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时病论》辨治湿病学术思想浅析
- 1
-
-
作者
贾桂娈
吴建良
金建芳
项祖闯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383-384,共2页
-
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清代温病学派脉方相应与脉药相应规律研究,编号:2020ZB278。
-
文摘
目的:探析《时病论》辨治湿病学术思想。方法:从辨证、立法、方药、医案分析等角度总结雷氏辨治湿病的学术特点。结果:《时病论》论及四时湿病及兼夹证27种,湿病误诊医案12则,治湿18法,备用成方23首,前人方剂10首,以法代方10首。湿病辨表、里、寒、热、新、伏,表湿宜辛散,里湿宜渗利,寒湿宜辛热燥湿,湿热宜清热通利,湿温宜宣透膜原,新湿宜风药胜湿,伏湿宜健脾燥湿。治湿寒温并用,擅用引经药,误诊湿病凭脉辨证。结论:《时病论》对湿病辨治见解独到,理法方药新颖,构建了全新的中医湿病辨治体系,对当今中医辨治外感时病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
关键词
时病论
湿病
辨证论治
学术思想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王祖雄教授辨治秋冬时病的经验
- 2
-
-
作者
谭学林
-
机构
贵阳中医学院
-
出处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5-17,共3页
-
文摘
从秋冬时病的发病特点 ,结合临床案例 ,介绍了王祖雄教授对秋冬时病的辨治经验 ,即秋主燥 ,黔地凉多于温 ,治贵辨证 ,冬主寒 ,贵州寒湿偏盛 ,注重温药和之。
-
关键词
王祖雄
时病
临床经验
秋冬时病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54.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时病瘟疫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 3
-
-
作者
刘立公
顾杰
杨韵华
-
机构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
-
出处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3期38-39,共2页
-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 (0 2 DZ1915 0 -2 )
-
-
关键词
时病瘟疫
针灸疗法
中医学
腧穴
取穴
古医籍
-
分类号
R254.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齐鲁内科时病流派学术思想简析
被引量:7
- 4
-
-
作者
王栋先
王新陆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934-938,共5页
-
基金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齐鲁内科时病流派传承工作室(编号:LP0115033)
-
文摘
齐鲁内科时病流派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注重经典,着眼现代,与时偕行,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如流派认为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不讳中医之短,不嫉西医之长,大力提倡革新中医,提出"继承创新、中西并重";把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引入中医学,创立"无证可辨、化浊为先"的治疗思路;认为天变地变,人变病变,证变法变,应赋予"时病"新的涵义,即"时代病",而《伤寒论》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将经学与经方有机结合的不朽巨著,当继承发展、灵活运用《伤寒论》方剂,故提出"经方活用、论治时病";重视肝肾阴虚在中风病的发病和治疗及康复中的作用,提出"滋补肝肾、论治中风"的观点;倡导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当为中医所用,衷中参西,形成"古药新理,活用援药"的理论。上述思想和观点的提出,对于创新中医药理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关键词
齐鲁内科时病流派
中医学术流派
学术思想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时病论》防治瘟疫方药特色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杨向东
赵向东
姚伟
-
机构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国西部PPH培训中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10期772-773,共2页
-
文摘
《时病论》主论湿热性质时行温病,其论多为季节性常见、多发病,传染性多不及《温疫论》等所论疾病强烈,或为温疫的小规模流行。很好补充了瘟疫内容,完善了瘟疫的理论和治疗。该书瘟疫治疗以脾胃内伤为基础,健脾化湿、清解少阳,佐以清热解毒、调畅气机,处方用药多属辨证用药,保留了部分特殊毒性药物。
-
关键词
《时病论》
瘟疫
方药
-
分类号
R254.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时病论》药引应用探析
被引量:10
- 6
-
-
作者
徐慕鸽
龚婕宁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6期636-638,共3页
-
文摘
