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行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对肛门功能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王彤彤 白璐 +2 位作者 孙洁 马丽 徐婷婷 《智慧健康》 2024年第7期211-214,共4页
目的 研究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应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临床可行性,并深入探究有无影响肛门功能。方法 通过计算机1:1随机数列方式对本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82例均分两组。其中,参照组(n=41... 目的 研究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应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临床可行性,并深入探究有无影响肛门功能。方法 通过计算机1:1随机数列方式对本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82例均分两组。其中,参照组(n=41)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41)采用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排便功能优良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较参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心理护理、训练干预、专业技术和护理中心等分值较参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参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选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其中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对肛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明显提高,不良心理得到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早期排便功能训练 肛门功能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对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蒋理立 李卡 杨婕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867-1868,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和控制大便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直肠癌术后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和控制大便。结果:术后1月两组排...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和控制大便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直肠癌术后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和控制大便。结果:术后1月两组排便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和控制大便可促进患者排便功能早日恢复,有效地提高其术后早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早期排便功能训练 控制大便
原文传递
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肛肠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慧 姚翠 +2 位作者 封益飞 华倩雯 黄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9期3660-3664,共5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肛肠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4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按照住院号奇偶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早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肛肠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4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按照住院号奇偶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早期排便功能训练,45例)和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45例)。对比两组肠道功能、肛肠动力学和生活质量、肛门失禁情况及控便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排便受饮食影响、便频便急、排便感觉异常评分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健康调查量表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肛门失禁例数少于对照组,控便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最大耐受容量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可促进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肛肠动力学和生活质量,减少肛门失禁情况发生,控便满意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早期排便功能训练 个体化生物反馈训练 肛肠动力学 肠道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行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对肛门功能的改善作用
4
作者 夏丽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78-81,共4页
选择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对其肛门功能进行观察,明确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以吉林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为研究地点、2020.04~2022.04为研究时限,纳入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按照安排标准、排除标准,纳... 选择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对其肛门功能进行观察,明确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以吉林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为研究地点、2020.04~2022.04为研究时限,纳入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按照安排标准、排除标准,纳入82例,对其护理情况展开回顾性研究,以常规术后护理为A组(n=41)、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为B组(n=41),对比术后并发症,另外采用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价量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分别评价患者的术后肛门功能、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护理后,①术后肛门功能:B组LARS评分较A组低(P<0.05);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B组4.88%较A组21.95%低(P<0.05);③生活质量:B组FACT-G评分较A组高(P<0.05)。结论 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的作用效果较理想,可有效强化患者术后康复质量,改善肛门功能,减少并发症,优化生活质量,值得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 肛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