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晚泥盆世A型花岗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符安宗 李成禄 +4 位作者 石国明 杨文鹏 杨元江 郑博 李金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1-827,共17页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为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拼合部位,是研究嫩江—黑河洋(古亚洲洋分支)构造演化的关键地段。对嫩江市多宝山地区西侧出露的花岗斑岩开展岩石学、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期限定其形成时代...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为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拼合部位,是研究嫩江—黑河洋(古亚洲洋分支)构造演化的关键地段。对嫩江市多宝山地区西侧出露的花岗斑岩开展岩石学、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期限定其形成时代,探讨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为嫩江—黑河洋构造岩浆演化提供依据。花岗斑岩呈肉红色,具多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钾长石、石英和少量的斜长石组成,基质主要由微晶结构的长英质矿物和少量黑云母组成。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365.1±2.6)Ma,形成于晚泥盆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具有高质量分数的SiO_(2)、K_(2)O,低质量分数的CaO、MgO和Al_(2)O_(3),高TFeO/MgO和Rb/Sr值,富集Rb、Th、Zr和Hf元素,贫Sr、Ba、Eu、Ti和P元素,REE配分曲线呈燕式分布,负铕异常明显,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特征。以高的Zr/Hf值,Na_(2)O、TFeO质量分数和相对低的P_(2)O_(5)、Rb质量分数区别于高分异I型、S型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比值与大陆地壳相应值相近,且岩石具有较低的MgO、Cr质量分数和Mg#值,指示其源区主要来自地壳。综合分析表明,该期花岗斑岩为非典型A1亚类花岗岩,兼具火山弧和板内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嫩江—黑河洋北向俯冲挤压体系下派生的局部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泥盆世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A型花岗岩 花岗斑岩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
下载PDF
北非摩洛哥小阿特拉斯东段晚泥盆世法门期叠层石的发现
2
作者 曾雄伟 何垚砚 +3 位作者 王成刚 吴发富 危凯 王志宏 《华南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56-62,共7页
北非摩洛哥小阿特拉斯东段Fecht地区的晚泥盆世地层划分为ds3和dh两个单元。ds3单元是一套厚约1.3m的灰色夹紫红色厚-薄层瘤状生屑灰岩,发育叠层石,产丰富的海百合茎和头足类,局部伴生腕足和三叶虫。dh单元下部为灰色薄层泥质粉砂岩与... 北非摩洛哥小阿特拉斯东段Fecht地区的晚泥盆世地层划分为ds3和dh两个单元。ds3单元是一套厚约1.3m的灰色夹紫红色厚-薄层瘤状生屑灰岩,发育叠层石,产丰富的海百合茎和头足类,局部伴生腕足和三叶虫。dh单元下部为灰色薄层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页岩互层,夹泥灰岩透镜体;上部为灰绿色中层细砂岩,发育波痕构造,产遗迹化石和双壳类。牙形石生物地层表明这两个单元都处于法门期早Palmatolepis marginifera带。本文首次报道了摩洛哥晚泥盆世法门期的叠层石,说明弗拉期-法门期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后,微生物首先出现繁盛,随后才开始骨骼生物的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 牙形石 法门期 晚泥盆世 小阿特拉斯东段 北非摩洛哥
下载PDF
藏北双湖地区才多茶卡一带构造混杂岩中发现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 被引量:64
3
作者 朱同兴 张启跃 +3 位作者 董瀚 王玉净 于远山 冯心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13-1418,共6页
