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元阳对阳明心学的阐释与突破 被引量:1
1
作者 肖雄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0-56,共7页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心学风靡天下之时,生于云南大理的白族学者李元阳自诩为王学一派的“私淑”弟子,服膺于阳明心学,不管是在省外做官,还是返乡居住讲学,常与王门弟子交往,切磋学问,通过书信与撰写文章阐释王阳明心学思想。尤为重要的是...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心学风靡天下之时,生于云南大理的白族学者李元阳自诩为王学一派的“私淑”弟子,服膺于阳明心学,不管是在省外做官,还是返乡居住讲学,常与王门弟子交往,切磋学问,通过书信与撰写文章阐释王阳明心学思想。尤为重要的是,其借鉴释、道思想以及儒家对性的多重诠释,对阳明心学思想认识有所突破,提出性本体论。李元阳对阳明心学从服膺、阐释到力求理论突破的思想历程,似乎可以寻绎到心学思想在边疆民族地区传播的历史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阳 心学 阐释 性本体论
下载PDF
云南名士李元阳的休闲美学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殷亚林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8-43,共6页
明代云南名士李元阳辞官返乡后,参禅悟道,寄情山水,其大量诗文记录了后半生闲适优雅的生活方式,广泛而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休闲的见解。这些见解充满休闲价值论、工夫论等方方面面的思考,也彰显了李元阳超拔的美学境界和道德人格。
关键词 李元阳 休闲美学 价值论 工夫论 人格美
下载PDF
明李元阳本《论语注疏解经》析论
3
作者 杨新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7,共8页
明嘉靖李元阳本《论语注疏解经》是以元十行本之嘉靖重校修补本为底本加以改造、完善刊刻而成,在经籍史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在版式、行款方面作了较大的发展和完善,形成半叶九行,经文单行大字、注文单行中字、疏文双行小字,且领起大"... 明嘉靖李元阳本《论语注疏解经》是以元十行本之嘉靖重校修补本为底本加以改造、完善刊刻而成,在经籍史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在版式、行款方面作了较大的发展和完善,形成半叶九行,经文单行大字、注文单行中字、疏文双行小字,且领起大"注"字、大"疏"字均黑底白文外加黑圈的格式,经、注、疏区分显明,体例完备;二是对元十行本原版和明正德、嘉靖修补版均作了较为全面的校改,补脱删衍,改正讹误,成绩较为突出;三是此本也出现了不少误刻和误改,其误改往往据文意和文例,不易发觉。李元阳本对此后的北监本、毛本、殿本、库本和阮刻本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阳 嘉靖重校修补本 校正 误改
下载PDF
从李元阳的文学实践看中原文化对滇云文风的影响
4
作者 姜晓霞 谢蔚 《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2-35,共4页
李元阳诗歌有较为明显的关心民瘼、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以及兼容儒、道、佛,追求生命价值尤重情性的特点,并与明代主流文学家的创作倾向一致,也体现了云南人民质朴、厚重的个性。以李元阳为代表的明代文士,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推进... 李元阳诗歌有较为明显的关心民瘼、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以及兼容儒、道、佛,追求生命价值尤重情性的特点,并与明代主流文学家的创作倾向一致,也体现了云南人民质朴、厚重的个性。以李元阳为代表的明代文士,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推进了云南文学与中原文学的整合,表现了明代云南传统文学与全国文学的双向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阳 明代文学 云南文学 中原文学 诗歌交流
下载PDF
李元阳的民本思想析探
5
作者 雷信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88-91,96,共5页
李元阳的民本思想是以性本体说为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五个有机组成部分,即:民本观的核心——仁政德治,民本观的基础——君民观,民本观的目的——惠民富民,民本观的措施——轻徭薄赋,民本观的保障——付诸践履。李元阳的民本思想内涵丰富,... 李元阳的民本思想是以性本体说为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五个有机组成部分,即:民本观的核心——仁政德治,民本观的基础——君民观,民本观的目的——惠民富民,民本观的措施——轻徭薄赋,民本观的保障——付诸践履。李元阳的民本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学理价值,亦存有些许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阳 民本思想
下载PDF
明代荆州知府李元阳扪月庵记碑刻及相关历史背景
6
作者 刘志军 龚俊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4-59,共6页
