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与伦理交叉视域下李觏思想研究
1
作者 霍君 吕变庭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8期144-147,共4页
基于科技与伦理交叉视域观照李觏的思想就会发现:其以物质第一性为基础构筑自己的世界观,坚持彻底的经验论;在创造性地构建自己的“礼论”体系下有条件地肯定了利和欲,并强调了情的作用;在“礼”与“学”的加持下李觏认为,人“性”的境... 基于科技与伦理交叉视域观照李觏的思想就会发现:其以物质第一性为基础构筑自己的世界观,坚持彻底的经验论;在创造性地构建自己的“礼论”体系下有条件地肯定了利和欲,并强调了情的作用;在“礼”与“学”的加持下李觏认为,人“性”的境界可以提升、与“命”得以相宜;以唯物的科学思维和中正观为基础,李觏阐述了“人事”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强调了在中正之上的“权宜”性。宋代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峰,李觏等人的天和人相和谐的本质和精髓仍值得现代社会借鉴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与伦理 宋学 李觏
下载PDF
李觏辟佛思想诠论
2
作者 姚海涛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北宋思想家李觏面对佛教盛行的局面,立场严正,坚定辟佛,应当视为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的一个辟佛儒者,而不是亲佛儒者,更非阳儒阴佛之佛士,其辟佛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与时代特征。从辟佛的载体来看,他既撰有专门论文排佛,又利用儒者文人身... 北宋思想家李觏面对佛教盛行的局面,立场严正,坚定辟佛,应当视为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的一个辟佛儒者,而不是亲佛儒者,更非阳儒阴佛之佛士,其辟佛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与时代特征。从辟佛的载体来看,他既撰有专门论文排佛,又利用儒者文人身份,独辟蹊径,以“佛记”反佛。从辟佛的思想脉络来看,他接续排佛传统,以礼义胜佛,开启了兼具纵贯的历史传统与横摄的现实礼义“十字打开”式的两大辟佛脉络。从辟佛的内容与形式来看,他明辨儒释,联“道”抗佛。他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角度辟佛,以经世致用为思想后盾,以儒术政治为排佛策略,深揭佛教弊端,诉诸现实政治,开显社会人伦大用。总之,李觏在保持儒家本色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辟佛之路。在文化冲突与交流并存的今天,全面反思李觏辟佛思想,对于确立文化自信,挺立文化自觉,有着重要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辟佛 经世致用
下载PDF
乡贤李觏新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宋秀珍 王菊梅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抚州临川从古至今,人才辈出,且有着崇乡贤、风后学的浓厚风气。北宋思想家李觏,因其卓越思想,被胡适誉为"一个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通过解读有清一代冯行所编《黎川文载》中之《李泰伯先生为黎人考》一文,以及查阅各种版... 抚州临川从古至今,人才辈出,且有着崇乡贤、风后学的浓厚风气。北宋思想家李觏,因其卓越思想,被胡适誉为"一个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通过解读有清一代冯行所编《黎川文载》中之《李泰伯先生为黎人考》一文,以及查阅各种版本的建昌府志、南城县志、新城县志等地方史料,笔者赞同冯行之观点,认为李觏当属黎川乡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黎川 乡贤 地方志
下载PDF
李觏礼乐观辨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树森 赖功欧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12,共4页
李觏“礼乐观”,既承续了孔子的传统,又有大异其趣之见解。其重内外之统一、倡礼乐之实用、顺人情之自然的主张,以及重视通变疏达、人事功利、礼乐教化等思想,都可归之于极具实用精神的“礼统观”。李觏是中国古代罕见的制度———实用... 李觏“礼乐观”,既承续了孔子的传统,又有大异其趣之见解。其重内外之统一、倡礼乐之实用、顺人情之自然的主张,以及重视通变疏达、人事功利、礼乐教化等思想,都可归之于极具实用精神的“礼统观”。李觏是中国古代罕见的制度———实用论者,对宋代儒学与明清实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礼乐观 实用 制度
下载PDF
李觏的人生观及其人生践履 被引量:1
5
作者 饶国宾 陈大勇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4-85,共2页
李觏的人生观是积极入世的,他处处以“位卑难立事,任重合忧民”为志向,科场失利后,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上,传播圣人的学说,弘扬儒家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们信奉的处世格言,也是李觏的处世信条... 李觏的人生观是积极入世的,他处处以“位卑难立事,任重合忧民”为志向,科场失利后,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上,传播圣人的学说,弘扬儒家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们信奉的处世格言,也是李觏的处世信条。他认为要挽狂澜于既倒,解民生于倒悬,振兴民族,首先必须扭转那种空谈心性,不务实际的迂腐人生,树立经世致用的人生观。李觏人生观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冲破传统观念的,蔑视权贵,笑傲王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人生观 人生践履
