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劼人小说创作中的婚俗文化
1
作者 姚建爱 薛文礼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以李劼人小说创作中的婚俗事象为研究对象,旨在反映四川地区社会变动下的婚俗面貌以及变革痕迹,从而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状况。通过婚俗文化研究来回溯历史,探寻婚俗背后潜在的人伦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有利于我们正... 以李劼人小说创作中的婚俗事象为研究对象,旨在反映四川地区社会变动下的婚俗面貌以及变革痕迹,从而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状况。通过婚俗文化研究来回溯历史,探寻婚俗背后潜在的人伦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有利于我们正视当下时代的社会礼仪风俗,有利于我们推进社会进步和思想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婚俗 文化
下载PDF
认同与思辨——1976—2010年李劼人“大河小说”的接受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思广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6,共4页
1976—2010年李劼人的"大河小说"接受是在认同与维护的基础上起步的,在文本意蕴、文学史意义、史之意与志之趣、影响渊源与史诗品格等方面生成了为接受者广泛认同的既定视野,为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全方位的参照。对史诗性追求... 1976—2010年李劼人的"大河小说"接受是在认同与维护的基础上起步的,在文本意蕴、文学史意义、史之意与志之趣、影响渊源与史诗品格等方面生成了为接受者广泛认同的既定视野,为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全方位的参照。对史诗性追求与艺术平衡,方志意识、接受期待与文学书写得失的辨析,显示了接受者实现"大河小说"接受跨越与思辨的气度与实绩,也使"大河小说"的接受回归到多元常态的学术场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大河小说” 接受研究 李劼人难题
下载PDF
历史的微澜荡漾在现代转折点上——李劼人《死水微澜》论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丁帆 李兴阳 《天府新论》 2007年第3期136-140,共5页
李劼人和他的《死水微澜》,虽然是“川味”乡土小说的领军者,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在不被注意或被忽略的黯淡之中。而不论是中国文学由近代向现代转型,还是中国乡土文学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由东往西渐次推进,从中心向边缘不断播散,... 李劼人和他的《死水微澜》,虽然是“川味”乡土小说的领军者,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在不被注意或被忽略的黯淡之中。而不论是中国文学由近代向现代转型,还是中国乡土文学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由东往西渐次推进,从中心向边缘不断播散,李劼人和他的《死水微澜》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历史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死水微澜》 意义
下载PDF
从曾朴到李劼人: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现代模式的形成 被引量:7
4
作者 杨联芬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98,共7页
过去十多年的现代文学研究,确立了李人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上的开拓者地位。实际上,中国历史小说现代模式的开创者是曾朴,而完成者是李人。曾朴与李人,均师承法国19世纪小说,以"风俗史"、"非英雄"的审美... 过去十多年的现代文学研究,确立了李人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上的开拓者地位。实际上,中国历史小说现代模式的开创者是曾朴,而完成者是李人。曾朴与李人,均师承法国19世纪小说,以"风俗史"、"非英雄"的审美追求和独立的历史叙述,创作出与传统历史小说演义正史、叙写英豪、表现正统道德完全不同的现代历史小说模式。由于社会文化原因,曾朴、李人的历史小说模式,并未成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主流。40年代以后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更多是茅盾式的"社会剖析"形式;而历史小说创作,则基本回复到五四前的传统历史小说套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朴 李劼 历史小说 法国文学 宏大叙事
下载PDF
郭沫若与李劼人:四川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 被引量:4
5
作者 付金艳 董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9-73,共5页
本文拟通过对于郭沫若和李劼人的比较研究来探寻文学史编撰上的缺失,并确立李劼人在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应有的定位。
关键词 郭沫若 李劼 文学史
下载PDF
李劼人小说研究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昊 史育婷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60-64,共5页
李劼人作为一位被重新发现的作家,其小说的文学史地位已经获得认可。目前学界关于其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小说创作接受外来影响、接受传统文化影响、人物形象研究以及其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地位的研究等方面。李劼人小说研究的历... 李劼人作为一位被重新发现的作家,其小说的文学史地位已经获得认可。目前学界关于其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小说创作接受外来影响、接受传统文化影响、人物形象研究以及其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地位的研究等方面。李劼人小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反映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由狭窄走向开放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小说研究 综述
