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区域差异与时空演进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珂 郭晓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6,共7页
文章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其差异及来源,最后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探索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时空集聚特征和动态跃迁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 文章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其差异及来源,最后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探索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时空集聚特征和动态跃迁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逐年上升,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区域差异;劳动者维度和劳动对象维度中的新质产业发展是制约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四大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始终是区域间差异;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明显集聚于高效型和低效型,且具有较强的空间稳定性;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跃迁更多转向极化型和空心型,较少转向高效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果不同,虹吸效应与带动效应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区域差异 时空演进 熵值法 基尼系数 莫兰指数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 被引量:187
2
作者 王珏 王荣基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31-47,共17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其内涵与意义的深度发掘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生产力的三大构成要件,在挖掘新质生产力长远要求原则下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发...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其内涵与意义的深度发掘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生产力的三大构成要件,在挖掘新质生产力长远要求原则下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从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在南北、四大区域和五大经济带存在显著时空差异;(2)新质生产力在省域之间呈现梯度提升和发展不均衡特点;(3)分维度发现,生产资料对新质生产力提升的贡献度最高,劳动者维度的贡献最低且存在空间极化现象;(4)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主要表现为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并具有时空收敛性特征。进而提出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发挥新质生产力集聚效应和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政策建议。本文或可加深对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时空发展格局的认知,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地区差异 时空演进 熵值法
下载PDF
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耦合协调、时空演进与发展路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崇献 孙静 +1 位作者 张嘉豪 牛佳鑫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6期935-945,共11页
推动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商产业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是有效衔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文旅商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大运河沿线省市2012-2020年文旅商产业耦合协调度,分析空间演化特征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研究期内大运河... 推动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商产业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是有效衔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文旅商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大运河沿线省市2012-2020年文旅商产业耦合协调度,分析空间演化特征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研究期内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商融合水平整体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文旅商融合水平不同,且具有空间集聚性;在政策保障基础上及文旅商相关因素影响下,文旅商产业通过交叉、渗透和重组,从而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文旅商产业综合体。因此,应采取差异化文旅商融合发展策略,以区域协同发展为基础,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沿线省市形成全域统筹、区域协同的文旅商融合发展格局,实现大运河沿线省市经济社会文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沿线省市 文旅商融合 耦合协调 时空演进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数实融合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进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喜莲 翟桢桐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6期892-899,共8页
数实融合是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的明确要求,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基础融合、创新融合、应用融合、效益融合和生态融合5个维度构建中国数实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实融合... 数实融合是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的明确要求,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基础融合、创新融合、应用融合、效益融合和生态融合5个维度构建中国数实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实融合、经济高质量发展及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核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法对其时空演进与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省耦合协调水平总体不断提升;在研究期内,耦合协调度较低的地区上升幅度较大,呈现追赶趋势,但增长速率逐步放缓。全国范围内,耦合协调水平呈先集聚后分散的趋势,虽差距逐步缩小,但已经出现多级分化特征;不同区域的耦合协调水平演进呈现不同趋势。数实融合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区域差异有所缓解,主要差异来源于区域间差距。东部地区省份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差距最大,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差距也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时空演进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基于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区域测算与时空演进
5
作者 巫强 黄孚 汪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16,共6页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文章首先构建了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双轮驱动的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测算;最后,对我...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文章首先构建了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双轮驱动的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测算;最后,对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多维度时空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时间角度来看,全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趋势;从空间角度来看,各地区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在算力基础和算法应用方面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人工智能 区域测算 时空演进
下载PDF
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时空演进与区域差异研究
6
作者 杨辉 吴雅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5,共9页
