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火交融:“新主流”背景下香港动作电影的暴力美学展现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显泽 魏万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香港电影历经了起起伏伏,但始终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纵观时下电影,从制作构成上看,港产动作电影已占据半壁江山,而从影片类型上看,“新主流电影”同样是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新主流”已然成了中国电影共同奋进的新赛道。同时,动作... 香港电影历经了起起伏伏,但始终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纵观时下电影,从制作构成上看,港产动作电影已占据半壁江山,而从影片类型上看,“新主流电影”同样是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新主流”已然成了中国电影共同奋进的新赛道。同时,动作片以身体美学作为美学表达基础,港片在此之上又发展出了独特的“港式暴力美学”。其大致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形式上暴力元素的坐标移位;二是内核上动作电影的文化合流。该文着重论述了这两个特点的呈现。“新主流”背景下对香港动作电影暴力美学的探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港片的流变,并为之后的电影创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动作电影 新主流电影 暴力美学 文化合流 现实主义
下载PDF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到影视剧中的暴力美学
2
作者 李易阳 黄少华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0期167-172,共6页
一部优秀的暴力美学电影,要将暴力的美学和美学的暴力相结合,暴力元素和美学因子自然结合,不能有一丝的矫揉造作。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人是最易受攻击的脆弱的主体,他把人的心理世界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本我是人的最... 一部优秀的暴力美学电影,要将暴力的美学和美学的暴力相结合,暴力元素和美学因子自然结合,不能有一丝的矫揉造作。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人是最易受攻击的脆弱的主体,他把人的心理世界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本我是人的最原始的本能冲动,其中就包括暴力攻击的本能,它服从于“快乐原则”,是人的各种行为的最后根源和决定因素。暴力美学就是给暴力行为以道德基础,通过暴力和美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人类心理宣泄,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暴力美学 暴力 美学
下载PDF
暴力美学视域下的陶艺
3
作者 欧阳宁远 《陶瓷》 CAS 2024年第4期111-113,183,共4页
暴力美学越来越多地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展现;在陶艺作品中却少被谈起。暴力美学下的艺术作品有着许多的共同的表现方法,例如使用热烈的色彩与释放材料的张力来宣泄情感,不仅直接地展现暴力本身,还通过高度仪式化的制造冲突与破碎的... 暴力美学越来越多地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展现;在陶艺作品中却少被谈起。暴力美学下的艺术作品有着许多的共同的表现方法,例如使用热烈的色彩与释放材料的张力来宣泄情感,不仅直接地展现暴力本身,还通过高度仪式化的制造冲突与破碎的方式表现崇高感。笔者以具体的作品为例,探讨了暴力美学视域下的陶艺所呈现给观众的不仅是抽象表现主义带来的情感,更深入地分析了暴力美学之下的痛感体验,攻击欲的释放,认识到生死本能,以及悲剧性的审美和酒神精神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美学 陶艺 破碎 痛感 攻击欲 酒神精神
下载PDF
中国神话史诗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以《封神第一部》为例
4
作者 韩笑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5期162-164,共3页
《封神第一部》是由乌尔善执导的“神话史诗”类型电影,在票房与口碑两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影片上映以来,口碑长线发酵,豆瓣评分已上涨至7.8。影片呈现出的鲜明的暴力美学风格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暴力动作场面的奇观化... 《封神第一部》是由乌尔善执导的“神话史诗”类型电影,在票房与口碑两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影片上映以来,口碑长线发酵,豆瓣评分已上涨至7.8。影片呈现出的鲜明的暴力美学风格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暴力动作场面的奇观化、暴力的风格化、暴力的浪漫化三个方面对《封神第一部》蕴含的暴力美学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影片中的长镜头、音乐、色彩等视听元素进行解构,探讨中国神话史诗类型电影中暴力美学风格的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神第一部》 暴力美学 神话史诗 审美特征
下载PDF
《疯狂的赛车》:黑色喜剧中的暴力美学研究
5
作者 李子歆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电影《疯狂的赛车》是宁浩导演的“疯狂三部曲”之一,延续了其一贯的“宁式喜剧”风格,展现出黑色幽默下的暴力美学特征。影片极具喜剧张力,将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冲突通过诙谐戏谑的手法表现出来,凸显其悲情内核。宁浩导演用其独特的视听... 电影《疯狂的赛车》是宁浩导演的“疯狂三部曲”之一,延续了其一贯的“宁式喜剧”风格,展现出黑色幽默下的暴力美学特征。影片极具喜剧张力,将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冲突通过诙谐戏谑的手法表现出来,凸显其悲情内核。宁浩导演用其独特的视听语言、巧妙的情节设置及幽默的人物形象,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将暴力美学应用到了极致,给观众带来了一次完美的视听体验。文章主要对《疯狂的赛车》这部标准黑色喜剧中的暴力美学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狂的赛车》 黑色喜剧 暴力美学 宁浩
