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韩宁 王小冬 +3 位作者 李迎春 周海华 潘琳琳 于晨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87-891,共5页
目的分析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改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进行Lap-... 目的分析极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改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进行Lap-ISR手术的极低位直肠癌病人127例,术后对病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用Wexner评分评估病人术后肛门功能,根据肛门失禁评分(Wexner)分为肛门功能良好组(106例)与肛门功能不良组(21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并分析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Nomogram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风险,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模型对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发生率为16.54%(21/1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临床分期、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方式、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功能不良组肿瘤直径≥5 cm占比、新辅助化疗占比、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 cm、吻合口漏占比均高于肛门功能良好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OR=5.124)、新辅助化疗(OR=5.761)、吻合口漏(OR=6.881)是病人术后肛门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肿瘤直径≥5 cm病人Wexner评分高于肿瘤直径<5 cm病人,合并新辅助化疗Wexner评分高于无新辅助化疗病人,合并吻合口漏Wexner评分高于无吻合口漏病人(P<0.05)。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C-index指数为0.785(95%CI:0.692~0.851)。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灵敏度为85.70%、特异性为88.70%,AUC为0.895(95%CI:0.795~0.984)。结论肿瘤直径、新辅助化疗、吻合口漏是极低位直肠癌病人Lap-ISR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评估病人术后肛门功能不良的风险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肛门功能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适形切除术治疗极低位直肠癌初步报道 被引量:17
2
作者 楼征 何建 +2 位作者 朱晓明 龚海峰 张卫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适形切除术治疗极低位直肠癌的手术安全性、可行性和经验体会。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对8例符合Rullier极低位直肠癌外科学分类标准中Ⅱ、Ⅲ型病人施行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适形切除术。结果:本研究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适形切除术治疗极低位直肠癌的手术安全性、可行性和经验体会。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对8例符合Rullier极低位直肠癌外科学分类标准中Ⅱ、Ⅲ型病人施行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适形切除术。结果:本研究8例病人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切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68.4±27.3)min,术中出血量(47.0±13.0)m L,远切缘距离(0.6±0.3)cm,肠系膜淋巴结(14.9±2.8)枚。1例术后发生骶前感染,经抗感染及引流后治愈。术后随访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人,3例回肠造口还纳术后病人肛门功能良好。结论:治疗极低位直肠癌的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适形切除术是一种极限位保肛技术,决定能否保肛的最重要因素不是肿瘤与齿线距离,而是肿瘤对肛管直肠环的侵犯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适形切除 拖出式
下载PDF
极低位直肠癌拖出式适形切除术中使用25号管状吻合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戈 龚海峰 +5 位作者 楼征 隋金珂 孟荣贵 郝立强 刘连杰 张卫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极低位直肠癌(肿块下缘至齿线<2 cm)适形切除术中使用25号管状吻合器的安全性及对术后并发症及控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经肛拖出式适形切除术的52例极... 目的探讨极低位直肠癌(肿块下缘至齿线<2 cm)适形切除术中使用25号管状吻合器的安全性及对术后并发症及控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经肛拖出式适形切除术的52例极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均使用25号管状吻合器,并随访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控便功能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均行R0切除,肿块下缘至肛缘距离为3.4(3~4)cm,远切缘距离为0.5(0.3~1.0)cm,肿瘤直径为3.0(2.0~3.7)cm,术中失血量87.5(60~200)m L,手术时间为144.5(111~183)min,住院时间为12.0(9~14)d,术后住院时间为7.0(6~8)d,清扫淋巴结数为14.0(12.0~15.8)枚。随访33.0(21.0~52.5)个月。8例病人发生早期并发症,包括1例术后早期尿潴留、1例肺炎、1例吻合口漏、1例骶前感染、4例切口感染。9例病人发生远期并发症,包括1例肠梗阻、1例吻合口炎症、4例吻合口狭窄、1例直肠阴道瘘、2例腹股沟疝。造口还纳术后3~12个月,病人排便功能逐步恢复。2例病人分别在术后4、24个月发生了吻合口局部复发;5例远处转移全部发生在术后2年内。3年无进展存活率、总存活率分别为87.2%、98.0%。结论极低位直肠癌适形切除术中使用25号吻合器安全可靠,不增加吻合口漏与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可以更好地保护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位直肠癌 排便功能 管状吻合器 吻合口狭窄 适形切除术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微卫星稳定极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其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周乐其 于冠宇 +10 位作者 沈钰新 丁海波 郑阔 温镕博 江思源 王颢 刘连杰 白辰光 郝立强 张火俊 张卫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0-256,共7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微卫星稳定(MSS)极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二期、单臂、开放性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报道。