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枇杷清痤方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观察
1
作者 张雪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枇杷清痤方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东省单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寻常型痤疮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红蓝光交替照射,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枇杷清痤方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东省单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寻常型痤疮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红蓝光交替照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枇杷清痤方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皮肤屏障功能、皮肤油脂分泌程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皮肤经皮水丢量、pH值及皮肤油脂量亦均低于治疗前、角质层含水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枇杷清痤方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可加快患者皮肤屏障功能修护,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风粉刺 寻常型痤疮 枇杷清痤方 红蓝光交替照射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探究枇杷(小班)
2
作者 蔡奕菲 《幼儿教育研究》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一、活动背景阳春三月,幼儿园的“乐苑果园”里的枇杷逐渐成熟.“树上有圆圆的枇杷.”“枇杷变黄啦!”“枇杷叶上有绒毛,叶子细又长.”“枇杷的皮为什么裂开了?”“快看,地面上有好几颗枇杷核.”……小小的枇杷树上硕果累累.幼儿围绕着... 一、活动背景阳春三月,幼儿园的“乐苑果园”里的枇杷逐渐成熟.“树上有圆圆的枇杷.”“枇杷变黄啦!”“枇杷叶上有绒毛,叶子细又长.”“枇杷的皮为什么裂开了?”“快看,地面上有好几颗枇杷核.”……小小的枇杷树上硕果累累.幼儿围绕着枇杷树,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枇杷 枇杷 果园 绒毛 幼儿园 硕果累累
下载PDF
双水相协同超声法提取枇杷叶中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韦正 黄秀香 +2 位作者 叶红霞 邵柳红 赖红芳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双水相协同超声法提取枇杷叶中绿原酸的工艺,探讨提取液中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磷酸氢二钾用量和超声功率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双水相协同超声法提取枇杷叶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 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双水相协同超声法提取枇杷叶中绿原酸的工艺,探讨提取液中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磷酸氢二钾用量和超声功率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双水相协同超声法提取枇杷叶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1%、超声温度61℃、超声时间25 min、磷酸氢二钾用量4.6 g,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1.53%,与预测值相接近。研究表明,双水相协同超声法提取枇杷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枇杷叶的资源化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绿原酸 双水相协同超声法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利用枇杷野生种及其种间杂种作为栽培枇杷的砧木
4
作者 林顺权 《果农之友》 2016年第5期5-6,共2页
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栽培枇杷嫁接砧木绝大多数用普通枇杷本砧或它属植物如石楠和榅桲等。本砧普通枇杷属于浅根性植物,根系弱小,根冠比小,只有温州蜜柑的1/3,不但树体不抗风,在沿海有台风的地区易倒伏,而且吸收肥料的能力也差。因此,长期... 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栽培枇杷嫁接砧木绝大多数用普通枇杷本砧或它属植物如石楠和榅桲等。本砧普通枇杷属于浅根性植物,根系弱小,根冠比小,只有温州蜜柑的1/3,不但树体不抗风,在沿海有台风的地区易倒伏,而且吸收肥料的能力也差。因此,长期以来,枇杷果农们十分重视挖大(深)的定植穴(沟),并下足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本砧 种间杂种 栎叶枇杷 野生种 温州蜜柑 台湾枇杷 根冠比 椭圆枇杷 窄叶枇杷
下载PDF
贵州枇杷种质资源分布及其产业发展概述
5
作者 杨勇胜 王道静 +7 位作者 陈阳松 范付华 魏椿 余桃 江旭升 李庆宏 李斌 陈树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8-352,共15页
