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普通起搏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不同置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陈晓曙
张建华
+1 位作者
林中华
林加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时应用固定方向法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在DSA室行电生理检查时,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同一病例行X线透视下临时心脏起搏和非X线透视下固定方向法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比较从...
目的探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时应用固定方向法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在DSA室行电生理检查时,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同一病例行X线透视下临时心脏起搏和非X线透视下固定方向法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比较从送入电极到成功起搏心脏的时间、成功起搏时的起搏阈值和电极在右心室位置。结果非X线透视组用固定方向法从送入电极至成功起搏右心室耗时(25.82±14.22)s,明显少于X线透视组(45.50±25.56)s(P<0.01),而起搏阈值分别为(1.03±0.34)V和(1.07±0.27)V,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置管方法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固定方向法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经右颈内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简便、快捷、易学和有效,明显缩短送入电极至右心室尖部起搏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临时起搏电极
床旁
临时
心脏
起搏
颈内静脉
固定方向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透视下普通电极导管临时起搏的应用体会
2
作者
关贤颂
许小菊
邓淑云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91-92,共2页
目的 观察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起搏的效果 ,探讨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临时起搏的 2 8例患者 ,全部在非透视条件下从股静脉送入普通电极导管 3 3— 3 5cm ,再在发放起搏脉冲的情况下 ,边顺...
目的 观察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起搏的效果 ,探讨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临时起搏的 2 8例患者 ,全部在非透视条件下从股静脉送入普通电极导管 3 3— 3 5cm ,再在发放起搏脉冲的情况下 ,边顺钟向旋转边缓慢推送起搏导管 ,直至出现稳定心脏起搏。记录放置起搏导管所花费的时间 ,观察临时起搏治疗的并发症。结果 2 8例患者临时起搏均取得成功。在电极导管操作过程中出现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12例、短阵室速 3例 ;另 13例无早搏出现。刚开启临时心脏起搏器时 ,有 4例出现膈肌起搏 ,调整导管位置后 ,症状消失。安置电极导管所花时间 5 -11分钟 ,平均 (9.3± 1.8)分钟。达稳定起搏后 ,15例患者用X线透视观察起搏导管位置 ,发现心房起搏患者的电极导管位于高右房 3例 ,右心房中部 2例 ,冠状静脉窦内 1例 ;右心室起搏患者的电极导管 ,在右心室心尖部 3例 ,右心室底部 5例 ,三尖瓣环后下方 1例。有 15例患者 (包括紧急床旁临时起搏的 13例患者 )留置电极导管 2 -14天 ,平均 (6.4± 3 .1)天。无一例出现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电极脱位、心脏穿孔、感染或穿刺并发症。结论 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心脏起搏同样安全、便捷 ,成功率高 ,适合于紧急床旁临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透视下
普通
电极
导管
临时
起搏
心脏
起搏
普通
电极
导管
气囊漂浮导管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起搏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不同置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陈晓曙
张建华
林中华
林加锋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7-58,共2页
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Y20060288)
文摘
目的探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时应用固定方向法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在DSA室行电生理检查时,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同一病例行X线透视下临时心脏起搏和非X线透视下固定方向法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比较从送入电极到成功起搏心脏的时间、成功起搏时的起搏阈值和电极在右心室位置。结果非X线透视组用固定方向法从送入电极至成功起搏右心室耗时(25.82±14.22)s,明显少于X线透视组(45.50±25.56)s(P<0.01),而起搏阈值分别为(1.03±0.34)V和(1.07±0.27)V,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置管方法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固定方向法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经右颈内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简便、快捷、易学和有效,明显缩短送入电极至右心室尖部起搏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普通临时起搏电极
床旁
临时
心脏
起搏
颈内静脉
固定方向法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透视下普通电极导管临时起搏的应用体会
2
作者
关贤颂
许小菊
邓淑云
机构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介入治疗中心
出处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91-92,共2页
文摘
目的 观察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起搏的效果 ,探讨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临时起搏的 2 8例患者 ,全部在非透视条件下从股静脉送入普通电极导管 3 3— 3 5cm ,再在发放起搏脉冲的情况下 ,边顺钟向旋转边缓慢推送起搏导管 ,直至出现稳定心脏起搏。记录放置起搏导管所花费的时间 ,观察临时起搏治疗的并发症。结果 2 8例患者临时起搏均取得成功。在电极导管操作过程中出现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12例、短阵室速 3例 ;另 13例无早搏出现。刚开启临时心脏起搏器时 ,有 4例出现膈肌起搏 ,调整导管位置后 ,症状消失。安置电极导管所花时间 5 -11分钟 ,平均 (9.3± 1.8)分钟。达稳定起搏后 ,15例患者用X线透视观察起搏导管位置 ,发现心房起搏患者的电极导管位于高右房 3例 ,右心房中部 2例 ,冠状静脉窦内 1例 ;右心室起搏患者的电极导管 ,在右心室心尖部 3例 ,右心室底部 5例 ,三尖瓣环后下方 1例。有 15例患者 (包括紧急床旁临时起搏的 13例患者 )留置电极导管 2 -14天 ,平均 (6.4± 3 .1)天。无一例出现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电极脱位、心脏穿孔、感染或穿刺并发症。结论 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心脏起搏同样安全、便捷 ,成功率高 ,适合于紧急床旁临时?
关键词
非透视下
普通
电极
导管
临时
起搏
心脏
起搏
普通
电极
导管
气囊漂浮导管
心律失常
分类号
R541.70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普通起搏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不同置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陈晓曙
张建华
林中华
林加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透视下普通电极导管临时起搏的应用体会
关贤颂
许小菊
邓淑云
《海南医学》
CAS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