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4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1
作者 葛亮 刘富铭 田树革 《化学工程师》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研究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总木脂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含量,结果表明,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总木脂素含量为95.68%,牛蒡苷含量为55.71%,牛蒡苷元... 研究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总木脂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含量,结果表明,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总木脂素含量为95.68%,牛蒡苷含量为55.71%,牛蒡苷元含量为2.99%。通过对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打下相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牛蒡子 总木脂素 有效部位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皖产桐桔梗祛痰、平喘、止咳、抗炎有效部位筛选
2
作者 汪鑫蕊 常相伟 +5 位作者 智楠楠 王举涛 韩彦琪 李颖 张小波 桂双英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635-644,共10页
目的:揭示皖产桐桔梗发挥祛痰、平喘、止咳、抗炎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制备桐桔梗不同提取分离部位;采用小鼠酚红祛痰模型筛选桐桔梗祛痰有效部位;采用磷酸组胺联合氯化乙酰胆碱致小鼠哮喘模型筛选桐... 目的:揭示皖产桐桔梗发挥祛痰、平喘、止咳、抗炎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制备桐桔梗不同提取分离部位;采用小鼠酚红祛痰模型筛选桐桔梗祛痰有效部位;采用磷酸组胺联合氯化乙酰胆碱致小鼠哮喘模型筛选桐桔梗平喘有效部位;采用浓氨水喷雾致小鼠咳嗽模型筛选桐桔梗止咳有效部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性反应模型筛选桐桔梗抗炎有效部位。结果:桐桔梗乙醇提取物、20%乙醇洗脱部位、70%乙醇洗脱部位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祛痰、平喘、止咳、抗炎作用,其中桐桔梗70%乙醇洗脱部位的活性最强,且呈量效关系。桐桔梗70%乙醇洗脱部位可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P<0.001),显著延长磷酸组胺联合氯化乙酰胆碱致哮喘小鼠的引喘潜伏期并减少小鼠抽搐跌倒只数(P<0.001),明显延长浓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P<0.001)并改善其肺部组织损伤,显著降低浓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次数及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的水平(P<0.001),显著降低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小鼠的耳廓肿胀度及其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P<0.01,P<0.001)。结论:70%乙醇洗脱部位是桐桔梗发挥祛痰、平喘、止咳、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为阐明桐桔梗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桔梗 有效部位 祛痰 止咳 平喘 抗炎
下载PDF
野菊花有效部位对两种高尿酸血症动物的作用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3
作者 常梦茜 庞敏霞 +5 位作者 苏洁 俞静静 颜美秋 陈素红 吕圭源 蒋立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063-1073,共11页
[目的]探讨野菊花有效部位(effective parts of wild chrysanthemum,CYM.E)对氧嗪酸钾复合次黄嘌呤致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和高嘌呤饮食致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作用,并对CYM.E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1)药物安全性实验:将小鼠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野菊花有效部位(effective parts of wild chrysanthemum,CYM.E)对氧嗪酸钾复合次黄嘌呤致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和高嘌呤饮食致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作用,并对CYM.E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1)药物安全性实验: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别嘌醇组(15 mg/kg),苯溴马隆组(7.5 mg/kg),CYM.E低、中、高剂量组(30、60、90 mg/kg),灌胃给药2周,评价CYM.E给药的安全性。(2)氧嗪酸钾复合次黄嘌呤致高尿酸血症小鼠实验: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别嘌醇组(15 mg/kg),苯溴马隆组(7.5 mg/kg),CYM.E低、中、高剂量组(30、60、90 mg/kg),灌胃给药1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3)高嘌呤饮食致高尿酸血症大鼠实验: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别嘌醇组(10 mg/kg),苯溴马隆组(5 mg/kg),CYM.E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mg/kg),灌胃给药5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UA、CR、BUN、ALT和AST水平。[结果]药物安全性实验证实,CYM.E不影响正常小鼠血清中UA与肝肾功能指标水平。氧嗪酸钾复合次黄嘌呤致高尿酸血症小鼠实验提示,CYM.E中、高剂量能够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UA水平(P<0.05,P<0.01)。高嘌呤饮食致高尿酸血症大鼠实验发现,给药3周后,高剂量CYM.E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UA水平(P<0.01);给药5周后,中、高剂量CYM.E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UA水平(P<0.05,P<0.01),高剂量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CR、BUN水平(P<0.01,P<0.05),中剂量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ST水平(P<0.05)。[结论]CYM.E不影响正常小鼠的UA水平,未见相关肝肾损伤,达到一定剂量后,对两种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均能够较好地降低UA水平,且具有一定的肝肾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有效部位 高尿酸血症 动物模型 血清 尿酸 肝功能 肾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通过调节巨噬细胞防治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波 李盛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19-3026,共8页
