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酸靛胭脂混合三明治染色法联合智能分光比色技术结肠镜下Pit pattern分型对结直肠病变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陆军平 李煜熙 +3 位作者 刘秋贤 李淑明 吴爱华 曲召福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9期61-70,共10页
目的 探讨醋酸靛胭脂混合(AIM)三明治染色法联合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结肠镜下Pit pattern分型对结直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22处病灶;分别采用普通内镜、FIC... 目的 探讨醋酸靛胭脂混合(AIM)三明治染色法联合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结肠镜下Pit pattern分型对结直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22处病灶;分别采用普通内镜、FICE和AIM三明治染色+FICE进行检查,并记录Pit pattern分型的检出情况、病理学类型;计算不同模式下Pit pattern分型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度,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不同模式下Pit pattern分型诊断与病理学检查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与普通内镜(74.32%)相比,FICE(92.34%)和AIM三明治染色+FICE (97.30%) Pit pattern分型检出与病理结果符合率更高,且AIM三明治染色+FICE高于FIC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普通内镜相比,FICE和AIM三明治染色+FICE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准确度更高,且AIM三明治染色+FICE高于FIC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普通内镜相比,FICE和AIM三明治染色+FICE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的准确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普通内镜、FICE和AIM三明治染色+FICE预测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 (95%CI:0.711~0.859)、0.881 (95%CI:0.752~0.904)和0.933 (95%CI:0.793~0.961);普通内镜、FICE和AIM三明治染色+FICE预测早期结直肠癌的AUC分别为0.850 (95%CI:0.720~0.866)、0.938(95%CI:0.764~0.951)和0.947 (95%CI:0.803~0.972);AIM三明治染色+FICE预测结直肠肿瘤性病变和早期结直肠癌的Youden指数最大,分别为0.955和0.968。结论 AIM三明治染色+FICE下Pit pattern分型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和早期结直肠癌的准确度较高,可有效提高内镜的诊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靛胭脂混合(AIM)三明治染色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 Pit pattern 结直肠肿瘤 早期结直肠癌
下载PDF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与超声微探头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易楠 周航 +1 位作者 刘邦伦 王江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57-1661,共5页
目的研究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uji intelligent chromoendoscopy,FICE)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重庆市肿瘤医院胃镜检查发现224例食管黏膜病变,分别用FICE结合放大内镜以及超声微探头(miniature ultr... 目的研究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uji intelligent chromoendoscopy,FICE)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重庆市肿瘤医院胃镜检查发现224例食管黏膜病变,分别用FICE结合放大内镜以及超声微探头(miniature ultrasonic probe,MPS)判断病灶性质及病变浸润深度,最终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ICE结合放大内镜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方面准确率高于MPS(P<0.05),与术后病理结果达到中度一致(P<0.01);FICE结合放大内镜判断癌组织是否突破食管黏膜下层中1/3(sm2)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 FICE技术操作简单、图像直观,结合放大内镜诊断食管疾病真实性较好,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食管肿瘤 腔内超声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电子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与智能分光比色技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平 董卫国 汤绍迁 《中国医疗设备》 2009年第11期55-57,61,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电子内镜系统窄带成像技术(NBI)与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各自的优缺点,为广大内镜工作者提供参考价值,也为医院配备"电子染色"内镜系统选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比OLYMPUS EVIS LUCERA SPECTRUM与FUJINON EPX-4... 目的对比研究电子内镜系统窄带成像技术(NBI)与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各自的优缺点,为广大内镜工作者提供参考价值,也为医院配备"电子染色"内镜系统选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比OLYMPUS EVIS LUCERA SPECTRUM与FUJINON EPX-4400电子内镜系统结构组成原理,NBI与FICE的成像特点、临床应用,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结果NBI与FICE技术主要区别在于:NBI系统是在冷光源上多配置了一个窄带干涉滤光片,FICE系统是图像处理中心增加了光谱估计处理电路和相应程序。结论NBI与FICE作为当前"电子染色"内镜的代表,其技术都是最先进的,各有各优势,各大医院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实际来对这两种技术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技术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电子染色 电子内镜系统 谱估计技术
