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0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粳稻茎秆力学性状与理化特征对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杨洪伟 张丽颖 +2 位作者 唐志强 于丰华 许童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4-52,共9页
倒伏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田间自然栽培条件下杂交粳稻茎秆力学性状与理化特征对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研究选取北方地区生产上主要推广的弯曲穗型杂交粳稻品种辽优2006(LY2006)、辽优5218(LY5218)、辽优5273(LY5273)为供试对... 倒伏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田间自然栽培条件下杂交粳稻茎秆力学性状与理化特征对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研究选取北方地区生产上主要推广的弯曲穗型杂交粳稻品种辽优2006(LY2006)、辽优5218(LY5218)、辽优5273(LY5273)为供试对象,易倒伏常规粳稻品种农林313(NL313(CK))为对照,测量其农艺性状和微观组织构成等理化指标,并通过弯曲试验及拉伸试验,测定其茎秆最大抗折力、断裂弯矩、抗弯截面系数、单茎自重质量矩、弯曲强度、杨氏弹性模量、惯性矩等力学指标,并研究测量的理化指标及力学指标与倒伏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对象的倒伏指数和对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供试对象抗倒伏性显著高于对照。供试对象和对照在株高、基部节间长度、组织构成等理化指标及力学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供试对象的株高、单穗鲜质量均大于对照,因此,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并不是株高越矮、穗越轻,抗倒伏能力就越强。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延长叶鞘长度、提高组织厚度及维管束面积、增加纤维素、木质素及钾元素含量等均能有效提升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研究还发现,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与其茎秆最大抗折力、断裂弯矩、抗弯截面系数、弯曲强度、杨氏弹性模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单茎自重质量矩、惯性矩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选取其作为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参考指标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北方杂交粳稻抗倒伏品种选育、改良及抗倒伏农艺性状调控提供综合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质 抗倒伏能力 农作物改良 杂交粳稻 茎秆特性
下载PDF
北方稻区杂交粳稻发展现状及对策
2
作者 郑英杰 王绍林 +3 位作者 于亚辉 夏明 陈广红 张丽丽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60-64,共5页
北方稻区是我国粳稻主要种植区域,与常规粳稻相比,杂交粳稻的发展相对缓慢。文中简要回顾了北方稻区杂交粳稻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杂交粳稻育种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北方稻区杂交粳稻发展前景及对策,以期为促进... 北方稻区是我国粳稻主要种植区域,与常规粳稻相比,杂交粳稻的发展相对缓慢。文中简要回顾了北方稻区杂交粳稻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杂交粳稻育种研究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北方稻区杂交粳稻发展前景及对策,以期为促进北方稻区杂交粳稻选育和应用推广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优质抗病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粳1818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3
作者 陈天晔 李健 +5 位作者 王小虎 端木李玲 王雪刚 柯瑷 孙菊英 端木银熙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8期182-185,共4页
常优粳1818是用高配合力早花时长粒中熟中粳不育系常5-55A与高抗稻瘟病优质籼粳中间型恢复系CR-999杂交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19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晚粳常熟市农科所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3.375 t/hm^(2),对... 常优粳1818是用高配合力早花时长粒中熟中粳不育系常5-55A与高抗稻瘟病优质籼粳中间型恢复系CR-999杂交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19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晚粳常熟市农科所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3.375 t/hm^(2),对稻瘟病抗性强,稻米品质好,于2022年8月通过江苏省审定,适宜在长江以南太湖稻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常优粳1818 选育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下载PDF
杂交粳稻申优28高产制种和栽培技术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美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7期14-18,共5页
申优28是利用不育系申21A和恢复系申恢26-28组成的杂交粳稻品种。本文介绍了申优28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了其全程机械化高效制种技术,包括选种、控制播期、调控花期、机械割叶、机械辅助授粉、收割及烘干等操作技术,为杂交水稻生产制种... 申优28是利用不育系申21A和恢复系申恢26-28组成的杂交粳稻品种。本文介绍了申优28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了其全程机械化高效制种技术,包括选种、控制播期、调控花期、机械割叶、机械辅助授粉、收割及烘干等操作技术,为杂交水稻生产制种提供技术指导。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米质优且抗病性强等综合优势。为充分发挥申优28产量潜力,从适时播种、肥料运筹、水浆管理和适宜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申优28 机械化制种技术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辽宁省通过审定的杂交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5
作者 张悦 王佳 +5 位作者 高振环 吕军 潘争艳 王丽丽 李建国 姜秀英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5期16-20,共5页
对1980年~2023年辽宁省审定的42个杂交粳稻品种产量、品质、抗病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以三系杂交粳稻为主,占比97.6%,其中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育成品种26个。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有5个品种区试产量突破到10 t/hm^(2)以上。有57.1%... 对1980年~2023年辽宁省审定的42个杂交粳稻品种产量、品质、抗病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以三系杂交粳稻为主,占比97.6%,其中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育成品种26个。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有5个品种区试产量突破到10 t/hm^(2)以上。有57.1%的品种较对照增产10%以上,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本研究中,穗粒数增加是产量提升的主要原因。品种优质达标率84.4%,但近5年审定品种优质达标率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垩白度偏高、碱消值较低,今后杂交粳稻品种选育,应着重改良这两个品质性状。杂交粳稻抗病性达到较高水平,对稻瘟病抗性表现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的品种占比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杂交粳稻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试验栽培技术浅析