骨关节炎是严重影响全球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巨噬细胞在骨关节组织损伤和修复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调节巨噬细胞是骨关节炎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关于中药调节巨噬细胞维护... 骨关节炎是严重影响全球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巨噬细胞在骨关节组织损伤和修复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调节巨噬细胞是骨关节炎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关于中药调节巨噬细胞维护免疫微环境稳态和防治骨关节炎的研究较多。中药有效成分可抑制巨噬细胞释放炎性因子,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态,减少巨噬细胞粘附,通过巨噬细胞减少血管新生,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来治疗骨关节炎。但现有研究较少,所用中药有效成分较少,而中药种类繁多,有效成分多种多样,潜在挖掘价值大,临床应用广,巨噬细胞的分子调节机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对中药调节巨噬细胞防治骨关节炎的现有有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 骨关节炎 巨噬细胞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药香青兰有效部位中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梅娥 何承辉 +3 位作者 帕依曼·亥米提 郑瑞芳 于宁 邢建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维药香青兰有效部位中10个成分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5%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17%A;30—60 min,17%→28%A;60—78 min,28%A)...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维药香青兰有效部位中10个成分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5%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17%A;30—60 min,17%→28%A;60—78 min,28%A),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5℃。结果咖啡酸、4-香豆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迷迭香酸、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丹酚酸A、田蓟苷、香叶木素在该色谱条件下分离度良好,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加样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91.83%~106.43%和0.38%~2.22%内。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适用于香青兰有效部位的分析与质量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有效部位 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田蓟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爵床总黄酮有效部位对抗小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涂能能 谭玲龙 +1 位作者 魏韶锋 龙健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3期55-57,共3页
文章探究了爵床总黄酮有效部位在对抗醋酸泼尼松致小鼠实验性骨质疏松方面的作用及机制。实验对象为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爵床总黄酮有效部位高、中、低剂量组,以及模型组。通过给小鼠灌胃醋酸泼尼松,诱导小鼠发生实验性骨质... 文章探究了爵床总黄酮有效部位在对抗醋酸泼尼松致小鼠实验性骨质疏松方面的作用及机制。实验对象为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爵床总黄酮有效部位高、中、低剂量组,以及模型组。通过给小鼠灌胃醋酸泼尼松,诱导小鼠发生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每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每日一次,连续4周后取血清检测生化指标,并对小鼠股骨进行骨物理和骨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醋酸泼尼松模型组小鼠的股骨中骨羟脯氨酸、骨钙、骨磷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爵床总黄酮有效部位剂量组相对模型组,小鼠股骨骨重和骨质含量明显提高(P<0.01),且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增加(P<0.05)。该结果验证了爵床总黄酮有效部位能对抗小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爵床总黄酮 有效部位 骨质疏松 生化指标
下载PDF
民族药水河剑水提和醇提取物急性毒性试验及抗炎镇痛有效部位筛选
7
作者 周楚惠 邓青梅 +3 位作者 陈勇 杨温玲 韦培 覃雪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19-124,共6页
