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苦荞淀粉与普通荞麦淀粉理化和结构性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发英 曾姗姗 +5 位作者 刘思曼 赵梓娴 许青莲 邢亚阁 陈剑雄 张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168,共9页
该文以黑苦荞全粉为原料,采用碱法和酶法提取淀粉,对黑苦荞淀粉和普通荞麦淀粉的理化、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酶法提取的黑苦荞淀粉(black tartary buckwheat starch extracted by enzymatic method,eBTBNS)有糊化迹象,颗粒... 该文以黑苦荞全粉为原料,采用碱法和酶法提取淀粉,对黑苦荞淀粉和普通荞麦淀粉的理化、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酶法提取的黑苦荞淀粉(black tartary buckwheat starch extracted by enzymatic method,eBTBNS)有糊化迹象,颗粒表面粗糙或不规则,淀粉结构趋于更大尺寸。eBTBNS中双螺旋得到更有效的堆积,分子排列更加有序,但相对结晶度(relative crystallinity,RC)较低(P<0.05),淀粉晶型为V型。碱浸法提取的黑苦荞淀粉(black tartary buckwheat starch extracted by alkaline leaching method,BTBNS)的糊化焓值和RC最高,分别为104.50 J/g和37.18%。BTBNS和普通荞麦淀粉(common buckwheat starch,CBNS)均呈现典型的A型晶体排列,淀粉以独立的颗粒存在,尺寸较小,表面较光滑。eBTBNS、BTBNS和CBNS的直/支链淀粉分布相似,它们都包含较高数量的短支链(A和B_(1)链,74.95%~75.70%)和较低数量的长支链(B_(2)和B_(3)+链,24.30%~25.04%)。2种黑苦荞淀粉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更紧密的双螺旋结构。eBTBNS中的抗性淀粉含量高,对于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BTBNS和CBNS的粒径较小且分布较均匀,可能在造纸业、化妆品和包装业上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苦荞 普通荞麦 淀粉 链长分布 比较分析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标记普通荞麦种子序列表达标签的开发 被引量:11
2
作者 石桃雄 黎瑞源 +3 位作者 郭菊卉 李月 李光 陈庆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22,共6页
为丰富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的序列信息,挖掘有效的 SSR 标记,基于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普通荞麦的种子转录谱进行测序、分析,利用 Misa 软件进行 SSR 位点扫描,采用Primer 5.0引物设计程序对其中的300个 SSR ... 为丰富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的序列信息,挖掘有效的 SSR 标记,基于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普通荞麦的种子转录谱进行测序、分析,利用 Misa 软件进行 SSR 位点扫描,采用Primer 5.0引物设计程序对其中的300个 SSR 位点设计引物,随机挑选40对引物对19个普通荞麦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测序共产生20508824条高质量的短序列(read),总长度为1889111004 bp,通过拼接最终获得54947条转录本(transcript)和36133个独立基因(unigene)。在2226个独立基因中发现了2666个 SSR 位点。有20对引物(占50%)能扩增出目标产物,其中,12对有多态性,多态性信息量(PIC)范围为0.10~0.93,平均为0.57,多态性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转录组 种子
下载PDF
普通荞麦(Fagopyru m esculentum)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邓琳琼 黄云华 +3 位作者 刘拥军 时功荣 吴春雁 陈庆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6期705-709,共5页
以普通荞麦(F.esculentum)25个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植株为亲本,成对进行人工杂交,构建了13个杂交子一代分离群体。通过对这些群体各植株进行形态性状考察,探讨了普通荞麦8对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发现花果落粒性(落粒、不落粒)、花药... 以普通荞麦(F.esculentum)25个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植株为亲本,成对进行人工杂交,构建了13个杂交子一代分离群体。通过对这些群体各植株进行形态性状考察,探讨了普通荞麦8对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发现花果落粒性(落粒、不落粒)、花药大小(正常、小)、主茎木质化3对性状表现出单基因遗传模式,花被片正面颜色(粉红、白)、瘦果棱形状(圆、尖)、瘦果棱初期颜色(红、绿)、瘦果初期颜色(浅红、浅绿)4对性状均为显性互补基因遗传。主茎木质化基因与落粒基因、瘦果棱初期颜色基因、瘦果初期颜色基因、瘦果棱形状基因之间,落粒基因与瘦果棱初期颜色基因、瘦果初期颜色基因、瘦果棱形状基因之间,瘦果初期颜色基因与瘦果棱形状基因之间,以及瘦果棱形状基因与花药大小基因、花被片正面颜色基因之间,均表现为独立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形态性状 遗传
下载PDF
普通荞麦落粒性、尖果、红色茎秆的遗传规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岳鹏 黄凯丰 陈庆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1,共4页
