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艺疗法联合智能反馈训练在老年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影 赵乐妍 +3 位作者 屈丽颖 李媛媛 王丽娜 刘岩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2970-2973,2977,共5页
目的 探讨园艺疗法联合智能反馈训练在老年脑梗死(CI)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4月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92例老年CI后伴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园艺疗法联合智能反馈训练在老年脑梗死(CI)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4月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92例老年CI后伴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给予对照组园艺疗法干预,给予观察组园艺疗法联合智能反馈训练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4周。对比干预前、最后一次干预结束时2组认知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与跌倒风险。结果 干预后,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评分、足跟内侧压力、足跟外侧压力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运动椭圆面积、运动长度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简明平衡评价系统测试量表(mini-BESTest)评分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园艺疗法联合智能反馈训练可促进老年CI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提升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园艺疗法 智能反馈训练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明铃 毛文浒 《西藏医药》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比较两组下肢肢体功能(FMA-LE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平衡功能(BB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MA-LE评分、BB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 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肢体功能康复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区瑞庆 覃朋 林春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0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和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探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和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胫前肌最大等长收缩时的积分肌电值(iEMG)、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B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4周,两组患者在iEMG、FMA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B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并且治疗组干预4周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增强患者步行能力,并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肌电生物反馈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功能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岳盼盼 张为民 闫雪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88-91,共4页
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逐步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以弥补常规康复训练的不足。本文对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的发展、工作原理、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 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逐步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以弥补常规康复训练的不足。本文对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的发展、工作原理、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脑卒中 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上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揿针对脑卒中患者肩、肘、手功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刘泽晶 陈世宏 +2 位作者 钱晓蕊 杨华 徐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1期988-992,共5页
目的探究上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揿针对脑卒中患者肩、肘、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上肢智能反馈训练+揿针治疗。采... 目的探究上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揿针对脑卒中患者肩、肘、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上肢智能反馈训练+揿针治疗。采用Fugl-Meyer量表(FMA)、上肢功能评分(UEFI)、Berg平衡量表(BBS)分别评估上肢运动、手、平衡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状态表(MoCA)、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MA、UEFI、BBS评分、肩和肘活动程度、MoCA评分、NIHSS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FMA、UEFI、BBS、MoCA评分及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8.38、5.95、3.58、2.20、6.24、3.39、3.58、4.17,P均<0.05),肩外展、肩前屈、伸肘、屈肘评分,NIHSS评分及Hcy、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6.31、-7.96、-3.00、-2.74、-5.98、-3.05、-5.23,P均<0.05)。结论上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揿针疗法通过多种机制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肩和肘活动度以及认知和神经功能,有利于促进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智能反馈训练 揿针 脑卒中患者 手功能 肩功能 肘功能
下载PDF
川平法联合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左菲菲 成旭东 +1 位作者 姬余良 李菲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川平法联合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9例脑梗死患者按康复护理方式差异设置对照组(125例)与研究组(1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川平法联合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进行康复治疗。... 目的:研究川平法联合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9例脑梗死患者按康复护理方式差异设置对照组(125例)与研究组(1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川平法联合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进行康复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训练后研究组甘油三酯(TG)、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积分肌电(IEMG)值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川平法联合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水平,提高预后水平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反复促通疗法 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盘德 容小川 +2 位作者 林楚克 刘翠华 周惠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观察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A2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进行患侧上肢训练,1次/d,30min/次,每周5... 目的观察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A2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进行患侧上肢训练,1次/d,30min/次,每周5~6次;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行患侧上肢肌力(MMT)、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MA)评估。结果 (1)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MMT评估患侧上臂肌力、伸腕肌和屈腕肌肌力有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周后,患侧肌力明显改善(P<0.05~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FMA评定得分治疗1、2周后均增加(P<0.001)。对照组治疗后1、2周也增加,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更大,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2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2周后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肌力、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智能反馈训练
下载PDF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邵岚 白定群 +3 位作者 余和平 王大武 李小宏 陈大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5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损伤平面T10—L1,ASIA分级C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5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损伤平面T10—L1,ASIA分级C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站立床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用ASI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ASIA-LEMS),Berg平衡量表(BBS),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ASIA-LEMS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WISCI-Ⅱ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组ASIA-LEMS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WISCI-Ⅱ评分高于电动起立床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Barthel指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能力恢复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脊髓损伤 电动起立床
下载PDF
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丁志清 丁勤能 +3 位作者 刘蓓蓓 谢财忠 汤江帆 刘燕 《东南国防医药》 2016年第3期268-270,277,共4页
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4周后评估患者... 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4周后评估患者下肢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EMG)、协同收缩率(CR),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膝屈曲和踝背伸时的协同收缩率、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脑卒中 下肢 平衡
下载PDF
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作业治疗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斌 高晶 +2 位作者 薛晶晶 何璐娜 王丽娜 《中国康复》 2022年第10期611-613,共3页
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作业治疗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型偏瘫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等常规康复训练和作业治疗,... 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作业治疗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型偏瘫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等常规康复训练和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患儿经12周治疗后,FMFM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作业治疗能有效提高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痉挛型偏瘫 精细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计忠宇 尹同珍 马红如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3期429-430,共2页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是近年来用于康复治疗领域的新型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相较于普通电动起立床新增了智能反馈、减重支持以及虚拟踏步训练系统,已被证实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但目前国内将其用于脊髓损伤...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是近年来用于康复治疗领域的新型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相较于普通电动起立床新增了智能反馈、减重支持以及虚拟踏步训练系统,已被证实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但目前国内将其用于脊髓损伤相关功能障碍的报道还较少。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疗效及机制,现进行前瞻性对照试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功能恢复