下载PDF
醋酸染色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检测Barrett食管上皮和Barrett相关性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宏超 梁倩萍 +2 位作者 杨德生 方立峰 郑权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醋酸染色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技术在Barrett食管(BE)和Barrett相关性肿瘤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BE患者,分别采用普通模式、醋酸染色联合FICE模式对病变形态、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 目的探讨醋酸染色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技术在Barrett食管(BE)和Barrett相关性肿瘤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BE患者,分别采用普通模式、醋酸染色联合FICE模式对病变形态、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醋酸联合FICE对BE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清晰度均优于普通放大内镜(P=0.00<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的病例中,不规则的黏膜形态在普通模式组和醋酸染色联合FICE组中的阳性率分别是16.7%、100%,不规则血管形态的阳性率分别是16.7%、83.3%;醋酸染色联合FICE对Barrett食管肿瘤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3.3%、敏感性91.6%、特异性93.8%,与普通放大内镜相比在符合率、敏感性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醋酸染色联合FICE可清楚观察BE黏膜病变形态、腺管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结构,对于提高诊断Barrett相关性肿瘤病变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 醋酸 Barrett上皮
下载PDF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宁 黄留业 +4 位作者 刘运祥 吴承荣 崔俊 宋波 衣龙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8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诊断大肠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581例患者进行常规内镜检查,其中197例入选。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FI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并与病理学诊断相比较...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诊断大肠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581例患者进行常规内镜检查,其中197例入选。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FI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并与病理学诊断相比较。结果在197例病人中发现新生性病变398个,其中常规放大内镜下发现病变361个(90.8%),FICE放大模式下发现病变393(98.7%)。FICE放大内镜对肿瘤性及非肿瘤性判断符合率为90.2%(359/398),高于染色放大内镜82.4%(328/398)(P=0.001)。结论FICE放大内镜对大肠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高于普通放大内镜及染色放大内镜,有利于发现平坦型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大肠肿瘤 诊断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与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胃肠道肿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伟 申月明 +1 位作者 曾亚 张颖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和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收集评估NBI和FICE诊断准确性的研究。应用STATA 1...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和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收集评估NBI和FICE诊断准确性的研究。应用STATA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通过拟合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合并检验效应量,比较NBI与FICE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累计病例2598例,其中应用NBI 1269例,应用FICE 1329例。NBI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95%CI 0.636~0.899)、0.827(95%CI 0.576~0.944)、0.87(95%CI 0.84~0.90)。FICE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95%CI 0.626~0.857)、0.880(95%CI 0.617~0.971)、0.85(95%CI 0.82~0.88)。Z检验结果显示,NBI组与FICE组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24,P=0.356)。结论NBI和FICE对于鉴别胃肠道肿瘤具有相似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技术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胃肠道肿瘤 META
下载PDF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东芳 王晓霞 +2 位作者 王树俊 贾超 方立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6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诊断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GMU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HGMUE患者62例,分别在常规内镜、FICE两种模式下观察,比较FICE与常规内镜... 目的探讨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诊断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HGMU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HGMUE患者62例,分别在常规内镜、FICE两种模式下观察,比较FICE与常规内镜模式图像清晰度。结果FICE组3分23例,4分39例;常规内镜组1分9例,2分14例,3分27例,4分12例;FICE明显优于常规内镜模式(Z=-5.925,P〈0.05)。结论在FICE模式下HGMUE黏膜轮廓更能清晰显示,并能准确的指导对病变进行靶向活检,从而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胃黏膜异位症 食管上段 诊断