对水河剑(Diplazium lanceum)药材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初步研究,并筛选水河剑药材具有抗炎镇痛效果的极性部位。使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方法对小鼠灌胃给药,得到水河剑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最大耐受量(MTD),考察水河剑用药的安全性;采... 对水河剑(Diplazium lanceum)药材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初步研究,并筛选水河剑药材具有抗炎镇痛效果的极性部位。使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方法对小鼠灌胃给药,得到水河剑水提物及醇提物的最大耐受量(MTD),考察水河剑用药的安全性;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及热板法考察水河剑不同极性部位的镇痛效果;采用小鼠耳肿胀法考察水河剑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的抗炎效果;用ELISA法,测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中、低)对小鼠耳部二甲苯致炎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河剑水提物及醇提物急性毒性试验中均未能得到半数致死量(LD_(50)),水河剑药材水提物和醇提取物最大耐受量分别为238.0、165.2 g/kg;水河剑药材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小鼠的舔足时间都有所延长;水河剑药材不同极性部位均对小鼠扭体有抑制效果,各组镇痛率为11.14%~40.36%,其中镇痛效果最好的为乙酸乙酯部位,其次为石油醚部位;水河剑药材不同部位均对小鼠耳肿胀有抑制效果,各组耳肿胀抑制率为24.71%~48.47%,乙酸乙酯及石油醚部位抗炎效果最好;乙酸乙酯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_(2)(PGE_(2))炎症因子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所下降,乙酸乙酯低、中剂量组的IL-1β、PGE_(2)含量及乙酸乙酯低剂量组的TNF-α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河剑(Diplazium lanceum) 最大耐受量 急性毒性试验 抗炎镇痛 有效部位
下载PDF
叶下珠的有效部位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陶然 张晓春 +2 位作者 曹杨港 胡锦 毛德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9-42,共4页
叶下珠是临床常用治疗癌症的中药材,其发挥作用的有效部位包括水提物、醇提物、叶下珠生物碱、叶下珠多糖等。除显著的抗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抗癌作用,叶下珠还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抑菌、抗炎等药理作用。结合近5年的研究成果,... 叶下珠是临床常用治疗癌症的中药材,其发挥作用的有效部位包括水提物、醇提物、叶下珠生物碱、叶下珠多糖等。除显著的抗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抗癌作用,叶下珠还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抑菌、抗炎等药理作用。结合近5年的研究成果,文章对上述叶下珠有效部位和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整理,同时提出今后关于叶下珠研究的建议,以此反映最新的叶下珠研究成果,为叶下珠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研究者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 有效部位 药理作用 综述
下载PDF
金樱子的抗菌活性及其有效部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华伊 宋明霞 邓先清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1-95,110,共6页
比较金樱子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溶媒萃取部位的体外抗菌效果,确定金樱子抗菌物质最有效的提取方式和有效部位。以金樱子果实为原料,采用甲醇冷浸法、乙醇热回流法提取,得到金樱子粗提物总浸膏,再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对粗提物总浸... 比较金樱子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溶媒萃取部位的体外抗菌效果,确定金樱子抗菌物质最有效的提取方式和有效部位。以金樱子果实为原料,采用甲醇冷浸法、乙醇热回流法提取,得到金樱子粗提物总浸膏,再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对粗提物总浸膏依次萃取,得到不同溶媒的萃取部位,然后利用96微孔板稀释实验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粗提物对大多数细菌表现出一定的抗菌作用,甲醇冷浸法得到的粗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乙醇回流法。石油醚萃取部位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呈现出良好的抗菌效果,水萃取部位抗菌效果较差。其中甲醇冷浸法获得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对枯草芽孢杆菌CMCC 63501的抗菌活性最强,最低抑菌浓度达到0.1562 mg/mL。乙醇回流法所得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对变异链球菌BNCC 336931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最低抑菌浓度达到0.3125 mg/mL。金樱子果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初步确定金樱子抗菌有效部位主要是甲醇冷浸提取法和乙醇热回流法所得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子 提取 有效部位 体外抗菌
下载PDF
香青兰有效部位的成分鉴定、指纹图谱建立及含量测定
10
作者 何承辉 李红红 +2 位作者 吕佳敏 邹国安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328-2332,共5页
目的为香青兰有效部位(EPDM)的全面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制备10批EPDM,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Q-Exactive-MS)联用技术采集EPDM化学信息,结合文献检索、数据库比对、人工解析等手段进行成分... 目的为香青兰有效部位(EPDM)的全面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制备10批EPDM,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Q-Exactive-MS)联用技术采集EPDM化学信息,结合文献检索、数据库比对、人工解析等手段进行成分鉴定。根据《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建立10批EPDM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共有峰指认,并采用HPLC法测定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从EPDM中共鉴定出11个化合物。10批EPDM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6以上。