论文以200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排放视角构建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水平评价体系,运用SBM模型、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收敛性分析等工具对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时空演进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我国粮食种植... 论文以200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排放视角构建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水平评价体系,运用SBM模型、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收敛性分析等工具对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时空演进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但略低于传统粮食种植效率,效率水平有待提升。(2)我国不同省份及地区之间粮食生态效率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及东部地区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水平较低。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空间自相关特征显著,呈现出集聚特征。(3)我国粮食种植生态效率总体基尼系数波动下降,地区间差距是导致粮食种植生态效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且σ收敛特征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强粮食绿色发展意识、建立区域协同机制、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种植生态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演进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进与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王庆喜 胡安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7-35,共9页
文章构建数字经济评价体系测度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时空演进规律,并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2011-2018年间我国数字经济稳步发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地区间发... 文章构建数字经济评价体系测度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时空演进规律,并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2011-2018年间我国数字经济稳步发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地区间发展差异逐步缩小。数字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特征。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优化、人力资本提高、研发创新、对外开放度提高和城镇化建设均有助于促进本地数字经济发展,同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时空演进 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空演进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胜楠 唐红涛 湛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4,共6页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Markov链模型,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程度、时空分布格局、空间动态演进机制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程度而言,大部分省份处于高度与...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Markov链模型,研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程度、时空分布格局、空间动态演进机制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程度而言,大部分省份处于高度与极度协调状态,其中“乡村振兴滞后型”占大多数。衔接程度的动态演进在时序上呈现稳步向上发展趋势,较难实现跨越式转移,处于高度协调阶段的省份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空间上中西部地区省份多呈现向上转移趋势,部分省份保持“俱乐部趋同”,同时邻域环境对于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作用,衔接程度高的省份对周围省份会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呈现“高高”集聚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驱动机制具有多样性,其中政府驱动与产业驱动具有负效应,收入驱动与市场驱动总体呈现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空间Markov链 驱动机制 时空演进
下载PDF
政策性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时空演进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邢方圆 焦奕珩 侯方淼 《林业经济》 2024年第6期5-27,共23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交织时期,政策性森林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提高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1年面板数据,利用赋权法和核密度估计,定量化测度政策性森林...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交织时期,政策性森林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提高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1年面板数据,利用赋权法和核密度估计,定量化测度政策性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然后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政策性森林保险市场需求与市场集中度对其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验证政府财政保费补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缓慢提升的趋势,全国平均值稳定在0.20~0.30之间,但仍处于低发展水平阶段。第二,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不平衡较为明显,西部地区的平均值(0.40)高于东中部地区(0.26),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马太效应”愈加明显,但地区不平衡性逐渐得到缓解。第三,目前政策性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仍是“量的扩张”(0.54),“质的提升”(0.46)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第四,森林保险市场需求扩张和市场集中度降低是政策性森林保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财政保费补贴的调节效应较为明显,强化了市场需求对其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但未削弱市场集中度的负向作用。基于此,文章提出引导林业经营主体主动投保、鼓励政策性森林保险市场适度竞争以及实施差异化保费补贴政策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险 高质量发展 水平测度 时空演进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空间差异与时空演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铨 林寿富 《统计与管理》 2024年第5期4-14,共11页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研究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产力的理论阐述,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特点,从认知力、创新力、开发力和利用力四个角度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并测算我国各省...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研究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产力的理论阐述,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特点,从认知力、创新力、开发力和利用力四个角度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并测算我国各省及六个地区的2012-2021年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以便剖析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状况研究发现:(1)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均衡上升的态势,各地区的发展鸿沟不断弥合;(2)地区内差异对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起主导作用;(3)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各省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进而提出要依托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鼓励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以推动新质生产力深度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发展 区域差异 时空演进
下载PDF
中国农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演进及驱动因素研究
11
作者 朱洋洋 齐振宏 +1 位作者 王璐 杨兴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1-1212,共12页