下载PDF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结合醋酸染色放大结肠镜在大肠细小息肉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余卫中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结合醋酸染色放大结肠镜对大肠细小息肉性质判断的准确性。方法将328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普通白光结肠镜(WLE)检查123例,FICE结合放大结肠镜检查205例,比较两组患者细小息肉检出率,... 目的探讨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结合醋酸染色放大结肠镜对大肠细小息肉性质判断的准确性。方法将328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普通白光结肠镜(WLE)检查123例,FICE结合放大结肠镜检查205例,比较两组患者细小息肉检出率,并将FICE结合染色放大的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比较,检测其诊断符合率。结果WLE组息肉检出率为17.1%,FICE结合放大内镜组息肉检出率为30.7%(P〈0.05)。对大肠肿瘤性息肉及非肿瘤性息肉诊断符合率为95.1%(193/203)、肿瘤性息肉诊断敏感性为89.5%(34/38)、特异性为96.4%(159/165)。结论与WLE相比,FICE结合放大内镜可提高大肠息肉检出率,细致观察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及微血管形态,对大肠细小息肉的内镜即时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操作转换简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腺管开口 微血管形态
下载PDF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安斌 李艳霞 +1 位作者 余世界 沈磊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822-1824,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FICE)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诊断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LST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LST的腺管开口分型,及ESD治疗LST的疗效,术后腺管开口分型与病理结...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FICE)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诊断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LST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LST的腺管开口分型,及ESD治疗LST的疗效,术后腺管开口分型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64例LST患者中,腺管开口Ⅱ型4例、ⅢL型35例、Ⅳ型20例、Ⅴi型5例。病理结果提示4例Ⅱ型患者均为炎性息肉,35例ⅢL型患者中管状腺瘤21例,管状绒毛状腺瘤15例,20例Ⅳ型患者中管状绒毛状腺瘤1例,绒毛状腺瘤16例,早癌3例,5例Ⅴi型患者中绒毛状腺瘤1例,早癌4例。ESD治疗LST的术后安全有效。结论放大内镜诊断LST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LST恶性程度高,可尽早采用ESD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和HIF-1α的表达在大肠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中邦 陈斌 +1 位作者 黄伟 刘尚忠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在大肠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大肠息肉样病变进行黏膜表面细微腺管开口形态分型及微血管形态观察,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变组织H...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在大肠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大肠息肉样病变进行黏膜表面细微腺管开口形态分型及微血管形态观察,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变组织HIF-1α的表达。结果炎症性息肉和癌性息肉的腺管开口形态分型及微血管分型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性息肉HIF-1α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炎症性息肉HIF-1α的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腺管开口分型及微血管分型形态的大肠息肉HIF-1α的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能够清楚观察大肠息肉患者的膜表面微细结构及微血管形态,有利于息肉样病变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HIF-1α在肿瘤性息肉患者组织中的高表达有利于结肠早期癌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缺氧诱导因子-1Α 大肠息肉样病变
下载PDF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与靛胭脂染色大肠镜检查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颜琼 吕沐瀚 +2 位作者 杨丹 廖靖媛 邓明明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38,共9页
目的:系统分析比较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与靛胭脂染色(IC)对提高大肠病变检出率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使用以下关键词:“flexible spectral imaging color enhancement”,“indigo carmine”,“colonoscope”,“colonic lesi... 目的:系统分析比较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与靛胭脂染色(IC)对提高大肠病变检出率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使用以下关键词:“flexible spectral imaging color enhancement”,“indigo carmine”,“colonoscope”,“colonic lesions”,“colon tumor”、“chromoendoscopy”、“虚拟色素内镜”、“靛胭脂质”、“结肠镜”、“色素内镜”、“结肠病变”、“结肠癌”、“结肠息肉”和“灵活的光谱成像色彩增强”检索PubMed、CINAHL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2008年1月-2013年1月之间的相关文章,通过排除最终纳入8篇文章,所有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用比值比(OR^)结果的95%可信区间(CI)评估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率之间的相关性。