以普通荞麦3个花柱同长自交可育纯系为材料,通过人工去雄授粉杂交方法,将甜自21-1分别与Lorena-3和甜自100进行正反交,配制4个杂交组合,获得其杂种后代和F2代群体,探讨普通荞麦尖果、落粒性、红色茎秆的遗传规律。研究发现:尖果性状在甜... 以普通荞麦3个花柱同长自交可育纯系为材料,通过人工去雄授粉杂交方法,将甜自21-1分别与Lorena-3和甜自100进行正反交,配制4个杂交组合,获得其杂种后代和F2代群体,探讨普通荞麦尖果、落粒性、红色茎秆的遗传规律。研究发现:尖果性状在甜自21-1与Lorena-3和甜自100进行正反交4个组合的F2群体中均表现3∶1的遗传分离模式,表明尖果性状(尖-钝)受单基因遗传控制;落粒性和主茎颜色(红-绿)在甜自21-1和Lorena-3正反交的2个组合的F2群体中均遵循9∶7的分离模式,表明落粒性、主茎颜色(红-绿)为2对显性互补基因的遗传模式。尖果性状基因、落粒性基因和红色茎秆基因之间均表现为彼此独立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落粒性 尖果 红色茎秆 遗传规律
下载PDF
普通荞麦种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序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成刚 陈晴晴 +3 位作者 石桃雄 陈其皎 孟子烨 陈庆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96,共7页
【目的】比较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种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MAPK)序列的差异,研究MAPK基因序列在普通荞麦栽培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方法】以普通荞麦的9个栽培品种和3个落花落果野生种质为材料,PCR特异性扩增获得MAPK基因... 【目的】比较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种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MAPK)序列的差异,研究MAPK基因序列在普通荞麦栽培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方法】以普通荞麦的9个栽培品种和3个落花落果野生种质为材料,PCR特异性扩增获得MAPK基因的保守片段,对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差异分析和蛋白结构预测。【结果】荞麦MAPK基因cDNA全长为2 835 bp,开放阅读框1 827 bp,编码609个氨基酸,含有TDY的三肽模块,为植物D组MAPK蛋白。PCR扩增获得12个供试材料的MAPK序列,其单型不变位点为723个,多态位点为70个。9个栽培品种间开放阅读框(ORF)区域无序列差异,3个野生种质间ORF区域也无序列差异。栽培品种与野生品种的ORF区域序列含有8个差异位点,编码3个差异氨基酸。其中,ORF区域第13位点组氨酸(H)→酪氨酸(Y)发生置换,导致1个α-螺旋构象发生变化。【结论】普通荞麦MAPK基因序列高度保守,栽培驯化对ORF区域第13位点差异氨基酸的选择具有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序列分析 氨基酸位点 蛋白结构
下载PDF
普通荞麦植株茎段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云华 陈庆富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7-422,共6页
以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植株带节茎段为外植体,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对荞麦腋芽、丛生芽和根的诱导及分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荞麦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极差分析表明,6-BA是诱导荞麦茎段腋芽和根发育的主要因... 以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植株带节茎段为外植体,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对荞麦腋芽、丛生芽和根的诱导及分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荞麦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极差分析表明,6-BA是诱导荞麦茎段腋芽和根发育的主要因素,TDZ是诱导丛生芽的关键因素。诱导荞麦茎段腋芽发育的最佳培养基为:MS0+6-BA1.0mg/L+NAA0.1mg/L,腋芽诱导率为67.9%。其中,以第二、三节位的腋芽诱导率较高,达80%以上。诱导荞麦茎段丛生芽发育的最佳培养基为:MS0+6-BA4.0mg/L+TDZ0.06mg/L,丛芽分化率为166.7%。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6-BA1.0mg/L+NAA1.0mg/L,生根率为82.8%。该组织培养技术的建立为荞麦快速繁殖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腋芽发育 离体培养
下载PDF
