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5篇文章
< 1 2 1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机械力下G-actin的弹塑性力学特性与动态构象特征研究
1
作者 马钰淇 苏梓南 +2 位作者 吕守芹 潘君 崔玉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2-92,共1页
目的探究G-actin受到外部低机械力作用下的弹塑性力学性质、分子内相互作用改变机理及G-actin整体与局部的动态构象变化规律。方法结合磁镊拉伸实验与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并分析了G-actin在外部低机械力条件下的力学响应机制。首先... 目的探究G-actin受到外部低机械力作用下的弹塑性力学性质、分子内相互作用改变机理及G-actin整体与局部的动态构象变化规律。方法结合磁镊拉伸实验与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并分析了G-actin在外部低机械力条件下的力学响应机制。首先,通过磁镊以不同拉力加载速率拉伸G-actin样品,获得了对应的力-拉伸长度曲线,统计其去折叠率分布特征和规律。其次,使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与实验相同的加载条件,获得了G-actin受力和变形关系及分子内相互作用力。进一步详细分析G-actin整体、局部构象变化与分子内相互作用力变化规律。结果实验与模拟研究揭示了G-actin在外部低机械力作用下的分子内相互作用力、力学响应规律与分子构象的变化特征。确定了其应力应变响应模式及弹性模量、弹性极限、持久伸长量等弹塑性力学参数。验证了采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连续介质层面研究肌动蛋白力-拉伸长度的力学模型。结论第一次通过实验方法得到低机械力下G-actin弹塑性力学性质,第一次用提出采用G-actin分子内相互作用力为主要参数,研究G-actin分子力与分子构象变化的力学响应机制。研究成果为肌动蛋白的展开与折叠过程提供了参考,为大分子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力学 弹性极限 构象变化 机械力作用 肌动蛋白 应力应变响应 局部构象 分子构象
下载PDF
外源物质对低盐罗非鱼糜蛋白构象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艳 叶月华 +4 位作者 白卫东 钱敏 刘巧瑜 欧佰侨 谭梓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以微波超声波辅助制备的低盐罗非鱼糜凝胶为研究对象,分析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DP)、结冷胶和三者的复配物(THG)对其水分分布及蛋白质构象的影响;并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探究不同外源物质对微波超声波辅助制备... 以微波超声波辅助制备的低盐罗非鱼糜凝胶为研究对象,分析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DP)、结冷胶和三者的复配物(THG)对其水分分布及蛋白质构象的影响;并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探究不同外源物质对微波超声波辅助制备的低盐罗非鱼鱼糕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HG后,鱼糜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较空白组分别增加98.71%和14.75%,自由水含量显著减少(P<0.05);THG促进了α-螺旋向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转化。与空白组相比,添加0.4%TGase和THG对低盐罗非鱼糕的胃排空速度、蛋白体外消化率及蛋白水解度均有正面作用;其中THG可显著促进蛋白质分解成粒径较小的聚集体(P<0.05),经胃-十二指肠消化结束后的消化产物颜色更加透明清晰,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THG组的红色荧光亮点显著减少,反映其蛋白被消化得较为完全。由此可见,在THG的作用下,鱼糜中水分子与蛋白质结合更紧密,相对于单一的外源物质,THG更加明显地改变了蛋白质的构象,且更有利于疏水蛋白基团的暴露和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且对鱼糕的消化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的结果为罗非鱼糜凝胶特性研究及罗非鱼糕类食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糜 低盐 水分分布 蛋白构象 体外消化特性
下载PDF
纳米孔技术研究蛋白质构象动力学
3
作者 张明焜 吕守芹 龙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1-211,共1页
目的蛋白质在履行生命功能时会形成多种构象态。检测和分析蛋白质的构象和变构对于阐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至关重要。纳米孔技术具有水环境检测、高时空分辨率、无标记和高通量等优势,在蛋白质检测中具有巨大潜力。本研究将利用纳... 目的蛋白质在履行生命功能时会形成多种构象态。检测和分析蛋白质的构象和变构对于阐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至关重要。纳米孔技术具有水环境检测、高时空分辨率、无标记和高通量等优势,在蛋白质检测中具有巨大潜力。本研究将利用纳米孔传感技术探索αXβ2整合素的不同构象态和变构过程。方法利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建立了纳米孔传感系统,以检测αXβ2的不同构象态。此外,基于拉伸分子动力学(SMD)模拟建立了纳米孔传感和原子力探针拉伸联用的方法,调控并探测了蛋白质的变构过程,并基于自由能分析了纳米孔空间约束对变构模式的影响。结果成功解耦了αXβ2的构象和取向对纳米孔离子电流的调制,估计了3种构象态的近似椭球形貌。利用椭球体积和形状特征区分了不同的构象态。此外,分析了纳米孔内的电导率的分布,厘清了孔壁和蛋白质对电导率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建立了一种基于电、力耦合传感的新方法,以探测纳米孔中蛋白质的构象动力学,并通过新型SMD-椭球近似方法实时解析了中间态构象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纳米孔约束增加了αXβ2构象伸展所需克服的能垒。结论本研究通过对离子电流和蛋白质变构的综合分析,提升了纳米孔技术用于蛋白质构象和变构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分子动力学 构象动力学 蛋白质构象 离子电流 纳米孔 中间态 形状特征 传感技术
