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虫双和杀螟丹选育对小菜蛾抗药性的形成及其抗性机制 被引量:44
1
作者 陈之浩 刘传秀 +1 位作者 李凤良 韩招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09-418,共10页
用杀虫双和杀螟丹在实验室以点滴法处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四龄幼虫,以连续继代药剂淘汰选育其抗药性。至35代,药剂汰选的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药性较选育前正常品系分别提高了51倍和25倍。其抗药性的形成发展均呈S形,... 用杀虫双和杀螟丹在实验室以点滴法处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四龄幼虫,以连续继代药剂淘汰选育其抗药性。至35代,药剂汰选的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药性较选育前正常品系分别提高了51倍和25倍。其抗药性的形成发展均呈S形,可认为已成为抗性品系。以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及有机氮等11种杀虫剂测试抗杀虫双小菜蛾品系和抗杀螟丹小菜蛾品系对常用药剂的敏感度结果表明:对杀虫双、杀螟丹和杀虫环之间有较严重的正交互抗性;对敌敌畏、马拉硫磷和杀螟松有轻微交互抗性产生;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和灭多威、久效威等药剂更加敏感,呈负交互抗性。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测定表明,抗药性产生与特异性酯酶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用比色法和酸度法测定,抗性品系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降低,羧酸酯酶(CarE)活性无差异。加增效剂Pb和SV_1于四龄幼虫表皮,对抗杀虫双小菜蛾品系分别有6.28及1.45倍的增效作用;对抗杀螟丹小菜蛾品系分别有4.85及1.39倍的增效作用,可见多功能氧化酶(MFO)为小菜蛾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巴丹 抗药性
下载PDF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药性遗传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程罗根 李凤良 +2 位作者 韩招久 李忠英 陈之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20,共6页
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 ,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 80个引物对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在抗杀虫双近等... 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 ,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 80个引物对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中有 3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1条特异扩增带 ,2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2条特异扩增带 ,1个引物产生 3条特异扩增带 ;在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中 ,有 4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1条特异扩增带 ,1个引物产生了 2条特异扩增带。在培育近等基因系的多次回交过程中 ,与抗性有关的遗传因子被逐步置换到敏感品系的基因组中 ,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随机护增多态性DNA 抗性性 杀虫剂
下载PDF
杀虫双农药对土壤螨类和弹尾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邢协加 王振中 +1 位作者 张友梅 李忠武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79-84,共6页
对土壤进行杀虫双农药染毒实验,获土壤螨类703只,隶属于3个亚目27个科;弹尾类666只,隶属于8科20属.经染毒处理的土样(135个土样)中土壤螨类和弹尾类计608只,与对照组(27个土样)比较,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 对土壤进行杀虫双农药染毒实验,获土壤螨类703只,隶属于3个亚目27个科;弹尾类666只,隶属于8科20属.经染毒处理的土样(135个土样)中土壤螨类和弹尾类计608只,与对照组(27个土样)比较,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科(属)数量均显著减少,与杀虫双处理浓度呈明显负相关.通过杀虫双对优势类群的染毒实验,结果表明:它们的数量亦随农药处理浓度的递增而减少,其中以弹尾类的棘虫兆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双 土壤污染 土壤动物 螨类 弹尾类
下载PDF
杀虫双对土壤脲酶活性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和文祥 蒋新 +1 位作者 余贵芬 卞永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50-755,共6页
通过模拟方法研究杀虫双对土壤脲酶活性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生态区域土壤脲酶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杀虫双明显抑制脲酶活性 ,且随浓度增加 ,脲酶活性、酶促反应的Vmax、Vmax/Km、k减小 ,Km 增大 ,除 6号土样的Km 处理外均达到... 通过模拟方法研究杀虫双对土壤脲酶活性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生态区域土壤脲酶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杀虫双明显抑制脲酶活性 ,且随浓度增加 ,脲酶活性、酶促反应的Vmax、Vmax/Km、k减小 ,Km 增大 ,除 6号土样的Km 处理外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揭示出脲酶特征参数可从不同角度表征杀虫双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获得其作用机理为混合型抑制。脲酶活性ED50 值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明高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可明显减轻杀虫双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双 土壤脲酶 活性特征 影响因素 酶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现实遗传力 被引量:12