普通荞麦重组自交系群体F_4代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闫玉莹 张锦阁 +1 位作者 王传蔚 陈庆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29-35,共7页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普通荞麦构建的包括两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F4代植株的株高、结实率、单株粒重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单株种子粒数、结实率、花数在双亲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RIL...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普通荞麦构建的包括两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F4代植株的株高、结实率、单株粒重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单株种子粒数、结实率、花数在双亲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RIL群体各性状变异范围较大,说明其选择性也大。7个农艺性状均呈连续变异,且大多符合偏正态分布,说明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单株粒重与其他农艺性状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且与单株种子粒数相关性最大;除千粒重外,所有性状均与株高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种子粒数、千粒重是影响RIL群体单株粒重的主要因素,其中单株种子粒数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重组自交系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普通荞麦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婕 韩丹 陈建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1-214,共4页
阐述国内外普通荞麦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普通荞麦的起源及其祖先种,普通荞麦的遗传多样性,普通荞麦遗传图谱构建,遗传转化的研究,普通荞麦的基因克隆研究,以及荞麦的生物技术育种。
关键词 普通荞麦 生物技术 遗传图谱 起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普通荞麦花柱、柱头及花粉二型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楠 李淑久 廖海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6期471-473,共3页
试验对普通荞麦的花柱、柱头、花粉粒进行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显微化学等方面的观察。结果表明:长花柱头是湿性柱头,柱头表面有分泌物,分泌物主要含多糖和蛋白质;短花柱柱头是干性柱头;花粉粒在大小、形状上也显示了异型性。柱... 试验对普通荞麦的花柱、柱头、花粉粒进行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显微化学等方面的观察。结果表明:长花柱头是湿性柱头,柱头表面有分泌物,分泌物主要含多糖和蛋白质;短花柱柱头是干性柱头;花粉粒在大小、形状上也显示了异型性。柱头与花粉粒的二型性,使自花传粉和同型花传粉导致不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柱头 二型性 自交不亲和性
下载PDF
普通荞麦自交不亲和两系互交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立荣 常庆涛 拓步彪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0期19-23,共5页
用自交不亲和性制种,实现普通荞麦杂种优势利用;创新杂交制种生产技术,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将育成的近交系亲本矮B系与矮C系等量、混合种植,借助虫媒、风媒授粉,进行杂交制种.成熟后混合收获、脱粒,用机械将矮BF1(正交F1代)与矮CF... 用自交不亲和性制种,实现普通荞麦杂种优势利用;创新杂交制种生产技术,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将育成的近交系亲本矮B系与矮C系等量、混合种植,借助虫媒、风媒授粉,进行杂交制种.成熟后混合收获、脱粒,用机械将矮BF1(正交F1代)与矮CF1(反交F1代)分开,分别用于生产.制种田没有固定的父本,所收获种子95%是杂交种.正交F1代超亲优势为26.1%,反交F1代超亲优势为30.2%,平均优势为38.4%;试验表明,另一组合矮A系与恢3系所配杂交种比对照增产25.64%~44.87%,被审定为‘榆荞4号’品种.制种田省去了父本和按行比种植的工序,不仅提高了制种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制种效果好,在荞麦杂种优势利用上,是一种新的杂交种生产技术,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自交不亲和 近交系 互交制种
下载PDF
普通荞麦自交不亲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立荣 王光荣 李建宏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24-26,共3页
采用套袋隔离的方法,对普通荞麦自交不亲和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短花柱长雄蕊(thrum)花型,自花授粉或植株之间互相授粉不结实;长花柱短雄蕊(pin)花型,自花授粉或植株之间互相授粉偶尔可结实;长花柱短雄蕊(pin)花型与短花柱长雄蕊(thr... 采用套袋隔离的方法,对普通荞麦自交不亲和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短花柱长雄蕊(thrum)花型,自花授粉或植株之间互相授粉不结实;长花柱短雄蕊(pin)花型,自花授粉或植株之间互相授粉偶尔可结实;长花柱短雄蕊(pin)花型与短花柱长雄蕊(thrum)花型互相授粉可正常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自交不亲和 原因
下载PDF
普通荞麦×苦荞麦种间杂交时受精失败与纯合胚不发育有关
12
作者 NilufarYasminShaikh 邱敦莲 《国外作物育种》 2002年第4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普通荞麦 荞麦 种间杂交 受精失败 纯合胚
下载PDF
普通荞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和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作者 王秋灵 《乡村科技》 2016年第15期61-61,共1页