下载PDF
李觏《周礼》学述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微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9-132,共4页
关键词 《周礼》 李觏 上海古籍出版社 述论 庆历新政 儒家经典 四库全书 思想家
下载PDF
李觏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浅议 被引量:2
7
作者 赖井洋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0-85,共6页
李觏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浅议●赖井洋李觏字泰伯,号盱江。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草民”①。三十四岁,以草泽荐,召试制科,下第归。次年,南城立学,李觏“为之师,四方来学尝数百人”。并创立盱江书... 李觏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浅议●赖井洋李觏字泰伯,号盱江。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草民”①。三十四岁,以草泽荐,召试制科,下第归。次年,南城立学,李觏“为之师,四方来学尝数百人”。并创立盱江书院,学者称“盱江先生”。四十九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辩证法思想 阴阳二气 “常” “无” “权” “有” 事物的本质 发展过程 哲学思想
下载PDF
李觏教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俊杰 范玉凤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9-34,共6页
李觏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既为范仲淹庆历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又是王安石熙宁新法的思想先驱。在教育上注重治国安邦和培养贤才的巨大作用,他终身以光大儒学为奋斗目标,以儒家学说为教育基本内容,提出了“性之品三... 李觏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既为范仲淹庆历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又是王安石熙宁新法的思想先驱。在教育上注重治国安邦和培养贤才的巨大作用,他终身以光大儒学为奋斗目标,以儒家学说为教育基本内容,提出了“性之品三,而人之类五”的人性学说。重视学习,强调人才成长离不开教育,形成了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李觏教育思想对今天教育改革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教育 学习
下载PDF
传陶公之闲情 追唐人之风致——李觏七绝诗诗风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琦 邓俊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在《李觏集》中,存有李觏的各体诗作三百三十多首。其中有七绝诗九十余首,占其诗的总数四分之一强。李觏的七绝诗风格多样,立意出人,寄慨遥深,创辟奇特,质朴自然,深得陶渊明和唐人作诗之真髓。通过六首七绝诗的赏读,进一步探析李诗的这... 在《李觏集》中,存有李觏的各体诗作三百三十多首。其中有七绝诗九十余首,占其诗的总数四分之一强。李觏的七绝诗风格多样,立意出人,寄慨遥深,创辟奇特,质朴自然,深得陶渊明和唐人作诗之真髓。通过六首七绝诗的赏读,进一步探析李诗的这一风貌,给后人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七绝诗 陶公闲情 唐人风致
下载PDF
古代儒者的“反佛"与“亲佛"纠结以李觏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70,153,共8页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是部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这种文化选择也深深影响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结构。儒家思想立足于"礼法纲常",其应对的是世俗世界的等级秩序与相互关系,而佛教思想则立足于"缘起性空...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是部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这种文化选择也深深影响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结构。儒家思想立足于"礼法纲常",其应对的是世俗世界的等级秩序与相互关系,而佛教思想则立足于"缘起性空"之说,其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的最终解脱。因此,儒佛的不同向度与不同关切在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结构中表现为既融合又斗争的微妙关系。通过对宋儒李觏的"反佛"与"亲佛"纠结的个案分析,不仅可以展现古代儒者的文化心理结构及其内在冲突,同时也可以此来观察作为古代儒者"精神妻妾"的儒佛二教的对立与融合关系。可以说,古代儒者展现的儒佛纠结关系,在一定意义上颇似于中国古代家庭的"妻妾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反佛 亲佛 儒佛关系
下载PDF
李觏和王安石的礼学思想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乐文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3-117,共5页