药引是在中药方剂中能够提高方剂疗效、引导药物直达病所的药物,它是在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和中药归经理论的指导下产生和运用,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亦常见于明清和温病医家的著作中。《时病论》是清代名医雷丰所撰医书,其按四时六气为时病分类编写,以法立方,形式简洁,井然有序,乃是首部探讨时病治疗的医学著作。在《时病论》中约有四分之三的方使用了药引,运用规范而灵活,产生了引药、引邪、增效、护胃等功效,是雷氏时病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别具特色,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关键词
药引
《时病论》
雷丰
-
Keywords
guiding medicine
Treatise on Seasonal Diseases
LEI Feng
-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论雷少逸时病辨治特色
被引量:8
- 7
-
-
作者
鞠煜洁
苏颖
-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
出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1-2,共2页
-
基金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2006-2007年度资助课题(课题号:zyjc04)
-
文摘
对清代著名温病学家雷少逸《时病论》的医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及整理,认为《时病论》中的辨证论治时病,明辨新感伏气,注重养阴护津,独创芳香化湿之法,以法代方具有特色。其医学思想对当今临床辨证治疗时病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温病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
关键词
《时病论》
辨治特色
雷少逸
-
Keywords
Relation between Seasonal and Diseases
Attitude of curative characteristics
LEI Shaoyi
-
分类号
R249.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时病论》外感病观初探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刘兰林
黄金玲
黄安宁
-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
-
出处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12-14,共3页
-
文摘
通过探析《时病论》有关外感病的论述,表明在清代寒温争论之时就有力图使寒温合一的外感病学专著出现。该书全面总结了中医外感病的治疗方法和经验,对中医外感病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鉴于目前高等中医院校仍将外感病学范围内的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作为两门学科开设,重习雷氏之见,对建立外感病学新学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时病论》
外感病
雷丰
清代
-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49.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时病论》外感时病病因发病认识初探
被引量:12
- 9
-
-
作者
李董男
-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19-121,共3页
-
基金
973专项课题(2013CB532003)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L042ZD)
校级自然科研基金项目(2014qn001)~~
-
文摘
[目的]研究雷丰《时病论》对外感病病因和发病的学术观点。[方法]采用中医史学、中医文献学和理论分析方法,对《时病论》中涉及外感病病因和发病的内容进行分析。[结果]雷丰《时病论》将时病分为新感、伏气两大类,认为探讨六气之常、六气之变可导致发病。雷丰对伏气研究尤为深入,指出虚处伏邪,邪气潜伏的内因是机体内虚,外因为轻微感邪;不同的邪气侵犯人体之后,可伏留于脏腑、经脉、气血、五体等不同位置,有特定倾向性;伏气的发病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新感外邪引发伏邪,相兼发病,二是邪气潜伏后性质转变,重阴必阳,随自然界阴阳消长得时而发,三是伏邪得虚而发。[结论]雷丰对外感时病的病因、伏邪伏留部位和发病形式均有创见,其相关论述对今天中医治疗外感病有一定借鉴价值。
-
关键词
雷丰
时病论
病因
发病
伏气病
-
Keywords
Lei Feng
On Seasonal Diseases
pathogen
morbidity
epidemic diseases
-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时病论》与脏腑辨证
被引量:7
- 10
-
-
作者
杨雪梅
-
机构
天津中医学院
-
出处
《天津中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 (2001 -J -G -01)
-
文摘
简要介绍了清末温病学派医家雷丰的生平、著述及影响。重点论述其代表作《时病论》的辨证方法 ,总结了《时病论》运用脏腑辨证的规律和特点 ,进而阐明其在整个中医“辨证”历史上的位置和特色。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时病论》对“脏腑辨证”的运用 ,1)在温病领域的运用情况。雷氏治温病虽也采用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但所占比例较小 ,而广泛地使用脏腑辨证 ,且能明确反映温病的传变及分期特点。2)治泄痢的脏腑辨证特色 ,3)
-
关键词
《时病论》
脏腑辨证
雷丰
三焦辨证
温病
-
Keywords
