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镇痛的效能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下或强化麻醉下颌面外科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A组)30例,舒芬太尼组(B组)30例。术前及术中麻醉药物按常规给予,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PC IA...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镇痛的效能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下或强化麻醉下颌面外科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A组)30例,舒芬太尼组(B组)30例。术前及术中麻醉药物按常规给予,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PC IA。术后持续监测SpO,E C G,N B P,进行V A S评分、R am say评分,观察有无)2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结果:B组镇痛效果满意且优于A组(P<0.05);呼吸影响两组病例均未出现SpO低于95%;2恶心呕吐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似。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可适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病人PC IA,并在安全、镇痛和降低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36例择期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人随机双盲均分为三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使用0.3μg/ml(A组)、0.4μg/ml(B组)和0.5μg/ml(...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36例择期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人随机双盲均分为三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使用0.3μg/ml(A组)、0.4μg/ml(B组)和0.5μg/ml(C组)的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比卡因。镇痛泵设定持续输注背景剂量2 ml/h,PCA量每次3 ml,锁定时间30 min。分别于术后4、8、20、24、48 h观察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PCA的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随着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加,VAS评分、镇痛药用量、PCA按压次数逐渐下降,PCA按压次数比逐渐上升,术后48、h A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05或0.01),术后20 h A组的VAS评分高于C组(P<0.01)。术后4 h A组的镇痛药用量及PCA按压次数高于C组(P<0.05)。A组术后镇静、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PCEA中的镇痛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4μg/ml舒芬太尼与0.125%罗比卡因相配伍在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引起相对少的不良反应,更适合在临床应用中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镇痛的效能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下或强化麻醉下颌面外科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A组)30例,舒芬太尼组(B组)30例。术前及术中麻醉药物按常规给予,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PC IA。术后持续监测SpO,E C G,N B P,进行V A S评分、R am say评分,观察有无)2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结果:B组镇痛效果满意且优于A组(P<0.05);呼吸影响两组病例均未出现SpO低于95%;2恶心呕吐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似。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可适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病人PC IA,并在安全、镇痛和降低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文摘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36例择期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人随机双盲均分为三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使用0.3μg/ml(A组)、0.4μg/ml(B组)和0.5μg/ml(C组)的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比卡因。镇痛泵设定持续输注背景剂量2 ml/h,PCA量每次3 ml,锁定时间30 min。分别于术后4、8、20、24、48 h观察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PCA的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随着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加,VAS评分、镇痛药用量、PCA按压次数逐渐下降,PCA按压次数比逐渐上升,术后48、h A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05或0.01),术后20 h A组的VAS评分高于C组(P<0.01)。术后4 h A组的镇痛药用量及PCA按压次数高于C组(P<0.05)。A组术后镇静、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罗比卡因复合应用于术后病人PCEA中的镇痛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4μg/ml舒芬太尼与0.125%罗比卡因相配伍在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引起相对少的不良反应,更适合在临床应用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