贵州立体气候突出,野生枇杷种质资源丰富,性状差异性明显。目前已找到普通枇杷、大花枇杷、小叶枇杷3个种类,普通枇杷在全省广泛分布,大花枇杷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雷公山一带,小叶枇杷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一带。贵州省枇杷商品化栽... 贵州立体气候突出,野生枇杷种质资源丰富,性状差异性明显。目前已找到普通枇杷、大花枇杷、小叶枇杷3个种类,普通枇杷在全省广泛分布,大花枇杷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雷公山一带,小叶枇杷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一带。贵州省枇杷商品化栽培始于1958年,由黔东南州率先从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引进优良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贵阳市、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各地州(市)相继开展引种试验及小规模推广应用。截至2010年,在贵阳市、黔东南州、毕节市等地区拥有了万亩以上的规模化种植。特别是2015年以来,贵州各地枇杷种植生产发展速度迅猛,据2022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全省枇杷种植面积已达2.3万hm^(2),年产量16.3万t,产值达17.1亿元,鲜果采摘期超过2个月。但栽培技术与管理水平仍较低,面积上升与产量增长不成正比,全省平均每666.7 m^(2)商品果产量不足500 kg,提升空间很大。存在问题主要为,一是缺乏地方规范的引、试、推制度体系,盲目性引种,造成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商品性低;二是对遗传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挖掘不足,缺乏地方特色的主导品种,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枇杷品牌创建与营销策略意识不强,形成行业内竞争压价销售,影响效益;四是鲜果产后冷链及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滞后,产业附加值增长有限;五是旱涝寒暑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山地果园设施栽培配套条件滞后,抗风险能力不强等。主要围绕贵州枇杷种质资源分布特征、引种与育种、栽培技术演变、产业发展及其制约因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尝试提出贵州枇杷产业当前与未来的主要任务,以推动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贵州 种质资源 分布 产业
下载PDF
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中白的选育
6
作者 蒋际谋 邓朝军 +7 位作者 许奇志 陈秀萍 胡文舜 苏文炳 张雅玲 魏伟淋 黄敬峰 郑少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39-2143,共5页
中白是从早钟6号×贵妃杂交群体中选育的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偏强,树冠圆头形,中心干较明显,枝梢较强壮。平均单果质量60.1 g,大小整齐;果实倒卵圆形,果基钝圆少数尖峭,果顶钝圆微凹;果皮橙黄色,厚度中等偏... 中白是从早钟6号×贵妃杂交群体中选育的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偏强,树冠圆头形,中心干较明显,枝梢较强壮。平均单果质量60.1 g,大小整齐;果实倒卵圆形,果基钝圆少数尖峭,果顶钝圆微凹;果皮橙黄色,厚度中等偏薄,锈斑少,果点密度中等,果点中等大;萼片平展,萼孔闭合;果肉黄白色,平均厚度10.9 mm,肉质细嫩、化渣、汁多;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3.4%,味鲜、风味浓郁,品质优;平均可食率71.2%,平均种子4.6粒·果^(-1);在福建福州地区,果实4月中下旬成熟。高接换种后第2年可少量开花,第3年枝梢抽穗率50%左右,第4年株产22.8 kg,折合666.7 m^(2)产709.7 kg,早结、丰产、稳产。中白是一个优质、大果、丰产稳产、抗性较强的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适宜在福建、四川、重庆、云南等枇杷产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新品种 中白 中熟 优质 大果
下载PDF
枇杷叶三萜酸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激素依赖性皮炎豚鼠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及免疫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姚莹 张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 观察枇杷叶三萜酸(TAL)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激素依赖性皮炎(HDD)豚鼠模型皮肤屏障功能修复及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无特定病原(SPF)级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EGF组、TAL组和联合组,每组各8只。除... 目的 观察枇杷叶三萜酸(TAL)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激素依赖性皮炎(HDD)豚鼠模型皮肤屏障功能修复及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无特定病原(SPF)级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EGF组、TAL组和联合组,每组各8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涂抹0.05%卤米松乳膏,连续45 d,构建HDD模型。构建成功后,rh-EGF组涂抹rh-EGF凝胶,TAL组涂抹TAL溶液,联合组涂抹TAL和rh-EGF凝胶,对照组和模型组涂抹生理盐水,共15 d。记录各组临床症状并打分;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EWL)、角质层含水量(WCSC)和皮脂量(SC);HE染色观察各组豚鼠皮肤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总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症状明显、皮肤组织损坏严重,TEWL增加,WCSC和SC减少;免疫因子Ig E和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rh-EGF组、TAL组和联合组用药后临床症状减轻、皮肤组织损伤不明显;TEWL减少,WCSC和SC增加,免疫因子IgE和IL-4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P<0.05)。且联合组与rh-EGF组和TAL组比较,作用效果更加明显(P<0.05)。TAL组和联合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L联合rh-EGF可有效缓解HDD豚鼠的临床症状,改善皮肤细胞损伤,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提升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皮炎 枇杷叶三萜酸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皮肤屏障功能 免疫失衡
