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3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需视角下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价值旅游实现策略--以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
1
作者 苏明明 董航宇 +7 位作者 宝林佳 徐峰 张永波 王梦晗 王亚楠 张梦真 刘海庆 靳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812-8825,共14页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丰富生态价值,体现人地和谐关系的遗产系统。旅游发展是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动态保护和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然而符合供需双方需求,能够充分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价值的旅游发展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从...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丰富生态价值,体现人地和谐关系的遗产系统。旅游发展是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动态保护和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然而符合供需双方需求,能够充分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价值的旅游发展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从供需视角出发,以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采用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测度社区居民和游客的生态价值认知、旅游参与意愿及需求,并基于此提出遗产地生态价值的旅游实现策略。研究发现:(1)供需双方对遗产地的生态价值总体认知较低;(2)游客对品尝当地美食、生态小米品尝和销售、博物馆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意愿,对农家乐、品尝当地美食、休闲度假及研学活动表现出较强的支付意愿;(3)社区居民对传统食宿为主的旅游方式参与意愿较高,但个人生计资产及能力,组织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缺乏是制约社区参与的主要因素。依据上述结果,提出了拓展生态价值解说的广度和深度、丰富旅游产品以推动供需匹配和建立合作社带动的社区旅游参与模式这三条促进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生态价值旅游实现的建议。研究基于供需关系拓展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价值旅游实现的研究视角,能够为敖汉及其他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动态保护及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生态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 旅游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文化资本与其亲环境行为关系研究:以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
2
作者 张晓旭 乔光华 +2 位作者 裴杰 王海春 贾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农业文化遗产地拥有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本禀赋,文化资本是这些地区获得农业文化遗产地称号的文化资源,也是区别于其他社群的文化符号,构成了当地农户生计资本的一部分,保障了人与自然的兼容互惠、和谐共生。基于敖汉旗农户的实地调研数... 农业文化遗产地拥有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本禀赋,文化资本是这些地区获得农业文化遗产地称号的文化资源,也是区别于其他社群的文化符号,构成了当地农户生计资本的一部分,保障了人与自然的兼容互惠、和谐共生。基于敖汉旗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加入文化资本,定量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文化资本对其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在农户资本结构中,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得分占比较高,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偏低。(2)文化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均正向显著影响其亲环境程度。(3)当农户对土地依赖程度较低时,在农户农牧业收入占比较低的状况下,文化资本的增加会抑制其亲环境行为。在自然资本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户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加会负向影响其亲环境生产。对土地依赖程度较高时,农户文化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其亲环境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关注传统农业文化力量、提升农户农牧业收入、积极推进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户文化资本在亲环境生产方面的持续性促进作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文化资本 亲环境行为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下载PDF
智能农机技术在有机旱作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艳辉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3期129-130,共2页
近年来,智能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尤其在有机旱作农业中呈现出大规模应用的态势。本文阐述了智能农机技术在旱作农业中应用的意义,分析了智能农机技术在旱作农业中应用与发展的方向与范畴,以期助力智能农机技术... 近年来,智能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尤其在有机旱作农业中呈现出大规模应用的态势。本文阐述了智能农机技术在旱作农业中应用的意义,分析了智能农机技术在旱作农业中应用与发展的方向与范畴,以期助力智能农机技术的应用、发展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农机技术 旱作农业 应用 推广策略
下载PDF
宁县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4
作者 马继龙 郭丽英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6期117-122,共6页
本文通过对宁县旱作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该县推广旱作农业项目采用的生产技术模式,并指出了缺少相关政策扶持及项目资金的支撑、产业链条薄弱、机械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和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率不高的问题,从农技集成创新示范、农... 本文通过对宁县旱作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该县推广旱作农业项目采用的生产技术模式,并指出了缺少相关政策扶持及项目资金的支撑、产业链条薄弱、机械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和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率不高的问题,从农技集成创新示范、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角度阐述了高附加值旱作农业发展的具体做法,以期为西北干旱地区结合实际发展旱作农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生产技术模式 对策 宁县