报道了在西藏北部双湖才多茶卡地区新发现的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实测剖面的第9层硅质岩以产Neoalbaillella动物群为特征,其中N.ormithoformis,N.optima是晚二叠世长兴阶的2个带化石;第14层硅质岩以产Entactinids动物群为特... 报道了在西藏北部双湖才多茶卡地区新发现的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实测剖面的第9层硅质岩以产Neoalbaillella动物群为特征,其中N.ormithoformis,N.optima是晚二叠世长兴阶的2个带化石;第14层硅质岩以产Entactinids动物群为特征,其中Stigmosphaerostylusoumonhaoensis,Triloneheechinata,Archocyrtiumriedeli等主要见于晚泥盆世法门阶。上述2个动物群在西藏尚属首次发现。才多茶卡地区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为重新认识双湖构造混杂岩带的形成时代、构造环境、“构造带是否东延”等重大地质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硅质岩 晚泥盆世 二叠 双湖地区 西藏北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东河砂岩沉积相 被引量:55
4
作者 王招明 田军 +2 位作者 申银民 周黎霞 王振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9-296,共8页
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和产油层之一。经过多年艰苦勘探和多学科综合研究 ,现已认识到东河砂岩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沉积的一套海侵底砂 (砾 )岩 ,在盆地范围内是一个明显的穿时沉积体。东河砂... 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和产油层之一。经过多年艰苦勘探和多学科综合研究 ,现已认识到东河砂岩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沉积的一套海侵底砂 (砾 )岩 ,在盆地范围内是一个明显的穿时沉积体。东河砂岩以滨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占优势 ,局部发育海陆过渡相陆源碎屑沉积。根据盆地内 10 0多口井资料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以及其它指相标志的综合分析 ,在东河砂岩中识别出滨岸、河口湾、辫状河三角洲以及冲积扇等不同的沉积相类型 ,其中高能碎屑滨岸相最重要 ,分布最广。东河砂岩沉积早期和中期 ,盆地主要为高能碎屑滨岸相和碎屑陆棚相沉积 ,末期海侵达到最大 ,盆地内为碳酸盐台地沉积 ,而轮南及盆地北部一带受物源区的影响 ,出现混积滨岸和碎屑滨岸沉积。东河砂岩明显具有填平补齐的沉积特征 ,其砂体厚度在缓坡处减薄、陡坡处增厚、遇孤岛减薄或尖灭 ,这些沉积特征为形成东河砂岩非构造圈闭奠定了良好的地质基础。满加尔、轮南、塔中、玛扎塔格以及草湖地区都有可能找到该类油气藏 (田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东河砂岩 晚泥盆世 早石炭 穿时沉积体 沉积相 非构造圈闭
下载PDF
敦煌三危山地区晚泥盆世斜长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5
作者 赵燕 第五春荣 +2 位作者 朱涛 王洪亮 孙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55-1869,共15页
本文报道在敦煌三危山地区发现的斜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呈细小脉状、网脉状产出,主要由斜长石(60%~65%)和石英(28%~32%)组成,电子探针分析数据显示斜长石属于钠长石-更长石(Ab=85~99),主要为更长石。岩石样品具高硅(Si O2=71.00%~72.9... 本文报道在敦煌三危山地区发现的斜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呈细小脉状、网脉状产出,主要由斜长石(60%~65%)和石英(28%~32%)组成,电子探针分析数据显示斜长石属于钠长石-更长石(Ab=85~99),主要为更长石。岩石样品具高硅(Si O2=71.00%~72.92%)、极度富钠、贫钾(Na2O/K2O=8.54~11.37)的特征;Mg#较高,介于47~64;稀土元素含量极低,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近乎平坦型分布,轻、重稀土元素均亏损,Eu、Sr正异常。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εHf(t)为正值,主体介于+3.1^+6.4之间,表明该斜长花岗岩为M型花岗岩。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组成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均表明该区斜长花岗岩是由起源于亏损地幔源区的洋脊拉斑玄武质熔体中的斜长石堆晶形成的大洋斜长花岗岩,属于蛇绿岩的端元组分,该岩石形成以后经历了后期流体交代作用的改造。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样品21SWS和SWS05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63±2Ma和365±3Ma,表明该斜长花岗岩形成于晚泥盆世。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敦煌地区经历了晚古生代洋盆扩张-俯冲过程,360~370Ma的洋盆扩张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南缘弧后盆地的扩张;伴随着新元古代开始古亚洲洋的扩张-闭合过程,敦煌地块很可能卷入到了一系列与古亚洲洋闭合相关的造山活动,最终构成了中亚造山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危山 敦煌 斜长花岗岩 晚泥盆世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晚泥盆世辉绿岩墙群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1
6