下载PDF
基于MobileViT-CBAM的枇杷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8
作者 赵茂程 邹涛 +2 位作者 齐亮 汪希伟 李大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0-427,共8页
为实现枇杷采后快速、准确筛选,本文以MobileViT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通过分别在Layer1和Layer2层之后嵌入注意力模块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强化网络在通道和空间上对细节特征的提取能力,构建了一种轻量化网络模型... 为实现枇杷采后快速、准确筛选,本文以MobileViT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通过分别在Layer1和Layer2层之后嵌入注意力模块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强化网络在通道和空间上对细节特征的提取能力,构建了一种轻量化网络模型MobileViT-CBAM。相较于MobileViT,在验证集和测试集上本文方法对疤痕、机械伤、腐烂等缺陷果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1.17、1.23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表明,MobileViT-CBAM模型与VGG16、ResNet34、MobileNetV2相比较,准确率最高(97.86%),同时兼具内存占用量小(3.768 MB)、推理时间短(每幅图像需42 ms)的优势。该轻量化网络模型可部署于嵌入式系统。本研究为构建枇杷在线检测系统提供了缺陷识别理论基础,为枇杷等农产品外部品质检测提供了一个高效、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MobileViT-CBAM 缺陷检测 轻量化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枇杷叶中氨基酸的组成与分析
9
作者 高伟城 王小平 +2 位作者 陈荣珠 丁其春 李雪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1-1469,共9页
目的 对12个月份采收期枇杷叶的氨基酸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为确定枇杷叶采收期及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月份枇杷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采用SPSS22.0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 目的 对12个月份采收期枇杷叶的氨基酸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为确定枇杷叶采收期及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月份枇杷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采用SPSS22.0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差异及相关性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理想模式及朱圣陶提出的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不同采收期的枇杷叶氨基酸进行评分。结果 不同采收期枇杷叶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9种儿童必需氨基酸(CEAA)及9种药用氨基酸。17种氨基酸分别是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它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1~7.23、4.64~9.66、2.05~3.75、2.99~4.95、0.01~1.56、2.33~4.85、2.10~4.03、2.67~5.48、5.37~7.64、1.45~3.49、2.70~5.53、0.01~0.48、3.64~4.78、1.91~4.15、3.96~7.83、2.39~4.60、1.85~3.65 mg·g^(-1)。不同采收期枇杷叶中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FAA)、EAA总量、CEAA总量、药用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的含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味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的百分含量较稳定。不同采收期枇杷叶的EAA含量为44.26%~50.33%,明显高于WHO/FAO模式值(35.00%);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均值(55.67%)和EAA/TFAA均值(35.74%)分别接近WHO/FAO模式值的60%、40%;不同采收期枇杷叶的17种氨基酸含量峰值前2位是7月和11月;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值为62.53~76.17,前3位为11月、8月及7月。赖氨酸为枇杷叶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苦味氨基酸与药用氨基酸、TFAA呈正相关(P<0.01)。结论 枇杷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组成合理,具有较佳开发利用价值;不同月份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大,7月和11月是枇杷叶氨基酸合理开发利用的较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氨基酸 柱前衍生 采收期 氨基酸评分
下载PDF
“贵妃”枇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0