5
作者 程罗根 李凤良 +2 位作者 韩招久 李忠英 陈之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抗性品系 ,分析了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药性的现实遗传力 ,并对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室内继代药剂选择 119代后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 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抗性品系 ,分析了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药性的现实遗传力 ,并对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室内继代药剂选择 119代后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性的遗传力很低 (h2 =0 0 3)。因此 ,小菜蛾对这两种药剂产生更高水平抗性的潜力不大。在选择的前半段 (F30 ) ,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性遗传力 (分别为 0 14和 0 11)高于选择后半段 (F80 )的遗传力 (均为 0 0 5) ,选择前、后半段的选择差数没有明显差别。即使在室内选择条件下 ,假如斜率 =2 0 (δP=0 5) ,h2 =0 0 5,群体中 70 %个体致死时要获得 10倍的抗性 ,约需 34代。田间条件下 ,由于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环境变异等因素的影响 ,抗性增长 10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遗传力 抗性风险评估
下载PDF
3.6%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药效试验 被引量:28
6
作者 罗志明 李文凤 +2 位作者 黄应昆 卢文洁 王晓燕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3-384,共2页
3.6%杀虫双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60d后,60、75、90kg/hm2(制剂用量)的防效分别为73.36%、85.97%、86.29%。75、90kg/hm2防效与对照药剂3%呋喃丹颗粒剂相当,且明显优于其他对照药剂。3.6%杀虫双颗粒剂可作为防治甘... 3.6%杀虫双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60d后,60、75、90kg/hm2(制剂用量)的防效分别为73.36%、85.97%、86.29%。75、90kg/hm2防效与对照药剂3%呋喃丹颗粒剂相当,且明显优于其他对照药剂。3.6%杀虫双颗粒剂可作为防治甘蔗螟虫替代农药,使用剂量以75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杀虫双 螟虫
下载PDF
杀虫双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和文祥 蒋新 +1 位作者 卞永荣 王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7,共5页
采用模拟方法探讨了杀虫双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杀虫双对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低浓度时酶活性抑制幅度较大 ,高浓度时抑制幅度较小。土壤酶活性的生态剂量 ED50 结果发现 ,土壤脲酶... 采用模拟方法探讨了杀虫双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杀虫双对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低浓度时酶活性抑制幅度较大 ,高浓度时抑制幅度较小。土壤酶活性的生态剂量 ED50 结果发现 ,土壤脲酶活性的 ED50 值最小 ,反映出脲酶对杀虫双反应最敏感 ,建议采用土壤脲酶活性作为土壤杀虫双污染程度的监测指标 ;此外获得了土壤中杀虫双污染浓度的 ED50 值 :土娄土和红壤分别为 1.30 1和0 .5 2 6 g/ kg。转化酶活性表现出在杀虫双低浓度时激活 ,在高浓度时抑制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 杀虫双 生态剂量ED50 酶活性 土壤污染 土壤监测
下载PDF
杀虫双在甘蔗上的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唐亮 李伟声 +3 位作者 周游 孙东磊 张清鹏 张志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33-636,共4页
建立了甘蔗上杀虫双残留的简便检测方法,并对其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甘蔗中杀虫双经转化为沙蚕毒素,三氯甲烷萃取,FPD-GC检测,外标法定量,在浓度为0.05~0.50 mg/kg的添加范围内,杀虫双在甘蔗上的平均回收率为102.52%~103.89%... 建立了甘蔗上杀虫双残留的简便检测方法,并对其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甘蔗中杀虫双经转化为沙蚕毒素,三氯甲烷萃取,FPD-GC检测,外标法定量,在浓度为0.05~0.50 mg/kg的添加范围内,杀虫双在甘蔗上的平均回收率为102.52%~103.89%,相对标准偏差为1.89%~9.95%。甘蔗中杀虫双的消解趋势符合方程Ct=C0e-kt,消解半衰期为14.61~14.89 d,属难降解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双 甘蔗 检测方法 消解动态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热带水果中杀虫双残留 被引量:9
9
作者 林涛 邵金良 +4 位作者 刘兴勇 王静 邹艳虹 李茂萱 刘宏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23-1227,共5页