下载PDF
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平衡、步行和ADL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解东风 冯碧珍 +3 位作者 许长城 李奎 付奕 李鑫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9期1085-1086,1088,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平衡、步行和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普通电动起立床训练,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每组患者治... 目的探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平衡、步行和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普通电动起立床训练,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每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LE)、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平衡、步行和ADL能力。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早期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和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电动起立床 脑卒中 下肢功能
下载PDF
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和作业治疗在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云 杨小燕 李妙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8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作业治疗能否可效地促进偏瘫患者功能障碍的上肢康复。方法对照组采用康复作业治疗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2辅助训练。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FMA)评...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作业治疗能否可效地促进偏瘫患者功能障碍的上肢康复。方法对照组采用康复作业治疗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2辅助训练。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上肢的综合运动功能;采用巴氏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作业治疗能显著地促进偏瘫患者功能障碍的上肢康复,本文采用的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2 作业治疗 偏瘫 上肢功能障碍 治疗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基 张盘德 +4 位作者 刘翠华 彭小文 何慧斌 曾义新 赵荣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5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站起-行走"计时测试(TUGT)结果。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I)评分分别为(18.96±3.37)、(25.58±4.1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4.42±3.15)、(16.36±3.5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步行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TUGT为(15.86±4.69)s,短于对照组的(23.54±4.1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1, P=0.000<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TUGT为(8.42±1.13)s,短于对照组的(18.97±2.6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14, P=0.000<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可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显著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探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脑卒中 足内翻下垂 步行功能
下载PDF
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早期手功能运动及日常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俏慧 许燕飞 +2 位作者 林燕 陈志芬 翟春苗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2期2004-2005,2007,共3页
目的 探究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早期患者手功能运动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早期手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 探究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早期患者手功能运动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早期手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前及训练1个月、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偏瘫手的运动功能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手运动功能状态改良量表(M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训练1个月、3个月后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智能反馈训练系统不仅提高脑卒中早期患者偏瘫手的运动功能状态,还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高偏瘫手的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功能 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智能反馈训练联合冲击波对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玲华 万洪梅 +1 位作者 刘摩 余明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7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中智能反馈训练联合冲击波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021年6-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的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中智能反馈训练联合冲击波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021年6-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脑卒中上肢屈肘痉挛的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同时采用上肢智能反馈训练联合冲击波疗法。统计分析两组上肢痉挛程度、肘关节活动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屈肘肌群、前臂旋前肌群MAS分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屈肘肌群、前臂旋前肌群MAS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屈肘肌群、前臂旋前肌群MAS分级均低于治疗前(P<0.05),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FMA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MA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FMA评分、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中智能反馈训练联合冲击波治疗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上肢痉挛 常规康复训练 智能反馈训练 冲击波 上肢痉挛程度 肘关节活动度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改善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津宁 鲍晓 +3 位作者 刘惠宇 王日升 张林剑 朱丽芳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对下肢痉挛肌肉加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对下肢痉挛肌肉加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症治疗。使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各组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各时间点,治疗组MAS、FMA、BBS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 <0. 05)。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能明显改善痉挛性下肢瘫痪的肌肉痉挛,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肌张力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下载PDF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中医揿针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术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俊 朱冬燕 +2 位作者 梁丽 韩珍真 黄志东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1期132-133,共2页
目前,对于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的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为早期手术和药物干预,但对于患者术后下肢功能康复的关注较少。本研究对SCI患者术后给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中医揿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 目前,对于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的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为早期手术和药物干预,但对于患者术后下肢功能康复的关注较少。本研究对SCI患者术后给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中医揿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确诊胸腰段骨折且合并SCI的患者62例,均于损伤后3d内行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椎管减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中医揿针 脊髓损伤 术后功能
下载PDF
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脑梗死后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红颖 单晶丽 王凤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8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 目的:观察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配合电动起立床治疗。各组分别在康复开始前1天和康复第30天进行2次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定。ADL采用巴氏指数评分法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其FM和B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更加有效,能进一步促进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电动起立床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在急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楠 刘绪涛 谢豪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6期1755-1758,共4页
目的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在急性脑卒中(ACS)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S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方案不... 目的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在急性脑卒中(ACS)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S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方案不同分为tDCS组和联合组,各42例。tDCS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炼+tDCS治疗,联合组在tDCS组基础上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中国人卒中量表(CSS)评定神经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评定平衡功能,采用巴氏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tDCS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4,P<0.05)。治疗后,两组FMA-L、BBS、BI和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CSS、TUGT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而联合组FMA-L、BBS、BI和SS-QOL量表评分分别为(28.86±3.47)、(44.84±6.31)、(72.26±8.67)、(183.34±25.06)分,均高于tDCS组[(23.10±5.11)、(39.06±7.28)、(61.80±8.31)、(161.25±33.84)分],CSS、TUGT分别为(9.75±2.16)、(19.29±8.50)分,均低于tDCS组[(15.08±2.71)、(26.13±1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满意度为92.86%,明显高于tDCS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2,P<0.05)。结论tDCS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治疗ACS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神经、运动、平衡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