普通荞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较为显著,这便显示了普通荞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在遗传时的复杂性和传承性。普通荞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方法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而SSR遗传多样性表现在选取普通荞麦育种时要... 普通荞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较为显著,这便显示了普通荞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在遗传时的复杂性和传承性。普通荞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方法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而SSR遗传多样性表现在选取普通荞麦育种时要考虑多个方面进行选取。基于此,针对普通荞麦的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和SSR遗传多样性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农艺性状 SSR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普通荞麦自交不亲和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14
《榆林科技》 201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榆林农业学校高级农艺师高立荣同志,长期扎根农业科研第一线,进行荞麦优良品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提升我国荞麦生产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曾获多项成果和荣誉...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榆林农业学校高级农艺师高立荣同志,长期扎根农业科研第一线,进行荞麦优良品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提升我国荞麦生产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曾获多项成果和荣誉,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杂种优势利用 自交不亲和 两系法 农业学校 农业科研 技术试验 丰产栽培
原文传递
荞麦脱落酸不敏感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燕 刘瑶 +5 位作者 梁成刚 陈晴晴 石桃雄 陈其皎 孟子烨 陈庆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2,共7页
脱落酸不敏感基因(ABA-insensitive,ABI)是调控植物逆境胁迫应答、种子脱落和休眠等的一类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普通荞麦ABI(CL38501)基因c DNA全长为963 bp,编码320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b ZIP结构域和ABI5家族保守区Ⅱ,推测该... 脱落酸不敏感基因(ABA-insensitive,ABI)是调控植物逆境胁迫应答、种子脱落和休眠等的一类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普通荞麦ABI(CL38501)基因c DNA全长为963 bp,编码320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b ZIP结构域和ABI5家族保守区Ⅱ,推测该基因可能编码ABI5家族蛋白。与野生种质相比,花蕾期和开花期栽培品种ABA信号转导途径中绝大多数基因表达量上调,其中,ABI基因表达量分别上调4.42和3.66倍。对9个栽培品种和5份野生种质的ABI基因进行PCR扩增,发现14份材料的405个位点中多态位点为30个,9个栽培品种间仅含1个多态位点,5个野生种质间含有7个多态位点,说明普通荞麦ABI基因序列高度保守。栽培品种与野生种质ABI序列存在11个共同氨基酸差异位点,蛋白构象预测发现第32位点和第60位点氨基酸发生置换导致蛋白构象发生变化,表明其可能与栽培驯化过程中荞麦丧失休眠与落粒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脱落酸不敏感基因 序列分析 蛋白结构
下载PDF
荞麦属植物淀粉酶和甲酸脱氢酶同功酶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以忠 陈庆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5-402,385,共9页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荞麦属植物8个种42个收集系干种子和发芽种子的淀粉酶和甲酸脱氢酶同功酶。结果表明,荞麦淀粉酶在于种子中缺乏活性,但是在发芽种子中活性很强。在供试材料的发芽种子中共发现23个淀粉酶谱带,其中甜荞和...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荞麦属植物8个种42个收集系干种子和发芽种子的淀粉酶和甲酸脱氢酶同功酶。结果表明,荞麦淀粉酶在于种子中缺乏活性,但是在发芽种子中活性很强。在供试材料的发芽种子中共发现23个淀粉酶谱带,其中甜荞和苦荞分别有10条和8条。不同荞麦种间淀粉酶谱带差异很大,但是同种内不同收集系间差异较小。谱带聚类分析表明大野荞和毛野荞分别与甜荞和苦荞较近缘,支持它们分别为甜荞和苦荞祖先种的假说。在干种子和发芽种子中,发现所有荞麦种类均只有1条位置一致的甲酸脱氢酶谱带,暗示该酶在进化中具有高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苦荞 淀粉酶 甲酸脱氢酶 系统关系 起源与进化
下载PDF
改性荞麦粉对小麦粉黏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影全 魏益民 +1 位作者 张波 严军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0,16,共6页