李觏和王安石都很重视礼,他们都对《周礼》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二人的礼学思想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都反对繁琐冗杂的章句之学,注重阐发经典的精神实质,倡导革新,与时俱进,开创宋代义理之学的先河。他们的礼学都能联系实践,通经致用,注... 李觏和王安石都很重视礼,他们都对《周礼》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二人的礼学思想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都反对繁琐冗杂的章句之学,注重阐发经典的精神实质,倡导革新,与时俱进,开创宋代义理之学的先河。他们的礼学都能联系实践,通经致用,注重理财,对南宋的事功学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觏理财重在富民,而王安石理财重在富国,这是二人的礼学思想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王安石 《周礼》 礼学思想
下载PDF
李觏人口思想的基本特征及时代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3-96,共4页
指出李觏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倡导爱民、重民,强调官员要体察民情,要对人民合理分工;统治者应设法让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劳作,使适龄男女相亲相爱,居家双乐;在深层地剖析了人性的基础上,李觏的人口思想与其经济、政治、哲学思想及... 指出李觏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倡导爱民、重民,强调官员要体察民情,要对人民合理分工;统治者应设法让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劳作,使适龄男女相亲相爱,居家双乐;在深层地剖析了人性的基础上,李觏的人口思想与其经济、政治、哲学思想及儒家伦理密不可分,善于把握住事物的联系,以此完善发展其人口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北宋社会 人口思想
下载PDF
论李觏以人为本的经学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越峰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61,共4页
李觏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在庆历前后普遍重视以人事解经的学术氛围中,其"以人为本"的经学思想尤为引人注目。他能从关注百姓生活、追求平等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对这种思想加以系统深刻地阐释。这是对北宋初期"重人... 李觏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在庆历前后普遍重视以人事解经的学术氛围中,其"以人为本"的经学思想尤为引人注目。他能从关注百姓生活、追求平等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对这种思想加以系统深刻地阐释。这是对北宋初期"重人事"经学思想的深入探讨,代表了中国经学"内纯致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以人为本 民生 平等 能动性
下载PDF
李觏的礼论及其现实意义——兼论对王安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柱才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2年第1期114-121,共8页
李觏的礼论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一礼思想体系包括礼备体用,合内外,礼顺人情,学礼成性诸方面内容。这一礼思想体系表现出密切关注现实的特点,在实践上主张以礼修身治国,在理论上主张复礼以强儒。李觏的礼论对于有宋学术的建立... 李觏的礼论提出了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一礼思想体系包括礼备体用,合内外,礼顺人情,学礼成性诸方面内容。这一礼思想体系表现出密切关注现实的特点,在实践上主张以礼修身治国,在理论上主张复礼以强儒。李觏的礼论对于有宋学术的建立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某些方面直接影响到王安石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王安石 礼论 法制 儒家思想
下载PDF
李觏经济思想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坦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83-93,共11页
李觏的经济思想主张真切地反映了宋代社会新旧交汇,相斥迭合的社会矛盾运动特征和意识观念演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李觏经济思想中主张男女婚配比例平衡,区域人口合理分布、使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人口职业构成的社... 李觏的经济思想主张真切地反映了宋代社会新旧交汇,相斥迭合的社会矛盾运动特征和意识观念演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李觏经济思想中主张男女婚配比例平衡,区域人口合理分布、使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人口职业构成的社会平衡等观点,概括出了其经济思想的基础——平衡观。文章还分析研究了李觏经济思想中反映宋代特征的富国观,鲜明的反传统功利主义倾向的义利观,首倡钱荒之议的货币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思想主张 宋代社会 钱荒 封建时代 统治者 荀子 新旧 富国论 婚配