碑刻中的《扪月庵记》主要记载了扪月庵地理方位,以及在此修炼的武当道士曹炼师的生平、活动轨迹和点滴事迹等。《紫霄遇曹炼师》《登大岳南岩》两首诗则表明了李元阳在武当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诗言志。通过李元阳在大礼议事件中的表现... 碑刻中的《扪月庵记》主要记载了扪月庵地理方位,以及在此修炼的武当道士曹炼师的生平、活动轨迹和点滴事迹等。《紫霄遇曹炼师》《登大岳南岩》两首诗则表明了李元阳在武当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诗言志。通过李元阳在大礼议事件中的表现,李元阳到武当山祭神及荆州任职、归隐故乡等诸多事件,描绘了李元阳武当山之行的历史背景,为李元阳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山 碑刻 李元阳 诗文
下载PDF
李元阳的生平及其诗文
7
作者 白建忠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5-49,共5页
从内容看,李元阳的诗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第二类是写隐居生活的;第三类是描写自然山水的诗。李元阳的散文主要以游记与序跋为主,他的散文大部分都写得直抒胸臆。
关键词 李元阳 生平 散文
下载PDF
李元阳本《十三经注疏》研究述论 被引量:1
8
作者 陶晓婷 《文教资料》 2015年第35期57-59,共3页
明代嘉靖年间,福建御史李元阳刊刻了第一部完整的《十三经注疏》。学界缺乏对李元阳本《十三经注疏》的系统研究之作,研究成果多散见于其它相关研究著作中。当前对李元阳本《十三经注疏》的研究,大致集中在对其版本的研究、对其在《十... 明代嘉靖年间,福建御史李元阳刊刻了第一部完整的《十三经注疏》。学界缺乏对李元阳本《十三经注疏》的系统研究之作,研究成果多散见于其它相关研究著作中。当前对李元阳本《十三经注疏》的研究,大致集中在对其版本的研究、对其在《十三经注疏》流传过程中价值的研究和与其相关的校勘的研究三个方面。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有很多不足之处。而从经书刊刻、古籍整理等角度看,李元阳本《十三经注疏》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值得深入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阳 十三经注疏 礼记注疏版本研究
下载PDF
大理文化史上的盛世——历史文化名人杨升庵和李元阳在大理的文化合作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锡恩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6年第1期36-42,共7页
云南大理地区的文化学术,自汉唐以迄宋元,都不断有所发展,但在明代中期以后,文学名士,不断产生,诗文著述,大量涌现,很为繁荣,超过历史上的以往时期,这除了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关而外,是与杨升庵、李元阳共同倡导进行的文学创作活动分不... 云南大理地区的文化学术,自汉唐以迄宋元,都不断有所发展,但在明代中期以后,文学名士,不断产生,诗文著述,大量涌现,很为繁荣,超过历史上的以往时期,这除了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关而外,是与杨升庵、李元阳共同倡导进行的文学创作活动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阳 杨升庵 文学创作活动 明代中期 历史文化名人 转注古音略 大理国 七言 诗歌创作 李中溪全集
下载PDF
明代杰出的白族学者李元阳
10
作者 杨明 《今日民族》 2023年第2期35-36,共2页
明代中后期,在西南边疆的云南,诞生了一位杰出的白族学者,他就是李元阳。李元阳生于明弘治十年(1497年),字仁甫,大理府太和县(即今大理市)人。因世居点苍山十八溪之中,故号中溪。李元阳儿时便喜好读书,尤好文史。嘉靖元年(1522年)中云... 明代中后期,在西南边疆的云南,诞生了一位杰出的白族学者,他就是李元阳。李元阳生于明弘治十年(1497年),字仁甫,大理府太和县(即今大理市)人。因世居点苍山十八溪之中,故号中溪。李元阳儿时便喜好读书,尤好文史。嘉靖元年(1522年)中云贵乡试第二名,嘉靖五年(1526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因卷人“大礼议”事件,被贬为江西分宜知县,后又任江苏江阴知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翰林院庶吉士 李元阳 明弘治 江苏江阴 西南边疆 大礼议 白族 明代中后期
下载PDF
李元阳本《十三经注疏》考略——以《礼记注疏》《仪礼注疏》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锷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87,共20页
今传李元阳本《十三经注疏》,分别收藏在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图书馆,大约有十部左右,比较容易看到的是网络公布的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和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本。这两本由于流传久远、后代修补和剜改,几乎看不到李元阳... 今传李元阳本《十三经注疏》,分别收藏在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图书馆,大约有十部左右,比较容易看到的是网络公布的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和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本。这两本由于流传久远、后代修补和剜改,几乎看不到李元阳刊刻《十三经注疏》的信息。我们根据相关资料考察,确定李元阳本《十三经注疏》除《仪礼注疏》外,是李元阳、江以达等人于嘉靖十五年至十七年之间(1536—1538)在福建依据元十行本翻刻,其中《仪礼注疏》可能是据汪文盛校刻本翻刻。李元阳本版式,乃仿照元十行本《十三经注疏》中《尔雅注疏》而略有改变。李元阳本是目前所能看到的第一部完整的《十三经注疏》。就李元阳本《礼记注疏》而言,哈佛藏李元阳本有倒装、缺页,东京藏李元阳本有缺页、缺卷,然互相参看,可互补为用。李元阳刊刻《十三经注疏》三百三十五卷、《通典》二百卷,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阳 十三经注疏 仪礼注疏 礼记注疏
