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莓未减数配子形成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时翠平 葛会波 +1 位作者 张成合 郭振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60-1263,共4页
以自然产生 2n配子的二倍体新疆草莓为材料 ,采用常规压片的方法 ,观察了 2n花粉形成的细胞学过程。结果表明 ,草莓 2n花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 ,中期Ⅱ两个纺锤体的定向发生改变所致 ,即由正常的十字形改变为平行形和八字... 以自然产生 2n配子的二倍体新疆草莓为材料 ,采用常规压片的方法 ,观察了 2n花粉形成的细胞学过程。结果表明 ,草莓 2n花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 ,中期Ⅱ两个纺锤体的定向发生改变所致 ,即由正常的十字形改变为平行形和八字形 ,进而导致二分体和三分体的形成。每个二分体将产生 2个 2n花粉 ,每个三分体将产生 1个 2n花粉和 2个n花粉。此外 ,还发现有极少量的 4n花粉 ,可能是四分孢子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 草莓 未减数配子 诱导
下载PDF
植物未减数配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唐仙英 罗正荣 蔡礼鸿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A09期1-7,共7页
关键词 未减数配子 形成 鉴定 遗传效应 应用 植物
下载PDF
小麦未减数配子基因的连锁标记及染色体区段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寇春兰 赵来宾 +5 位作者 刘梦 郝明 甯顺腙 袁中伟 刘登才 张连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84-989,共6页
六倍体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2n=42)由四倍体小麦(T.turgidum,AABB,2n=28)与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on,DD,2n=14)天然杂交,然后通过染色体自动加倍形成。加倍过程主要受四倍体小麦未减数配子基因控制,且不同四... 六倍体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2n=42)由四倍体小麦(T.turgidum,AABB,2n=28)与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on,DD,2n=14)天然杂交,然后通过染色体自动加倍形成。加倍过程主要受四倍体小麦未减数配子基因控制,且不同四倍体小麦存在不同的遗传效应。本研究利用位于3B染色体上未减数配子基因QTug.sau-3B的连锁SSR标记Xgpw1146和高通量DAr Tseq分子标记,筛选出可能转入四倍体小麦未减数配子基因的人工合成小麦改良后代。在105份改良材料中检测出17份具有四倍体小麦的Xgpw1146等位位点,表明四倍体小麦的未减数配子基因可能转入了这17份材料。利用DAr Tseq高通量标记技术分析人工合成小麦SHW-L1的88份改良后代,发现含四倍体小麦Xgpw1146等位位点的材料均具有来自SHW-L1、且可能包含Xgpw1146的一个染色体区段,表明未减数配子基因临近区域以一个区段传递到改良后代。这些人工合成小麦改良材料在加倍单倍体育种中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多倍体 人工合成小麦 未减数配子
下载PDF
利用远缘杂交和未减数配子基因创制小麦加倍单倍体
4
作者 刘小娟 柳欣 +6 位作者 张明虎 郝明 甯顺腙 袁中伟 黄林 刘登才 张连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54-3161,共8页
未减数配子的结合实现染色体自动加倍,是多倍体物种起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作物单倍体育种效率的重要手段。我们前期从四倍体小麦发掘出控制未减数配子形成的强效QTL位点QTug.sau-3B,并通过人工合成小麦为“桥梁”,将其导入到综合农艺... 未减数配子的结合实现染色体自动加倍,是多倍体物种起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作物单倍体育种效率的重要手段。我们前期从四倍体小麦发掘出控制未减数配子形成的强效QTL位点QTug.sau-3B,并通过人工合成小麦为“桥梁”,将其导入到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系中。本实验使用5份含未减数配子基因的优良小麦新品系与不含未减数配子基因的小麦推广品种的F1杂种作母本与3份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进行远缘杂交,共授粉4610朵小花,结实1965粒,经幼胚拯救获得244个幼胚,其中50个幼胚发育正常生长为50个小麦单倍体植株。由于小麦单倍体植株未减数配子基因的表达易受环境影响,因此,对单倍体植株在相同光周期(18 h光照/6 h黑暗)下进行了不同温度25℃/18℃、25℃/15℃和25℃/10℃处理,结果表明,25℃/18℃和25℃/10℃条件下编号为H31单倍体植株能够结实,自交结实率分别为4.35%和2.41%。该研究结果为建立“基于小麦-白茅杂交实现染色体消除和未减数配子基因实现染色体自动加倍”的小麦单倍体育种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育种 白茅 未减数配子 幼胚拯救
下载PDF
高等植物产生未减数配子的途径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锁平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5-15,共1页
多倍体是细胞内具有两个以上基本染色体组的个体,它们在植物界普遍存在,其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二是未减数配子的产生和融合即性加倍,目前认为后一途径是自然多倍体形成的主要途径。未减数配子是如何产生的?