作者 许奇志 邓朝军 +1 位作者 蒋际谋 洪桂霖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贵妃”枇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通过实生选种选育出的白肉枇杷新品种,2014年6月30日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来在福建、四川、重庆、广东等地引种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更好地促进福建枇杷品种结构调... “贵妃”枇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通过实生选种选育出的白肉枇杷新品种,2014年6月30日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来在福建、四川、重庆、广东等地引种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更好地促进福建枇杷品种结构调整、品质提升和枇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肥水管理、生草栽培、树体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贵妃”枇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栽培技术 高产 高效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枇杷生理特性及抗寒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潘翠萍 陶炼 +3 位作者 谢红江 李华佳 邓群仙 王永清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3期64-69,共6页
研究低温胁迫下2个枇杷幼果种胚生理指标变化及抗寒相关EjICE1基因的表达规律,为枇杷抗寒新材料的筛选及枇杷抗寒分子机理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以洞庭枇杷(黄肉,DT)及洞庭枇杷突变型(白肉,DTM)挂果容器苗为材料,研究人工模拟低温对枇杷... 研究低温胁迫下2个枇杷幼果种胚生理指标变化及抗寒相关EjICE1基因的表达规律,为枇杷抗寒新材料的筛选及枇杷抗寒分子机理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以洞庭枇杷(黄肉,DT)及洞庭枇杷突变型(白肉,DTM)挂果容器苗为材料,研究人工模拟低温对枇杷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EjICE1基因的表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2个枇杷幼果种胚相对电导率REC均呈“S”型曲线变化,Logistic方程显示,洞庭枇杷和突变型(DTM)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4.759、-2.811℃,突变型(白肉,DTM)幼果的抗寒能力强于洞庭枇杷;2个枇杷的SOD、POD及CAT活性及洞庭枇杷(DT)的MDA含量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达到最大阈值的时间点不同,而突变型(DTM)MDA含量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洞庭枇杷SOD在1℃达到最大阈值,丙二醛(MDA)含量、POD及CAT活性在-1℃达到最大阈值;突变型(DTM)SOD、POD及CAT活性在-3℃达到最大阈值,丙二醛(MDA)含量则在-5℃达到最大阈值。EjICE1基因在2个枇杷中的表达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突变型(DTM)EjICE1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同时期的洞庭枇杷,最大表达量出现在-3℃,洞庭枇杷EjICE1基因最大表达量出现在-1℃,在-5℃时2个枇杷中EjICE1基因的表达均被强烈抑制。突变型(DTM)幼果的抗寒能力强于亲本洞庭枇杷(DT),低温胁迫下,突变型(DTM)具有较高的保护酶活性,能快速激活抗寒相关基因的表达,启动低温应答机制,进而抵御和适应低温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低温胁迫 半致死温度 生理特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枇杷中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及代谢产物残留分析与膳食风险评估
12
作者 王思威 王潇楠 +1 位作者 常虹 刘艳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26-331,共6页
为明确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在枇杷上的残留与膳食风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了枇杷中氟吡菌酰胺及其代谢物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和肟菌酯... 为明确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在枇杷上的残留与膳食风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了枇杷中氟吡菌酰胺及其代谢物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和肟菌酯及其代谢物肟菌酸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量,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U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在0.01~1.00 mg/k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2%~93%,相对标准偏差为1.4%~2.8%,定量限均为0.01 mg/kg,方法灵敏度及准确度良好,能够满足枇杷中农药残留检测要求。按照良好农业规范要求,在枇杷上施用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当剂量为333 mg/kg、施药2次,施药间隔10~15 d,距末次施药后28、35 d时,枇杷中氟吡菌酰胺残留量为<0.01~0.03 mg/kg、消解率>90%;肟菌酯的残留量为<0.02~0.04 mg/kg、消解率>85%,肟菌酯的残留量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0.7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按照推荐剂量使用,枇杷中氟吡菌酰胺残留水平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在枇杷树上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氟吡菌酰胺 肟菌酯 残留分析 膳食风险评估