作者 祁生胜 邓晋福 +2 位作者 叶占福 刘荣 王国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85-1393,共9页
东昆仑造山带是横亘青海省中部的一条复合造山带,北部祁漫塔格一带有大量NW向延伸的辉长岩、辉绿岩及辉绿玢岩呈岩墙分布。其中,有一期侵入到元古宙—志留纪地质体中的基性岩墙TiO2平均含量为1.63%,为典型的高钛基性岩,岩石地球化学成... 东昆仑造山带是横亘青海省中部的一条复合造山带,北部祁漫塔格一带有大量NW向延伸的辉长岩、辉绿岩及辉绿玢岩呈岩墙分布。其中,有一期侵入到元古宙—志留纪地质体中的基性岩墙TiO2平均含量为1.63%,为典型的高钛基性岩,岩石地球化学成分与板内玄武岩一致,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较低,微量元素蛛网图呈现出明显的Ba、Ta和Nb"谷"。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获得辉绿岩中22颗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80.3Ma±1.5Ma(MSWD=1.4),精确地表明中晚泥盆世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进入陆内伸展阶段,区域构造由志留纪—早泥盆世的碰撞挤压体制转变为后造山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祁漫塔格 基性岩墙群 LA-ICP-MS锆石U-PB定年 晚泥盆世 后造山伸展环境。
下载PDF
昆仑造山带晚泥盆世沉积特征及构造古地理环境 被引量:34
7
作者 陈守建 李荣社 +3 位作者 计文化 赵振明 孟勇 史秉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51,共8页
昆仑造山带基本构造-地层格架奠基于古生代,晚泥盆世是加里东造山旋回和华力西造山旋回转换的关键阶段,加里东碰撞造山和其后的伸展裂陷等记录均存在于晚泥盆世沉积地层中。西昆仑晚泥盆世奇自拉夫组为一套紫红色碎屑岩沉积,属典型的碰... 昆仑造山带基本构造-地层格架奠基于古生代,晚泥盆世是加里东造山旋回和华力西造山旋回转换的关键阶段,加里东碰撞造山和其后的伸展裂陷等记录均存在于晚泥盆世沉积地层中。西昆仑晚泥盆世奇自拉夫组为一套紫红色碎屑岩沉积,属典型的碰撞造山型磨拉石建造,为加里东碰撞造山的产物;东昆仑晚泥盆世黑山沟组和哈尔扎组岩性组合特征与牦牛山组极为相似,均为一套陆相、滨浅海相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组合,为典型的裂陷伸展型磨拉石建造,是晚古生代裂陷伸展盆地演化开始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造山带 晚泥盆世沉积 构造古地理环境 造山型磨拉石建造 伸展型磨拉石建造
下载PDF
晚泥盆世弗拉斯期—法门期之交海水温度变化的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大锐 马学平 +1 位作者 董爱正 朱德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位于我国湖南省冷水江地区锡矿山矿区的老江冲剖面为发育良好的浅水台地相沉积 ,出露著名的上泥盆统弗拉斯—法门阶 (Fr/Fa)界线 ,多年的地层古生物学工作已详细地了解了该区的古生物面貌。本研究采用了基本保存完好的腕足动物Cyrospiri... 位于我国湖南省冷水江地区锡矿山矿区的老江冲剖面为发育良好的浅水台地相沉积 ,出露著名的上泥盆统弗拉斯—法门阶 (Fr/Fa)界线 ,多年的地层古生物学工作已详细地了解了该区的古生物面貌。本研究采用了基本保存完好的腕足动物Cyrospirifervernemili壳体进行了稳定C、O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 ,δ18O值为 - 8.4‰~- 9.6‰ ;δ13C值为 - 2 .2‰~ 0 .5‰ ,二值在弗拉斯—法门阶交界处均发生了异常波动 ,将此值与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可以认为 ,弗拉斯—法门期交界时所发生的剧烈而大范围的事件所造成的同位素波动可以作为大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经过计算 ,推断从弗拉斯期末至法门期初 ,我国华南地区的古海洋发生了降温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泥盆世 弗拉斯-法门阶 稳定同位素 古气温 海水温度 降温事件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及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44
9
作者 朱如凯 罗平 罗忠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3-24,共12页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及石炭系包括 5个组 ,自下而上分别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 ,石炭系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其中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 ,巴楚组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早中期 ,卡拉沙依组地质时代...