深入探讨中国农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解决农业环境政策制定中的不一致性、提高政策实施效果、推动农业减污降碳的协同高效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基于2001—2021年中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数据,对... 深入探讨中国农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解决农业环境政策制定中的不一致性、提高政策实施效果、推动农业减污降碳的协同高效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基于2001—2021年中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数据,对各地区农业碳排放和面源污染进行测度,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农业碳排放与面源污染的协同度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农业碳排放、面源污染以及两者协同度的时空演进特征;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从产业、要素和环境3个层面进一步探讨中国农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1—2021年我国农业碳排放呈现先缓慢增长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农业面源污染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碳排放和面源污染主要集中于产粮大省和粮食主产区;2001—2021年我国农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呈现不断上升的演进趋势,各地区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农业集聚水平、作物种植结构、规模化经营程度和农业生产条件是农业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主要驱动因素,且各因素的驱动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建议各地区建立健全农业碳排放和面源污染的协同防控治理体系和管控机制,构建共治、共享、共赢的跨区域农业碳排放与面源污染协同治理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集聚水平,以推进中国农业减污降碳协同高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减污降碳 协同效应 时空演进特征 驱动因素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研究——指标体系构建、实证测度与时空演进
12
作者 胡湘湘 宋金昭 于军琪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1,共13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战略的新导向,探究黄河流域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对全面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系统耦合视角,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生态环... 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战略的新导向,探究黄河流域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对全面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系统耦合视角,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等维度,构建黄河流域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5~2020年黄河流域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结合Kernel密度估计、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系统耦合协调度时序与空间演进特征。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稳健上升态势,但子系统间则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城乡经济发展系统和城乡社会生活系统,城乡生态环境系统整体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其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黄河流域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分布呈分散化趋势,区域间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差距在持续拉大,随着时间的推演,逐步演变为二层分化式发展结构。空间视角下,黄河流域省区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呈正空间相关性,省区间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局部集聚特征表现为正、负空间相关性并存。黄河流域城乡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重心主要位于陕西,标准差椭圆的长半轴和短半轴略有增长,但方位角趋于缩小。最后,依据研究发现提出系统优质协调发展路径,为黄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乡融合 耦合协调 时空演进 标准差椭圆
下载PDF
河北省洪涝灾害韧性评价及时空演进分析
13
作者 杨雅婷 王湘玉 +1 位作者 张琛 王鹏飞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为应对气候变化及非生态城市建设活动带来的洪涝灾害风险,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洪涝灾害韧性评价体系,计算指标权重及各城市韧性指数,并且对2010,2015,2020年各城市的洪涝灾害韧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 为应对气候变化及非生态城市建设活动带来的洪涝灾害风险,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洪涝灾害韧性评价体系,计算指标权重及各城市韧性指数,并且对2010,2015,2020年各城市的洪涝灾害韧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时空演化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洪涝灾害韧性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压力层韧性降低,状态及响应层韧性提升明显;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城市间韧性发展不平衡、差异化严重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韧性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韧性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时空演进 河北省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差异测度、来源分解与时空演进
14
作者 蒋毓琪 杨怡康 +1 位作者 田文博 陈珂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4-1194,共11页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流域”,分析其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差异来源与动态演进,有助于优化全流域碳生态安全布局。在构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用TOPSIS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评价其2012...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流域”,分析其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差异来源与动态演进,有助于优化全流域碳生态安全布局。在构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用TOPSIS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评价其2012—2021年碳生态安全水平并分析其差异来源,进一步引入核密度估计法探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水平逐年提升且呈现“小幅提升—快速上涨”的特征,上游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水平高于中、下游。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的空间非均衡显著,区域间差异是影响碳生态安全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对其整体差异影响增强。依据核密度估计结果,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碳安全水平差异趋于缩小,但中游差异性变小不明显。结合“双碳”目标,黄河流域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应制定不同区域碳生态安全目标和举措,实现全域碳生态安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碳生态安全 地区差异 时空演进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与碳排放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4-129,共6页
城市群内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领域的协调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日趋紧密。文章运用局部协调发展模型测度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协调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测算耦合协调度、核密度、莫兰指数探讨2004—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与碳... 城市群内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领域的协调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日趋紧密。文章运用局部协调发展模型测度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协调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测算耦合协调度、核密度、莫兰指数探讨2004—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与碳排放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格局,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2004—2021年,各城市耦合协调度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具有分期特征;区域协调发展与碳排放的相互影响持续加强;耦合协调度中心值有明显的提升且数值集中度更高。(2)空间分布呈现以“京津唐”为中心的内高、外低特征,低水平耦合带具有生态功能区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特点。(3)城市间差距整体表现为小升大降的缩小趋势,但后期有扩大风险。(4)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多数城市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较强的空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碳排放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进 京津冀城市群