从11个共有峰中指认出了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G)、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APG)、迷迭香酸(RA)、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DG)、田蓟苷(TL)5个色谱峰。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上述5个成分在检测质量浓度范围内均线性良好(R2≥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12%~98.37%;各成分含量分别为21.2683~29.2439 mg/g(LG)、6.3654~7.7717 mg/g(APG)、37.3274~45.6712 mg/g(RA)、17.1699~21.9859 mg/g(DG)、66.9404~91.2063 mg/g(TL)。结论所建立的成分鉴定、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结果可靠,适用于EPDM的综合质量评价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 有效部位 成分鉴定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川木香有效部位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春蕾 吴玉钇 +1 位作者 邱菁 胡慧玲 《中药与临床》 2023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市售川木香提取物质量评价情况,建立川木香总内酯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调查市售川木香提取物,分析总结质量标准现状。实验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TLC)对川木香总内酯有效部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 目的:分析市售川木香提取物质量评价情况,建立川木香总内酯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调查市售川木香提取物,分析总结质量标准现状。实验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TLC)对川木香总内酯有效部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的方法检查其干燥失重和总灰分,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有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市售川木香提取物存在含量标准不明确、质控项目较少的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本实验所建立的川木香总内酯有效部位的薄层色谱专属性强、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理化性质检查中干燥失重不超过0.50%,总灰分不超过0.20%;含量测定中,木香烃内酯(COS)和去氢木香内酯(DEH)的总量均值为72.01%,大于50%。结论:所建立的质量研究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川木香总内酯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木香总内酯有效部位 川木香提取物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TLC HPLC
下载PDF
栀子及其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葛稳 高葱葱 +2 位作者 李东阳 陈卫东 周婷婷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对栀子及其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栀子及其有效部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查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根据现行版《中国药典》中水分测定法对其进行水分检查;采用高效液相... 目的对栀子及其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栀子及其有效部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查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根据现行版《中国药典》中水分测定法对其进行水分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中栀子苷的含量。结果TLC法能够对栀子及其有效部位进行鉴别。栀子及其有效部位的水分含量分别为8.4%、3.2%。同时测定栀子及其有效部位中5种元素的含量,砷、镉、铜、汞、铅分别在0~20、0~10、0~500、0~5、0~20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各金属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3.3×10^(−5)~1.3×10^(−3)mg/kg,精密度的RSD值为0.32%~0.82%,该方法的重复性较好,砷、镉、铜、汞、铅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112%、98%~99%、98%~99%、105%~106%、100%~103%(n=3),各测定元素在8 h内的稳定性良好,5种元素的含量均在现行版《中国药典》限量范围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栀子及其有效部位中栀子苷的含量,栀子苷标准曲线方程为Y=15860X+22543,r=0.9999,表明栀子苷在20.16~322.6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的RSD值为1.86%,两种供试品中栀子苷含量的RSD值分别为2.38%、2.60%,表明该测定方法的重复性良好,栀子药材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n=6),两种供试品溶液在8 h内稳定性良好,栀子及其有效部位中栀子苷的含量分别为5.71%、34.2%。结论栀子有效部位的质量研究在栀子质量研究基础上开展,且结果符合要求,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实现同时对栀子及其有效部位的质量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栀子有效部位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栀子苷 质量标准
下载PDF
犁头草抗菌活性及其有效部位研究
13
作者 陈文芳 刘文莉 +2 位作者 赵文楠 宋明霞 邓先清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2-78,共7页