6
作者 吴建丽 杨向红 杜佳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076-0079,共4页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特别是在云南地区。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试验出的新品种,在提高产量、改善米质、增强抗逆性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文章将对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特别是在云南地区。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试验出的新品种,在提高产量、改善米质、增强抗逆性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文章将对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试验栽种过程及新品种栽培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我国水稻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型 杂交粳稻 新组合 誓言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节水种植
7
作者 孙志美 朱华 杨红林 《云南农业》 2024年第6期87-87,共1页
水稻是师宗县主要粮食作物,2022年播种面积6200 hm^(2),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15%。为创新粮食增产新模式、新技术,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师宗县农业农村局打破传统水稻种植模式,引进丰产、稳产、广适的杂交粳稻品种... 水稻是师宗县主要粮食作物,2022年播种面积6200 hm^(2),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15%。为创新粮食增产新模式、新技术,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师宗县农业农村局打破传统水稻种植模式,引进丰产、稳产、广适的杂交粳稻品种滇禾优34,在大同、彩云、竹基、五龙等乡(镇、街道)开展杂交稻节水种植试验,但由于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农户对水稻节水种植技术认识不足,导致技术应用不规范,没有发挥出水稻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增产 杂交粳稻 水稻种植模式 节水种植 农田基础设施 杂交 师宗县 播种面积
下载PDF
杂交粳稻申优28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程灿 曹黎明 +10 位作者 朱建华 况慧云 王在满 牛付安 周继华 储黄伟 张安鹏 邓宏中 罗忠永 张克红 孙滨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06,共4页
申优28是以BT型不育系申21A与恢复系申恢26-2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8制种时,通过调节双亲的生长发育,确保了父母本花期高度相遇。研究了父母本均机插条件下不同父母本行比及母本株距对申优28制种产量的影响,以及在父本机... 申优28是以BT型不育系申21A与恢复系申恢26-2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8制种时,通过调节双亲的生长发育,确保了父母本花期高度相遇。研究了父母本均机插条件下不同父母本行比及母本株距对申优28制种产量的影响,以及在父本机插(行距25cm)-母本机直播(行距20 cm)条件下,母本不同株距对申优28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父母本均机插条件下,父母本行比2︰8~10、行株距25 cm×14 cm时制种产量高;父本机插-母本机直播条件下,以株距16 cm时制种产量高。通过以上优化栽培方式,确保了杂交粳稻制种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申优28 父本机插-母本机直播一体机 全程机械化 行株距 制种 产量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杂交粳稻‘申优2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雄兴 杨芳凤 +4 位作者 吴炜 沈嘉秋 沈淳 朱吉明 李秋红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3期49-54,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氮肥运筹对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6’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通过不同施氮量和氮肥基蘖肥与穗肥的配比试验,对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6’的品质和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基肥与追肥比例为8∶2的条件下,杂交粳稻新组合... 为进一步明确氮肥运筹对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6’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通过不同施氮量和氮肥基蘖肥与穗肥的配比试验,对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6’的品质和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基肥与追肥比例为8∶2的条件下,杂交粳稻新组合最佳氮肥施用量为240 kg∕hm^(2);在总施肥量纯氮270 kg∕hm^(2)条件下,优质化栽培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以8∶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产量 品质 杂交粳稻
下载PDF
11个杂交粳稻新品种抗稻瘟病和丰产优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秋 李铷 +5 位作者 李楚 段飞 黄慧珍 杨芳 邬航兵 傅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5-672,共8页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杂交粳稻新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进行测定,以期为云南省水稻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云南省11个水稻新品种和滇禾优34(CK)为材料,利用田间异地自然诱发病圃法进行稻瘟病...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杂交粳稻新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进行测定,以期为云南省水稻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云南省11个水稻新品种和滇禾优34(CK)为材料,利用田间异地自然诱发病圃法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同时结合9个生态区水稻农艺性状以及稻米品质进行测定,并运用模糊数学模型隶属函数法进行新品种品质综合评价。【结果】11个水稻新品种的田间抗性鉴定显示,除滇禾优801和滇禾优811品种的综合抗性指数为3.25和3.79,达到中抗水平外,其余品种的综合抗性指数均高于4.5,属感病品种。其农艺性状调查显示,新品种的有效穗、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在不同生态区均存在差异,平均有效穗为267.28万~382.57万/hm^(2),最高的是保两优285;平均穗长为20.00~22.49 cm,最长的是滇禾优81;平均结实率为72.42%~86.90%,最高的是滇禾优801;平均千粒重为22.11~26.57 g,最高的是滇禾优81;平均产量为7636.65~9844.17 kg/hm^(2),最高的是保两优285,与滇禾优34(CK)相比增产14.88%。11个新品种的米质测定显示,不同品种的品质指标变异系数为0.3%~38.2%,其中垩白度变异系数为38.2%,数据离散程度最大,不同品种间差异性较大,保两优284、滇禾优801和滇禾优34(CK)的垩白度达到部颁二等标准,占供试品种的25%。供试品种的出糙率全部达到部颁一等标准,直链淀粉含量全部达到部颁二等标准以上;但整精米率和胶稠度达标率较差,未达到优质稻米标准,这2项指标是制约云南省杂交粳稻品质等级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差异较大的指标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平均隶属函数位于前3的品种为滇禾优801、滇禾优811以及对照品种滇禾优34,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为64.52%、61.47%、60.19%,最低的是滇禾优80,平均隶属函数值为27.14%。【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筛选出滇禾优811和滇禾优801这2个综合评分最高的优良品种,对水稻新品种进一步推广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稻瘟病 农艺性状 稻米品质 隶属函数法