下载PDF
“独特”的背后:非正统的现代杂家——关于李劼人思想建构特点的一种解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冯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3,共4页
李劼人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中不拘于传统的方志特色的形成,根源就是其非传统的“杂家”思想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放视野和杂取互融的倾向。其思想建构上的现代杂家特点促使其开创了现代历史小说的新形式,在现代文学史上尤其是小说史上... 李劼人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中不拘于传统的方志特色的形成,根源就是其非传统的“杂家”思想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放视野和杂取互融的倾向。其思想建构上的现代杂家特点促使其开创了现代历史小说的新形式,在现代文学史上尤其是小说史上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独特风格 思想建构特点 杂家 非正统性
下载PDF
李劼人在高校文学史教材中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1
8
作者 付金艳 王开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52,共4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编撰者的高校文学史教材对于李劼人经典身份和李劼人作品的经典阐释的比较分析,从传播与接受途径这一角度研究几十年经典变迁的得失,期冀给后来的文学史编写者提供一点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李劼 文学史 高校教材
下载PDF
“东方的福楼拜”与“中国的左拉”━━李劼人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被引量:8
9
作者 钱林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以其"编年本"的形式,揭示时代发展的全景式笔法和对社会生活、地方风俗的精细观察与描摹,体现着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精神传统,正是在这里使李劼人与法国先驱者的名字发生了本质意义上的联系,也正是在这...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以其"编年本"的形式,揭示时代发展的全景式笔法和对社会生活、地方风俗的精细观察与描摹,体现着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精神传统,正是在这里使李劼人与法国先驱者的名字发生了本质意义上的联系,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人们称誉他是"东方福楼拜"、"中国的左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下载PDF
“然而,事情却有点奇怪”——李劼人小说的市民文化精神与接受之谜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浩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4,共5页
李劼人的文学史地位被低估。李劼人写作具有重要的市民文化立场。内容上,李劼人小说具有与传统小说中世情类、艳情类、历史演义类三方面相关的典型特征。市民文化精神造成的认同差异、传播地域性、题材与时代错位等诸多因素,共同造就了... 李劼人的文学史地位被低估。李劼人写作具有重要的市民文化立场。内容上,李劼人小说具有与传统小说中世情类、艳情类、历史演义类三方面相关的典型特征。市民文化精神造成的认同差异、传播地域性、题材与时代错位等诸多因素,共同造就了李劼人的接受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市民文化精神 接受之谜
下载PDF
论李劼人小说中的民国蜀地匪盗想象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现代作家李劼人有一系列以民国时期四川匪盗为题材的小说。和传统文学中的匪盗想象有所不同,他的匪类题材小说没有侠匪义盗的浪漫表现,作为"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它们严肃而具有批判性,完全是时代的反映、文学的自觉... 现代作家李劼人有一系列以民国时期四川匪盗为题材的小说。和传统文学中的匪盗想象有所不同,他的匪类题材小说没有侠匪义盗的浪漫表现,作为"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它们严肃而具有批判性,完全是时代的反映、文学的自觉,体现了新文学关于"人的文学"的理念追求,尤其是代表作《死水微澜》历史地反思了匪性精神作为民间文化力量在历史转型时期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民国时期 《死水微澜》 匪盗 四川袍哥
下载PDF
“空间”视域下的晚清成都想象——以李劼人“大河”三部曲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雪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1-188,共8页
"文学中的城市"既是一种城市经验的记录,同时也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文本来重构与想象。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关于中国西南内陆城市成都的文学想象。在小说文本构建的晚清内陆都市空间"成都"... "文学中的城市"既是一种城市经验的记录,同时也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文本来重构与想象。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关于中国西南内陆城市成都的文学想象。在小说文本构建的晚清内陆都市空间"成都",不仅生产出了新的城市地理、社会关系、空间权力与身份认同,而且"成都"作为地域空间、内陆城市文本等也与晚清中国的历史境遇、空间政治、民族国家想象等构成了复杂的对话关系,丰富了晚清中国的城市书写与城市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大河”三部曲 晚清成都 空间视野 城市想象
下载PDF
李劼人笔下的川西乡土空间研究——以《死水微澜》中的五个典型空间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征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川味"乡土小说的标志性作品∷到翱占洹弊魑帐醣硐钟肷?美的重要元素,通过一系列充满地域色彩的空间环境的描写和营造,展现了1900年前后川西地域的乡风民情、人文世态和社会风貌。本文以小说中有...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川味"乡土小说的标志性作品∷到翱占洹弊魑帐醣硐钟肷?美的重要元素,通过一系列充满地域色彩的空间环境的描写和营造,展现了1900年前后川西地域的乡风民情、人文世态和社会风貌。本文以小说中有代表性的五个典型空间环境为例,拟对川西乡土空间进行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川西 乡土 《死水微澜》 空间研究