下载PDF
共同富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进格局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鹤鹏 宋玉冰 +1 位作者 丘斌 陆九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21,共6页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合成,测算了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采用泰尔指数、莫兰指数、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概率矩阵,分析了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空间自相关特征、时间演进特征及动态演进规律。结...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合成,测算了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采用泰尔指数、莫兰指数、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概率矩阵,分析了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空间自相关特征、时间演进特征及动态演进规律。结果显示,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在2008—2021年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2021年绝大部分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已成为正值;从区域差异来看,全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总体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从空间自相关特征来看,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并且这种相关性在地理位置相近的省份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省份之间都表现得十分明显;从时间演进特征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核密度曲线分别呈现多峰分布、相对平缓和主峰右移的特征;从动态演进规律来看,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所属的等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跃迁主要发生在相邻等级的省份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主成分分析 区域差异 时空演进格局
下载PDF
中国省级数字营商环境指数测度及时空演进特征分析——基于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与领悟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小君 宋玉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8期7-22,共16页
构建我国省级数字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合成,对2012—2022年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进行测算,并采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概率矩阵、泰尔指数、莫兰指数以及核密度估计法,深入分析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动... 构建我国省级数字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合成,对2012—2022年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进行测算,并采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概率矩阵、泰尔指数、莫兰指数以及核密度估计法,深入分析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动态演进规律、区域发展差异、空间自相关特征以及时间演进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空间不平衡性,东部地区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第二,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体表现为当省份原本位于中低质量或中高质量发展等级时,一年之后向上跃迁一个等级的概率高于向下跌落一个等级的概率;第三,在样本区间内,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第四,对于空间地理位置邻近或经济条件相似的省份而言,其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均展现出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特征,且在经济条件类似的省份中,这种空间自相关性表现得更为显著;第五,根据核密度估计结果,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的数字营商环境指数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放大的趋势。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法治化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结构优化,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以缓解区域间数字营商环境发展的不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营商环境 指数测度 动态演进 时空演进特征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西部地区开放水平时空演进特征分析
18
作者 张姝颖 久毛措 《对外经贸》 2024年第8期20-23,共4页
构建沿线西部地区开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分析2004—2021年开放水平及其时空演进特征,并综合归纳其空间演进格局。从时序特征看,沿线西部地区开放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表现出“平稳缓慢增长—持续快速增长—短期波动增... 构建沿线西部地区开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分析2004—2021年开放水平及其时空演进特征,并综合归纳其空间演进格局。从时序特征看,沿线西部地区开放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表现出“平稳缓慢增长—持续快速增长—短期波动增长”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沿线 西部地区 开放水平 时空演进
下载PDF
中国省域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演进、地区差异及障碍因素研究
19
作者 魏晓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27,共6页
文章首先基于过程性、富裕度、共享性、可持续性四大维度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最后,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演进趋势,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 文章首先基于过程性、富裕度、共享性、可持续性四大维度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最后,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演进趋势,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地区差异,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增长趋势,存在典型的梯度化差异;富裕度水平高于共享性水平、过程性水平和可持续性水平;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部演进趋势存在异质性,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共同富裕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创新驱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评价体系 时空演进 差异分解 障碍因素
下载PDF
中国省域新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进分析
20
作者 梅国平 王旭伟 季凯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发展新经济是中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文章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61项指标的中国省域新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了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新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加权变异系数、Mor... 发展新经济是中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文章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61项指标的中国省域新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了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新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加权变异系数、Moran's I等方法揭示了新经济发展的时空演进态势。研究发现:新经济呈稳步发展态势,相对于新产业,新业态占新经济的比重更大。新经济发展的高值区主要集聚在东部地区,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经济发展的高地。新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化主要表现为四大地区间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间发展环境差异是四大地区间新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四大地区内部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新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化具有重要影响,四大地区新经济发展的区域内差异来源具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 时空演进 提升策略 投影寻踪模型 加权变异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