下载PDF
染色体空间构象研究:技术、应用与挑战
4
作者 王仁杰 胡梦梦 杨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1-933,共13页
染色体在细胞核中的空间构象对于基因的表达、DNA的复制、DNA的损伤修复以及基因的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染色体在细胞核中的空间构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对于染色体空间构象的变化规律的认识依然不足,束缚了... 染色体在细胞核中的空间构象对于基因的表达、DNA的复制、DNA的损伤修复以及基因的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染色体在细胞核中的空间构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对于染色体空间构象的变化规律的认识依然不足,束缚了对染色体空间构象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高分辨率研究染色体空间构象的技术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本文简要介绍了染色体的基本空间组织结构,并详细介绍了非活体细胞染色体空间构象研究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和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3C及其衍生技术)的应用及相关研究成果。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实时观察染色体的空间构象及其动态变化,采用活体细胞进行研究势在必行,因此,本文又详细介绍了基于荧光显微技术的定位追踪技术,以及染色体动力学追踪技术在染色体空间构象研究方面的应用及相关成果。最后,针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本文对目前各种技术研究染色体空间构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构象 染色体构象捕获 荧光显微镜
下载PDF
热处理方式对大豆脂肪氧合酶活力和构象的影响
5
作者 孔月 孙立娜 +6 位作者 李妍慧 康子孟 何甜 吕文彪 徐福 张爽 谢凤英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8,共8页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圆二色谱、表面疏水性、荧光光谱以及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大豆脂肪氧合酶(LOX)活力和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短时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LOX活力,其中120℃80 s+140℃...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圆二色谱、表面疏水性、荧光光谱以及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大豆脂肪氧合酶(LOX)活力和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短时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LOX活力,其中120℃80 s+140℃15 s和100℃10 min热处理后,LOX活力分别降低了67.47%和60.53%。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高温热处理后LOX蛋白条带的分子质量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条带强度减弱;热处理迫使LOX蛋白的α-螺旋和β-折叠相对含量降低,表面疏水性和内源性荧光强度增强,说明其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发生变化,LOX活力降低;通过分子对接模拟预测LOX活性中心非血红色铁周围的微环境,其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改变。推断高温热处理是通过破坏维持酶蛋白结构稳定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力,促使LOX活性丧失,其中高温短时升温钝化LOX活性是较为合适的热处理方式。试验结果为大豆产品加工中LOX活性控制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氧合酶 热处理 酶活力 构象
下载PDF
抗体片段在铂纳米粒子表面的构象重构
6
作者 盛玲洁 徐佳 +2 位作者 戴静静 王海芳 曹傲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657,共11页
目的最近在金纳米粒子(AuNPs)表面重构抗体片段的天然构象和功能的研究表明分子构象工程的可行性。本质上,分子构象工程就是要像蛋白质折叠一样,通过精确控制柔性非功能分子的构象使其产生新功能。本文在铂纳米粒子(PtNPs)表面重构抗体... 目的最近在金纳米粒子(AuNPs)表面重构抗体片段的天然构象和功能的研究表明分子构象工程的可行性。本质上,分子构象工程就是要像蛋白质折叠一样,通过精确控制柔性非功能分子的构象使其产生新功能。本文在铂纳米粒子(PtNPs)表面重构抗体互补决定簇区(CDR)片段的天然构象和功能,旨在探索分子构象工程的普适性及揭示蛋白质结构-功能机制。方法本文将抗溶菌酶抗体(cAB-lys3)中的CDR3片段(在单独存在时没有稳定构象和功能)通过两个Pt-S键偶联到PtNPs表面。CDR片段的天然构象和功能的恢复通过它对溶菌酶活性的抑制来表征。结果通过多肽密度优化和表面聚乙二醇修饰,制得基于PtNPs的抗溶菌酶人工抗体(简称铂抗体)。溶菌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铂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溶菌酶并显著抑制其活性。结论本文第一次在PtNPs表面重构了蛋白质片段的天然构象并恢复了其功能,证明分子构象工程可作为一种通用方法制备基于纳米粒子的人工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溶菌酶 构象工程 铂纳米粒子 多肽
