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刺焦氏晕听区结合化瘀通督方对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动态平衡、步态速度和稳定性极限的影响
1
作者 高婷 潘婕 +2 位作者 陈晓莉 袁世伟 刘靖斐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19-423,共5页
目的 观察深刺焦氏晕听区结合化瘀通督方对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动态平衡、步态速度和稳定性极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方剂... 目的 观察深刺焦氏晕听区结合化瘀通督方对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动态平衡、步态速度和稳定性极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方剂组和针剂联合组。方剂组患者44例,给予化瘀通督方治疗;针剂联合组患者45例,给予深刺焦氏晕听区结合化瘀通督方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erg平衡量表(BBS)及Fugl-Meyer平衡量表(FM-B)评分,患者移动速度、反应时间、最大偏移、端点行程、方向控制水平,测试稳定极限时间及范围,记录患者步频及步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针剂联合组NSE水平较方剂组低,BDNF表达水平、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FM-B、BBS评分、患者移动速度、最大偏移、端点行程、方向控制水平较方剂组明显升高,反应时间短于方剂组;针剂联合组患者稳定极限时间长于方剂组,稳定极限范围大于方剂组,步频及步速高于方剂组。针剂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7.78%)高于方剂组(81.82%)。结论 深刺焦氏晕听区结合化瘀通督方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可改善其脑血流动力学和姿势控制力、步态及稳定性极限,提升其动态平衡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刺焦氏晕听区 化瘀通督方 脑卒中后平衡障碍 动态平衡 姿势控制力 稳定性极限
下载PDF
项七针联合晕听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罗嗣祺 汤杰杰 +5 位作者 刘雪珂 樊凯徐 宋响玲 许果 陈乃宗 张倩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项七针和晕听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康复科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取项七针结合晕听区针刺+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 目的:探讨项七针和晕听区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康复科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取项七针结合晕听区针刺+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评分、临床疗效、眩晕量表评分,以及颈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眩晕、头痛、颈肩痛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症状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眩晕、头痛、颈肩痛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A、RVA、BA血流速度均快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LVA、RVA、BA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七针结合晕听区针刺治疗CSA,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状况,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刺 项七针 晕听区
下载PDF
针刺晕听区治疗老年姿位性眩晕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范军铭 赵京伟 焦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3-274,共2页
采用药物加针刺晕听区方法 ,以相同药物治疗为对照组观察针刺晕听区治疗老年姿位性眩晕的疗效 ,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 97 4%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5 6% 。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头针晕听区 老年人 疗效
下载PDF
晕听区针刺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祝鹏宇 武丹 +4 位作者 李岩 范程欣 刘彦麟 聂文婷 秦海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7期42-4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单纯手法复位与晕听区针刺结合手法复位对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比较,探索晕听区针刺结合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病例来自本附属医院,共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通过对单纯手法复位与晕听区针刺结合手法复位对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比较,探索晕听区针刺结合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病例来自本附属医院,共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晕听区结合手法复位治疗,主穴取晕听区、百会穴配合对症选穴;手法复位采用Gufoni法(向健侧)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治疗前DH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天、7天,两组DH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天、7天两组间情绪评分、功能评分及DHI总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天两组间躯体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两组间躯体评分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晕听区针刺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听区 针刺 手法复位 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
下载PDF
针刺晕听区治疗颈性眩晕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小凯 吴虹 《针灸临床杂志》 2003年第2期12-13,共2页
将 16 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药物组 ,每组 8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晕听区 ,药物组采用静脉滴注血栓通 ,盐酸培他啶注射液。对两组病人疗程前后进行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 10 0 % ,明显... 将 16 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药物组 ,每组 8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晕听区 ,药物组采用静脉滴注血栓通 ,盐酸培他啶注射液。对两组病人疗程前后进行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 10 0 % ,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的 6 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头针 晕听区 颈椎病 并发症
下载PDF
电针双侧晕听区配合体针治疗耳鸣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金泽 高云竹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2期1198-1199,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晕听区配合体针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同时,在双侧晕听区行电针疗法,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对照组即为常规针刺治疗,取患侧耳门、听...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晕听区配合体针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同时,在双侧晕听区行电针疗法,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对照组即为常规针刺治疗,取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及侠溪穴,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于4个疗程后行两组治疗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双侧晕听区配合体针治疗耳鸣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针刺 耳鸣 头针晕听区