为揭示改性荞麦粉对小麦粉糊化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改性荞麦粉的食品用途提供依据或参考。以质构重组技术生产的改性荞麦粉为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和小麦粉制备混合粉;采用布拉本德微型黏度糊化仪测定混合粉的黏度特性。添加普通荞麦粉后,混... 为揭示改性荞麦粉对小麦粉糊化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改性荞麦粉的食品用途提供依据或参考。以质构重组技术生产的改性荞麦粉为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和小麦粉制备混合粉;采用布拉本德微型黏度糊化仪测定混合粉的黏度特性。添加普通荞麦粉后,混合粉黏度曲线与普通小麦粉相比呈下降趋势;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混合粉黏度曲线变化不大。随着普通荞麦粉添加比例的增加,混合粉糊化温度呈现"下降—保持—下降"趋势;峰值黏度基本保持不变;峰值黏度温度呈"波浪式"变化;崩解值呈"升高—下降—升高"变化现象;回生值呈"下降—保持"变化趋势。添加改性荞麦粉后,混合粉的黏度曲线与普通小麦粉相比呈明显下降趋势;添加比例越高,混合粉黏度曲线下降越明显。随着改性荞麦粉添加比例的增加,混合粉糊化温度呈现"下降—保持—下降"的趋势;混合粉峰值黏度、崩解值、回生值均呈线性下降趋势;混合粉峰值黏度温度呈"升高—下降"的趋势。添加普通荞麦粉、改性荞麦粉后,混合粉的黏度曲线均明显下降。不同类型荞麦粉对混合粉黏度特性影响不同。普通荞麦粉添加比例对混合粉黏度特性影响不大,改性荞麦粉添加比例增加,混合粉黏度曲线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特性 小麦粉 普通荞麦 质构重组技术 改性荞麦
下载PDF
荞麦新品种赤甜荞1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欣欣 卜一 +5 位作者 路耿新 唐超 李尽朝 白大鹂 彭立强 李炳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62-164,共3页
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别名乌麦、三角麦、花荞等;荞麦属于蓼科荞麦属,是蓼科中唯一粮食作物,一年生草本.我国栽培的主要普通荞麦和鞑靼荞麦两种,前者称甜荞,后者称苦荞.甜荞在世界分布广泛,在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是... 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别名乌麦、三角麦、花荞等;荞麦属于蓼科荞麦属,是蓼科中唯一粮食作物,一年生草本.我国栽培的主要普通荞麦和鞑靼荞麦两种,前者称甜荞,后者称苦荞.甜荞在世界分布广泛,在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赤峰市是我国著名的甜荞生产区,甜荞播种面积约占全自治区的1/3以上,这里地域辽阔,地势地形复杂,以丘陵旱地居多,土质比较瘠薄,因此,荞麦是这一地区古老延袭的主要抗旱、填闲、备荒、救灾作物;赤峰的荞麦以其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品质优良,无公害而在全国著称.但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甜品种混杂、单一,品种退化严重,生产方式落后,耕作粗放,极大地影响了赤峰市荞麦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混杂 荞麦 甜荞 选育报告 粮食作物 一年生草本 赤峰市 普通荞麦
下载PDF
右玉县荞麦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7
19
作者 靳建刚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年第B12期99-100,共2页
荞麦又名乌麦、花麦或三角麦,属廖科。右玉县种植的荞麦品种有普通荞麦(甜荞)和鞑旦荞麦(苦荞)两大类。荞麦籽实营养价值很高,含有淀粉62.00%、蛋白质12.29%、脂肪2.40%,还含有丰富的铁、磷、钙等矿质元素及维生素B1、B2... 荞麦又名乌麦、花麦或三角麦,属廖科。右玉县种植的荞麦品种有普通荞麦(甜荞)和鞑旦荞麦(苦荞)两大类。荞麦籽实营养价值很高,含有淀粉62.00%、蛋白质12.29%、脂肪2.40%,还含有丰富的铁、磷、钙等矿质元素及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E、P和胆碱。现代医学证明.苦荞中富含有一种特殊物质——芦丁.是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膜炎等疾病的中成良药.因此.荞麦不仅是一种有高营养价值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给右玉县荞麦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2006年山西省农业厅将右玉县列入旱杂粮示范基地县.因此右玉县的荞麦生产、开发前景将更为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右玉县 产业化现状 发展对策 营养价值 荞麦生产 维生素B1 矿质元素
下载PDF
荞麦半矮秆突变体的植物学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立荣 党靖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95-96,共2页
在普通荞麦回交育种的后代(BC3)中发现了半矮秆突变体类型,经过4个世代的观察,发现该突变体植株的籽粒、花器、叶片表现正常,但植株形态发生了变异:即“植株伸高受抑制,节间距离缩短,叶片呈对生或轮生状排列,花序集中在顶... 在普通荞麦回交育种的后代(BC3)中发现了半矮秆突变体类型,经过4个世代的观察,发现该突变体植株的籽粒、花器、叶片表现正常,但植株形态发生了变异:即“植株伸高受抑制,节间距离缩短,叶片呈对生或轮生状排列,花序集中在顶端,分枝开张角度大”。其结果,由于节间距离缩短了,使植株高度降低了1/3~1/2,增强了抗倒性,减少了营养消耗,可提高经济系数。分枝开张角度大,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这些变异性状十分有利于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荞麦 半矮秆 抗倒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