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及石炭系包括 5个组 ,自下而上分别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 ,石炭系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其中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 ,巴楚组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早中期 ,卡拉沙依组地质时代为晚杜内中期至巴什基尔期 ,小海子组地质时代为巴什基尔末期至莫斯科早期。岩石类型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还有膏盐岩 ,并夹薄层火山碎屑岩。沉积相主要为海陆过渡相组合 ,包括河流、三角洲、滨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台地边缘 6种相和 12种亚相及 33种微相。晚泥盆世东河塘期至石炭纪发生过 4次较大的海侵 ,海侵范围逐渐增大 ,至晚石炭世小海子期海侵规模最大。东河塘期开始海侵 ,海水由西而东侵入 ,此时周缘碎屑物质供应充分 ,主要为无障壁海岸和障壁海岸沉积 ,西南缘为浅海相沉积。巴楚期晚期 ,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 ,物源向北或北东方向退却 ,陆源碎屑物质注入急剧减少 ,形成了一套富含生物碎屑的碳酸盐岩地层 ,发育了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中期海侵规模比巴楚期更大 ,海水深度加大 ,西部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 ,其余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晚期和小海子期海侵达最大 ,向东扩展 ,大部分地区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 ,东部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晚泥盆世 石炭纪 沉积相 海侵 岩相古地理 河流相
下载PDF
南秦岭旬阳盆地东部晚泥盆世岩浆成因钠长岩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10
作者 罗金海 周亚军 +3 位作者 徐欢 尤佳 李亦飞 车自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2-314,共13页
南秦岭旬阳盆地的钠长岩此前被认为是热水沉积或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本文对南秦岭旬阳盆地东端黄石板地区侵入于下志留统梅子亚组浅变质岩中的钠长岩体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U-Pb LA-ICP-MS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钠长岩具有富钠贫钾、铝... 南秦岭旬阳盆地的钠长岩此前被认为是热水沉积或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本文对南秦岭旬阳盆地东端黄石板地区侵入于下志留统梅子亚组浅变质岩中的钠长岩体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U-Pb LA-ICP-MS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钠长岩具有富钠贫钾、铝不饱和、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K和Rb、高场强元素(Nb、Ta、Th、Hf)显著富集的地球化学特点,主体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反映幔源成因的特征。钠长岩中获得最年轻的锆石U-Pb年龄为364~376Ma,该年龄代表岩体的形成年龄,反映晚泥盆世时南秦岭旬阳盆地处于强烈的伸展构造环境。此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旬阳盆地的志留系中,岩浆成因与热水沉积成因的钠长岩可能是共存的。黄石板岩浆成因钠长岩岩体中含有大量前寒武纪和早古生代的捕获锆石,在捕获锆石中测得迄今为止在研究区及其邻区获得的最古老的锆石U-Pb年龄(3291Ma)。这些捕获锆石的测年数据说明,研究区所在的南秦岭地区可能从古太古代开始就与扬子地块具有明显的亲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旬阳 晚泥盆世 钠长岩 伸展作用
下载PDF
滇西南昌宁-孟连构造带晚泥盆世枕状玄武岩和层状硅质岩的特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文强 冯庆来 段向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9-747,共9页
滇西南耿马地区回爱剖面发育有昌宁-孟连构造带最早的枕状玄武岩,与其共生的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泥岩含有晚泥盆世放射虫和牙形石化石。对硅质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具有高P、Ti的特点,轻稀土元素富集,在稀土元... 滇西南耿马地区回爱剖面发育有昌宁-孟连构造带最早的枕状玄武岩,与其共生的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泥岩含有晚泥盆世放射虫和牙形石化石。对硅质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具有高P、Ti的特点,轻稀土元素富集,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图上表现为明显的右倾,微量元素中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与Nb、Ta、Zr等高场强元素富集。化学投图结果表明玄武岩形成于洋岛环境。硅质岩的Al/(Al+Fe+Mn)比值大部分介于0.5~0.7之间,Al_2O_3/(Fe_2O_3+Al_2O_3)位于0.41~0.8之间,大部分硅质岩的Ce/Ce*比值小于1,具弱的Ce负异常,总体表现为大陆边缘型硅质岩的特征。这说明研究区晚泥盆世为邻近大陆边缘的洋盆环境,具洋壳性质的昌宁-孟连古特提斯盆地在晚泥盆世已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泥盆世 洋岛玄武岩 硅质岩 昌宁-孟连构造带 滇西南