原文传递
论李元阳的《心性图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建忠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4,共8页
李元阳的《心性图说》,细致地辨析了性、心、意、情四者之间的关系。"性"动产生"心识","心识"发而为"意识","意识"流而为"情识",它们之间层层出现,并且距离"中"... 李元阳的《心性图说》,细致地辨析了性、心、意、情四者之间的关系。"性"动产生"心识","心识"发而为"意识","意识"流而为"情识",它们之间层层出现,并且距离"中"的状态愈来愈远。"中"是一种性之未发之前的"寂然不动"的状态,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一种"未涉心、意、情识"的天性。李元阳提出心性思想,主要目的是教人"复性",意即把"心"、"意"、"情"这些属于"识"的因素统统格掉,以达到"知至"即"性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阳 性心
原文传递
李元阳诗歌的艺术精神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晓霞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58-63,共6页
李元阳诗歌有描绘山水、朋友酬唱、感慨现实生活等内容,尤以山水诗为佳,内容上风花雪月、尽显物态;思想主要表现为追求心性的自由;反映出对人生生命价值的肯定。另外的朋友唱和诗和写实诗,表达了作者朋友情重,求真向善的主张。李元阳诗... 李元阳诗歌有描绘山水、朋友酬唱、感慨现实生活等内容,尤以山水诗为佳,内容上风花雪月、尽显物态;思想主要表现为追求心性的自由;反映出对人生生命价值的肯定。另外的朋友唱和诗和写实诗,表达了作者朋友情重,求真向善的主张。李元阳诗歌出语率真自然,大多通达明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阳 山水 心性 真情
原文传递
李元阳《嘉靖<大理府志>》概述
14
作者 孙鹏 《西南古籍研究》 2016年第1期37-47,共11页
明嘉靖年间成书的《大理府志》是今天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现存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志书的主要编纂者李元阳是明代大理地区著名的方志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但是,由于历史、战乱等原因,流传至今的仅剩下残卷,后世的学人对于此部志书没有进... 明嘉靖年间成书的《大理府志》是今天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现存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志书的主要编纂者李元阳是明代大理地区著名的方志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但是,由于历史、战乱等原因,流传至今的仅剩下残卷,后世的学人对于此部志书没有进行系统地研究与整理,更多地停留在对志书中的相关史料进行简单引用的层面。笔者对此部志书的整理与研究,主要为后世学人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底本,以方便进行查阅、研究,同时也为大理地方史志研究和李元阳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大理府志》 李元阳 校注 研究
原文传递
明李元陽本《春秋穀梁注疏》淺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張麗娟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17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明嘉靖李元陽本《十三經注疏》上接宋、元十行本,下啟監本、毛本及殿本,在《十三經注疏》版刻鏈條中佔據重要地位,對明以後至今日經典文本的面貌有深刻影響。本文通過李元陽本《春秋穀梁注疏》與宋、元十行本及明清諸本的比較,初步考察... 明嘉靖李元陽本《十三經注疏》上接宋、元十行本,下啟監本、毛本及殿本,在《十三經注疏》版刻鏈條中佔據重要地位,對明以後至今日經典文本的面貌有深刻影響。本文通過李元陽本《春秋穀梁注疏》與宋、元十行本及明清諸本的比較,初步考察了其文本來源、版式體例特點、異文特徵,探討其對後世諸本的影響,及在今日經籍校勘整理中可能發揮的作用,由此也可獲得對李元陽本《十三經注疏》的深入認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陽本 十三經注疏 穀梁
原文传递
李元阳对大理古迹的贡献
16
作者 张丽仙 《大理文化》 2005年第2期55-56,共2页
文物古迹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历来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在大理,明代白族文人李元阳对大理文物古迹的维修、保护和宣扬,尤其是对崇圣寺的修复,是一个典型而感人的事例,很值得后人追思.
