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南晚中生代大陆变形、深部过程及动力学 |
李建华
董树文
赵国春
张岳桥
辛宇佳
王金铭
卢运可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安徽铜陵地区晚中生代中基性侵入岩成因与成矿:来自磷灰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
徐晓春
夏彩莲
金林森
谢巧勤
闫峻
谢建成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闽北晚中生代大源高、低ω(Sr)/ω(Y)值花岗岩成因及意义 |
王凯兴
赵子翔
黄卉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秦岭商丹带晚中生代同构造花岗岩脉的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
刘园园
李阳
刘钊
陶威
刘富乐
晏山
谭富荣
冉亚洲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宣化西部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张卫
刘燕海
|
《华北自然资源》
|
2024 |
0 |
|
6
|
郯庐断裂带晚中生代演化历史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的指示 |
朱光
王薇
顾承串
张帅
刘程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7
|
|
7
|
南兴安岭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
高晓峰
郭锋
范蔚茗
李超文
李晓勇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3
|
|
8
|
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作用 |
郭锋
范蔚茗
王岳军
林舸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70
|
|
9
|
大巴山晚中生代陆内造山构造应力场 |
董树文
施炜
张岳桥
胡健民
张忠义
李建华
武红岭
田蜜
陈虹
武国利
李海龙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1
|
|
10
|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断裂运动学分析与晚中生代构造应力体制转换 |
张岳桥
施炜
廖昌珍
胡博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3
|
|
11
|
大兴安岭—燕山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与俯冲作用关系 |
邵济安
刘福田
陈辉
韩庆军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43
|
|
12
|
晚中生代以来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模式 |
刘永江
葛肖虹
叶慧文
刘俊来
N.Franz
J.Genser
Pan Hongxun
潘宏勋
任收麦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7
|
|
13
|
中国北方晚中生代陆相盆地红-黑岩系耦合产出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的制约 |
金若时
程银行
李建国
司马献章
苗培森
王少轶
奥琮
里宏亮
李艳锋
张天福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9
|
|
14
|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构造意义 |
周新华
张国辉
杨进辉
陈文寄
孙敏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94
|
|
15
|
大兴安岭中南段甘珠尔庙地区晚中生代两期花岗岩的时代、成因、物源及其构造背景 |
杨奇荻
郭磊
王涛
曾涛
张磊
童英
史兴俊
张建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6
|
|
16
|
苏鲁造山带晚中生代地幔的富集特征——来自辉长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
孟繁聪
薛怀民
李天福
杨怀仁
刘福来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8
|
|
17
|
晚中生代地球表层重大地质事件的陆地环境剧变与生物群演替响应 |
柳永清
旷红伟
姬书安
吕君昌
刘燕学
江小均
彭楠
陈铭培
李家华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18
|
华北克拉通及邻区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及其动力学背景的讨论 |
林伟
王军
刘飞
冀文斌
王清晨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5
|
|
19
|
长江中下游地区蝌蚪山晚中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岩石圈地幔性质与演化的制约 |
闫峻
陈江峰
谢智
杨刚
喻钢
钱卉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2
|
|
20
|
浙闽沿海晚中生代伸展构造的岩石学标志:东极岛镁铁质岩墙群 |
董传万
闫强
张登荣
杜振永
竺国强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