下载PDF
论功夫片《叶问》的暴力美学呈现
6
作者 张京杰 《影视制作》 2023年第1期58-61,共4页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门派众多,招式繁杂,是功夫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也是电影题材中永恒存在的分类。本文以香港地区经典功夫片《叶问》为例,探究其如何通过色彩、造型、景别、剪辑节奏、武术流派风格、武打动作设计等...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门派众多,招式繁杂,是功夫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也是电影题材中永恒存在的分类。本文以香港地区经典功夫片《叶问》为例,探究其如何通过色彩、造型、景别、剪辑节奏、武术流派风格、武打动作设计等丰富的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性格,流畅自然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从而给观众带来最佳的观影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问 功夫片 暴力美学 剪辑节奏 武学风格 色彩 色调
下载PDF
暴力美学:中国电影对杂耍蒙太奇的变异接受
7
作者 杨树林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3年第8期55-57,共3页
暴力美学是一个在香港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电影美学概念,是从杂耍蒙太奇变异出来的一种技巧论的形式美学观念。中国暴力美学电影创作保留了杂耍蒙太奇追求形式美感的合理内核,刨除了杂耍蒙太奇中的道德说教功能,在价值选择上偏向娱乐化,并... 暴力美学是一个在香港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电影美学概念,是从杂耍蒙太奇变异出来的一种技巧论的形式美学观念。中国暴力美学电影创作保留了杂耍蒙太奇追求形式美感的合理内核,刨除了杂耍蒙太奇中的道德说教功能,在价值选择上偏向娱乐化,并产生了功夫电影、武侠电影等新电影类型,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浪漫诗意暴力美学。其变异接受背后又有着深厚的心理根源、文化根基和社会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美学 杂耍蒙太奇 变异接受
下载PDF
“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 被引量:115
8
作者 郝建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106,共8页
“暴力美学”起源于美国,在香港发展成熟。它是香港电影人对于世界电影语言系统和电影文化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形式体系,它提供给观众的是在道德教化以外的形式感。暴力美学的形式展示中... “暴力美学”起源于美国,在香港发展成熟。它是香港电影人对于世界电影语言系统和电影文化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形式体系,它提供给观众的是在道德教化以外的形式感。暴力美学的形式展示中,各种导演的基调有较大差别,有的导演十分成功地在暴力美学的影片中展示温情的人道情感,有的则更钟情于血腥和黑色。这一电影形态在东西方之间的反馈、振荡式的发展、成熟给电影心理学、电影形式美学、电影社会学以及电影人类学提出了新的、颇为复杂的课题。暴力美学的创作和观赏显现的是人类共同的集体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美学 形式感 心理机制 文艺社会学 蒙太奇 电影
下载PDF
中国武术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被引量:5
9
作者 唐志云 周斌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人类的暴力本能与生俱来,具有普遍性。暴力成为了现代电影史上的奇观,对暴力影像的美学欣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中国武术与暴力影像的联姻,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是由武术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同时,也是传统武侠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影... 人类的暴力本能与生俱来,具有普遍性。暴力成为了现代电影史上的奇观,对暴力影像的美学欣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中国武术与暴力影像的联姻,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是由武术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同时,也是传统武侠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影响的结果。中国武术电影对暴力的美学呈现有其独特的方式,主要体现为暴力呈现的喜剧化、舞蹈化及诗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电影 暴力影像 暴力美学
下载PDF
从“暴力美学”视域审视武术技击美的心理归因及和谐思想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刚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7-321,共5页
从"暴力美学"的全新视角,对武术进行客观审视。武术的攻防技击美是武术之美的核心,踢、打、摔、拿、击、刺、劈、砍等组成武术攻防的基本要素是原始暴力元素的体现,对人性攻击本能的崇尚和人们的英雄情结是武术彰显攻防技击... 从"暴力美学"的全新视角,对武术进行客观审视。武术的攻防技击美是武术之美的核心,踢、打、摔、拿、击、刺、劈、砍等组成武术攻防的基本要素是原始暴力元素的体现,对人性攻击本能的崇尚和人们的英雄情结是武术彰显攻防技击之美的心理归因;武术技击是"暴力美学"时代武打影视的核心素材;通过对武德的强化、武技的规范、规则的制约、美感的提升等,最大化弱化和消解武术中的"暴力元素",使武术呈现出适度体现"暴力元素"又巧妙消解暴力的二律背反态势;弱化和消解暴力是武术技击美的特质,也是"和谐社会"理念下武术的生存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技击 暴力 暴力美学