下载PDF
关于山西省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5
作者 贺君 《当代农机》 2024年第8期105-106,共2页
阐述了山西省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的抓手,对症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工程技术措施。
关键词 机械化 有机旱作农业 发展战略 思考
下载PDF
山西长治潞城旱作农业发展探析
6
作者 申艳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13-14,共2页
近年来,干旱一直威胁着山西长治潞城区的农业生产,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受地形、地貌与水资源等因素影响,发展旱作农业是当地的必然选择。该文阐述了当地发展旱作农业的优势,介绍了基本农田建设、培肥地力等主要措... 近年来,干旱一直威胁着山西长治潞城区的农业生产,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受地形、地貌与水资源等因素影响,发展旱作农业是当地的必然选择。该文阐述了当地发展旱作农业的优势,介绍了基本农田建设、培肥地力等主要措施,以及选用抗逆性强的作物及品种、坐水添墒播种、适时抢墒播种、探墒播种、保墒蓄水耙茬播种等抗旱播种要点,以期在不利的条件下确保当地农业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农田建设 培肥地力 蓄水保墒 秸秆还田
下载PDF
陕北丘陵山区“四位一体”集雨补灌促进旱作农业发展
7
作者 陈艳 叶宁 +2 位作者 高军 冯敏 宋崇文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6期48-49,共2页
陕西是旱作节水省份,为有效保障丘陵山区旱作农业的发展,开展了山地“四位一体”集雨补灌项目。该文介绍了集雨部灌项目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天然降水与井水融合、水源过滤、光伏提水、后期管护、发展全程自动化等主要做法,为丘陵干旱半干... 陕西是旱作节水省份,为有效保障丘陵山区旱作农业的发展,开展了山地“四位一体”集雨补灌项目。该文介绍了集雨部灌项目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天然降水与井水融合、水源过滤、光伏提水、后期管护、发展全程自动化等主要做法,为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同类耕地发展高质量农业探索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旱作农业 “四位一体” 集雨补灌 节本增效
下载PDF
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实“有机旱作农业”大文章
8
作者 赵萌 闫伟 张旭栋 《当代农机》 2024年第7期9-11,共3页
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王冠”,而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则是打造“王冠”的必备利器。神农科技集团自组建以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建设世界一流有机旱作农业科... 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王冠”,而有机旱作农业社会化服务则是打造“王冠”的必备利器。神农科技集团自组建以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建设世界一流有机旱作农业科技企业”发展方向,发挥国有企业优势,积极探索有机旱作农业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协同、融合发展路径,取得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农业 国有企业 农机社会化服务 融合发展路径 有机旱作农业 高质量发展 做实 考察调研
下载PDF
“传统—现代”转型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发展历程——以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
9
作者 张盛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8期46-50,共5页
本文以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为理论视角,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重点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由对立趋同的外部探索向并存联结的内部发展历程,逐渐总结出一套农业文化遗产与地方经济发展相... 本文以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为理论视角,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重点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由对立趋同的外部探索向并存联结的内部发展历程,逐渐总结出一套农业文化遗产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方法,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进而为实现内蒙古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传统—现代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下载PDF
对发展旱作农业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须宁 王生蜂 《青海农技推广》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旱作农业 产量 脑山地区 山旱地 科技示范户 兴修梯田 农业综合开发 浅山地区 科技宣传月 灌溉面积 用地养地 减轻农民负担 旱作农业技术 翻茬
下载PDF
通渭:旱作农业区的“增产经”
11
作者 张蓉 张卫军 +1 位作者 王凤山 董禄信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8期12-12,共1页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重点国扶县,总面积2912.97平方公里,全县90%以上的人口是农业人口,94%的耕地是山旱地,农业增加值占GDP的近一半,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处于大旱大灾、小旱小灾,年年受灾、年年抗旱的被...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重点国扶县,总面积2912.97平方公里,全县90%以上的人口是农业人口,94%的耕地是山旱地,农业增加值占GDP的近一半,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处于大旱大灾、小旱小灾,年年受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近年来,通过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初步走出了一条旱作农业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旱作农业技术 农业人口 农业生产 甘肃省 通渭县 山旱地 GDP
下载PDF
论旱作农业与耕作技术
12
作者 须宁 汪天福 《青海农技推广》 1997年第4期16-17,27,共3页