下载PDF
枇杷叶提取物对高糖饮食诱导的黑腹果蝇代谢紊乱的缓解作用
13
作者 董翠 孙安然 王家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33,共10页
为了探究枇杷叶提取物对高糖饮食诱导的代谢紊乱的缓解作用,以黑腹果蝇为研究对象,设置基础培养基、高糖培养基和分别添加1%、5%、10%枇杷叶提取物的含药培养基对黑腹果蝇进行培养,对各组黑腹果蝇的寿命、运动能力、生长发育指标、抗氧... 为了探究枇杷叶提取物对高糖饮食诱导的代谢紊乱的缓解作用,以黑腹果蝇为研究对象,设置基础培养基、高糖培养基和分别添加1%、5%、10%枇杷叶提取物的含药培养基对黑腹果蝇进行培养,对各组黑腹果蝇的寿命、运动能力、生长发育指标、抗氧化能力、肠道完整性、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高糖饮食能造成黑腹果蝇代谢紊乱,在饮食中添加10%的枇杷叶提取物能通过延长黑腹果蝇寿命、提高老年黑腹果蝇的运动能力、提高黑腹果蝇卵的蛹化率和羽化率来提高黑腹果蝇的生长性能;通过提高黑腹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来提高黑腹果蝇的抗氧化能力;通过肠道菌群16S rRNA测序和分析发现,高糖饮食能导致黑腹果蝇肠道菌群失调,在饮食中添加10%枇杷叶提取物能通过提高菌群丰度、抑制肠炎相关菌群增殖、改变菌群组成等方式缓解菌群失调。结果显示,枇杷叶提取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糖饮食造成的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高糖饮食 代谢紊乱 肠道菌群多样性
下载PDF
西藏墨脱地区枇杷新拟盘多毛孢菌培养特征及致病力分析
14
作者 甘林 姜帆 +3 位作者 兰成忠 代玉立 何玉仙 杨秀娟 《东南园艺》 2024年第5期396-402,共7页
【目的】为探究来自西藏墨脱地区枇杷叶斑病新拟盘多毛孢菌的生物学特性,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对病原菌进行培养和致病力测定。【结果】供试21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12 d,依据培养基中着生的... 【目的】为探究来自西藏墨脱地区枇杷叶斑病新拟盘多毛孢菌的生物学特性,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对病原菌进行培养和致病力测定。【结果】供试21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12 d,依据培养基中着生的分生孢子盘数量的高、中和低,将菌落培养表型划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菌株出现频率分别为38.10%、33.33%和28.57%。培养5 d,菌落生长速率范围值为12.68~15.60 mm/d,平均值为14.33 mm/d。培养12 d,菌落产孢量高于和低于1×10^(5)个孢子/cm^(2)的菌株出现频率分别为71.43%和28.57%,有致病力和无致病力的菌株出现频率分别为61.90%和38.10%。菌株致病力与菌落生长速率以及产孢量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西藏墨脱地区流行的新拟盘多毛孢菌培养特征及致病力出现明显分化,大部分菌株产孢能力强,且对枇杷有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新拟盘多毛孢菌 培养特征 致病力
下载PDF
强力枇杷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作用机制研究
15
作者 严家荣 龙淑娴 +3 位作者 郑玉连 代路路 陈桂煌 王弋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 探讨强力枇杷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NIH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2只,等体积纯净水)和模型组(60只),采用烟熏联合脂多糖吸入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建模45 d后,将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 目的 探讨强力枇杷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NIH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2只,等体积纯净水)和模型组(60只),采用烟熏联合脂多糖吸入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建模45 d后,将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等体积纯净水),盐酸氨溴索组(C组,10 mL/kg),强力枇杷露低、中、高剂量组(D1组、D2组、D3组,7.5,15,30 mL/kg),各12只,雌雄各半。各组小鼠按30 mL/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24 h后,采集小鼠血清,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取右肺组织,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对左肺支气管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B组比较,D1组小鼠肺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 <0.01);D2组小鼠血清IL-8的水平、肺组织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D3组小鼠血清IL-8水平、肺组织TNF-α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 <0.05),SOD含量显著升高(P <0.05)。与C组比较,D1组小鼠血清IL-8水平显著升高(P <0.05),肺组织SOD含量显著降低(P <0.05)。病理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与B组比较,D1组、D2组、D3组小鼠慢性支气管炎病变程度减轻。结论 强力枇杷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8,TNF-α,MDA含量和升高SOD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枇杷 慢性支气管炎 作用机制 小鼠
