建宏 赵明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影响1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同顾性分析35例1区ROP患儿69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间接检眼镜检查确诊,根据病变在视网膜的位置分为前部1区和后部1区,分别为49、20只眼。69只眼中急进... 目的观察影响1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激光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同顾性分析35例1区ROP患儿69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间接检眼镜检查确诊,根据病变在视网膜的位置分为前部1区和后部1区,分别为49、20只眼。69只眼中急进性ROP(APROP)12只眼,前部1区4只眼,后部1区8只眼。在+20D透镜辅助以及巩膜压迫器压迫下,采用二极管间接检眼镜激光对嵴前周边视网膜无血管区进行激光光凝,随访观察时间2~48个月,平均观察时间(10.85±11.35)个月。嵴消退,病情稳定为治愈;视网膜病变进展为4期或5期为视网膜病变进展。结果69只眼中,治愈42只眼,占60.87%;视网膜病变进展27只眼,占39.13%。前部1区49只眼中,治愈34只眼,占69.38%;进展15只眼,占30.62%。后部1区20只眼中,治愈8只眼,占40.()(]%;进展12只眼,占60.00%。前部1区和后部1区视网膜病变进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5,P〈0.05)。AP—ROP12只眼中激光光凝后视网膜脱离9只眼。发现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时间在激光光凝治疗后2~18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激光光凝治疗后ROP的进展与治疗前视网膜纤维血管网的范围有关(回归系数0.235,P=0.00),与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回归系数0.000,P=0.091)、胎龄(回归系数0.037,P=0.359)、激光治疗时矫正胎龄(回归系数0.013,P=0.651)及激光光凝点数量(回归系数5.7E-0.05。P=0.800)的多少无关。结论1区ROP激光光凝治疗有效,前部1区的激光光凝治疗预后较后部1区好;激光光凝治疗后的视网膜病变进展与治疗前视网膜纤维血管网范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 早产儿/治疗 激光凝固术 激光 半导体/治疗应用 视网膜病 早产儿/并发症
原文传递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后白内障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曼红 张自峰 +6 位作者 王雨生 张鹏 王晓婕 张华 李文琪 刘小燕 汪春归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0,共2页
患儿男,3个月。因眼科筛查发现双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2周入住我院。患儿出生胎龄为28+5周,出生体重1500g .
关键词 视网膜病 早产儿/治疗 视网膜病 早产儿/并发症 激光凝固术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囊样水肿四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建仓 杜非凡 +7 位作者 杨晓格 魏云硕 刘晓瑜 陈少华 栾红晶 孙颖 郭熙婷 苏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4-385,共2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目前儿童盲的首位原因。既往对ROP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周边视网膜血管的发育停滞及病理性增生过程,而对黄斑区视网膜的结构特征研究较少;并且,由于坐位OCT检查对体位及眼位配合的要求,新生儿行OCT检测较为困难。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目前儿童盲的首位原因。既往对ROP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周边视网膜血管的发育停滞及病理性增生过程,而对黄斑区视网膜的结构特征研究较少;并且,由于坐位OCT检查对体位及眼位配合的要求,新生儿行OCT检测较为困难。因此,关于合并黄斑囊样水肿(CME)的ROP患儿鲜有报道。OCT应用于早产儿视网膜眼底检查,有助于对婴幼儿黄斑区发育进行观察,更易发现黄斑区异常病变。我们回顾分析了4例ROP合并CME患儿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并发症 黄斑水肿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严格控制输液对干预早产儿发生硬肿、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19期2601-2604,共4页
目的探讨输液量及输液方式与新生儿硬肿、水肿发生的相关性,寻找适合早产儿输液的最佳方式。方法选取62例胎龄34—36^+5周,体重≥2k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新生儿室护士对新生儿输液量及输液速度的控制,比较不同输液方式是否对... 目的探讨输液量及输液方式与新生儿硬肿、水肿发生的相关性,寻找适合早产儿输液的最佳方式。方法选取62例胎龄34—36^+5周,体重≥2k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新生儿室护士对新生儿输液量及输液速度的控制,比较不同输液方式是否对治疗有影响,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控制总入量,按常规速度输液(5—6滴/min);B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速度;C组:采用微量注射泵24h持续泵人控制输液速度,然后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对比,观察其疗效。三组液体量控制方法均为生后1,3d总入量(包括奶量、饮水及输液量)分别为50ml/kg、60ml/kg、80ml/kg,4—7d100ml/kg,每天根据患儿摄入奶量和饮水量调整输液量,输液量也包括肠外营养液:氨基酸、脂肪乳,所有用量均参照新生儿静脉营养治疗要求配置浓度心。。结果C组(采用微量注射泵24h持续泵入)治疗效果最好,水肿、硬肿的程度及输液并发症减轻、患儿的总费用降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P〈O.05)。此方法优于A组(控制总入量,按常规速度输液5—6滴/min)、B组(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速度,液体输入完成后结束本日治疗,不需要24h持续泵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结论C组(采用微量注射泵24h持续泵入)疗效最好,水肿、硬肿并发症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控制输液 干预早产儿并发症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血小板参数与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并发症和住院时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瑛 张迪 +5 位作者 王晓颖 彭晓艳 韩同英 陈亮 贾盛华 李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4,共8页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血小板参数与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探讨血小板参数是否有助于反映早产儿严重合并症的发生和预测住院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住院的...