下载PDF
杂交粳稻新组合毕粳优8号的选育、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11
作者 田孟祥 何友勋 +2 位作者 唐义 赵龙 张时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8期182-185,共4页
毕粳优8号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不育系毕粳3A与恢复系HR82配组而成的中熟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经2019-2020年的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表现突出,具有熟期适中、株叶型好、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及食味优良等优点,2022... 毕粳优8号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不育系毕粳3A与恢复系HR82配组而成的中熟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经2019-2020年的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表现突出,具有熟期适中、株叶型好、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及食味优良等优点,2022年通过贵州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毕粳优8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下载PDF
杂交粳稻新组合黔粳优57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12
作者 田孟祥 何友勋 +1 位作者 田晋文 田井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3期56-58,62,共4页
黔粳优57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贵阳金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的不育系163A与恢复系NR 210配组而成的中熟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经2015—2016年的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表现突出,具有熟期适中、株(叶)型佳及丰产性好等优... 黔粳优57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贵阳金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的不育系163A与恢复系NR 210配组而成的中熟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经2015—2016年的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表现突出,具有熟期适中、株(叶)型佳及丰产性好等优点,201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7015)。本文介绍了黔粳优5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以期为该组合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黔粳优57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香型三系杂交粳稻港优5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东港市为例
13
作者 王镇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5期28-31,共4页
香型三系杂交粳稻港优5号是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以香型不育系港粳02A同香型恢复系港恢5号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2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适宜在辽宁省中晚熟和晚熟稻区种植,栽培上应重视浸种消毒,壮秧稀植,合理... 香型三系杂交粳稻港优5号是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以香型不育系港粳02A同香型恢复系港恢5号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2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适宜在辽宁省中晚熟和晚熟稻区种植,栽培上应重视浸种消毒,壮秧稀植,合理搭配氮磷钾,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文章阐述了香型三系杂交粳稻港优5号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分析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效益,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型三系杂交粳稻 港优5号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及其技术策略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杨振玉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共2页
阐述了北方杂交粳稻的生态优势和杂种优势及人们喜粳嫌籼食味的变化 ,介绍了杂交粳稻“北上”、“南下”取得的进展和存在问题 ,提出当前杂交粳稻进一步发展应采取“籼粳架桥”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发展策略 籼型杂交粳稻
下载PDF
第2届杂交粳稻科技创新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华凤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第2届杂交粳稻科技创新研讨会 技术交流 交流机制 杂交粳稻事业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粳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51
16
作者 万靓军 张洪程 +4 位作者 霍中洋 林忠成 戴其根 许轲 张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82,共8页
在高产施氮量条件下(225 kg hm-2),按基蘖肥、穗肥不同施氮比例且穗肥依不同叶龄期追氮共设计了20种施氮模式,研究了其对超级杂交粳稻常优1号产量、氮素利用率及主要米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对常优1号产量影响极大,基蘖肥与... 在高产施氮量条件下(225 kg hm-2),按基蘖肥、穗肥不同施氮比例且穗肥依不同叶龄期追氮共设计了20种施氮模式,研究了其对超级杂交粳稻常优1号产量、氮素利用率及主要米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对常优1号产量影响极大,基蘖肥与穗肥施氮比例为58.34∶41.66,穗肥以叶龄余数4、2叶等量施氮时,产量最高;产量与总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氮收获指数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随着穗肥施氮比例的下降,稻米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垩白率、垩白度逐渐下降;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呈直线上升趋势;穗肥随追肥叶龄期推迟,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提高,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胶稠度、外观品质因基蘖肥施氮比例的不同而异。综合来看,基蘖肥、穗肥施氮比例为6∶4,穗肥以倒4、2叶期追肥可使该品种超高产、优质、高效得到较好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粳稻 氮肥运筹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品质