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热带水果中杀虫双残留的测定方法。热带水果经含1%(v/v)乙酸的乙腈溶液二次提取,200 mg N-丙基乙二胺(PSA)、100 mg C18、300 mg MgSO4和500 mg柠檬酸氢二钠... 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热带水果中杀虫双残留的测定方法。热带水果经含1%(v/v)乙酸的乙腈溶液二次提取,200 mg N-丙基乙二胺(PSA)、100 mg C18、300 mg MgSO4和500 mg柠檬酸氢二钠净化。采用CAPCELL CORE PC亲水色谱柱进行分离,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杀虫双在0. 1~10. 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 999 3,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 015μg/kg和0. 05μg/kg,加标回收率为81. 0%~88. 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 9%~6. 2%。该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适于热带水果中杀虫双残留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残留 杀虫双 热带水果
下载PDF
杀虫双对土壤磷酸酶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8
10
作者 和文祥 蒋新 +1 位作者 朱茂旭 卞永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58-661,共4页
采用模拟方法 ,对碱性、中性和酸性 3类磷酸酶的杀虫双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杀虫双强烈抑制碱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 ,表明酸性磷酸酶活性可表征土壤杀虫双污染的程度 ;而中性磷酸酶对杀虫双的反应较为迟钝 ... 采用模拟方法 ,对碱性、中性和酸性 3类磷酸酶的杀虫双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杀虫双强烈抑制碱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达到了极显著负相关 ,表明酸性磷酸酶活性可表征土壤杀虫双污染的程度 ;而中性磷酸酶对杀虫双的反应较为迟钝 ,生态毒性也较弱 ;不同生态区土壤的酶特征截然不同 ,土和红壤中的主导酶类分别是碱性和酸性磷酸酶 ,揭示出生态环境对土壤酶特征具有决定性的的影响 .图 2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双 土壤磷酸酶 毒性效应 抑制作用 农药
下载PDF
呋喃丹、杀虫双对蚯蚓(Eisenia foetida)的单一和复合毒性 被引量:30
11
作者 左海根 林玉锁 龚瑞忠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1,共3页
利用滤纸接触法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进行染毒,研究20℃时呋喃丹和杀虫双对蚯蚓的单一及复合急性毒性。试验发现,蚯蚓在这2种农药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杀虫双对蚯蚓的毒性大于呋喃丹,48h时杀虫双和呋喃丹的半... 利用滤纸接触法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进行染毒,研究20℃时呋喃丹和杀虫双对蚯蚓的单一及复合急性毒性。试验发现,蚯蚓在这2种农药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杀虫双对蚯蚓的毒性大于呋喃丹,48h时杀虫双和呋喃丹的半致死量分别为17.19和54.06μg·cm-2。无论是杀虫双(15.73μg·cm-2)与0~62.90μg·cm-2范围内呋喃丹复合,还是呋喃丹(94.35μg·cm-2)与0~25.16μg·cm-2范围内杀虫双复合,蚯蚓均表现呋喃丹中毒症状;与单一农药相比,复合农药对蚯蚓的致死毒性有高有低,但复合农药剂量变化对蚯蚓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小于相应剂量下单一农药对蚯蚓死亡率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呋喃丹 杀虫双 蚯蚓 急性毒性 复合污染
下载PDF
乐果和杀虫双污染对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仕仙 陶瑞 +1 位作者 张庆蛟 李永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8-303,共6页
近年来,土壤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药的滥用造成的,目前农药对土壤动物(尤其是蚯蚓)的影响受到极大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为评价土壤的农药污染程度,选用乐果和杀虫双及其二者复合对蚯蚓进行染毒试验,采用... 近年来,土壤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药的滥用造成的,目前农药对土壤动物(尤其是蚯蚓)的影响受到极大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为评价土壤的农药污染程度,选用乐果和杀虫双及其二者复合对蚯蚓进行染毒试验,采用滤纸法研究不同浓度农药污染对赤子爱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在乐果污染24 h和48 h均比对照显著增加(P<0.05),随着乐果浓度的升高,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随杀虫双浓度的升高,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不同浓度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一浓度处理24 h和48 h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固定乐果浓度(60 mg/kg)分别和不同浓度杀虫双处理24 h和48 h,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随着杀虫双浓度的升高,均呈现出升高—降低—升高的锯齿型变化曲线,各复合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与乐果和杀虫双浓度存在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其关系曲线均为抛物线型,乐果对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高于杀虫双。因此可利用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较好的指示乐果对蚯蚓的毒性作用,对杀虫双的毒性作用指示效果较乐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果 杀虫双 蚯蚓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近等基因系的培育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罗根 李凤良 +1 位作者 王荫长 陈之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8-31,共4页