下载PDF
带电短肽T_(7)+、T_(6)-对α-淀粉酶活性和构象的影响
7
作者 杨晓钰 李传博 +2 位作者 刘春莹 孙付保 窦少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3,共10页
利用带不同电荷的短肽T_(7)+、T_(6)-,探讨正电荷短肽T_(7)+和负电荷短肽T_(6)-对α-淀粉酶的活性和构象的影响。将短肽加入α-淀粉酶体系后,测定其相对酶活、米氏常数(Km)、活化能、Zeta电位等指标。为了更清晰地观察不同带电量的短肽... 利用带不同电荷的短肽T_(7)+、T_(6)-,探讨正电荷短肽T_(7)+和负电荷短肽T_(6)-对α-淀粉酶的活性和构象的影响。将短肽加入α-淀粉酶体系后,测定其相对酶活、米氏常数(Km)、活化能、Zeta电位等指标。为了更清晰地观察不同带电量的短肽对α-淀粉酶构象的影响,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进一步考察α-淀粉酶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将带电短肽加入α-淀粉酶的酶促反应中,正电荷短肽T7+抑制α-淀粉酶酶活,当短肽质量浓度为10^(-7)g/mL时,α-淀粉酶相对酶活降低2.40%,同时也使α-淀粉酶与可溶性淀粉的亲和力降低,活化能升高,Zeta电位增加。负电荷短肽T_(6)-促进α-淀粉酶酶活,当短肽质量浓度为10^(-7)g/mL时,α-淀粉酶相对酶活升高1.40%,同时也使α-淀粉酶与可溶性淀粉的亲和力升高,活化能降低,Zeta电位增加。光谱分析表明,不同带电短肽使α-淀粉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二级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表明不同带电短肽可以发挥与电场相似的作用,即电场在作用于蛋白质时,产生的电场力促使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人工设计合成短肽所带的表面电荷影响酶表面电荷的分布,进而导致酶的活性和构象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淀粉酶 带电短肽 相对酶活 构象
下载PDF
染色质三维构象在精子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金昊延 李颀菡 +4 位作者 马媛 王娜娜 胡亚美 马云 张令锴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78,共8页
染色质是调节生物体遗传的重要物质,是维持细胞有序表达基因及蛋白质的重要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研究通过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High-Through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Hi-C)对染色质内部结构进行解析,对染色质区室... 染色质是调节生物体遗传的重要物质,是维持细胞有序表达基因及蛋白质的重要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研究通过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High-Through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Hi-C)对染色质内部结构进行解析,对染色质区室、染色质疆域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过程中,染色质结构的改变对基因调控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精子发生是精原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精子的过程,包括精原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以及精细胞的变形。本文主要阐述染色质三维构象捕获技术及其衍生技术、染色质的层级结构、精子发生过程中染色质三维构象变化的前沿进展,为精子发生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发生 染色质构象捕获 三维基因组学
下载PDF
针对高分子刷构象转变的自振荡模型
9
作者 郭秀珍 李康睿 +2 位作者 李九智 赵新军 蒋中英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
自振荡高分子刷在封闭空间中具有独特的应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理论模型,自振荡高分子刷的物理机制无法被深刻地揭示,其新结构也无法被预测.基于扩散动力学建立高分子刷自振荡的动力学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方程计算高分子刷的体积分数... 自振荡高分子刷在封闭空间中具有独特的应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理论模型,自振荡高分子刷的物理机制无法被深刻地揭示,其新结构也无法被预测.基于扩散动力学建立高分子刷自振荡的动力学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方程计算高分子刷的体积分数、高分子单体与溶剂相互作用的势函数,定量确定高分子刷构象转变自振荡的动力学特性,以及高分子单体的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在诱导高分子刷自振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获得了高分子刷构象转变的化学波特性,揭示了这种化学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BZ反应.理论结果揭示了BZ反应导致化学振荡,在高分子刷内的扩散也是以化学波形式传播,且自振荡的高分子刷还可改变BZ的反应模式.研究结果确定了高分子刷的构象转变的自振荡特性遵守扩散动力学规律.基于所提模型可预言高分子刷体积分数的空间波动特性会导致刷内高分子单体体积分布具有空间不均匀性,令高分子刷内出现结节状结构.研究结果可为设计智能高分子表面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刷 动力学特性 构象转变 自振荡 化学波
下载PDF
丝素蛋白水凝胶中的蛋白构象转变速率对其表面黏附细胞增殖的影响
10