肿瘤病变(OR^=0.90,95%CI:0.76~1.08,P=0.255)、非肿瘤性病变(OR^=1.09,95%CI:0.92~1.30,P=0.302)、腺瘤(OR^=0.87,95%CI:0.72~1.07,P=0.188)、非肿瘤性息肉(OR^=0.84,95%CI:0.67~1.06,P=0.146)、平坦型病变(OR^=0.87,95%CI:0.71~1.08, P=0.203)、隆起性病变(OR^=1.23,95%CI:0.93~1.64,P=0.153)、右半结肠病变(OR^=0.83,95%CI:0.60~1.14,P=0.251)、横向结肠病变(OR^=0.71,95%CI:0.48~1.05,P=0.086),两者左半结肠病变(OR^=1.35,95%CI:1.01~1.80,P=0.045)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除了左半结肠的病变以外,FICE和IC之间的结肠病变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色素内镜 靛胭脂质 结肠病变 META
下载PDF
蓝激光成像技术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孔结慧 贾柳萍 +2 位作者 黄鹤 伦伟健 洪寅生 《广州医药》 2020年第6期66-70,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蓝激光成像技术(BLI)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及下级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普通内镜下发现的108例食管可疑病变患者,分别给予白光、FICE和BLI不同模式进行观察诊断,再... 目的分析应用蓝激光成像技术(BLI)联合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及下级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普通内镜下发现的108例食管可疑病变患者,分别给予白光、FICE和BLI不同模式进行观察诊断,再结合放大模式对病变部位的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进行观察、分型、判断性质。最后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内镜数据和病理数据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方法、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统计每种内镜检查模式诊断的准确性,分析各方法下IPCL分型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相关性。结果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白光内镜、FICE、BLI以及FICE+BLI等模式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阴性预测及Kappa值呈逐步升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FICE、BLI以及BLI与FICE联合诊断时,IPCL分型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均呈正相关,且BLI联合FICE的相关性强于BLI或FICE单独诊断。结论BLI联合FICE可显著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结合放大内镜下IPCL分型可判断早期食管癌病理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激成像技术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早期食管癌
下载PDF
基于LED智能分光比色技术的直肠-肛管黏膜病灶组织检查内镜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宏智 钱欢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26-527,531,共3页
目的:为克服普通检查内镜,体积大、视野模糊、对比度低,检出率低、漏诊率高等缺点,研制基于LED智能分光比色技术的直肠-肛管黏膜病灶组织检查内镜。方法:将LED智能分光比色技术与检查直肠-肛管黏膜病灶组织的电子内镜技术相结合,开发出... 目的:为克服普通检查内镜,体积大、视野模糊、对比度低,检出率低、漏诊率高等缺点,研制基于LED智能分光比色技术的直肠-肛管黏膜病灶组织检查内镜。方法:将LED智能分光比色技术与检查直肠-肛管黏膜病灶组织的电子内镜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一种用于检查直肠-肛管黏膜病灶组织的电子内镜。黏膜图像通过光谱芯片处理,观察黏膜形态变化,更加精准地诊断直肠-肛管黏膜组织病灶及早期肿瘤性病变,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率和灵敏度。结果:直肠肛门黏膜病灶组织检查内镜,使用LED光源,体积小,便携性高,直肠-肛管黏膜呈像对比度高,为肛肠病灶的识别及肿瘤良恶性的诊治提供新技术。结论:LED智能分光比色技术检查内镜能精准诊断直肠-肛管黏膜组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直肠-肛管黏膜 内镜
下载PDF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平坦型结肠腺瘤中的诊断及漏诊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军平 邓少源 +2 位作者 吴爱华 刘秋贤 李淑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400-405,共6页
目的探究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平坦型结肠腺瘤中的诊断价值及漏诊情况,分析漏诊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平坦型结肠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FICE的诊断效... 目的探究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平坦型结肠腺瘤中的诊断价值及漏诊情况,分析漏诊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平坦型结肠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FICE的诊断效能及漏诊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FICE诊断平坦型结肠腺瘤漏诊的因素,构建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100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平坦型结肠腺瘤,Ⅱa型90例(90.00%),Ⅱb型8例(8.00%),Ⅱc型2例(2.00%),经FICE检查的敏感度为73.00%,检出率为75.00%,Kappa值为0.683,漏诊率为2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隆起型腺瘤、肠道准备不充分、腺瘤大小≤5 mm、腺瘤位置在右半结肠、医生经验<1000例、退镜时间<6 min是影响FICE诊断平坦型结肠腺瘤漏诊的危险因素(P<0.05);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73(95%CI:0.806~0.928,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4%和82.46%,区分度较好,模型整体预测的准确性较高。结论FICE在平坦型结肠腺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存在漏诊情况,与患者的年龄、腺瘤大小、医生经验等因素有关,应引起临床重视,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平坦型结肠腺瘤 诊断效能 漏诊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喉白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5