将小菜蛾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杂交,F1代用能杀死全部敏感个体和部分杂合个体的剂量进行选择;存活个体与敏感品系回交,其后代再用上述适量药剂进行选择;存活个体与敏感品系回交。通过12代回交,建立了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 将小菜蛾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杂交,F1代用能杀死全部敏感个体和部分杂合个体的剂量进行选择;存活个体与敏感品系回交,其后代再用上述适量药剂进行选择;存活个体与敏感品系回交。通过12代回交,建立了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并对其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近等基因系的艾氏剂环氧化活性均高于敏感品系,分别为1.56倍和1.97倍;(2)在回交后代中,抗性水平逐代降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性并未付出明显的生物学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杀虫双 杀螟丹 近等基因系
下载PDF
土壤中呋喃丹杀虫双p'p-DDT对蚯蚓的单一及复合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左海根 林玉锁 龚瑞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1-864,共4页
采用江苏省常熟农业生态试验站土壤,均匀混入农药后,调节适当的土壤水分,在人工气候箱内保持温度为20℃、湿度为80%的条件下,分别在第2、4、7、10、15d观察蚯蚓(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的急性中毒状态及死亡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 采用江苏省常熟农业生态试验站土壤,均匀混入农药后,调节适当的土壤水分,在人工气候箱内保持温度为20℃、湿度为80%的条件下,分别在第2、4、7、10、15d观察蚯蚓(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的急性中毒状态及死亡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蚯蚓在含有单一杀虫双和呋喃丹的土壤中,分别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状态和毒性效应,呋喃丹大于杀虫双对蚯蚓的毒性。在10d时杀虫双及呋喃丹的LC50分别为227.57mg·kg-1和28.28mg·kg-1。当土壤中杀虫双和呋喃丹2种农药复合存在时,蚯蚓主要表现为呋喃丹的中毒状态,2种农药复合后对蚯蚓的致死毒性有显著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p'p-DDT作为背景时,2种农药分别对蚯蚓的复合毒性。结果发现,当土壤中p'p-DDT的含量为10mg·kg-1时,无论是单一还是复合对蚯蚓的毒性基本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丹 杀虫双 蚯蚓 复合污染 土壤 毒性
下载PDF
吡虫啉、杀虫双对美洲蜚蠊中枢神经的电生理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贤进 王荫长 +1 位作者 赵勇 刘安西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本文运用美洲蜚蠊(Periplanetaamericana)第VI腹神经节突触后电位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了吡虫啉、杀虫双对中枢神经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73×10-7mol/L吡虫啉和1.38×10-5mo... 本文运用美洲蜚蠊(Periplanetaamericana)第VI腹神经节突触后电位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了吡虫啉、杀虫双对中枢神经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73×10-7mol/L吡虫啉和1.38×10-5mol/L杀虫双处理后初期均能引起自发性突触后电位发放增强,随后导致突触传递阻断。而吡虫啉较杀虫双阻断传递快,且用Ringer生理溶液冲洗不易恢复,表明吡虫啉较杀虫双激动剂活性更强。以3.37×10-5mol/L甲胺磷预处理中枢神经样品后,再进行杀虫双处理,则突触后电位的发放频率和幅值有明显增强,产生连续超幅排放(overshooting)现象.相反,甲胺磷预处理对随后进行吡虫啉处理无明显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吡虫啉、杀虫双和乙酰胆碱受体发生相互作用过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杀虫双 美洲蜚蠊 中枢神经 电生理学
下载PDF
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药性监测、交互抗性测定及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之浩 刘传秀 +1 位作者 李凤良 韩招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68-74,共7页