下载PDF
新疆吾尔喀什尔地区晚泥盆世铁列克提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向坤鹏 李永军 +4 位作者 杨洋 王冉 杨高学 孙勇 王军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4-544,共11页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铁列克提组主要分布于吾尔喀什尔山西部,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火山-沉积地层。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i02含量为51.18%~62.48%,Ti02为O.60%~1.49%、全碱(K20+N赴O)为1.26%~6.28%,相对富钠贫钾。A12...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铁列克提组主要分布于吾尔喀什尔山西部,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火山-沉积地层。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i02含量为51.18%~62.48%,Ti02为O.60%~1.49%、全碱(K20+N赴O)为1.26%~6.28%,相对富钠贫钾。A120,为15.53%~18.68%、MgO为2.64%~7.55%,Mg^#为41.2-58.5,属于亚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高(∑REE=36.21×10^-6-97.10×10^-6),轻、重稀土分馏较强((La/Yb)。=2.88-6.72),具轻微负Eu异常(Eu/Eu^#=0.74~1.07)。相对富集LILE(Rb、Ba、Th和K),亏损HFSE(Zr、Hf),Nb和Ta强烈亏损,Ti轻微亏损。岩石源区主要受俯冲流体交代,受地壳物质混染较弱,整体具有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火山岩伴生的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363.3±4Ma。综合分析认为铁列克提组火山岩属于大陆边缘弧火山作用的产物,同时,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可能至少延续至晚泥盆世。这为进一步认识西准噶尔博什库尔一成吉斯岩浆弧的性质及构造演化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晚泥盆世 西准噶尔
下载PDF
青藏高原沱沱河地区晚泥盆世高铝玄武岩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祁生胜 邓晋福 +3 位作者 张林 刘荣 刘永成 刘春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7-186,共10页
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沱沱河—开心岭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中新发现的高铝玄武岩,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测试的锆石206Pb-238U年龄(380.1±5.6)Ma(MSWD=0.21),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泥盆世。玄武岩具有高Al2O3(平均20.16%)和低Si... 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沱沱河—开心岭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中新发现的高铝玄武岩,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测试的锆石206Pb-238U年龄(380.1±5.6)Ma(MSWD=0.21),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泥盆世。玄武岩具有高Al2O3(平均20.16%)和低SiO2(平均48.32%)、低Na2O(平均2.29%)、低K2O(平均0.39%)、低TiO2(均值0.754%)、低Alk(均值2.68%)的特点,并有(低钾)拉斑玄武系列向钙碱性系列过渡的特征,CIPW标准矿物属石英拉斑玄武岩(Q含量2.77%~9.32%),高铝、低钾、贫碱的特点与典型的高铝玄武岩一致。岩石的稀土总量均一且总体偏低,ΣREE含量为32.69×10-6~41.01×10-6,稀土配分模式近水平,δEu为1.12~1.28,均值为1.2,具有较强的正Eu和Ce异常。岩石富集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较高Sr、Ba、Ce正异常和Nb负异常,岩石化学特点及相关的一系列岩石化学图解均表明其为岛弧玄武岩,表明分布于昌都—兰坪地块的晚泥盆世高铝玄武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它的发现为三江地区古生代火山地层的确定、古特提斯洋的演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北羌塘—三江地区 晚泥盆世 高铝玄武岩 LA-ICP-MS 岛弧环境