下载PDF
试论李觏佛教观的双重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承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1-36,共6页
李觏佛教观具有双重性,既有排佛的一面,也有容佛的一面。李觏排佛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以经济建设、财富积累和社会秩序为内容的物质领域,一是儒家礼治伦理领域。而容佛主要表现在对佛教某些教义、佛教教化功能的肯定。李觏佛教观的... 李觏佛教观具有双重性,既有排佛的一面,也有容佛的一面。李觏排佛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以经济建设、财富积累和社会秩序为内容的物质领域,一是儒家礼治伦理领域。而容佛主要表现在对佛教某些教义、佛教教化功能的肯定。李觏佛教观的双重性特征是极富启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佛教观 双重性
下载PDF
礼统内外——李觏对儒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饶国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6-189,共4页
透析整个儒学发展史,儒学的生命力除了与其意识形态地位有关外,更大程度上在于其中充满现实冲突与融合的现实主义精神。李觏则是在秉承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础上,阐发了“礼统内外”、“礼顺人欲”、“学礼成圣”的思想,继续从理论上系统地... 透析整个儒学发展史,儒学的生命力除了与其意识形态地位有关外,更大程度上在于其中充满现实冲突与融合的现实主义精神。李觏则是在秉承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础上,阐发了“礼统内外”、“礼顺人欲”、“学礼成圣”的思想,继续从理论上系统地深化了儒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统内外 礼顺人欲 学礼成圣 李觏 儒学
下载PDF
李觏生死观探微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晓江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17,共5页
本文主要探讨北宋中期思想家李觏的生死观,认为:李觏先生的生死观可从两个角度去认识:一者泰伯先生是个普通人,有着与平常人一样的面对死亡所生发出来的悲凉感受,不过,他同时又是个学者,所以能进而从中引申出一些消解死亡哀伤的方法与途... 本文主要探讨北宋中期思想家李觏的生死观,认为:李觏先生的生死观可从两个角度去认识:一者泰伯先生是个普通人,有着与平常人一样的面对死亡所生发出来的悲凉感受,不过,他同时又是个学者,所以能进而从中引申出一些消解死亡哀伤的方法与途径;另一方面,泰伯先生又是一位醇儒,在生死的问题上仍深受儒家传统死亡智慧的影响。基本上他渴望的是由声名传之后世的方式来达到对死亡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生死观 死亡哀伤 死亡超越
下载PDF
师古以用今:李觏对儒家经典的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饶国宾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7,共6页
研究李觏如何在解读儒家经典的基础上阐述自己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拓展李觏现实主义思想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康国济民为意",可谓师古以用今之情怀;"道不以权,弗能相济也",乃李觏对《易》之解读;"摭其... 研究李觏如何在解读儒家经典的基础上阐述自己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拓展李觏现实主义思想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康国济民为意",可谓师古以用今之情怀;"道不以权,弗能相济也",乃李觏对《易》之解读;"摭其大略而述之",体现了《周礼》的回归及对现实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经典 师古以用今 李觏
下载PDF
李觏的社会结构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有才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9-45,共7页
李觏认为社会生活的内容、观念、规范和设施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框架。饮食、衣服、宫室、器皿、夫妇、父子、长幼、君臣、上下、师友、宾客、死丧、祭祀等社会生活的内容是"礼之本",其中,饮食、衣服、宫室、器皿构成社会结构... 李觏认为社会生活的内容、观念、规范和设施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框架。饮食、衣服、宫室、器皿、夫妇、父子、长幼、君臣、上下、师友、宾客、死丧、祭祀等社会生活的内容是"礼之本",其中,饮食、衣服、宫室、器皿构成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器皿中所隐含的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礼"是整个社会结构的核心,统领乐、政、刑"礼之三支"和仁、义、智、信"礼之四名"。"礼之四名"相当于思想上层建筑,"礼之三支"相当于政治上层建筑。"礼之三支"是在"礼之四名"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现、维护着"礼之四名";"礼之四名"凭借"礼之三支"得以传播与贯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礼之三支” “礼之四名” 社会结构 上层建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