本实验将犁头草全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方法对犁头草全草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评价并比较各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并将粗提物按照极性高低分布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相中,评价不同萃取相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乙醇回流法和甲醇冷浸法获... 本实验将犁头草全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方法对犁头草全草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评价并比较各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并将粗提物按照极性高低分布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相中,评价不同萃取相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乙醇回流法和甲醇冷浸法获得的提取物抗菌活性明显,而水煎煮得到的提取物几乎未见抗菌活性。此外,乙酸乙酯萃取相的抗菌作用要优于石油醚相,而水萃取相抗菌活性最小。甲醇冷浸法和乙醇回流法获得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对金葡菌ATCC 33591和金葡菌ATCC 43300的抗菌活性最佳,最小抑菌浓度(MIC)值达到0.3125 mg/mL,对其他细菌的MIC值在0.3125~1.25 mg/mL之间;而其他萃取组分对金葡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耐药菌的MIC值大约在1.25~5 mg/mL之间。本研究确定了犁头草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尤其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效果较好。研究发现乙醇回流与甲醇冷浸法可用于犁头草的抗菌物质提取,且它的抗菌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犁头草 提取物 有效部位 抗菌活性 耐药菌
下载PDF
葎草抗炎镇痛有效部位筛选及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继强 何素云 +1 位作者 肖勋立 梁生林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2-99,共8页
目的筛选葎草镇痛抗炎的有效部位,初步探讨有效部位镇痛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将葎草水提液分离为不同部位;采用小鼠热板和醋酸扭体疼痛模型,筛选葎草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采用二甲苯小鼠耳肿胀、大鼠蛋清足跖肿胀2种急性... 目的筛选葎草镇痛抗炎的有效部位,初步探讨有效部位镇痛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将葎草水提液分离为不同部位;采用小鼠热板和醋酸扭体疼痛模型,筛选葎草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采用二甲苯小鼠耳肿胀、大鼠蛋清足跖肿胀2种急性炎症模型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筛选葎草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检测有效部位对醋酸所致疼痛模型小鼠血清前列腺素E2(PGE_(2))、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以及蛋清所致大鼠足跖炎症组织NO和PGE_(2)含量的影响。结果葎草石油醚萃取部位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P<0.05),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葎草石油醚萃取部位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明显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P<0.05)。葎草石油醚萃取部位明显降低醋酸所致疼痛小鼠血清PGE_(2)、cAMP的含量(P<0.05),明显降低蛋清所致大鼠足跖组织NO和PGE_(2)含量(P<0.05)。结论葎草的水提液的石油醚萃取部位是镇痛抗炎的有效部位,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PGE_(2)、cAMP的含量有关,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组织NO和PGE_(2)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镇痛 抗炎 有效部位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史红 程丽艳 陶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6-159,共4页
中药复方研究是中医药研究的核心之一。在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诠释传统中药理论及作用机制、揭示传统中医药的奥秘的过程中,对于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的研究应运而生。有效部位群药物的研制也成为中药新... 中药复方研究是中医药研究的核心之一。在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诠释传统中药理论及作用机制、揭示传统中医药的奥秘的过程中,对于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的研究应运而生。有效部位群药物的研制也成为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一个新领域。但是迄今为止,对于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的研究及开发,无论在思路还是在技术与方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尚有很多问题有待于广泛、深入、全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有效部位 化学研究 药理学研究 有效部位群药物 药物开发
下载PDF
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尹莲 徐立 +1 位作者 时乐 吴皓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4期28-33,48,共7页
目的:研究治疗痛风加味四妙丸的药效物质基础,确定有效部位在各药效靶点上的作用,追踪有效部位(群)。方法:分离纯化加味四妙丸中的各类成分即生物碱、皂苷、黄酮、有机酸、挥发油及水液部分,以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抗炎实验、醋酸引起... 目的:研究治疗痛风加味四妙丸的药效物质基础,确定有效部位在各药效靶点上的作用,追踪有效部位(群)。方法:分离纯化加味四妙丸中的各类成分即生物碱、皂苷、黄酮、有机酸、挥发油及水液部分,以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抗炎实验、醋酸引起小鼠化学性刺激镇痛实验及高尿酸模型下的降尿酸活性为指标,筛选确定抗炎、镇痛有效部位;并将各有效部位进行正交组合筛选,确定该处方的有效部位群及在各药效靶点上的作用。结果:这六个部位组合后的抗炎、镇痛和降尿酸活性与处方药一致,是该处方的有效部位群;各部位组合配伍后,挥发油在抗炎、镇痛、降尿酸活性上均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回妙丸 有效部位 筛选 有效部位 四妙丸 加味 药效物质基础 小鼠耳肿胀 抗炎实验 镇痛实验
下载PDF
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与创新药物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柯敏 李居怡 +4 位作者 刘新国 邹吉利 王雄 陈永刚 吴金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0-922,共3页