下载PDF
杂交粳稻13.5t hm^-2超高产群体动态特征及形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80
17
作者 张洪程 吴桂成 +12 位作者 李德剑 肖跃成 龚金龙 李杰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高辉 魏海燕 沙安勤 周有炎 王宝金 吴爱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47-1558,共12页
选用杂交粳稻甬优8号,以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兴化、姜堰实施基地1.0hm2连片与6.67hm2连片超高产攻关方为依托,研究了13.5thm-2超高产群体特征,并探讨了群体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较之12.0thm-2左右群体,13.5thm-2群体的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6... 选用杂交粳稻甬优8号,以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兴化、姜堰实施基地1.0hm2连片与6.67hm2连片超高产攻关方为依托,研究了13.5thm-2超高产群体特征,并探讨了群体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较之12.0thm-2左右群体,13.5thm-2群体的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60000×104hm-2以上),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之相当;群体茎蘖于生育前期稳步增长,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达适宜穗数,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数量少,为预期穗数的1.3倍左右,此后群体平缓下降,至抽穗期达适宜穗数,成穗率高(>75%);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相对较缓慢,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5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成熟期仍保持在4.0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总光合势为675×104m2dhm-2以上,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45.0%以上;群体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度相对较缓、积累量略低,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生物量为13.5thm-2以上,抽穗后积累量亦高,一般为9.75thm-2以上,总干物重高达23.25thm-2以上。13.5thm-2超高产群体形成机制为,依靠精苗,发大蘖,及时够苗,提高够苗期群体质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中期高质量群体结构的培育奠定生物学基础;依靠合理的群体动态及其规模,培育适宜数量的壮秆大穗,于抽穗期形成具有强抗倒力和巨量安全库容的高光效群体;依靠平稳消退的光合系统,提高抽穗后群体光合物质生产力,增大群体库容的总充实量,并维持较大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的安全抗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超高产 群体特征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两个杂交粳稻组合超高产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6
18
作者 李杰 张洪程 +10 位作者 钱银飞 郭振华 陈烨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李德剑 华正雄 沙安勤 周有炎 刘国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9-185,共7页
将两个杂交粳稻组合(陵香优18和常优1号)于大田条件下种植,对超高产(产量>12.0t/hm2)田块的水稻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高产栽培(CK,10.5~11.0t/hm2)水稻相比,超高产栽培水稻穗数、每穗粒数显著高于CK,... 将两个杂交粳稻组合(陵香优18和常优1号)于大田条件下种植,对超高产(产量>12.0t/hm2)田块的水稻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高产栽培(CK,10.5~11.0t/hm2)水稻相比,超高产栽培水稻穗数、每穗粒数显著高于CK,结实率和千粒重略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超高产栽培水稻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总粒数显著高于CK;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之前,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生长比CK快,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茎蘖数达到预期的穗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较CK大;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拔节期,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生长平稳,无效分蘖发生少,高峰苗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较CK小;拔节以后,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茎蘖数下降平缓,成穗率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较CK高,尤其是抽穗以后,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水稻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均极显著高于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超高产栽培 生长特性 干物质生产
下载PDF
中国杂交粳稻研究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44
19
作者 邓华凤 何强 +5 位作者 舒服 张武汉 杨飞 荆彦辉 东丽 谢辉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系统回顾了中国杂交粳稻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综述了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术策略,以促进中国杂交粳稻的发展。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育种 亚种间杂种优势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东北地区超级杂交粳稻倒伏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74
20
作者 华泽田 郝宪彬 +4 位作者 沈枫 张忠旭 王岩 王彦荣 马秀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与偏高秆超级稻抗倒伏有关的性状 ,研究表明 :抗折力矩与试验材料茎秆的物质含量关联密切 ,水稻茎秆基部0~40cm部分 ,是茎秆抗折的最薄弱部位。同时探讨了与水稻倒伏性状有关的研究方法 。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超级杂交粳稻 倒伏性状 灰色关联度 育种 抗折力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