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写实基础上的表现主义观——从指导与创作之间的错位看鲁迅的木刻艺术观 |
蒋霞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从新兴木刻到延安木刻——中国现代木刻版画的民族性建构 |
王雷
|
《西部文艺研究》
|
2024 |
0 |
|
3
|
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群众性实践研究 |
郭丽娟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救亡的画:抗战时期桂林木刻与漫画结合的创新发展 |
李波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24 |
0 |
|
5
|
江苏水印木刻的历史源流与迭代 |
金穗子
韩众非
|
《河北画报》
|
2024 |
0 |
|
6
|
基于改进YOLOv5s的木刻雕版元素检测方法研究 |
杨欣
才让先木
高定国
夏建军
普布旦增
赵启军
|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云南普洱绝版木刻创作中的生态观解读 |
黄丽梅
张丽辉
|
《普洱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地方传统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例 |
汪仲戌
|
《华夏教师》
|
2024 |
1
|
|
9
|
鲁迅对木刻青年的教导 |
史癖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抗战时期木刻版画国际宣传的路径、内容与意义 |
常媛媛
庞慧敏
|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展现:延安木刻在国统区的传播与积极影响 |
王军峰
|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
2024 |
0 |
|
12
|
若隐若现的“门槛”:早期新兴木刻运动背后的经济与人际 |
陈琦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3
|
《理水》怪诞书写的“木刻感”——论鲁迅对珂勒惠支木刻艺术的审美选择 |
张建芳
周怡佳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诗创造》中木刻图像的“民主诗学”想象 |
许永宁
谭奕玲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0 |
|
15
|
清代扬州木刻年画与其他地区木刻年画之比较 |
陈篱
|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6
|
“大思政课”背景下普洱绝版木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
李利宁
杨益英
|
《普洱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7
|
抗战时期陕西《国风日报》副刊《木刻前哨》的抗战动员 |
王军峰
|
《西部学刊》
|
2024 |
0 |
|
18
|
藏文古籍文献馆馆藏德格印经院木刻版画研究 |
周鑫
彭柯伟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9
|
赋意与复归:荒烟鲁迅题材木刻研究 |
姚晓彤
|
《中国美术》
|
2024 |
0 |
|
20
|
延安美术家的艺术抉择——以夏风的木刻活动(1938—1949)为例 |
于昊旻
张文聪
|
《中国美术》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