中药复方是临床应用中药的主要形式,也是研发的重点。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与创新药物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关键课题,以中药复方创制新药为中药创新的主要途径,创新可以从新物质,包括新化合物和新有效部位/群或组分配伍。有效部位... 中药复方是临床应用中药的主要形式,也是研发的重点。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与创新药物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关键课题,以中药复方创制新药为中药创新的主要途径,创新可以从新物质,包括新化合物和新有效部位/群或组分配伍。有效部位群药物的研制也成为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一个新领域。但是迄今为止,对于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的研究及开发,无论在思路还是在技术与方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尚有很多问题有待于广泛、深入、全面的研究。文章对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与创新药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有效部位 有效部位 创新药物 中药现代化
下载PDF
中药鬼箭羽降糖有效部位的药效学和化学研究 被引量:83
18
作者 郎素梅 朱丹妮 +3 位作者 余伯阳 赵佳丽 王秋娟 严永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 :在对中药鬼箭羽药效学研究基础上 ,提取分离其降糖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用健康小鼠和四氧嘧啶所致的化学性糖尿病小鼠模型 ,以血糖为指标研究鬼箭羽的降糖作用有效部位和物质基础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 ,根据理... 目的 :在对中药鬼箭羽药效学研究基础上 ,提取分离其降糖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 :用健康小鼠和四氧嘧啶所致的化学性糖尿病小鼠模型 ,以血糖为指标研究鬼箭羽的降糖作用有效部位和物质基础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 ,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鬼箭羽对健康小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 ,但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 ,其中水提取部位降糖作用最好。乙酸乙酯部位降糖作用仅次于水提取部位 ,乙酸乙酯部位经聚酰胺柱色谱用 5 0 %乙醇洗脱所得组分降糖效果明显。对 5 0 %乙醇洗脱组分进行分离得到 4个酚酸类化合物 ,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 (p hydroxybenzoicacid ,EA 1) ,3,4 二羟基苯甲酸 (protocatechuicacid ,EA 2 ) ,3 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酸 (4 hydroxy 3 methoxybenzoicacid ,EA 3) ,3 5 二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酸 (3,5 dimethoxy 4 hydroxybenzoicacid ,EA 4 )。结论 :鬼箭羽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其活性物质主要来自于乙酸乙酯部位 5 0 %乙醇洗脱所得的化学组分。从该部位分离的四个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箭羽 降糖作用 有效部位 活性成分 药效学 中药
下载PDF
五味子有效部位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7
19
作者 李晓光 高勤 +3 位作者 翁文 章佩芬 肖飞 罗焕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59,共4页
对近年来五味子有效部位及其药理作用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五味子资源提供文献参考。
关键词 有效部位 药理作用 五味子 研究进展 综述 文献 参考 研究开发
下载PDF
丹参有效部位对骨折愈合过程中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2
20
作者 史炜镔 符诗聪 +2 位作者 杜宁 张凤华 张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9-271,共3页
观察丹参有效部位(RS9403)对骨折愈合过程中前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分析RS9403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4只,作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成... 观察丹参有效部位(RS9403)对骨折愈合过程中前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分析RS9403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4只,作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成RS9403组、阳性对照药三花接骨散组(三花组)和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分别以RS9403、三花接骨散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术后3天、 1周、 2周和 4周后处死大鼠取材,采用不脱钙的大鼠骨痂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原位杂交,观察骨痂组织中前胶原和 TGFβ1基因的表达。结果:骨折后第 3天,RS9403组与三花组的骨折端 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高子空白组,并已出现血型胶原基因的表达。骨折第1周末,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样细胞的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占主导,RS9403组与三花组Ⅱ、Ⅰ型前胶原与 TGFβ1基因的表达较空白组里同步增强趋势。骨折第 2周末, Ⅰ型前胶原 mRNA表达明显增加,RS9403组和三花组中肥大软骨细胞明显多于空白组,Ⅱ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呈现显著的衰落趋势。同时证实共有表型表达现象的存在,尤以RS9403组与三花组更为明显。骨折第4周末,软骨骨痂基本被骨组织替代。 RS9403组和三花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有效部位 骨折愈合 前胶原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