下载PDF
枇杷病害防治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佳贺 郭文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第9期48-51,共4页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1生理性病害1.1日烧病(白灼病)果实发生日烧病后,向阳面果肉产生不规则凹陷,出现黑褐色病斑。果肉干燥而粘着种子,不堪食用。枝干日烧病多发生在朝西的皮部,罹病树皮干瘪凹陷,爆裂翘起,...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1生理性病害1.1日烧病(白灼病)果实发生日烧病后,向阳面果肉产生不规则凹陷,出现黑褐色病斑。果肉干燥而粘着种子,不堪食用。枝干日烧病多发生在朝西的皮部,罹病树皮干瘪凹陷,爆裂翘起,最后在向阳面形成焦斑,深达木质部。防治:选择种植抗日烧病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烧病 枇杷病害 ERIOBOTRYA 皮部 枇杷叶点霉 无性世代 褐座坚壳 枇杷尾孢 枇杷 鲑色伏革菌
下载PDF
枇杷-鸢尾高效生态复合栽培试验
17
作者 田松青 朱旭东 +2 位作者 谢鑫超 梁琪 尹原森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7期22-24,共3页
枇杷是一种适合亚热带林区生长的乡土阔叶树种,生长快,枝叶繁茂,果实市场售价较高,集园林绿化、果用和药用于一身的经济树种。在枇杷林下套种鸢尾、德国鸢尾、荷兰鸢尾,测定套种之后枇杷林植被的覆盖率、不同品种的生长势、不同种植模... 枇杷是一种适合亚热带林区生长的乡土阔叶树种,生长快,枝叶繁茂,果实市场售价较高,集园林绿化、果用和药用于一身的经济树种。在枇杷林下套种鸢尾、德国鸢尾、荷兰鸢尾,测定套种之后枇杷林植被的覆盖率、不同品种的生长势、不同种植模式对同一品种的影响、同种种植模式对不同品种的影响,测定种植模式对枇杷果品果质的影响。套种模式使杂草率下降,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套种所带的生态效应提高了枇杷面积单位产量和果品的质量,降低总酸,提高可溶性固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鸢尾 复合栽培 生态效应 杂草率 果品品质
下载PDF
灵芝菌发酵枇杷叶茶的研制
18
作者 赖腾强 谢娜 +2 位作者 吴伯文 盛子煊 林文辉 《热带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以枇杷叶为主料,研究利用灵芝菌来发酵枇杷叶制成养生茶,并测定其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农残含量。结果表明:美芝、大红芝可作为发酵枇杷叶的灵芝菌株;美芝菌丝生长速度较大红芝的快,生长速度配方B>配方C>配方A;添加少量的玉米粉、... 以枇杷叶为主料,研究利用灵芝菌来发酵枇杷叶制成养生茶,并测定其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农残含量。结果表明:美芝、大红芝可作为发酵枇杷叶的灵芝菌株;美芝菌丝生长速度较大红芝的快,生长速度配方B>配方C>配方A;添加少量的玉米粉、甜叶菊能够促进灵芝菌丝的生长,添加少量的甜叶菊有助于提升发酵茶的口感;发酵后的枇杷叶中多糖、总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有显著增加,但三萜酸含量有所下降;不同灵芝菌株发酵后的枇杷叶营养成分有所差别;发酵后的枇杷叶的重金属、农残含量均符合检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枇杷 发酵茶 工艺 营养成分 质量安全
下载PDF
喷施褪黑素对枇杷幼果耐寒性的影响
19
作者 黄科文 刘磊 +4 位作者 王铤 黄艳 易诗琪 廖秋渝 邓群仙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
为增强枇杷的耐寒性,研究喷施不同浓度(0、50、100、200、400μmol/L)褪黑素(MT)对低温处理后枇杷幼果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枇杷幼果的冻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REC)在低温胁迫下显著升高,预处理MT使其显著降低。同时在低温胁... 为增强枇杷的耐寒性,研究喷施不同浓度(0、50、100、200、400μmol/L)褪黑素(MT)对低温处理后枇杷幼果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枇杷幼果的冻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REC)在低温胁迫下显著升高,预处理MT使其显著降低。同时在低温胁迫下经外源MT处理的枇杷幼果的抗氧化酶活性(SOD和APX)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并均与REC呈极显著负相关的关系。声明预处理MT可以有效增强枇杷幼果对低温胁迫的抗逆性,减轻冻害对枇杷造成的不利影响,其中200μmol/L MT对枇杷幼果耐寒性的提升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幼果 耐寒性 褪黑素
下载PDF
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中白
20
作者 蒋际谋 郑少泉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11期104-104,共1页
“中白”是从“早钟6号”ד贵妃”杂交群体中选育的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2023年4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评审,编号:闽农科评[2023]4号。果实倒卵圆形,纵径54.5~60.1 mm,横径46.3~49.3 mm,侧径44.1~48.2 mm,果基钝圆少数尖峭... “中白”是从“早钟6号”ד贵妃”杂交群体中选育的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2023年4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评审,编号:闽农科评[2023]4号。果实倒卵圆形,纵径54.5~60.1 mm,横径46.3~49.3 mm,侧径44.1~48.2 mm,果基钝圆少数尖峭,果顶钝圆微凹;平均单果重60.1 g,大小整齐;果皮橙黄色,厚度中等偏薄,锈斑少,果点密度中等,果点中等大;萼片平展,萼孔闭合;果肉黄白色,平均厚10.9 mm,肉质细嫩、化渣、汁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肉黄白色 平均单果重 倒卵圆形 白肉枇杷 果基 杂交群体 横径 早钟6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