关键词 高等植物 未减数配子 减数分裂
下载PDF
未减数配子和多倍体植物演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廖祥儒 朱新产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3-14,共2页
由植物体内外因素引起的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是未减数配子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未减数配子的发生则引起自然界多倍体植物的不断演化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关键词 植物 减数分裂异常 未减数配子 多倍体植物
下载PDF
普通白菜未减数雄配子形成的细胞学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旭红 陈芳莉 +3 位作者 张蜀宁 钟程 李英 李式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99-1803,共5页
以自然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普通白菜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2n雄配子发生的细胞学机制。结果表明,白菜未减数雄配子的形成途径有两条:(1)通过近平行型纺锤体形成二分体,从而产生2个未减数配子;(2)通过三极型纺锤体形成三分体,从而产生... 以自然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普通白菜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2n雄配子发生的细胞学机制。结果表明,白菜未减数雄配子的形成途径有两条:(1)通过近平行型纺锤体形成二分体,从而产生2个未减数配子;(2)通过三极型纺锤体形成三分体,从而产生2个正常减数n配子和1个未减数2n配子,三极型纺锤体比平行型纺锤体能产生更高频率的未减数配子。2n花粉大小为n花粉的1.5倍,其频率不超过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减数配子 异常纺锤体 2N花粉
下载PDF
节节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_1可孕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锁平 刘大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1期68-73,T001,T002,共8页
对节节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_1减数分裂的观察结果表明:该杂种F_1的可孕性是由于杂种F_1产生了大量的(近于)未减数配子的结果。在一些PMC中,单价体中期Ⅰ集结到赤道板上,后期Ⅰ染色单体均等分离产生二分体,二分体发育... 对节节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_1减数分裂的观察结果表明:该杂种F_1的可孕性是由于杂种F_1产生了大量的(近于)未减数配子的结果。在一些PMC中,单价体中期Ⅰ集结到赤道板上,后期Ⅰ染色单体均等分离产生二分体,二分体发育成有功能的花粉粒。由于染色(单)体的丢失或不分离可产生大量的不完整的重复、缺失未减数配子,完整未减数配子的频率很低。杂种F_1和普通小麦杂交一代及F_2代的细胞学分析结果和F_1配子形成途径分析结果一致。推测从大量的F_2代中可能筛选到自发八倍体(DDAABBV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节麦 硬粒小麦 簇毛麦 双二倍体 未减数配子 形成机制 细胞学分析
下载PDF
彩色马蹄莲2n配子育种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3
9
作者 石景峰 吴红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40-2942,共3页
以彩色马蹄莲和2n配子方面的文献为基础,综述了2n配子的发生情况、鉴定方式、遗传学机制及其在育种中的作用和提高2n配子产生频率所面临的问题,并对2n配子在彩色马蹄莲杂交育种利用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未减数配子 2n配子 彩色马蹄莲 育种
下载PDF
果树2n配子研究进展
10
作者 彭博 刘孟军 +2 位作者 刘平 宁强 苗利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6期54-58,共5页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能产生低频率的未减数分裂配子,即2n配子,它在果树育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详述了2n配子的主要研究概况、发生途径及影响因素,为其在植物育种、种质利用和种质创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基础。同时,通过近年的...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能产生低频率的未减数分裂配子,即2n配子,它在果树育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详述了2n配子的主要研究概况、发生途径及影响因素,为其在植物育种、种质利用和种质创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基础。同时,通过近年的研究成果,总结出诱导方法和人工分离纯化方法,不同品种可根据其不同的生理生化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另外,也叙述了2n配子在果树方面的特殊应用潜力,即在有性多倍化、稳定传递杂合性、克服自交不亲和和克服胚乳平衡数障碍方面有其他育种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2n配子育种将会是一种重要的育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减数配子(2n配子) 分类 产生机制 人工诱导 分离 应用
下载PDF
果树2n配子产生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钱春 梁国鲁 刘素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492-495,共4页
本文以近30年国内外在未减数分裂的配子(2n配子)研究成果为依据,总结了2n配子在果树育种中的意义、产生途径、遗传机制以及2n配子的鉴定、分离纯化方法。并就2n配子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以说明。