下载PDF
“动刀”:当代小说叙事的暴力美学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晓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163,共13页
刀在传统社会中不过是一件农具或冷兵器,但在中国当代小说叙事中则起到中心化的结构作用。尤其是进入新世纪,随着底层叙事的兴盛,刀又经常充当重要的道具,在小说叙事的高潮中如期而至。中国当代作家只有用到刀的时候,他/她的叙事才得心... 刀在传统社会中不过是一件农具或冷兵器,但在中国当代小说叙事中则起到中心化的结构作用。尤其是进入新世纪,随着底层叙事的兴盛,刀又经常充当重要的道具,在小说叙事的高潮中如期而至。中国当代作家只有用到刀的时候,他/她的叙事才得心应手,显示出力道和内在的激情。因此,这促使我们去审视中国现代以来暴力美学的传统。现代小说通过暴力展现了现代性的宏大叙事,完成了它对民族国家建构的美学想象。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底层叙事,在重新寻求历史正义时,再度有祭刀仪式,刀再度成为叙事的重要道具。但"动刀"也难以完全承载小说的审美意蕴,作家开始寻求逃脱的方式,那就是以其突然变异的意外的方式,来使小说的叙事转折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刀 暴力美学 现代性 历史正义
下载PDF
试论“暴力美学”及其特征 被引量:28
12
作者 尹洪 冷欣 程辉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5-98,15,共5页
"暴力美学"原指起源于美国,在香港电影界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现代社会所指"暴力美学"的范围不仅仅包括电影,还包括电子游戏、漫画、动画、平面设计、广告等多个方面。通过研究"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原指起源于美国,在香港电影界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现代社会所指"暴力美学"的范围不仅仅包括电影,还包括电子游戏、漫画、动画、平面设计、广告等多个方面。通过研究"暴力美学",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其真正的美学价值与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美学 美学 吸引力蒙太奇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影像特效的灾难片的暴力美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迪声 王翔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3-154,共2页
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升级,观众对影像市场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电影中的"暴力"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影像元素。这些元素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不断被接受,甚至被向往,以此引发快感,暴力拥有了"美学"的名义。郝建将"暴力美学"定义为:"是有... 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升级,观众对影像市场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电影中的"暴力"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影像元素。这些元素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不断被接受,甚至被向往,以此引发快感,暴力拥有了"美学"的名义。郝建将"暴力美学"定义为:"是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的,它就是指起源于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美学 影像市场 美学研究 灾难片 数字化 电影产业 消费需求 约定俗成
下载PDF
探析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作品中的暴力美学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彦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2,共2页
作为"暴力美学"大师,美国独立电影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以其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电影风格开创了一个电影新时代。"暴力美学"是昆汀电影的艺术标志,他的暴力是美的,幽默的,同时又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暴力&q... 作为"暴力美学"大师,美国独立电影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以其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电影风格开创了一个电影新时代。"暴力美学"是昆汀电影的艺术标志,他的暴力是美的,幽默的,同时又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暴力"已成为其电影的符号,是他对现实进行批判和抨击的方式。研究昆汀·塔伦蒂诺的成长经历与电影作品,揭示昆汀暴力美学的独特风格,有助于阐释暴力美学在电影中的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汀·塔伦蒂诺 电影 暴力美学
下载PDF
从纪实性到娱乐性——中国军事电影的暴力美学嬗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菁 黎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军事与战争、暴力息息相关。作为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军事电影不仅记述着中国的革命史、军事史、战争史,同时也形象生动地反映着不同历史语境下中国电影对于暴力的呈现方法和美学理念的时代更迭。从纪实性、政治性到娱乐性... 军事与战争、暴力息息相关。作为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军事电影不仅记述着中国的革命史、军事史、战争史,同时也形象生动地反映着不同历史语境下中国电影对于暴力的呈现方法和美学理念的时代更迭。从纪实性、政治性到娱乐性,中国军事电影中的暴力表达一方面印证着电影艺术中暴力美学的发展轨迹,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国独特的国情、意识形态和传统文艺理念的深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军事电影 纪实性 政治性 娱乐性 暴力美学