作者 蔡国龙 赵伟焜 +2 位作者 祝天浩 姚响 张耀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21,共10页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温和介导交联的丝素蛋白(SF)水凝胶为模型材料,采用改变水凝胶交联密度的策略成功实现对水凝胶中蛋白构象转变速率的有效调控。考察了SF水凝胶中的蛋白构象转变速率对其表面黏附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凝胶中...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温和介导交联的丝素蛋白(SF)水凝胶为模型材料,采用改变水凝胶交联密度的策略成功实现对水凝胶中蛋白构象转变速率的有效调控。考察了SF水凝胶中的蛋白构象转变速率对其表面黏附细胞增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凝胶中的蛋白构象转变速率与交联密度呈反相关关系,即交联密度越小,构象转变越快;水凝胶表面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与SF构象转变速率大体呈正相关关系,但综合初始交联密度的影响,最终呈现出中等构象转变速率材料上细胞总量相对较少,最快构象转变速率材料上细胞总量相对较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水凝胶 交联密度 构象转变 细胞增殖 细胞-材料相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乙二醇链段构象变化的涤纶工业丝聚集态结构研究
11
作者 张乐 杨志超 +4 位作者 张坤 李涛 陈世昌 曾卫卫 石教学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22-27,共6页
在150℃烘箱中对3种不同纺丝工艺即常规工艺(A)、提高喷丝头拉伸倍数(B)、提高喷丝头拉伸倍数并降低第二级拉伸倍数(C)制备的涤纶工业丝试样F-A、F-B、F-C进行30~120 d热处理,研究纺丝工艺及热处理时间对涤纶工业丝乙二醇链段构象的影响... 在150℃烘箱中对3种不同纺丝工艺即常规工艺(A)、提高喷丝头拉伸倍数(B)、提高喷丝头拉伸倍数并降低第二级拉伸倍数(C)制备的涤纶工业丝试样F-A、F-B、F-C进行30~120 d热处理,研究纺丝工艺及热处理时间对涤纶工业丝乙二醇链段构象的影响,以此考察涤纶工业丝的聚集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提高喷丝头拉伸倍数促使纤维中乙二醇链段的旁式构象向反式构象转变,降低第二级拉伸倍数不足以破坏纤维的原有结构;喷丝头拉伸倍数从109.62提高到120.00,试样的乙二醇链段反式构象相对含量(X_(t))从23.37%增加至29.00%,结晶度(X_(c))从43.04%降至42.57%;第二级拉伸倍数从3.389降至3.200,试样的X_(t)从29.00%增加至41.73%,X_(c)从42.57%提高至45.44%;对于F-A与F-C试样,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试样的X_(t)及X_(c)均先增加后下降,均在热处理90 d时出现最大值;而对于F-B试样,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试样的X_(t)及X_(c)均逐渐增大,在热处理120 d时分别达到64.90%与6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工业丝 热处理 乙二醇链段 构象转变 聚集态结构
下载PDF
辨析基础有机化学教材中的争议问题:乙烷构象稳定性的来源
12
作者 凌皓博 赵佩鈜 俞寿云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325-331,共7页
烷烃的构象及其稳定性是基础有机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其中乙烷的交叉式与重叠式构象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现行的国内外本科基础有机化学教材中关于乙烷的交叉式构象比重叠式构象稳定的原因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比较混乱,不易于本科教学。... 烷烃的构象及其稳定性是基础有机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其中乙烷的交叉式与重叠式构象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现行的国内外本科基础有机化学教材中关于乙烷的交叉式构象比重叠式构象稳定的原因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比较混乱,不易于本科教学。本文调研了文献,梳理出乙烷交叉式构象稳定性来源的不同论点和论据,并指出先前文献分析与计算方法的不足。通过文献调研,我们认为超共轭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两种因素都需要写入教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的构象 库仑力 泡利斥力 位阻效应 超共轭效应
下载PDF
硒化修饰对多糖的分子构象、物理特性和生理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寇德正 林秀贤 +1 位作者 李伟 程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61-370,共10页
硒化多糖是由天然多糖硒化修饰而来,是人工合成硒多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类具有抗氧化、抗癌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的有机硒化合物,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该文介绍了多糖硒化修饰的方法、机理,比较了硒化方... 硒化多糖是由天然多糖硒化修饰而来,是人工合成硒多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类具有抗氧化、抗癌和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的有机硒化合物,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该文介绍了多糖硒化修饰的方法、机理,比较了硒化方法、硒化条件和多糖结构对其硒化效果的影响,综述了硒化修饰对天然多糖的结构、分子质量、单糖组成、热学特性、结晶特性和抗氧化、抗癌等生理功能的影响,讨论了硒化多糖的分子构象、分子质量、分支度和硒含量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提出了目前硒化多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硒化多糖构效关系的深度研究提供有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硒化修饰 分子构象 物理性质 生理功能