下载PDF
广西钦州板城晚泥盆世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 被引量:25
14
作者 邓希光 李献华 陈志刚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0-469,共10页
广西钦州小董—板城地区发育较好的晚泥盆世至晚二叠世含放射虫硅质岩 ,剖面连续。本文对板城地区石梯水库晚泥盆世含放射虫硅质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 ,指示这些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与深海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 ,... 广西钦州小董—板城地区发育较好的晚泥盆世至晚二叠世含放射虫硅质岩 ,剖面连续。本文对板城地区石梯水库晚泥盆世含放射虫硅质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 ,指示这些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与深海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 ,说明在晚泥盆世钦州地区不存在大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钦州 晚泥盆世硅质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塔城地区晚泥盆世沉积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宇 卫巍 +1 位作者 庞绪勇 徐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9-707,共9页
通过对实测剖面层序和沉积特征的详细分析,将塔城北部晚泥盆世塔尔巴哈台组下亚组由下向上分为四个沉积相组合,分别为浊积岩相、浅海陆棚相、滨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构成向上变粗变浅的沉积序列。古流向和沉积演化分析表明,塔城北部地区晚... 通过对实测剖面层序和沉积特征的详细分析,将塔城北部晚泥盆世塔尔巴哈台组下亚组由下向上分为四个沉积相组合,分别为浊积岩相、浅海陆棚相、滨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构成向上变粗变浅的沉积序列。古流向和沉积演化分析表明,塔城北部地区晚古生代初期位于成吉思-塔尔巴哈台褶皱隆起带以北,其性质为向北开放的大陆边缘,发育晚古生代塔尔巴哈台组深海、浅海、滨海到海陆交互相的沉积体系。准噶尔西北塔城地区晚古生代早期古地理格局可能由南部成吉思-塔尔巴哈台早古生代褶皱带形成的隆起区和其北的向北开放的大陆边缘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城 晚泥盆世 沉积特征 构造古地理
下载PDF
东昆仑喀雅克登塔格晚泥盆世花岗闪长岩的发现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郝娜娜 袁万明 +3 位作者 曹建辉 冯云磊 程学芹 张爱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东昆仑西部祁漫塔格喀雅克登塔格地区地质研究程度低,特别是未曾有晚泥盆世侵入岩的报道或记录。本次工作识别出晚泥盆世花岗闪长岩的存在,经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其形成时代为(380.52±0.92)Ma,即晚泥盆世。这一发现打破... 东昆仑西部祁漫塔格喀雅克登塔格地区地质研究程度低,特别是未曾有晚泥盆世侵入岩的报道或记录。本次工作识别出晚泥盆世花岗闪长岩的存在,经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其形成时代为(380.52±0.92)Ma,即晚泥盆世。这一发现打破了东昆仑造山带加里东造山旋回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发生在早泥盆世(408Ma)—中泥盆世(386Ma)的认识,进而将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一直延续至晚泥盆世380Ma,为细化东昆仑西部祁漫塔格加里东造山旋回晚泥盆世的构造背景奠定了基础;喀雅克登塔格晚泥盆世花岗闪长岩产于祁漫塔格加里东造山带后造山伸展崩塌的晚期阶段幔源岩浆底侵作用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年代学 地质意义 晚泥盆世 喀雅克登塔格 东昆仑
下载PDF
云南西部中-晚泥盆世硅质岩相地层及其放射虫动物群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玉净 方宗杰 +4 位作者 杨群 周志澄 程延年 段彦学 肖荫文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5-254,共20页