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血小板参数与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探讨血小板参数是否有助于反映早产儿严重合并症的发生和预测住院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生后第1天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质量指数(PMI)]。分别将合并脑室内出血(IVH)、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3种疾病的患儿按疾病不同程度、出院时矫正胎龄分组,比较其临床特征及血小板参数的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参数与这3种疾病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研究其对早产儿中严重并发症和住院时长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7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其中,中重度IVH、中重度BPD和中重度NEC的发生率分别为8.5%、22.0%和5.1%。(1)中重度IVH组的PMI较非中重度IVH组显著降低,且PMI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中重度IVH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08,95%CI:0.000~0.255,P=0.021),PMI预测中重度IV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5(95%CI:0.744~0.905,P<0.001),最佳截点为1.77 fl/nl。(2)中重度BPD组MPV较非中重度BPD组显著升高,且MPV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中重度BPD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13,95%CI:1.840~7.095,P<0.001),MPV预测发生中重度BPD的AUC为0.784(95%CI:0.704~0.865,P<0.001),最佳截点为11.05 fl。(3)住院时间长组的MPV高于住院时间短组,调整胎龄、小于胎龄儿、母亲妊娠期高血压、母亲妊娠期HELLP综合征、胎膜早破、中重度BPD、中重度NEC等因素后,MPV升高是住院时间长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52,95%CI:1.307~3.221,P=0.002),预测住院时间长的AUC为0.656(95%CI:0.548~0.763,P=0.002),截点取11.35 fl时,敏感度为54%,特异度为82%。结论生后第1天的血小板参数与早产儿严重合并症和住院时长有关,其中PMI与中重度IVH相关,MPV与中重度BPD、住院时长相关,监测生后第1天血小板参数对预后评估可能存在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血小板参数 住院时间 早产儿并发症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血浆Uu-DNA拷贝数和IL-6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丹 李秀云 +1 位作者 吕晓丹 陈诚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6期59-61,73,共4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VLBWI)血浆解脲脲原体(Uu)-DNA拷贝数和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胎龄≤32周的VLBWI,于生后1h内及第3、7、14、28天分别取静脉血标本,用FQ-PCR检测UuDNA拷贝数,用ELISA法测定感染相关的血浆IL-6水...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VLBWI)血浆解脲脲原体(Uu)-DNA拷贝数和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胎龄≤32周的VLBWI,于生后1h内及第3、7、14、28天分别取静脉血标本,用FQ-PCR检测UuDNA拷贝数,用ELISA法测定感染相关的血浆IL-6水平,并分析Uu-DNA检测阳性与VLBWI的常见并发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及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ISIRS)的相关性。结果从出生后1h至28d新生儿Uu-DNA阳性率逐渐下降;Uu-DNA检测阳性组BPD、IVH、ISIRS的发生率及血浆IL-6水平均高于Uu-DNA检测阴性组(P<0.05)。结论血清中Uu水平可随新生儿出生后自行下降,Uu检测阳性与VLBWI的BPD、IVH和ISIRS、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等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 解脲脲原体菌血症 早产儿并发症 解脲脲原体-DNA IL-6
下载PDF
10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母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钟敏 李毕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5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母婴预后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单胎妊娠的106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胎膜早破组;同时收集未破膜110例早产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按孕周各分为三组组,分析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的围...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母婴预后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单胎妊娠的106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胎膜早破组;同时收集未破膜110例早产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按孕周各分为三组组,分析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的围生儿并发症及结局、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延长孕周时间等的差异。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胎膜早破组中28~31+6周延长孕周成功率低于对照组(χ2=8.79,P<0.05﹚,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存活早产儿的呼吸窘迫、脑室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的发生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者围生儿并发症及母婴感染的发生与孕周及处理方式相关,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应采取个体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早产儿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