作者 彭莉 邓安春 +1 位作者 周雪琴 包小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FICE)对喉白斑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内镜检查的69例喉白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行普通白光内镜(white light end... 目的探讨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FICE)对喉白斑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内镜检查的69例喉白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行普通白光内镜(white light endoscopy,WLE)模式检查,然后行FICE模式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活检,重点观察FICE模式下的上皮乳头状微血管袢(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的分型情况。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WLE与FICE两种模式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不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IPCL分型差异。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全部69例患者共35例(50.7%)恶性病变和34例(49.3%)非恶性病变(包括20例良性病变和14例癌前病变)。WLE和FICE两种模式对喉白斑恶性病变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WLE、FICE模式的敏感度分别为86.7%和94.1%,特异度分别为76.9%和91.4%。FICE模式的诊断符合率为92.8%,显著高于WLE模式(81.2%)(P<0.05)。三种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IPCL分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型与Ⅱ型均为良性病变,癌前病变以Ⅲ型为主,恶性病变以Ⅴ型为主。结论FICE对喉白斑的良/恶性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诊断价值优于普通WLE模式,其中IPCL分型与病理组织下检查结果明显相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喉白斑 诊断 上皮乳头状微血管袢
下载PDF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艳霞 余世界 +1 位作者 沈磊 罗和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年第12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57例食管可疑病变患者分别接受FICE染色内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2%Lugol液染色内镜、2%Lugol液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并将内镜检查结果与活检病理结果进...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57例食管可疑病变患者分别接受FICE染色内镜、FICE染色放大内镜、2%Lugol液染色内镜、2%Lugol液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并将内镜检查结果与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FCIE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阳性率为92.6%(25/27),Lugol液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阳性率为88.9%(24/2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阳性率为96.3%(26/27),Lugol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阳性率为92.6%(25/27),两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556)。FICE染色放大内镜可清晰观察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形态并进行分型,早期食管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IPCL分型主要为Ⅳ和V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食管炎主要为Ⅱ和Ⅲ型,正常食管主要为I型;而2%Lugol液染色放大内镜尚不能清晰观察IPCL分型。FICE染色内镜模式下无不良反应发生;2%Lugol液染色内镜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33/257)。结论FICE染色放大内镜能准确判断早期食管癌病理分型,提高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是Lugol液染色内镜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
原文传递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艳霞 沈磊 +2 位作者 罗和生 沈志祥 于皆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180例临床拟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先后接受FICE染色内镜、FICE放大内镜、乙酸染色内镜和乙酸染色放大内镜4种模式下的内镜检查,将4种模式下的BE诊断结果与...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180例临床拟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先后接受FICE染色内镜、FICE放大内镜、乙酸染色内镜和乙酸染色放大内镜4种模式下的内镜检查,将4种模式下的BE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诊断一致性采用Kappa值进行评价。结果病理确诊BE患者35例,检出率为19.4%(35/180)。FICE染色内镜诊断BE的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81.7%、82.1%、80.O%、51.9%、94.4%、0.52,乙酸染色内镜对应值分别为72.8%、73.2%、71.4%、39.1%、91.4%、0.34,FICE染色放大内镜对应值分别为97.8%、98.6%、94.3%、94.3%、98.6%、0.93,乙酸染色放大内镜对应值分别为85.6%、88.3%、74.3%、60.5%、93.4%、0.58。