湟中县是青海省粮食主产区,全县现有耕地6.47万公顷,其中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山地(俗称浅山地区)有3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6%,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雨养农业,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 旱作农业 耕作技术 浅山旱地 浅山地区 旱作农业技术 秋施肥 蓄水保墒 土壤水分 出苗率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下载PDF
北方旱作农业区耕作体系关键技术 被引量:30
13
作者 贾洪雷 陈忠亮 +3 位作者 马成林 刘昭辰 杨青 李广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9-63,共5页
对构成北方旱作区蓄水保墒耕作体系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以地表覆盖、少耕免耕技术为核心,以联合作业为手段,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的目的。总结出了6项新技术:一次完成玉米秸秆、根茬粉碎并部分覆埋复合作业的秸秆根茬联合处理技术;... 对构成北方旱作区蓄水保墒耕作体系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以地表覆盖、少耕免耕技术为核心,以联合作业为手段,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的目的。总结出了6项新技术:一次完成玉米秸秆、根茬粉碎并部分覆埋复合作业的秸秆根茬联合处理技术;在同一刀辊与刀盘上完成旋耕、碎茬两种作业的旋耕碎茬通用技术;只在种床部分进行少量耕作(或只开沟)的条带少(免)耕精密播种技术;垄上覆膜沟内播种的起垄膜侧沟播技术;利用仿生学设计土壤耕作部件的机械仿生减阻技术;无秸秆种床进行免耕播种的免耕播种秸秆防堵技术。同时给出了耕作体系构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耕作 关键技术
下载PDF
浅析节水与旱作农业技术应用效果
14
作者 燕宏玲 《吉林蔬菜》 2013年第9期39-40,共2页
我市位于辽宁西部,境内广布低山丘陵。总耕地面积74万亩,其中旱地面积为5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6%左右。大凌河、青龙河、渗津河三支河流位于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年平均降水量为483.9毫米,70%~80%集中在7、8月份。因受地形、地貌... 我市位于辽宁西部,境内广布低山丘陵。总耕地面积74万亩,其中旱地面积为5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6%左右。大凌河、青龙河、渗津河三支河流位于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年平均降水量为483.9毫米,70%~80%集中在7、8月份。因受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风大、干旱、土地瘠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是比较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它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在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和提高农业栽培措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土肥新技术新成果,搞好节水与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将是促进我市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应用 旱作农业 节水 年平均降水量 旱作农业技术 耕地面积 辽宁西部 低山丘陵
下载PDF
北方旱作农业区蓄水保墒耕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贾洪雷 马成林 +3 位作者 刘昭辰 杨青 李广宇 刘晖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0-194,207,共6页
分析了北方旱作农业的现状,提出了适合东北垄作区的三年轮耕法和西北黄土高原区的自然降水高效利用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试验。东北耕法:秸秆还田使土壤含水率提高10%,土壤有机质3年提高0.06个百分点,土壤容积密度降低0.09g/cm^3,深松使0-... 分析了北方旱作农业的现状,提出了适合东北垄作区的三年轮耕法和西北黄土高原区的自然降水高效利用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试验。东北耕法:秸秆还田使土壤含水率提高10%,土壤有机质3年提高0.06个百分点,土壤容积密度降低0.09g/cm^3,深松使0-1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提高26.2%,少耕精播土壤含水率提高3个百分点;西北新耕法:冬小麦蓄水率提高18.5%,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5.6%;春玉米在0-10cm土层,含水率提高3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47.6%。2年连续秸秆还田试验,有机质质量分数增加0.05%-0.1%,全氮质量比增加0.1g/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耕作模式 节水
下载PDF
可持续机械化旱作农业研究 被引量:102
16
作者 高焕文 李洪文 陈君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62,共6页
我国北方约有3300万hm2的干旱少雨、没有灌溉条件的旱作农地,存在着旱灾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难以持续发展的两大问题。为了探讨适合北方旱地的机械化耕作理论、技术和机具,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 我国北方约有3300万hm2的干旱少雨、没有灌溉条件的旱作农地,存在着旱灾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难以持续发展的两大问题。为了探讨适合北方旱地的机械化耕作理论、技术和机具,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91年开始在山西、河北建立了大规模的试验示范区,对翻耕、深松、免耕三种耕作方式,对碎秆、倒秆、立秆三种覆盖方式,开展了农机农艺结合的系统试验与配套机具的攻关研究。1996年又增加了耙、浅松、浅旋等表土作业,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作业体系。7年系统试验结果,显示出以秸秆覆盖、少免耕加表土作业组成的保护性耕作体系,适合我国北方旱作农业条件,可以取代翻耕为主的传统耕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旱作农业 可持续发展 土壤耕作作业
下载PDF
西部旱作农业的有效新技术──留茬少耕或免耕秸杆全程覆盖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兆华 李立科 +1 位作者 赵二龙 洪晓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1-73,共3页