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三年来贵阳小菜蛾种群对杀虫及的抗性增长23.5倍;其余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敌敌畏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抗性不明显;对溴氰菊酯贵阳、安顺种群产生了高度抗性,与敏感品系比较抗性分别增长11... 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三年来贵阳小菜蛾种群对杀虫及的抗性增长23.5倍;其余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敌敌畏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抗性不明显;对溴氰菊酯贵阳、安顺种群产生了高度抗性,与敏感品系比较抗性分别增长1124倍和558倍,其余各地种群对溴氰菊68仍有较高的敏感性,抗性不明显。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杀虫双品系对同类药剂杀螟丹有明显的正交互抗性;对敌敌畏、溴氰菊酯、灭多威和苏云金杆菌等的敏感度较高。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双仍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苏云金杆菌和螨虫素与杀虫双混用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交互抗性 杀虫双
下载PDF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溴氰菊酯抗性遗传的RDA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忠英 陈之浩 +2 位作者 程罗根 李凤良 韩招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59-61,共3页
利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RDA)初步分析了小菜蛾敏感品系及其抗杀虫双和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之间的遗传差异。用敏感品系基因组作驱赶扩增子,分别以抗杀虫双和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基因组DNA作检测... 利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RDA)初步分析了小菜蛾敏感品系及其抗杀虫双和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之间的遗传差异。用敏感品系基因组作驱赶扩增子,分别以抗杀虫双和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基因组DNA作检测扩增子,通过4轮消减杂交,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基因组中得到2条差异片段(150bp~300bp),两轮消减杂交后,在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中也获得了片段(150bp~300bp)。这些结果表明,RDA技术可有效用于小菜蛾抗性分子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溴氰菊酯 抗性遗传 RDA分析
下载PDF
杀虫双对鲤鱼的亚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叙龙 张毓琪 +1 位作者 周爱莲 张文成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55-259,共5页
杀虫双对鲤鱼的亚急性毒性研究陈叙龙,张毓琪,周爱莲,张文成(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天津,300071)关键词:杀虫双;鲤鱼;肝胰脏;肾杀虫双(Dimehypo)是我国70年代开发的农药新品种,属仿生农药─—沙蚕毒的衍生... 杀虫双对鲤鱼的亚急性毒性研究陈叙龙,张毓琪,周爱莲,张文成(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天津,300071)关键词:杀虫双;鲤鱼;肝胰脏;肾杀虫双(Dimehypo)是我国70年代开发的农药新品种,属仿生农药─—沙蚕毒的衍生物.自1977年投入工业生产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双 鲤鱼 肝胰脏 亚急性毒性
下载PDF
杀虫双农药在土壤中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瑞薇 胡钦红 +1 位作者 靳伟 李德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7-53,共7页
本文研究了杀虫双的降解、吸附和田间淋溶情况。结果表明:杀虫双在pH3—9范围内的水解反应极为缓慢,杀虫双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微生物作用下的生物降解过程,杀虫双和沙蚕毒素在太阳光下的降解作用很快。土壤对杀虫双的吸附量很少,而沙... 本文研究了杀虫双的降解、吸附和田间淋溶情况。结果表明:杀虫双在pH3—9范围内的水解反应极为缓慢,杀虫双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微生物作用下的生物降解过程,杀虫双和沙蚕毒素在太阳光下的降解作用很快。土壤对杀虫双的吸附量很少,而沙蚕毒素较易被土壤所吸附。田间试验结果证实了杀虫双具有很大的淋溶趋势,应对该农药的地下水污染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双 环境影响 土壤 农药
下载PDF
杀虫双对杜氏盐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蔡马 姜建国 +1 位作者 贺立红 余土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1,共5页
以一种具有环境耐性的单细胞绿藻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作为受试生物,检测一种杀虫剂杀虫双的毒性作用,试验中检测了杀虫双对杜氏盐藻细胞生长、单细胞β胡萝卜素质量、细胞形态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 以一种具有环境耐性的单细胞绿藻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作为受试生物,检测一种杀虫剂杀虫双的毒性作用,试验中检测了杀虫双对杜氏盐藻细胞生长、单细胞β胡萝卜素质量、细胞形态变化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杀虫双质量浓度小于0.5 mg.L-1时,细胞的毒性响应与对照的变化趋势类似.当使用1.0~4.0 mg.L-1杀虫双处理盐藻,处理初期细胞生长缓慢和单细胞β胡萝卜素质量降低,一段时间后恢复.当杀虫双质量浓度大于5.0 mg.L-1,细胞生长速度和单细胞β胡萝卜素质量都会一直降低直至检测不到.杀虫双对杜氏盐藻的10 d IC50为32 mg.L-1.试验发现在低浓度下杀虫双会刺激CAT活性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 毒性 杀虫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