下载PDF
从《包法利夫人》看李劼人的文学接受观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嘉懿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32-137,共6页
《包法利夫人》作为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文学家福楼拜的代表作于1925年传入中国,它的第一位译者是当时的留法青年学者李劼人、后来的川籍乡土作家、大河小说家。李劼人为国人了解福楼拜的写作特点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风格做出了巨大贡献,... 《包法利夫人》作为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文学家福楼拜的代表作于1925年传入中国,它的第一位译者是当时的留法青年学者李劼人、后来的川籍乡土作家、大河小说家。李劼人为国人了解福楼拜的写作特点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风格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久以来他对这部法国名著的接受特点及其自身文学创作风格研究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李劼人的代表作《死水微澜》与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进行简要分析与比较,找到李劼人的文学接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包法利夫人》 《死水微澜》 接受特点 中西文化
下载PDF
论李劼人小说的现代意识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永兵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63,共5页
李劼人是一个具有强烈现代意识的作家,具体表现为对人和人的命运的关注,开放、自由的妇女婚姻观,和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 李劼人小说 现代意识
下载PDF
李劼人与嘉乐纸厂的文化补助金 被引量:4
16
作者 付金艳 《郭沫若学刊》 2014年第2期23-28,共6页
李劼人的多重身份研究已经逐渐为大家所关注。本文在李劼人的散落档案资料中,借助文化补助金的档案资料梳理,为李劼人研究提供一点可靠的史料,以进一步推动李劼人多重身份的研究。
关键词 李劼 嘉乐纸厂 文化补助金 档案
下载PDF
二十世纪初叶四川社会的人间喜剧——论李劼人的三部曲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颐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5年第1期154-171,共18页
时间在迅速地流逝,从李劫人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第一次问世到现在,已有近五十年了。就是从作者五十年代的重写到现在,也有二十多年了。人世沧桑,世界的面貌在不断地改变着。在这期间出现了多少当时引起过爆... 时间在迅速地流逝,从李劫人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第一次问世到现在,已有近五十年了。就是从作者五十年代的重写到现在,也有二十多年了。人世沧桑,世界的面貌在不断地改变着。在这期间出现了多少当时引起过爆炸性的反应,却被无情的时间尘封在故纸堆中的作品啊.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 李劫人 暴风雨前 人世沧桑 大波 微澜 五十年代 下层人民 人间喜剧 赵尔丰
下载PDF
李劼人历史小说与巴蜀文化新说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绍义 邓伟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70-73,共4页
李劫人的历史小说既是继承巴蜀文化传统的结果,同时又是对现代巴蜀文化的重要贡献;无论是其历史内容的极大真实,还是准确展示西蜀古都的地域特色、极富表现力地运用四川方言,以及"摆龙门阵"叙事方式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都是这... 李劫人的历史小说既是继承巴蜀文化传统的结果,同时又是对现代巴蜀文化的重要贡献;无论是其历史内容的极大真实,还是准确展示西蜀古都的地域特色、极富表现力地运用四川方言,以及"摆龙门阵"叙事方式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都是这种贡献的具体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劼人历史小说 巴蜀文化 新说
下载PDF
李劼人历史小说叙事艺术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权绘锦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34-438,共5页
李劼人在现代长篇历史小说叙事艺术上的贡献,首先是自觉接受唯物史观并运用于创作实践;其次是对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发展和深化;最后,是对民族文学传统的继承和扬弃。他的创作表明,现代长篇历史小说完成了从古典向现代形态的转化。
关键词 李劼人历史小说 唯物史观 现实主义 民族文学传统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李劼人文学思想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学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3-87,共5页
关于巴蜀地域文化与四川现代作家的小说创作,已有诸多的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巴蜀文化视野之下,四川现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形成,则是一个相对缺少的研究领域。我们知道,区域文学有其独特的地方性,指导作家进行创作的文学思想又... 关于巴蜀地域文化与四川现代作家的小说创作,已有诸多的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巴蜀文化视野之下,四川现代作家文学观念的形成,则是一个相对缺少的研究领域。我们知道,区域文学有其独特的地方性,指导作家进行创作的文学思想又怎么不带有区域色彩呢?这里从"文学地理学"的视野来思考李劼人的创作,特别是探讨区域文化之下李劼人的文学思想,以及这种文学思想所蕴含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李劼 文学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