关键词 李元阳 游鸡足山记 鸡足山
原文传递
元十行本《十三经注疏》明修丛考——以《论语注疏解经》为中心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新勋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1-181,共11页
元十行本在明代至少经历了正德六年补版、正德十二年补版、正德十六年补版、嘉靖三年补版和嘉靖重校修补五次修版,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是嘉靖重校修补。嘉靖重校修补不但大量更换原已破损的板片,而且对元十行本原版和正德年间的三次补版... 元十行本在明代至少经历了正德六年补版、正德十二年补版、正德十六年补版、嘉靖三年补版和嘉靖重校修补五次修版,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是嘉靖重校修补。嘉靖重校修补不但大量更换原已破损的板片,而且对元十行本原版和正德年间的三次补版也进行了校对和修订,并由此在版式上作了更新和统一。嘉靖重校修补的时间介于嘉靖三年补版和李元阳刻本之间,李元阳刻本是以元刻嘉靖重校修补本为底本的。清阮元撰《论语注疏校勘记》和刊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解经》所依据的十行本是台湾"国图"所藏的元刻明正德修补本或类似此本者,其原文讹误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刻明修本 嘉靖重校修补 李元阳校本 元刻明正德修补本
下载PDF
杨升庵对云南文化的重大贡献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锡恩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5年第1期16-25,共10页
在我国明王朝的正德辛未年间,曾经获得廷试第二、殿试第一,先后在朝廷被授为翰林修撰和为皇帝讲课的经筵讲官杨升庵,在他三十七岁被充军发配到云南永昌卫(今保山)以后,除晚年在四川泸州寓居近十年外,长期居住在云南,一直到他老死.这位... 在我国明王朝的正德辛未年间,曾经获得廷试第二、殿试第一,先后在朝廷被授为翰林修撰和为皇帝讲课的经筵讲官杨升庵,在他三十七岁被充军发配到云南永昌卫(今保山)以后,除晚年在四川泸州寓居近十年外,长期居住在云南,一直到他老死.这位枕籍乎经史,博涉于百家,博物洽闻,学究天人,才雄艺苑的状元公,在云南的不少地方,广交学者名家,进行诗文学术探讨;到处讲学,传播中原文化;潜心著述,涉及经史百家,游历各地。穷辩山川渊源,进行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升庵 经史百家 元公 永昌卫 云南文化 李元阳 翰林修撰 学究天人 博物洽闻 陶情乐府
下载PDF
木氏“怡神”、“逸趣”的文艺观——纳西族古代美学文艺观评介 被引量:2
19
作者 了评 《民族艺术研究》 1992年第5期2-7,共6页
在纳西古代艺术的第一个高峰——东巴艺术里诞生了艺术摹拟自然的美学文艺观,十六、十七世纪,纳西古代艺术又异峰突起,出现了以木公、木增为代表的文人艺术的高峰,其间产生了艺术“怡神”于自然的美学文学观。 丽江纳西族土司传至阿良... 在纳西古代艺术的第一个高峰——东巴艺术里诞生了艺术摹拟自然的美学文艺观,十六、十七世纪,纳西古代艺术又异峰突起,出现了以木公、木增为代表的文人艺术的高峰,其间产生了艺术“怡神”于自然的美学文学观。 丽江纳西族土司传至阿良归顺元朝,再传四代归顺明朝被钦赐木姓。木氏土司以中央王朝的边守自居,大量吸收和引进以汉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并与本民族文化交融,以繁荣边地。本土司与当时著名的汉族学者、文人徐霞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观 李元阳 文人诗 古代美学 古代艺术 木增 东巴经 十七世纪 徐霞客 形文
下载PDF
论白族古老盛典“火把节”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锡禄 张了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5年第Z1期59-69,共11页
我国西南居住的白、彝、纳西、傈僳、普米及部份汉、拉祜、哈尼、基诺;少数的苗、瑶、壮等民族中有着过“火把节”的习俗。其中白、彝两个民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是全民性的节日盛典。由于民族的语言、风俗、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的差异,... 我国西南居住的白、彝、纳西、傈僳、普米及部份汉、拉祜、哈尼、基诺;少数的苗、瑶、壮等民族中有着过“火把节”的习俗。其中白、彝两个民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是全民性的节日盛典。由于民族的语言、风俗、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的差异,同一火把节也打上各民族的印记,具有各自的特点。 本文仅就白族火把节的称谓、日期、内容、历史沿革等作一些探讨,以教正于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调 南诏 大理国 崇拜火 府志 男耕女织 李元阳 善阐 羊角点 祭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