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显微观察和测绘法对条斑星鲽早期生长发育的数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条斑星鲽成熟卵子为悬浮性、端黄卵,圆球形,卵径1.7—1.9mm,无油球。在水温(9.0±0.5)℃条件下,受精卵经196.3h孵化出膜。在水温12...采用显微观察和测绘法对条斑星鲽早期生长发育的数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条斑星鲽成熟卵子为悬浮性、端黄卵,圆球形,卵径1.7—1.9mm,无油球。在水温(9.0±0.5)℃条件下,受精卵经196.3h孵化出膜。在水温12—14℃条件下,7日龄(DAH,days after hatching)仔鱼卵黄囊消耗殆尽,开口,肛门与外界相通,开始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仔鱼开口饵料为轮虫,8日龄仔鱼开始摄食轮虫,12日龄开始摄食卤虫无节幼体,30日龄开始进行配合饲料转化,40日龄后苗种摄食配合饲料良好。生活史无鳔。脊椎骨末端上曲发生在21日龄,至28日龄完成。70日龄幼鱼鳞片和侧线已形成,鳍条数量与成体完全一致。变态过程:32日龄苗种进入变态期,左侧眼睛开始上移,42日龄眼睛转移至头顶,50日龄眼睛转到右侧,完成变态。研究了鳍的发生及生长过程:背鳍、胸鳍、腹鳍、尾鳍、臀鳍分别发生于19、0、20、19、10天,至50日龄幼鱼,除胸鳍外其它鳍的鳍条数与成鱼一致。展开更多
对初始孵化到孵化后26d(变态前)的圆斑星鲽(Verasper vazrieg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仔鱼的消化系统发生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研究表明,在水温为12.5~15.5℃时,初始孵化仔鱼消化道细而直,两端封闭,位于卵黄囊背方。...对初始孵化到孵化后26d(变态前)的圆斑星鲽(Verasper vazrieg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仔鱼的消化系统发生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研究表明,在水温为12.5~15.5℃时,初始孵化仔鱼消化道细而直,两端封闭,位于卵黄囊背方。随着仔鱼发育,消化道延长,肝胰脏出现。孵化后6d,仔鱼开口,消化道贯通,开始摄食。孵化后10d,消化道明显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小肠、直肠,黏膜上皮褶皱增多。孵化后14d,卵黄囊消失,仔鱼完全依靠外源性营养。孵化后26d,胃壁较厚处出现胃腺,但不发达,幽门盲囊尚未出现。由结果可见,孵化后6d仔鱼开口,可开始投喂轮虫;孵化后26d,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但由于胃的结构和功能尚不完善,此阶段还应以活体饵料为主,一方面可逐渐加大轮虫的投喂量,另一方面可适当投喂较大的卤虫无节幼体等。本研究旨为圆斑星鲽人工育苗中饵料种类及投喂时间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显微观察和测绘法对条斑星鲽早期生长发育的数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条斑星鲽成熟卵子为悬浮性、端黄卵,圆球形,卵径1.7—1.9mm,无油球。在水温(9.0±0.5)℃条件下,受精卵经196.3h孵化出膜。在水温12—14℃条件下,7日龄(DAH,days after hatching)仔鱼卵黄囊消耗殆尽,开口,肛门与外界相通,开始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仔鱼开口饵料为轮虫,8日龄仔鱼开始摄食轮虫,12日龄开始摄食卤虫无节幼体,30日龄开始进行配合饲料转化,40日龄后苗种摄食配合饲料良好。生活史无鳔。脊椎骨末端上曲发生在21日龄,至28日龄完成。70日龄幼鱼鳞片和侧线已形成,鳍条数量与成体完全一致。变态过程:32日龄苗种进入变态期,左侧眼睛开始上移,42日龄眼睛转移至头顶,50日龄眼睛转到右侧,完成变态。研究了鳍的发生及生长过程:背鳍、胸鳍、腹鳍、尾鳍、臀鳍分别发生于19、0、20、19、10天,至50日龄幼鱼,除胸鳍外其它鳍的鳍条数与成鱼一致。
文摘对初始孵化到孵化后26d(变态前)的圆斑星鲽(Verasper vazrieg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仔鱼的消化系统发生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研究表明,在水温为12.5~15.5℃时,初始孵化仔鱼消化道细而直,两端封闭,位于卵黄囊背方。随着仔鱼发育,消化道延长,肝胰脏出现。孵化后6d,仔鱼开口,消化道贯通,开始摄食。孵化后10d,消化道明显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小肠、直肠,黏膜上皮褶皱增多。孵化后14d,卵黄囊消失,仔鱼完全依靠外源性营养。孵化后26d,胃壁较厚处出现胃腺,但不发达,幽门盲囊尚未出现。由结果可见,孵化后6d仔鱼开口,可开始投喂轮虫;孵化后26d,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但由于胃的结构和功能尚不完善,此阶段还应以活体饵料为主,一方面可逐渐加大轮虫的投喂量,另一方面可适当投喂较大的卤虫无节幼体等。本研究旨为圆斑星鲽人工育苗中饵料种类及投喂时间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