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47及VWF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伟伟 刘景峰 +2 位作者 段丽娟 张琳琳 袁雪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7期1169-1172,1177,共5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子(CD147)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期间诊治的102例TIA患者作为实验组,根... 目的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子(CD147)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期间诊治的102例TIA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卒中风险系数ABCD3⁃I评分表将TIA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根据TIA患者发病72 h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发生脑梗死)、无脑梗死组(未发生脑梗死),另选取9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危险程度TIA患者、不同早期临床转归TIA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47及VWF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该些指标与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CD3^(+)、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CD8^(+)、CD147、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同危险程度TIA患者CD3^(+)、CD4^(+)、CD4^(+)/CD8^(+)呈现: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CD8^(+)、CD147、VWF水平呈现: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TIA患者CD3^(+)、CD4^(+)、CD4^(+)/CD8^(+)明显低于无脑梗死组,CD8^(+)、CD147、VWF水平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与CD8^(+)、CD147、VWF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147及VWF水平与TIA患者早期临床转归有明显的关联,可作为TIA患者是否会发生脑梗死的重要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147 VW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 早期临床转归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相关生化指标与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静 姚源蓉 程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相关生化指标与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首次发病317例脑梗死患者,于发病24 h内行凝血功能、肝功能、血脂、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入院即刻行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相关生化指标与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首次发病317例脑梗死患者,于发病24 h内行凝血功能、肝功能、血脂、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入院即刻行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入院后第10天行NIHSS评分。按CSS评分分为轻、中、重型3组,按入院即刻与入院后第10天的NIHSS评分差值分为好转组、无变化组和恶化组,比较各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轻中重3型患者的血钙(SC)、总胆红素(TBIL)、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S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加重,SC呈降低趋势,TBIL、FIB、HCY、SUA水平呈增高趋势;临床转归不同组间的SC、FIB、SU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的SC最低,FIB、SUA水平最高。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SC、FIB、SUA水平与病情轻重及临床转归有密切关系,TBIL、HCY与病情轻重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生化指标 早期临床转归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相关生化指标与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成利霞 陈菲菲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相关生化指标与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院即刻以及入院后第10天分别进行NIHSS评分,根据最...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相关生化指标与早期临床转归的关系,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院即刻以及入院后第10天分别进行NIHSS评分,根据最终的差值分为好转组、无变化组、恶化组,并对三组之间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好转组、无变化组、恶化组在入院CS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评分分别为(12.33±9.02)分、(14.70±10.34)分、(25.84±12.08)分;另一方面,3组患者在SUA(μmol/L)、HDL(mmol/L)、LDL(mmol/L)、FIB(g/L)、CR(μmol/L)等指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患者的SUA(μmol/L)为(276.08±69.99)、HDL(mmol/L)为(1.19±0.42)、LDL(mmol/L)为(2.98±1.10)、FIB(g/L)为(2.55±0.72)、CR(μmol/L)为(67.68±18.21)。无变化组患者的SUA(μmol/L)为(294.47±75.15)、HDL(mmol/L)为(1.30±0.48)、LDL(mmol/L)为(2.93±0.92)、FIB(g/L)为(2.63±0.56)、CR(μmol/L)为(66.42±20.74)。恶化组患者的SUA(μmol/L)为(340.01±99.85)、HDL(mmol/L)为(1.23±0.35)、LDL(mmol/L)为(3.08±0.81)、FIB(g/L)为(3.28±1.18)、CR(μmol/L)为(70.22±28.52)。证明脑梗死急性期相关生化指标与早期临床转归具有密切的关系。结论脑梗死患者临床指标水平的变化与病情及预后关系密切,尤其与SC、FIB、SUA水平明显相关。以上临床指标水平可作为参考指标,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病情及预后进行早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生化指标 早期临床转归
下载PDF
间羟胺预泵注对腰麻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早期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郭慧 黎笔熙 +2 位作者 廖家涛 殷国江 夏中元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预泵注间羟胺对腰麻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早期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简称腰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间羟胺组(M组)和对照组(C... 目的:探讨静脉预泵注间羟胺对腰麻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早期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简称腰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间羟胺组(M组)和对照组(C组)(n=50)。M组于腰麻药物注射即刻开始静脉泵注间羟胺0.3μg/(kg·min),C组泵注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腰麻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45 min(T4)、60 min(T5)以及手术结束时(T6)的血压及心率,记录T0和T6时乳酸(Lac)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情况、术后出院前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间、术后总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M组患者的术中血压更加平稳,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术后乳酸值、术后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较短(均为P<0.05)。结论:静脉预泵注间羟胺用于腰麻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可有效降低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改善组织灌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羟胺 预泵注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 早期临床转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