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少年中国》的象征主义译介与早期新诗的期待视野 |
陈旭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2
|
“感伤的诗”和“素朴的诗”——论早期新诗的抒情问题 |
李蓉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3
|
从周作人的《小河》看早期新诗的政治性 |
姜涛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4
|
由《新诗集》和《分类白话诗选》看早期新诗翻译与创作 |
晏亮
陈炽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5
|
论早期新诗美学合法性的建立 |
伍明春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6
|
论早期新诗在中学的传播 |
伍明春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7
|
“新”与“旧”的纠缠——早期新诗合法性再认识 |
伍明春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8
|
论早期新诗中的宗教印痕 |
张桃洲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早期新诗坛的第三种力量——论闻一多、梁实秋的早期新诗批评 |
伍明春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0 |
|
10
|
人生感悟的诗化结晶——闻一多早期新诗创作新论 |
卢惠余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2 |
0 |
|
11
|
论翻译对早期新诗的影响 |
伍明春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2
|
早期新诗写作中的师者角色 |
伍明春
|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3
|
论早期新诗话语场域的主体构成 |
伍明春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4
|
早期新诗“说理风气”之形成 |
陈均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 |
2
|
|
15
|
对郭沫若早期新诗创作文学史评价的再阐释--以《女神》为例 |
杨玉霞
聊城大学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6
|
感悟·表现·自我构建——论穆木天早期新诗的外来影响与独创 |
王德胜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 |
1
|
|
17
|
早期新诗选本的诗体辨析 |
游迎亚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8
|
在诗美的追求中构筑纯诗的世界——论后期创造社三诗人的早期新诗 |
王德胜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9
|
“潜翻译”,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新概念——读熊辉《五四译诗与中国早期新诗》 |
万龙生
|
《中外诗歌研究》
|
2013 |
0 |
|
20
|
《女神》时期集外诗作的发掘与郭沫若早期新诗的文学史形象 |
颜同林
|
《中外诗歌研究》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