下载PDF
挤压对小麦面筋蛋白构象变化和功能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郭远 翟晓娜 +2 位作者 裴海生 江利华 李媛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7期210-216,共7页
小麦面筋蛋白是丰富的蛋白质资源之一,挤压处理是小麦面筋蛋白常见的改性方式之一。研究小麦面筋蛋白在挤压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和功能特性的影响机理,对促进小麦面筋蛋白类产品加工的创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小麦面筋蛋白的组成和功... 小麦面筋蛋白是丰富的蛋白质资源之一,挤压处理是小麦面筋蛋白常见的改性方式之一。研究小麦面筋蛋白在挤压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和功能特性的影响机理,对促进小麦面筋蛋白类产品加工的创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小麦面筋蛋白的组成和功能出发,分析挤压处理中挤压剪切力、挤压温度和调制剂的添加对面筋蛋白构象变化和功能特性变化规律,为面筋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处理 小麦面筋蛋白 构象变化 功能特性 调制剂
下载PDF
水合作用与pH调控聚电解质刷的构象转变
15
作者 李康睿 马奭文 +1 位作者 王利云 赵新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我们基于Flory-Huggins理论,建立理论模型研究水合作用与pH调控聚电解质刷的构象转变.理论模型考虑聚电解质链与水分子间的作用(聚电解质链的水合作用)、体系中的静电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水合作用的改变,聚电解质刷出现由溶胀到塌缩的构... 我们基于Flory-Huggins理论,建立理论模型研究水合作用与pH调控聚电解质刷的构象转变.理论模型考虑聚电解质链与水分子间的作用(聚电解质链的水合作用)、体系中的静电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水合作用的改变,聚电解质刷出现由溶胀到塌缩的构象转变.由此表明了水合作用可在很大程度调节聚电解质刷的相变.通过分析pH的调控效应我们还发现,在碱性环境中(pH=8),聚电解质链单体的解离度增大,静电排斥会使得聚电解质刷溶胀.由此表明,聚电解质刷内水合作用与静电效应的耦合,将会共同决定聚电解质刷的构象转变特性.理论结果深刻揭示了水合作用的改变,会使得聚电解质刷体系发生相变,pH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其相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作用 PH 聚电解质刷 构象转变
下载PDF
水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细胞层面上的运输及构象
16
作者 文泽伟 于航 卢钊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4期72-73,79,共3页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在生命存在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本文概述了水的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全球水资源状况和水循环基本概念,介绍了水在生物细胞内的运输机制及其对于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调...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在生命存在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本文概述了水的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全球水资源状况和水循环基本概念,介绍了水在生物细胞内的运输机制及其对于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的结构 水资源 水循环 生物水 跨膜运输 生物分子构象
下载PDF
纳米狭缝中Aβ蛋白构象变化的间距作用
17
作者 王磊 王艳红 +1 位作者 武京治 李孟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6-1472,共7页
目的 金属表面对蛋白质分子具有吸附作用,然而在纳米尺度内,蛋白质分子构象受到狭缝的间距作用尚未明确。本文通过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建立不同间距的金原子层,研究纳米级金属狭缝中蛋白质分子构象变化。方法 使用GOIPCHARMM力场在Au (1... 目的 金属表面对蛋白质分子具有吸附作用,然而在纳米尺度内,蛋白质分子构象受到狭缝的间距作用尚未明确。本文通过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建立不同间距的金原子层,研究纳米级金属狭缝中蛋白质分子构象变化。方法 使用GOIPCHARMM力场在Au (111)金原子界面间对Aβ1-42蛋白单体进行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无狭缝的水溶液环境下和由5.0、5.5以及8.5 nm狭缝结构与Aβ蛋白相互作用及蛋白质构象变化。结果 当金狭缝结构间距从5.0 nm增加到8.5 nm,Aβ蛋白分子与两侧金层相互作用可由单表面吸附、双表面吸附过渡到无吸附。结论 Aβ蛋白分子在金狭缝结构中与表面发生相互作用,随狭缝间距和蛋白质分子距界面距离的变化,蛋白质分子的状态可能表现为单表面吸附、双表面吸附和无吸附3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 分子动力学 分子构象
下载PDF
变性淀粉协同非肌肉蛋白对鱿鱼鱼糜制品凝胶特性及其蛋白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晓慧 郭全友 +4 位作者 郑尧 包海蓉 魏帮鸿 庄小妹 杨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3-52,共10页
