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影响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缩短患者术后LOS提供依据及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目的探讨影响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缩短患者术后LOS提供依据及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喝酒史、婚姻状况、职业状况、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术前合并病、手术时间、融合节段、术中减压方式、估计失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输血量、腰室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及术后显著事件等26个可能对LOS有影响的因素,按LOS≥16d(75th LOS)定义为超长住院,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LOS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正常LOS为15d(6~34d),超长LOS患者共60例(26.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年龄(β=0.051,P=0.010)、术中估计失血量(estimated blood loss,EBL)(β=0.002,P<0.001)及减压方式(β=-1.603,P<0.001)与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LOS存在显著独立线性关系。结论年龄、术中估计失血量、椎板减压方式是影响LOS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失血量及正确选择减压方式可有助于缩短LOS。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住院时间(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PLOS)延长的危险因素,优化围手术期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即喉罩麻醉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住院时间(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PLOS)延长的危险因素,优化围手术期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即喉罩麻醉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中位PLOS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LOS延长(长于中位PLOS)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90例患者,其中男92例、女98例,中位年龄51.5(41.0,59.0)岁。全组患者的中位PLOS为3.0(2.0,4.0)d,PLOS>3 d组71例,PLOS≤3 d组11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置胸腔引流管[OR=11.852,95%CI(2.384,58.912),P=0.003]、术前合并肌无力症状[OR=4.814,95%CI(1.337,17.337),P=0.016]、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5分[OR=6.696,95%CI(3.033,14.783),P<0.001]是PLOS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完全无管化(totally no tube,TNT)有助于患者实现术后第1 d出院。结论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TNT、控制患者肌无力症状、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可优化围手术期流程。展开更多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已经成为围术期临床实践的总目标,通过细化围术期管理的具体措施,实现麻醉手术后患者生理活动的快速恢复(早下地、早饮食)、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术后住院时间的缩短以及...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已经成为围术期临床实践的总目标,通过细化围术期管理的具体措施,实现麻醉手术后患者生理活动的快速恢复(早下地、早饮食)、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术后住院时间的缩短以及医疗费用的节约^([1])。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影响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缩短患者术后LOS提供依据及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喝酒史、婚姻状况、职业状况、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术前合并病、手术时间、融合节段、术中减压方式、估计失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输血量、腰室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及术后显著事件等26个可能对LOS有影响的因素,按LOS≥16d(75th LOS)定义为超长住院,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LOS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正常LOS为15d(6~34d),超长LOS患者共60例(26.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年龄(β=0.051,P=0.010)、术中估计失血量(estimated blood loss,EBL)(β=0.002,P<0.001)及减压方式(β=-1.603,P<0.001)与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LOS存在显著独立线性关系。结论年龄、术中估计失血量、椎板减压方式是影响LOS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失血量及正确选择减压方式可有助于缩短LOS。
文摘目的分析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住院时间(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PLOS)延长的危险因素,优化围手术期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即喉罩麻醉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中位PLOS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LOS延长(长于中位PLOS)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90例患者,其中男92例、女98例,中位年龄51.5(41.0,59.0)岁。全组患者的中位PLOS为3.0(2.0,4.0)d,PLOS>3 d组71例,PLOS≤3 d组11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置胸腔引流管[OR=11.852,95%CI(2.384,58.912),P=0.003]、术前合并肌无力症状[OR=4.814,95%CI(1.337,17.337),P=0.016]、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5分[OR=6.696,95%CI(3.033,14.783),P<0.001]是PLOS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完全无管化(totally no tube,TNT)有助于患者实现术后第1 d出院。结论机器人辅助非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TNT、控制患者肌无力症状、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可优化围手术期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