Treatise on Seasonal Diseases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according to pathologic changes of the viscera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
academic discussion
-
分类号
R223.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54.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时病论》知时论证辨证思路
被引量:10
- 11
-
-
作者
李董男
-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
出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221-224,共4页
-
基金
973专项课题资助"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2013CB532003)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资助(2013SQRL042ZD)
校级自然科研基金项目资助(2014qn001)
-
文摘
雷丰在外感时病辨证中强调要知时论证,注意运气情况,分四时论病,辨别了新感病证和伏邪病证,从时令角度探讨六气之常、六气之变导致疾病的发病情况。雷丰认为,治时令之病,宜乎先究运气,他发现季节和节气与疾病发病相关,并以季节、节气划分和命名外感病,总结不同季节、节气病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规律,在临床辨证时,也时刻注意时令天气。雷丰为外感时令病的辨证分型和依时论治提供了研究思路。
-
关键词
雷丰
《时病论》
外感病
知时论证
运气学说
-
Keywords
LEI Feng
Treatise on Seasonal Diseases
exogenous diseas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ccording to time
theory of yunqi
-
分类号
R222.15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俞根初治时病扶正祛邪思想探析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沈钦荣
-
机构
绍兴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1020-1021,共2页
-
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软科学资助项目(2005第6号)
-
文摘
扶正祛邪是中医大法、也是常法,由于疾病性质、地域、患者体质、医家用药习惯不同等因素,对扶正祛邪治法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经验。从时病扶正重在阳明、时病祛邪发表攻里两个方面,对俞氏治时病扶正祛邪思想作一探析。
-
关键词
俞根初
时病治法
扶正祛邪
学术研究
-
Keywords
YU Gen-chu
exogenous fever disease
therapeutical principle
strengthening vital Qi and eliminating evils
academic research
-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雷丰《时病论》外感伏气病和新感病治法
被引量:7
- 13
-
-
作者
李董男
-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
出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6-9,共4页
-
基金
973专项课题资助(2013CB532003)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L042ZD)
安徽省高等学校校级探索性科研项目(2016ts005)
-
文摘
雷丰《时病论》强调祛邪外出、保护正气,注重调畅气机,因时因人辨证用药。根据伏气病病性复杂、多见里证、传变迅速、趁虚而发等特点,多从标本二字立论,以里证为本、表证为标,注意祛邪与补正治法的合理运用。对于新感病证,主要是区分轻重浅深和辨别兼夹邪气,充分考虑了时令气候、病因病机、病证兼夹、患者体质等因素,尤其是关注病势发展,避免失治入里。雷丰论述的伏邪发病并不局限于伏寒之温病,而是全面涉及了伏风、伏暑、伏湿、伏燥、伏热等诸种邪气,对多种伏气病治法的探讨较为深入,特色鲜明。其对新感病证的治疗,知时论证,辨体立法,思路清晰,全面系统。雷丰对伏气病和新感病治法的相关论述,对今天中医治疗外感病有一定借鉴价值。
-
关键词
《时病论》
伏气病
新感病
治法
雷丰
-
Keywords
Treatise on Seasonal Diseases
latent-qi disease
new contraction
therapy
LEI Feng
-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浅谈雷丰《时病论》中的伏气学说
被引量:8
- 14
-
-
作者
柳亚平
-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
出处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51-52,59,共3页
-
文摘
清末著名医家雷丰在外感时令病诊治中,很重视对伏气病证的研究。伏气学说最早即起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不断发挥,形成多种不同观点。雷丰代表著作《时病论》中阐述了伏气的发病机理、形成条件等问题。他对伏气学说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六淫伏邪发病规律的总结。
-
关键词
雷丰
时病论
伏气学说
-
Keywords
LeiFeng