下载PDF
电针晕听区配合耳鸣RS治疗脑鸣15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徐静艳 魏小丽 +2 位作者 阚俊微 谢寅飞 李成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晕听区配合耳鸣RS治疗脑鸣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晕听区,治疗的同时手机播放耳鸣RS音乐,配合耳穴王不留行籽埋籽,治疗功能性脑鸣患者。结果:15例脑鸣患者,痊愈4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电针晕听... 目的:探讨电针晕听区配合耳鸣RS治疗脑鸣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晕听区,治疗的同时手机播放耳鸣RS音乐,配合耳穴王不留行籽埋籽,治疗功能性脑鸣患者。结果:15例脑鸣患者,痊愈4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电针晕听区配合耳鸣RS治疗脑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鸣 耳鸣RS 电针 晕听区
下载PDF
点刺晕听区中点为主治疗高血压性眩晕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厚强 江春树 谭朝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8-288,共1页
笔者用点刺晕听区中点放血为主治疗高血压性眩晕,屡获良效,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20~29岁者16例,30~39岁者20例,40~49岁者31例,50~59岁者39例,60~6... 笔者用点刺晕听区中点放血为主治疗高血压性眩晕,屡获良效,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20~29岁者16例,30~39岁者20例,40~49岁者31例,50~59岁者39例,60~69岁者41例,70岁以上者5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高血压性 点刺 晕听区中点
下载PDF
五风穴联合晕听区针刺与前庭代偿理论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炜 王敬卿 惠振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8期1423-1427,共5页
前庭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平衡系统。前庭功能损伤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眩晕、眼球震颤、平衡障碍等,然而大部分前庭病变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眩晕及眼震会逐渐消失,并重新建立肢体平衡,这一主动修复过程称为前庭代偿。外周前庭损伤后中枢的适应性... 前庭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平衡系统。前庭功能损伤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眩晕、眼球震颤、平衡障碍等,然而大部分前庭病变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眩晕及眼震会逐渐消失,并重新建立肢体平衡,这一主动修复过程称为前庭代偿。外周前庭损伤后中枢的适应性和可塑性是前庭代偿的基础,单侧前庭损伤后双侧前庭神经核、小脑、脊髓、大脑皮层等通过交互纤维逐渐实现静态代偿与动态代偿,但临床中很多患者不能及时完全建立代偿,遗留不同程度的头晕及平衡障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目前促进前庭代偿主要依靠前庭康复训练,且基本以患者居家自行锻炼的方式开展,患者依从性不高,疗效不稳定。近年来研究发现,针灸对于前庭损伤引起的眩晕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本文旨在探讨针刺五风穴(双翳风、双风池、风府)及晕听区与前庭代偿之间的密切关联,以期为针刺促进前庭代偿提供理论依据,为前庭病变临床治疗提供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代偿 五风穴 晕听区 针刺
下载PDF
电针双侧晕听区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建辉 吴振华 +3 位作者 夏文辉 魏锦轩 孙晓伟 李洪涛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5期873-876,共4页
目的 观察电针双侧晕听区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114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双侧晕听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目的 观察电针双侧晕听区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114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双侧晕听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TCD)[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RVA)、右侧椎动脉(LVA)及基底动脉(BA)]、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P)、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7.19%(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RVA、LVA、BA血流速度,CRP、ET-1、NO水平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 <0.05)。结论 电针双侧晕听区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头晕、头痛症状,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及脑部供血,进而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眩 晕听区 电针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血流速度 疗效
下载PDF
深刺焦氏晕听区结合针刺运动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婷 杨洁 +4 位作者 刘婧斐 邢潇 袁世伟 潘婕 寇丽杰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4期39-42,64,共5页
目的:研究深刺晕听区结合针刺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深刺组)40例和对照组(传统针刺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传统针刺组选取患者偏瘫肢体对侧焦氏... 目的:研究深刺晕听区结合针刺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深刺组)40例和对照组(传统针刺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传统针刺组选取患者偏瘫肢体对侧焦氏头针的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双侧平衡区;深刺组在对照组取穴基础上,加用3寸毫针针刺双侧晕听区,头针均留针7~10 h,留针期间深刺组配合针刺运动,每日治疗1次,每周5 d。于治疗前、治疗2 w后、治疗4 w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平衡功能评测量表(FM-B)、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组各时间段治疗后BBS、FM-B、MBI评分情况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BS、FM-B、MBI治疗4 w后评分均高于治疗2 w后的评分(P<0.05);深刺组治疗2 w后和4 w后的BBS、FM-B、MBI评分高于同期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深刺焦氏晕听区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和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风 平衡功能障碍 深刺 焦氏晕听区 头针 针刺运动
下载PDF
电针晕听区为主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耳源性眩晕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君 赵绪芳 胡士万 《山东中医杂志》 2006年第12期831-831,共1页
关键词 电针 晕听区 耳穴贴压 耳源性眩
下载PDF
针刺晕听区配合耳穴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燕 吴小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晕听区配合耳穴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晕听区配合耳部取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取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目的:观察针刺晕听区配合耳穴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晕听区配合耳部取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取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为11.5天,对照组为19.9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晕听区配合耳穴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晕听区 耳门穴 宫穴 针刺疗法
下载PDF