The paper discusses about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the agriculture of western China.According to our analysis,it is difficult to overcome limitations from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measures in the western agriculture... The paper discusses about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the agriculture of western China.According to our analysis,it is difficult to overcome limitations from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measures in the west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ocal condition of Yan Chuan County,it is the oblingatory selection of western agriculture to implement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low or non tillage with stubble and whole course straw covering.It is stratigic pint of the technique agri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 China.It is effective to bring out the latent capacity of dryland f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旱作农业 耕作技术 留茬少耕 免耕秸秆全程覆盖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旱作农业的影响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红丽 张绪成 魏胜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17-524,共8页
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旱作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前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抗旱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机理等,以探索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下西北旱作农业发展的技术途径,为推动未来旱作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未来... 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旱作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前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抗旱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机理等,以探索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下西北旱作农业发展的技术途径,为推动未来旱作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有3方面:一是气温升高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二是降水量和降水格局变化引发的作物干旱/洪涝问题;三是极端气候引发的气象灾害导致粮食生产波动。为适应或缓解上述不利影响,提高有限降水利用效率、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增强作物-土壤体系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缓解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应主要从3方面入手:(1)覆盖聚集降水,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变土壤水分分配,调控土壤水分运移并提高降水入渗效率,从而"调水"以适应降水变化;(2)土壤培肥优化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改土"提高作物-土壤体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稳定旱作农业生产力;(3)通过"调水"和"改土"技术集成,形成"水土协调"技术体系以综合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减缓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半干旱区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旱作农业 影响 解决途径
下载PDF
贾鲁河流域旱作农业区非点源氮污染负荷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天海 徐静 +1 位作者 单楠 阮晓红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5,共9页
基于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及农业耕作等基础资料,构建了贾鲁河流域SWAT模型,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径流及氨氮模拟较好,月均评价系数(Ens)均大于0.78.利用上述模型,对贾鲁河流域旱作农业区非点源污染负荷产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 基于水文、气象、土地利用及农业耕作等基础资料,构建了贾鲁河流域SWAT模型,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径流及氨氮模拟较好,月均评价系数(Ens)均大于0.78.利用上述模型,对贾鲁河流域旱作农业区非点源污染负荷产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平水年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贾鲁河流域硝酸盐氮总产生量为15546.3t·a-1,有机氮总产生量为1216.58t·a-1,耕地单位面积氮负荷产生总量90.51kg·ha-1,大于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污染负荷;氨氮入河负荷为1128.64t·a-1,7—8月份有机氮及氨氮入河负荷分别占全年负荷的94.79%和78.42%,其月产生量与月均降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804和0.8531;虽然玉米期和小麦期氮肥的施用量相当,但是玉米期氮流失量要远远大于小麦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湿润旱作农业 农业非点源 SWAT模型 贾鲁河流域
下载PDF
四川紫色丘陵区旱作农业的土壤管理与水土保持 被引量:29
20
作者 赵燮京 刘定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0,16,共6页
针对四川丘陵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特征和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结合10多年的研究和试验,从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旱地宽带多熟种植技术,集雨节灌技术和坡耕地改造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本区水土保持相关的旱作农业土壤管理技术体系,并对今后... 针对四川丘陵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特征和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结合10多年的研究和试验,从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旱地宽带多熟种植技术,集雨节灌技术和坡耕地改造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本区水土保持相关的旱作农业土壤管理技术体系,并对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土壤管理 水土保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