下载PDF
论金基德电影暴力美学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4
16
作者 易晓莉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3,共2页
“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个关乎生死的哲学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又是世界电影长廊中的重要景观”。①在暴力的美学呈现中,韩国导演金基德显示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不同的暴力逻辑。“暴力逻辑的不同源于导演对人性的不... “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个关乎生死的哲学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又是世界电影长廊中的重要景观”。①在暴力的美学呈现中,韩国导演金基德显示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不同的暴力逻辑。“暴力逻辑的不同源于导演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和传统文化心理的差异”。金基德电影中的暴力表现既不同于吴宇森“浪漫主义的绚烂”.也不同于北野武的“深沉、孤独、冷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美学 文化内涵 电影 基德 传统文化心理 社会问题 哲学问题 浪漫主义
下载PDF
东方暴力美学的多重书写——简析影片《叶问》 被引量:3
17
作者 雷凌航 周琳子 《电影评介》 2009年第8期24-25,共2页
占据今年贺岁档的影片是清一色的"中国制造":《梅兰芳》、《爱情左灯右行》、《非诚勿扰》、《大搜查》、《叶问》,其中后者是为数不多的港产片之一。《叶问》公映后,舆论媒体纷纷褒奖其为"最好看的功夫片",主要原... 占据今年贺岁档的影片是清一色的"中国制造":《梅兰芳》、《爱情左灯右行》、《非诚勿扰》、《大搜查》、《叶问》,其中后者是为数不多的港产片之一。《叶问》公映后,舆论媒体纷纷褒奖其为"最好看的功夫片",主要原因在于影片本身诠释出超越形式主义的新暴力美学:白描手法的动作表现,女性主义、哲学思想的渗透,纪录式风格等,是近年来少有的商业电影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描 暴力美学 女性主义 症候
下载PDF
追逐暴利的“暴力”——试论文化产业化背景下“暴力美学”电影的盛行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丹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8,共3页
"暴力美学"电影的最初产生,是有着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的。然而,最初的市场成功之后,文化产业的逐利性使得电影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跟风之作,这使得"暴力美学"电影演变成为一种典型的后工业时代的媚俗艺术,仅仅依靠一... "暴力美学"电影的最初产生,是有着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的。然而,最初的市场成功之后,文化产业的逐利性使得电影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跟风之作,这使得"暴力美学"电影演变成为一种典型的后工业时代的媚俗艺术,仅仅依靠一味的模仿重复,或者以先进的数字技术制造出来精美的画面来吸引观众,却难掩其思想内容的空洞。它必然走向衰败。文化产业必须注重创意,注重思想性,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美学”文化产业 媚俗艺术 创意
下载PDF
《赤壁》:视觉盛宴下的暴力美学与灵魂缺位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鹏群 王晓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3-44,共2页
《赤壁》堪称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大片,但它的市场化取向过于明显,它离我们所期待的经典大片还有很远距离,它在票房收获的同时,却因为史诗品质的缺乏,并在战争暴力的宣泄中缺乏文化底蕴,人物性格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这就决定了它无法满... 《赤壁》堪称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大片,但它的市场化取向过于明显,它离我们所期待的经典大片还有很远距离,它在票房收获的同时,却因为史诗品质的缺乏,并在战争暴力的宣泄中缺乏文化底蕴,人物性格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这就决定了它无法满足观众深层次的文化需求,又给观众带来一丝怅惘和失落,无法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以后国产片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 视觉盛宴 暴力美学 灵魂缺位
下载PDF
影像体验中的本土与他者——新版《西游记》的后现代“暴力美学”特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红学 李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15-116,共2页
随着新版《西游记》电视剧在各大卫星频道的热播,对于这一经典翻拍的评论和质疑也日渐高涨。从西方电影的经典之作《指环王》到中国的魔幻影视剧,后殖民主义美学视阈的"本土"与"他者"成为解读这一现象的切入点,本土他者也不再泾渭... 随着新版《西游记》电视剧在各大卫星频道的热播,对于这一经典翻拍的评论和质疑也日渐高涨。从西方电影的经典之作《指环王》到中国的魔幻影视剧,后殖民主义美学视阈的"本土"与"他者"成为解读这一现象的切入点,本土他者也不再泾渭分明地各占一方,而是出现"主体间性"的双重建构。而此种美学特质也正是在商业性、视觉性消费的语境中呈现出来的,暴力美学无疑在这部电视剧中承担了"后现代"最为明显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版《西游记》 本土与他者 暴力美学 后现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