本文论述的中晚泥盆世放射虫产于滇西阿里、回库、南雅、里拉、太尔布、晒经坡和长育村等地的硅质岩中 ,包括 1 5属 1 8种 1 0相似种 8未定种 ,其中有 3新种。共发现 3个泥盆纪放射虫动物群 ,它们是 Eoalbaillella lilaensis动物群 ( D2... 本文论述的中晚泥盆世放射虫产于滇西阿里、回库、南雅、里拉、太尔布、晒经坡和长育村等地的硅质岩中 ,包括 1 5属 1 8种 1 0相似种 8未定种 ,其中有 3新种。共发现 3个泥盆纪放射虫动物群 ,它们是 Eoalbaillella lilaensis动物群 ( D2 ) ;H elenifore laticlavium动物群 ( D13) ;H oloeciscusforemanae动物群 ( D23)。文章讨论了 3个问题 :1 Eoalbaillella lilaensis动物群的时代 ;2 H e-lenifore laticlavium的两个形态种 ;3 H oloeciscus foremanae动物群的丰度和分异度。我们认为Eoalbaillella lilaensis动物群的时代置于中泥盆世比早泥盆世更为合宜。H elenifore laticlavium的典型种是 1 983年 Nazarov和 Ormiston建立的 ,标本产自澳大利亚西部卡宁盆地 Gogo组 ,其特点是具有宽而薄的圆形板状环。另一类 H elenifore laticlavium是 1 988年 Ishiga采自澳大利亚东部新英格兰造山带 Hastings地块凝灰质粉砂岩中 ,具有窄而厚的椭圆形板状环。这两个形态种是明显不同的 ,前者称为 m. ( morphotype ) ,后者称为 m. ( morphotype ) ,后者可能是一个新种。在晚弗拉斯期和法门期间 ,在世界各地发生生物群的群体绝灭 ,这就是著名的F- F事件。这一事件造成了许多无脊椎动物 ,例如层孔虫、牙形类、菊石、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动物群 F-F事件 中-晚泥盆世 云南西部
下载PDF
青海西金乌兰湖地区移山湖晚泥盆世辉绿岩墙群——西金乌兰洋初始裂解的重要证据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迎堂 伊海生 +3 位作者 杨延兴 郭通珍 彭伟 陈海清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8-42,共5页
在青海西金乌兰湖地区移山湖和倒流沟一带发现的辉绿岩墙,侵入于泥盆系拉竹龙组变质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元古宇宁多群灰白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中,岩石类型为辉绿岩、辉长辉绿岩,结合同位素测年及古生物证据分析其地... 在青海西金乌兰湖地区移山湖和倒流沟一带发现的辉绿岩墙,侵入于泥盆系拉竹龙组变质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元古宇宁多群灰白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石英片岩中,岩石类型为辉绿岩、辉长辉绿岩,结合同位素测年及古生物证据分析其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可能与古特提斯北部河卡山东段克觉杂尔根基性岩墙群一样,反映了可可西里地区壳幔演变过程,是古陆块裂解、西金乌兰洋初始形成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金乌兰湖地区 西金乌兰洋 晚泥盆世 辉绿岩墙 初始裂解 青海
下载PDF
湖北宜昌地区晚泥盆世黄家磴组植物化石新材料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中勤 李志宏 +1 位作者 孟繁松 魏运许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80-987,共8页
报道了宜昌官庄一带晚泥盆世黄家磴组的植物化石,共计6属6种(其中包括1个相似种和1个未定种),即纤原始鳞木(相似种)Prorolepidodendron cf.scharyanum Krejci,大拟鳞木Lepidodendropsis arborescens(Sze)Sze,平圆印木Cyclostigma kiltor... 报道了宜昌官庄一带晚泥盆世黄家磴组的植物化石,共计6属6种(其中包括1个相似种和1个未定种),即纤原始鳞木(相似种)Prorolepidodendron cf.scharyanum Krejci,大拟鳞木Lepidodendropsis arborescens(Sze)Sze,平圆印木Cyclostigma kiltorkense Haught.,亚鳞木(未定种)Sublepidodendron sp.,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 Dawson和脐根座Stigmaria ficoide(Sternberg)Brongn。这些植物化石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黄家磴组植物组合的内容,为确定该组的时代提供了充分的古生物证据而且表明以往归入中泥盆世的纤原始鳞木Prorolepidodendron scharyanum Krejci的地质时限可上延至晚泥盆世黄家磴期早、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泥盆世 黄家磴组 植物化石 宜昌地区
下载PDF
中晚泥盆世石松植物研究综述 被引量:8
20
作者 薛进庄 郝守刚 王德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8-816,共9页
对中晚泥盆世代表性的石松植物做了归类总结,并分析了其生殖结构、根器官和解剖特征的分化。该时期的石松植物除了可归入石松目、原始鳞木目或广义水韭目的分子之外,还存在大量难以归入现有分类体系的分子。由于化石保存及性状的独特性... 对中晚泥盆世代表性的石松植物做了归类总结,并分析了其生殖结构、根器官和解剖特征的分化。该时期的石松植物除了可归入石松目、原始鳞木目或广义水韭目的分子之外,还存在大量难以归入现有分类体系的分子。由于化石保存及性状的独特性,目前尚很难确定这些属种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分类学上的多样性。在性状层次上,无论是生殖结构、根器官、还是解剖特征,中晚泥盆世的石松植物都体现了高度的复杂性。这些植物既拓宽了对石松植物整个谱系的性状演化的认识,也暗示在进行谱系分析及分类时不仅要基于一些整体植物种或者接近完整的属种,而且必须重视众多卫星分类单元的系统位置以及它们的演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泥盆世 石松植物 多样性 分支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