FICE染色内镜诊断BE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好于乙酸染色内镜(P〈0.05),FICE染色放大内镜诊断BE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好于乙酸染色放大内镜(P〈0.05)。结论FICE染色内镜诊断BE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联合放大内镜能显著提高BE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ETT食管 病理学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原文传递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定位下EMR及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尚日 李艳霞 +1 位作者 沈磊 罗和生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比较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定位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asal dissection,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效果。[方法]63例LST患者在FICE定位下分别... [目的]比较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定位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asal dissection,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效果。[方法]63例LST患者在FICE定位下分别行EMR(38例)及ESD(25例)治疗,对比分析EMR和ESD两种方法的切除效果、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对于最大径≤20mm的肿瘤,EMR和ESD两种方法均能整块切除,且无肿瘤残留(P>0.05);对于最大径>20mm的肿瘤,ESD能整块切除,EMR需分次切除(P<0.05),且ESD术后肿瘤残留明显少于EMR(P<0.05)。ESD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MR(P<0.05),但术后出血率和穿孔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LST安全有效,而EMR操作简便,用时较短,对于≤20mm的LST仍然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原文传递
电子支气管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对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洁丽 周航 王江红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4177-4180,共4页
目的研究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中央型肺癌的观察效果,选出最佳波长组合,探讨FICE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1-10月在重庆市肿瘤医院进行支气管镜检查,资料保存完整,有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患者146例纳入研究。分别... 目的研究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对中央型肺癌的观察效果,选出最佳波长组合,探讨FICE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1-10月在重庆市肿瘤医院进行支气管镜检查,资料保存完整,有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患者146例纳入研究。分别用白光支气管镜(WLB)及FICE观察,FICE 10组波长组合分别对毛细血管形态进行评分,选出最佳波长组合,分别钳取活检,最终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研究。结果 FICE 10组波长组合对病灶观察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长组合8[红(R)=540(2)、绿(G)=505(4)、蓝(B)=420(5),波长(nm,增益值)]在观察病灶血管纹理方面优于其他波长组合(Rank%=9.74)。FICE对病灶性质的判断准确率为88.4%,结合WLB对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为96.6%,与单独WLB比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ICE波长组合8[R=540(2)、G=505(4)、B=420(5),波长(nm,增益值)]对观察中央型肺癌病变组织的黏膜浅表毛细血管形态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 肺肿瘤 支气管镜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中央型肺癌
下载PDF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与染色技术对诊断大肠肿瘤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宁 黄留业 +4 位作者 刘运祥 吴承荣 崔俊 宋波 衣龙志 《中国消化内镜》 2008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诊断大肠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07.8~2008.3间共581例患者进行常规内镜检查,其中发现大肠新生物或息肉样病变者共197例入选。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FI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病变进...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在诊断大肠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07.8~2008.3间共581例患者进行常规内镜检查,其中发现大肠新生物或息肉样病变者共197例入选。分别采用常规放大技术、FICE放大技术及染色放大技术对病变进行腺管开口分型及毛细血管形态观察,对病变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结果在197例病人中发现新生性病变398个,其中常规放大内镜下发现病变361个(90.8%),FICE放大模式下发现病变393个(98.7%)。FICE放大内镜比染色放大内镜更能清晰显示粘膜毛细血管结构形态(P<0.05),在显示腺管开口方面两者无统计学意义。FICE放大内镜对肿瘤性及非肿瘤性判断符合率为91.3%(359/398),高于染色放大内镜82.4%(328/398)(P<0.05)。结论FICE放大内镜可以观察粘膜表面微细结构及毛细血管形态,对大肠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高于普通放大内镜及染色放大内镜,特别有利于发现平坦型病变,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大肠肿瘤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