Treatise on Seasonal Febrile Diseases
the theory of latent pathogen
-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时病论》所构建的六淫致病体系初探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王笃智
高毅
朱君华
-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
-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8期550-552,共3页
-
文摘
《时病论》系清末浙江著名医家雷丰所作,为论治外感时病的代表著作。其书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关于伏气致病的八句经旨为纲,详细论述了外感六淫时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对应的理法方药,极大地丰富了外感病论治的内容。笔者通过对《时病论》的学习,发现《时病论》详细地探讨了参与外感六淫疾病发生的所有因素,即六淫性质、人体体质以及六淫致病的方式等。
-
关键词
时病论
六淫
外感病
时病
-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雷少逸《时病论》透邪思想浅析
被引量:14
- 16
-
-
作者
余达
杨坤
-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7,共2页
-
-
关键词
时病论
透邪
学术思想
雷丰
-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
-
题名异丙酚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麻醉诱导时病人心血管变化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于振峰
李兔全
葛桂荣
-
机构
包头市蒙中医院手术麻醉科
-
出处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62-63,共2页
-
-
关键词
麻醉诱导
异丙酚
芬太尼
不同剂量
病人
时病
心血管反应
变化
深度
观察
-
分类号
R614.24
[医药卫生—麻醉学]
-
-
题名《时病论》学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5
- 18
-
-
作者
刘纳文
肖照岑(指导)
-
机构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不详
-
出处
《河北中医》
2008年第3期315-316,共2页
-
-
关键词
《时病论》
中医病机
治则
-
分类号
R22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时病论》表证解表法探析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盛海忠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
出处
《陕西中医》
2014年第4期497-498,共2页
-
文摘
《时病论》是清代名医雷丰所著,其对解表法论述详悉,堪为师法。雷丰在书中《凡例》曰:“每见古人之案,载危病多,载轻病少。不知轻者危之渐,故圣人有不忽于细、必谨于微之训,所以危病轻病并载,使医者病者,预知防微杜渐耳”。[1]其书中所拟诸法,关于“表证”、“解表”者约占1/5。
-
关键词
《时病论》
解表法
表证
雷丰
-
分类号
R256.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雷丰《时病论》外感湿病诊治思路探析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李董男
-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68-71,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532003)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L042ZD)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探索性科研项目(2016ts005)
-
文摘
目的 :研究雷丰《时病论》诊治湿病的思路。方法 :采用中医史学、中医文献学和理论分析方法,对《时病论》中辨析湿病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雷丰注意辨析各类外感时病,探讨了湿病概念,从运气角度解决了秋伤于湿与秋伤于燥的矛盾,对秋湿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辨析了湿温、湿热、寒湿等概念。雷丰系统研究了冒湿、伤湿、中湿、湿温、湿热、寒湿、霉湿、风湿、湿泻、湿痢、湿疟、秽浊等多种湿病的病因病机、发病规律、治则治法、方剂药物,指出湿邪可从外受,可自内感,也可与其他邪气兼夹为害。雷丰探讨了冒湿、伤湿、中湿的轻重,对伤湿用表里分治法,湿邪在表宜宣散、在里宜渗利,分别采用宣散表湿、渗利里湿、健脾燥湿、透湿解邪等法宣畅气机、通调水道,使湿邪有去处。雷丰在湿病治疗中的主要特点有:重视疾病时令特征和患者体质,尤其是注意运气情况和体虚患者的证治,指出湿病侵袭人体有部位深浅的不同,治疗湿病时需辨明其病位,用药轻、清、灵、动。结论 :雷丰对湿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证候、治法颇有创见,其相关论述对今天中医湿病诊疗有一定借鉴价值。
-
关键词
雷丰
时病论
湿病
病因病机
证候
治法
-
Keywords
LEI Feng
Treatise on Seasonal Diseases
damp disease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syndromes
therapeutic methods
-
分类号
R222.15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