关键词 减数分裂的配子(2n配子) 果树育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倍性蝴蝶兰未减数雄配子的发生及其细胞学机理初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娇 刘译阳 +5 位作者 曾瑞珍 黎扬辉 郭和蓉 谢利 易懋升 张志胜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32-2138,共7页
采用压片法对不同倍性蝴蝶兰品种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成熟花粉进行观测,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花粉中的DNA含量,发现除了单倍性配子外,均有少数未减数配子发生。不同倍性蝴蝶兰品种中单倍性、二倍性、三倍性和四倍性花粉平均直径分... 采用压片法对不同倍性蝴蝶兰品种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成熟花粉进行观测,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花粉中的DNA含量,发现除了单倍性配子外,均有少数未减数配子发生。不同倍性蝴蝶兰品种中单倍性、二倍性、三倍性和四倍性花粉平均直径分别为11.4、17.2、19.1和20.3μm,花粉直径与倍性呈正相关关系(r=0.935,P<0.065);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蝴蝶兰品种未减数雄配子的平均发生率分别为0.59%、2.39%和0.67%,三倍体品种发生未减数雄配子的频率明显高于二倍体和四倍体品种;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品种均通过二分体和三分体的方式形成未减数雄配子,其中二分体的形成是由于小孢子母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Ⅰ,而正常进行减数分裂Ⅱ所致,三分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纺锤体异常定位形成三极纺锤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多倍体 减数配子 细胞学机理
原文传递
草莓种间杂交的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雷家军 代汉萍 +2 位作者 邓明琴 吴禄平 胡文玉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9-523,共5页
草莓 2x与 2x、 2x与 4x、 4x与 5x、 5x与 8x种间杂交结果表明 ,同倍性种间杂交结实率较高 ,如绿色草莓 (2x )×东北草莓 (2x)可达 5 3.3% ,但正反交间不同。不同倍性种间杂交以低倍体为母本时结实很差或完全不能结实 ,以高倍体为... 草莓 2x与 2x、 2x与 4x、 4x与 5x、 5x与 8x种间杂交结果表明 ,同倍性种间杂交结实率较高 ,如绿色草莓 (2x )×东北草莓 (2x)可达 5 3.3% ,但正反交间不同。不同倍性种间杂交以低倍体为母本时结实很差或完全不能结实 ,以高倍体为母本时杂交结实率较高 ,如汤姬 (8x )×黑龙江 7号 (5x)可达6 8.4 % ;由汤姬 (8x )×黑龙江 7号 (5x)得到 1株 9x实生苗 ,根据其倍性及亲本减数分裂行为、花粉大小等现象推测草莓属植物中存在未减数配子 ;草莓种间杂交后代变异大 ,并出现了偏母实生苗 ,它们可能来自无融合生殖 ;从草莓种间杂交得到包括 4x、 5x、 6x、 7x、 8x、 9x丰富的倍性试材 ,这对草莓遗传变异及改良栽培草莓品质、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种间杂交 倍性 未减数配子 无融合生殖
下载PDF
沙田柚多倍体的获得与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向素琼 梁国鲁 +4 位作者 李晓林 汪卫星 郭启高 何桥 陈瑶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49-1754,共6页
【目的】沙田柚是中国特有的柚类名优品种,但种子多,一般100粒左右。为创新三倍体无核品种积累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实生筛选获得不同倍性沙田柚新种质,同时运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分析天然与人工四倍体新种质的染色体组组成。【... 【目的】沙田柚是中国特有的柚类名优品种,但种子多,一般100粒左右。为创新三倍体无核品种积累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实生筛选获得不同倍性沙田柚新种质,同时运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分析天然与人工四倍体新种质的染色体组组成。【方法】随机采集沙田柚自然授粉果实,萌发种子检测其染色体数目获得倍性变异植株;以2x母株gDNA为探针,同获得的4x植株中期染色体杂交进行GISH分析。【结果】从6000粒沙田柚种子中共获得三倍体5株,四倍体9株;对沙田柚天然与人工四倍体新种质的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表明,天然四倍体中有7株为异源四倍体,2株为同源四倍体,秋水仙碱诱导获得的人工四倍体4株均为同源四倍体;初步观察显示;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生长缓慢,树冠较小,枝短而密生,叶片浓绿,宽度变宽,叶形指数减小,叶片厚度增加明显。【结论】多倍体单胚柚新种质的获得为进一步选育无核品种奠定了基础,同时GISH分析证实了沙田柚雌性未减数配子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田柚 多倍体 基因组原位杂交 未减数配子
下载PDF
人工合成新小麦的细胞学与农艺性状研究
15
作者 李韵芳 张连全 +1 位作者 刘登才 郑有良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99-404,共6页
人工合成小麦被广泛应用于小麦遗传育种及进化研究。本实验对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圆锥小麦、硬粒小麦与节节麦杂交,经染色体自动加倍形成的23个人工六倍体小麦第一代(S1代)的细胞学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人工合成小麦的细... 人工合成小麦被广泛应用于小麦遗传育种及进化研究。本实验对四倍体野生二粒小麦、圆锥小麦、硬粒小麦与节节麦杂交,经染色体自动加倍形成的23个人工六倍体小麦第一代(S1代)的细胞学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人工合成小麦的细胞学存在显著差异。四倍体供体母本对减数分裂影响很大。其中,由野生二粒小麦AS285合成的人工小麦的减数分裂很不正常,这可能由于控制减数分裂"二倍体"化的Ph1位点变异所致。减数分裂不正常,会导致其细胞学不稳定。因此,在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构建遗传群体或作遗传研究之前,有必要先观察其减数分裂,选择出减数分裂正常的材料用于研究工作。根据本研究,单价体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是否正常的依据。同时,不同人工合成小麦的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它们为育种提供了新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小麦 减数分裂 Ph1 农艺性状 未减数配子