百会透穴配合双晕听区治疗眩晕60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改风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15-1215,共1页
目的观察百会透穴为主配合两侧晕听区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取百会穴、上星穴、头两侧晕听区,强刺激和平补平泻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7%。提示本方法能疏通平抑髓海逆乱之气,调节督脉,调动一身阳气,调整脏腑的功能。
关键词 百会透穴 晕听区 针灸疗法 中医疗法
下载PDF
头针晕听区长时间留针配合体针治疗神经性耳鸣60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郑伟莉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头针晕听区长时间留针配合体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针刺晕听区、听宫、风池、风府、后溪、金门。配穴情志不舒,肝胆火盛加太冲、足临泣;痰火上扰加丰隆、曲池;肝肾不足加太溪、足三里;脾胃虚弱加足... 目的:观察头针晕听区长时间留针配合体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针刺晕听区、听宫、风池、风府、后溪、金门。配穴情志不舒,肝胆火盛加太冲、足临泣;痰火上扰加丰隆、曲池;肝肾不足加太溪、足三里;脾胃虚弱加足三里、阴陵泉。每日1次,10日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结果:治愈25例,显效28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头针晕听区长时间留针配合体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听区 体针 神经性耳鸣 针刺治疗
下载PDF
对刺晕听区治疗神经性耳聋120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班凤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2-222,共1页
对刺晕听区治疗神经性耳聋120例班凤煜(山东省莒县城阳中心卫生院,276500)笔者用对刺晕听区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120例,方法简便,疗效颇好,现介绍如下。116床资料本组男103例,女17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4... 对刺晕听区治疗神经性耳聋120例班凤煜(山东省莒县城阳中心卫生院,276500)笔者用对刺晕听区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120例,方法简便,疗效颇好,现介绍如下。116床资料本组男103例,女17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4岁;病程在1年以内48例,1~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神经性耳聋 针刺疗法 晕听区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针刺晕听区为主结合改良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玉琳 秦旭旭 +1 位作者 刘佳 张凯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1-914,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刺晕听区为主结合改良Epley法手法复位与单纯应用改良Epley法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改良Epley法手法复位治疗... 目的:比较针刺晕听区为主结合改良Epley法手法复位与单纯应用改良Epley法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改良Epley法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刺晕听区、百会、情感区、太阳为主,每天1次,6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34/37),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01);观察组在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针刺晕听区为主结合改良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改良Epley法手法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PC-BPPV) 针刺疗法 晕听区 改良Epley手法复位
原文传递
“龙氏手法”配合针刺晕听区治疗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章珍明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66-768,共3页
目的:探讨龙氏手法配合针刺晕听区治疗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60例,采用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晕听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的改善情况及钩椎关节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60例中,临床... 目的:探讨龙氏手法配合针刺晕听区治疗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60例,采用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晕听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的改善情况及钩椎关节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60例中,临床治愈29例,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0%,治疗后疗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改变提示,经治疗后,明显改善了钩椎关节偏歪不对称,椎体偏移及钩椎关节错位的现象。结论:龙氏手法配合针刺晕听区治疗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能够有效改善头晕、钩椎关节偏歪、椎体偏移、错位等症状,是治疗由钩椎关节紊乱引起的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椎关节紊乱 颈性眩 “龙氏手法” 晕听区 针刺
下载PDF
针刺治疗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Epley法复位后的残余头晕 被引量:35
19
作者 王玉琳 秦旭旭 +1 位作者 刘佳 张凯宇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经Epley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82例一次性Epley法复位成功的后半规管型BPPV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予针刺晕听穴、太阳穴、风池穴为主,1次/天,...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经Epley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82例一次性Epley法复位成功的后半规管型BPPV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予针刺晕听穴、太阳穴、风池穴为主,1次/天,6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在成功手法复位后不予任何额外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及眩晕障碍量表(DHI)的得分。结果:治疗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DHI评分在治疗1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可有效缩短后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Epley法残余头晕的持续时间并显著改善患者残余头晕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 半规管 晕听区 EPLEY法 针刺 残余头 DHI
下载PDF
针刺头部穴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牟淑兰 孙秀兰 宋春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17,共2页
目的从电生理角度探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的作用机理,比较针刺头部经穴与头针分区的效应。方法对28例检测者(包括7例正常人和21例TIA患者)采用自体针刺前后对照,观察脑干诱发电位(BAEP)各波潜伏期值即刻效应变化。结果正... 目的从电生理角度探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的作用机理,比较针刺头部经穴与头针分区的效应。方法对28例检测者(包括7例正常人和21例TIA患者)采用自体针刺前后对照,观察脑干诱发电位(BAEP)各波潜伏期值即刻效应变化。结果正常人BAEP波潜伏期(晕听区I波除外)呈现生理范围内相对延迟,从穴与区比较,V波百会穴较晕听区延迟明显,而TIA患者各波潜伏期相对提前,尤其是I波针刺前后差异显著,但穴与区比较差别不大。结论针刺的作用是对机体状态的调整,病理状态下最有效。针刺对TIA患者BAEP的听神经传导(从耳蜗到中脑)主要起兴奋作用,对周围神经影响较之中枢更敏感。穴与区虽有相对特异性,但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百会穴 晕听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干诱发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