为改善鱿鱼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优化玉米变性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cetylated distarch phosphate,ADSP))和非肌肉蛋白(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的添加量,并分析玉米变性淀粉协同... 为改善鱿鱼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优化玉米变性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cetylated distarch phosphate,ADSP))和非肌肉蛋白(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的添加量,并分析玉米变性淀粉协同非肌肉蛋白(ADSP-EWP-SPI,AES)对鱿鱼鱼糜制品的质构、分子间作用力、蛋白质二级结构、微观结构的影响,探究AES改善鱿鱼鱼糜制品凝胶品质的机理。结果表明:ADSP、EWP和SPI添加量分别为10%、7%和6%时,鱿鱼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最好;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玉米变性淀粉和非肌肉蛋白后,鱿鱼鱼糜制品中蛋白质的无规卷曲和α-螺旋相对含量下降,β-折叠和β-转角相对含量增加,添加AES有利于热凝胶过程中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的保留,促进蛋白质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形成更加致密的鱼糜凝胶网络结构,提高鱿鱼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相关性分析显示,鱿鱼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疏水相互作用、β-转角及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自由水相对含量和无规卷曲相对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添加10%ADSP、7%EWP和6%SPI通过影响鱿鱼鱼糜制品中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和水分分布,改善了鱿鱼鱼糜制品的凝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鱼糜 玉米变性淀粉 非肌肉蛋白:凝胶特性 蛋白构象
下载PDF
大豆蛋白-黄芩素的结合机制及蛋白构象和功能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闫馨月 贾亦佳 +7 位作者 孙诗艳 张东蒙 耿梦洁 杨晋杰 Stanislav SUKHIKH Olga BABICH 齐宝坤 李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8,共8页
探索大豆蛋白组分中β-伴大豆蛋白(7S)/大豆蛋白(11S)与黄芩素的结合机制,考察复合物构象及功能特性的变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黄芩素诱导蛋白的β-折叠转化为α-螺旋和无规卷曲。内源荧光光谱证实了黄芩素的加入使7S、11S结构变... 探索大豆蛋白组分中β-伴大豆蛋白(7S)/大豆蛋白(11S)与黄芩素的结合机制,考察复合物构象及功能特性的变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黄芩素诱导蛋白的β-折叠转化为α-螺旋和无规卷曲。内源荧光光谱证实了黄芩素的加入使7S、11S结构变得更紧密。黄芩素与蛋白的反应自发进行,并通过静态方式猝灭蛋白荧光。7S、11S蛋白分别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黄芩素结合。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黄芩素对11S的亲和力高于7S。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了7S、11S与复合物的微观结构差异。此外,与黄芩素结合后,7S、11S的表面疏水性下降,热稳定性及其他功能特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大豆蛋白(7S) 大豆蛋白(11S) 黄芩素 结合机制 构象变化 功能特性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4B专一性抑制剂设计中的构象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琳慧 李欣 +3 位作者 王小宁 赵新筠 陈喜 湛昌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为研究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Y3、Y8及A33的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寻找Y3和Y8抑制活性偏低的原因.采用分子对接、构象搜索、量子力学计算、分子动力学以及分子力学-广义波恩及表面积连续介质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Y3、Y8及A33与PDE... 为研究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Y3、Y8及A33的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寻找Y3和Y8抑制活性偏低的原因.采用分子对接、构象搜索、量子力学计算、分子动力学以及分子力学-广义波恩及表面积连续介质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Y3、Y8及A33与PDE4亚型PDE4B和PDE4D的结合模式类似,亲和能相近.但Y3与Y8与PDE4B/PDE4D的结合构象以及A33与PDE4D的结合构象均为高能构象,而A33与PDE4B的结合构象为低能构象.故结合构象内能过高是这些配体抑制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构象分析对药物分子设计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衍生物 对接 亲和能 构象分析 药物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