下载PDF
辣椒自发和诱发2n花粉的形成及细胞遗传学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立英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34-37,共4页
自然条件下,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L.)小孢子形成过程中存在1% 以下的二分体和三分体。人工诱导可使二分体、三分体的比率分别提高到45% 和3.29% ,其中21.52%的二分体和多数三分体由双核小... 自然条件下,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L.)小孢子形成过程中存在1% 以下的二分体和三分体。人工诱导可使二分体、三分体的比率分别提高到45% 和3.29% ,其中21.52%的二分体和多数三分体由双核小孢子构成,但是,成熟花粉中仅5.65% 为2 n 花粉。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辣椒自发2 n 花粉主要来源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质分裂异常和少部分第1 次分裂重组,而人工诱发的2 n 花粉则主要来源于由不联会造成的第1 次分裂重组,也有部分细胞质异常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花粉 细胞遗传学 未减数配子
下载PDF
小麦远缘杂交F_1代自然结实的原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海生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1期26-27,46,共3页
本文阐述了小麦远缘杂交F1代自然结实的原因 :一是形成未减数配子 ,产生双二倍体 ;二是形成n -n型的配子 ,产生原始类型。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的影响 ,可促使植物形成双二倍体 。
关键词 小麦远缘杂交 未减数配子 形成机制 双二倍体
下载PDF
多倍体形成的途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平 《生物学教学》 1998年第9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多倍体 形成途径 未减数配子 合子染色体
下载PDF
Polyploid organisms 被引量:10
19
作者 SONG Can LIU ShaoJun XIAO Jun HE WeiGuo ZHOU Yi QIN QinBo ZHANG Chun LIU Yu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4期301-311,共11页
Polyploids are organisms with three or more complete chromosome sets. Polyploidization is widespread in plants and animals, and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of speciation. Genome sequencing and related molecular systemat... Polyploids are organisms with three or more complete chromosome sets. Polyploidization is widespread in plants and animals, and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of speciation. Genome sequencing and related molecular systematics and bioinformatics studies on plants and animals in recent years support the view that species have been shaped by whole genome duplication during evolution. The stability of polyploids depends on rapid genome recombination and changes in gene expression after formation. The formation of polyploids and subsequent diploidization are important aspects in long-term evolution. Polyploids can be formed in various ways. Among them, hybrid organisms formed by distant hybridization could produce unreduced gametes and thus generate offspring with doubled chromosomes, which is a fast, efficient method of polyploidization. The formation of fertile polyploids not only promoted the interflow of genetic materials among species and enriched the species diversity, but also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polyploidy breeding. The study of polyploids has both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able applications.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lyploidy breeding have brought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LOID whole genome duplication DIPLOIDIZATION distant hybridization polyploidy breed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