筛选2021年1—10月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cT1~3aN0~...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微卫星稳定(MSS)极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二期、单臂、开放性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报道。筛选2021年1—10月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cT1~3aN0~1M0、无法保肛的极低位直肠癌患者。研究纳入标准:(1)具有强烈的保肛意愿,愿意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2)18~75周岁,体质指数≤30 kg/m^(2),性别不限;(3)经肠镜、腔内超声和盆腔高分辨率MRI(增强CT)检查确诊为肿瘤下缘距齿线≤2 cm内的极低位直肠癌,治疗前分期cT1~3aN0~1M0;(4)错配修复蛋白(MMR)检测为MSS患者;(5)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直肠腺癌;(6)患者依从性较好,能按要求来医院复查;(7)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0~1分;(8)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9)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具有恶性结直肠肿瘤病史;(2)合并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等需急诊手术的患者;(3)已知对卡培他滨、PD-1单抗等药物过敏者;(4)病理提示为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法如下:使用长程放疗模式,对原发肿瘤和高危区域照射肿瘤剂量50 Gy(2 Gy/次×25次);放疗过程中同步给予卡培他滨;首次放疗2周后添加PD-1抗体(200 mg/3周),放疗期间应用2个疗程PD-1抗体。放疗结束后给予卡培他滨单药或XELOX方案化疗,再应用2个疗程的PD-1抗体(200 mg/3周×2)。完成新辅助治疗后通过直肠指检、内镜、盆腔MRI等手段评估治疗效果,对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行等待观察;肿瘤退缩不良甚至进展的患者根据情况进行根治性手术;对于肿瘤退缩良好,接近临床完全缓解(ncCR)的患者,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决定是行经肛肿瘤全层切除术或进入等待观察队列。观察指标:(1)患者基本资料;(2)新辅助治疗及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3)后续治疗决策及随访情况。结果共入组24例患者,2例患者退出研究,4例患者仍在治疗中。完成治疗并进行评估的18例患者最终纳入分析,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55(39~71)岁;基线临床分期为:cT2N0M08例,cT2N1M02例,cT3aN0M05例,cT3aN1M03例。完成新辅助治疗后,初始疗效评估结果为cCR 7例,ncCR 5例,临床部分缓解6例。本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3级以上的不良事件,1~2级不良事件共计发生30例次。7例cCR和1例ncCR患者直接进入等待观察队列,其中1例患者出现局部再生并进行Miles手术;4例ncCR患者行局部切除,之后重新进入等待观察队列(分别为1例ypT0,TRG=0;1例ypT1,TRG=1;2例ypT2,TRG=2);6例临床部分缓解患者行根治性手术。至末次随访,直肠肛门保留比例为11/18,保肛比例为17/18。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应用于MSS极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患者可获得较高的cCR率,有利于保留器官及肛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程序性死亡蛋白-1 器官保留
原文传递
Using Gluteus Maximus Muscle to Reconstruct the Anal Sphincter for Very Low Rectal Cancer
5
作者 Jinchun Cong Chunsheng Chen Hong Zhang Lei Qiao Xianwei Dai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7年第2期98-102,共5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use of gluteus maximus muscle to recon- struct the anal sphincter for very low rectal cancer.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local recurrence and function of the new anal sphincter after oper...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use of gluteus maximus muscle to recon- struct the anal sphincter for very low rectal cancer.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local recurrence and function of the new anal sphincter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Sixteen patients underwent the replacement operation, and then received biofeedback treatments 1 month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therapeutic response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Vaizey and Wexner scoring systems and vectorial manometry. The controls were 30 cases who had undergone a low 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and 30 healthy people. RESULTS Median follow-up was 4.2 years. No local recurrence was observed. The Vaizey and Wexner scores and vectorial manometry 1 month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healthy and low anterior resection controls ( P 〈0.001) . After biofeedback treatments, the above index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 P 〈0.001), especially after 1 year ( P 〈0.001), but still remained lower than the controls( P 〈0.001). The rectoanal reflex only increased to 31.3 % 1 year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he local recurrence after the replacement operation was low. The defecation function was poor early after operation, but increased markedly after biofeedback treatments and long-term functional exercise. This therapy can be one choice for very low rectal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rectal cancer gluteus maximus defecation fun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