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染色体显微切割微克隆及染色体区带特异性绘画
1
作者 邓汉湘 何小轩 +2 位作者 戴和平 李麓芸 夏家辉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1992年第2期49-53,97,共6页
染色体绘画是一种以整条或染色体区带特异性 DNA 作为探针池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染色体区带特异性绘画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步骤包括:(1)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带的显微切割。(2)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 DNA... 染色体绘画是一种以整条或染色体区带特异性 DNA 作为探针池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染色体区带特异性绘画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步骤包括:(1)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带的显微切割。(2)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 DNA。(3)生物素标记 PCR 产物。(4)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5)用连有 FITC 的 Avidin 检测杂交信号。用这一方法我们已经建立了整条 X 和整条 Y 染色休以及2号染色体长臂远侧1/4区及8q24.1带的 DNA 探针池并经染色体区带特异性绘画及分子杂交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显微切割PCR克隆 探针池 染色体绘画
下载PDF
染色体显微切割结合比较基因组杂交在检测肿瘤细胞基因扩增中的应用
2
作者 夏建川 吕嵩 张建华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1998年第1期4-7,共4页
基因扩增是肿瘤基因组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染色体显微切割和比较基因组杂交等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肿瘤细胞中基因扩增的研究。这两种技术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检测出肿瘤细胞中基因扩增的染色体区域,并且为寻... 基因扩增是肿瘤基因组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染色体显微切割和比较基因组杂交等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肿瘤细胞中基因扩增的研究。这两种技术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检测出肿瘤细胞中基因扩增的染色体区域,并且为寻找肿瘤发展进程中新的扩增基因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基因扩增 染色体显微切割
下载PDF
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
3
作者 沃晓嫚 张帅 +1 位作者 郭东林 李集临 《伤残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62-64,共3页
人类及许多高等动植物的基因序列分析研究,随着高度多态的DNA遗传标记的丰富和应用,取得很大的进步,但基因图中遗传标记分布不均,基因组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分辨率不高,染色体特定区域遗传标记密度不高,无法建立高精度基因图,... 人类及许多高等动植物的基因序列分析研究,随着高度多态的DNA遗传标记的丰富和应用,取得很大的进步,但基因图中遗传标记分布不均,基因组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分辨率不高,染色体特定区域遗传标记密度不高,无法建立高精度基因图,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探索新的标记,获得染色体区带特异性的序列标签位点(STS)及表达序列标签(EST)构建克隆连锁群,分阶段有序地完成特异区带全序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 研究进展 基因序列分析 克隆连锁群
下载PDF
应用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筛选人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戢福云 钱频 +5 位作者 吴国明 李福祥 郑世珍 陈维中 陈琰 钱桂生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3期30-33,共4页
目的应用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筛选人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基因。方法在倒置显微镜下,显微切割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细胞系NCI-H446/CDDP特异性畸变染色体并构建该染色体片段DNA微... 目的应用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筛选人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基因。方法在倒置显微镜下,显微切割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细胞系NCI-H446/CDDP特异性畸变染色体并构建该染色体片段DNA微文库,然后采用菌落斑点杂交、反Northern Blot及Northern Blot等方法,筛选人SCLC MDR相关基因。结果筛选出25个在耐药细胞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或DNA片段。在已测序的20个DNA序列中,3个分别为人类2号和5号染色体BAC片段DNA序列,在全长库中未检索到其对应的相似序列,可能代表了某个基因或者该序列位于基因变异丰富的3’端,而无法查到与其它物种基因的同源性。其它17个序列与已知基因存在95%~100%的同源性。已知基因包括硫氧还蛋白、Bcl-2、TRAF、神经酰胺等基因。结论多个基因可能构成网络调控系统,参与人SCLC MDR相关基因的形成,但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则仍需大量的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LC 多药耐药 染色体显微切割 NORTHERN BLOT
原文传递
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显微切割、PCR、微克隆、探针池技术及其应用
5
作者 崔新生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9年第8期9-9,共1页
湖南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邓汉湘、夏家辉等,于1989年10月在世界上首创了一个寡核苷酸介导的PCR技术。他们将这一技术成功用于染色体显微切割与显微克隆领域,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染色体区带特异性绘画技术刀。该项技术的... 湖南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邓汉湘、夏家辉等,于1989年10月在世界上首创了一个寡核苷酸介导的PCR技术。他们将这一技术成功用于染色体显微切割与显微克隆领域,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染色体区带特异性绘画技术刀。该项技术的关键之处在于,巧妙设计了1个由24个核苷酸组成的结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显微切割 克隆 探针池 高分辨 染色体区带 特异性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遗传学 DNA文库 DNA探针
原文传递
罕见超数小标记染色体2例患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和辅助生殖指导
6
作者 易朵 袁诗敏 +7 位作者 胡亮 龚斐 罗克莉 胡浩 谭跃球 卢光琇 林戈 程德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19-525,共7页
目的对2例罕见超数小标记染色体(sSMC)患者进行细胞分子水平的遗传学分析,为携带者夫妇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10月31日和2021年5月10日于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进行生殖与遗传咨询的不孕不育患者2例为研究... 目的对2例罕见超数小标记染色体(sSMC)患者进行细胞分子水平的遗传学分析,为携带者夫妇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10月31日和2021年5月10日于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进行生殖与遗传咨询的不孕不育患者2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G显带、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确定sSMC的来源,应用显微切割结合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MicroSeq)精准分析sSMC的常染色质片段大小和基因组信息。结果患者1的G显带和FISH结果提示其核型为mos 47,XY,del(16)(p10p12),+mar[65]/46,XY,del(16)(p10p12)[6]/48,XY,del(16)(p10p12),+2mar[3].ish mar(Tel 16p-,Tel 16q-,CEP 16-,WCP 16+),基因组CNV-seq结果为arr[GRCh37]16p12.1p11.2(24999364_33597595)×1[0.25],MicroSeq结果显示该sSMC来源于16p12.1p11.2(24979733-34023115 bp)。患者2的G显带和反向FISH结果提示其核型为mos 47,XX,+mar[37]/46,XX[23].rev ish CEN5,基因组CNV-seq结果为seq[GRCh37]dup(5)(p12q11.2)chr5:g(45120001_56000000)dup[0.8],MicroSeq结果显示该sSMC来源于5p12-q11.2(45132364-55967870 bp)。2对夫妇分别接受了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和体外受精(IVF)助孕治疗。结论sSMC携带者的个性化分析对其后期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存在高遗传风险的sSMC携带者夫妇可考虑选择MicroSeq-PGT助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超数标记染色体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显微切割 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原文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及其在禽类遗传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嵇宝华 季从亮 吴圣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03-205,共3页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已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该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动植物领域内的DNA重复序列或多拷贝的基因家族...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已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该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动植物领域内的DNA重复序列或多拷贝的基因家族的染色体定位、杂种亲本染色体的鉴定,染色体的结构分析与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外源染色质检测,物种进化及亲缘关系等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衍生技术,并对其在禽类遗传学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 直接标记 荧光素 基因组 染色体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显微切割 禽类 基因定位 DNA 遗传学
下载PDF
Microdissection of Haynaldia villosa Telosome 6VS and Cloning of Species-specific DNA Sequences 被引量:3
8
作者 孔凡晶 陈孝 +4 位作者 马有志 辛志勇 李连成 张增艳 林志姗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3期307-313,共7页
The material T240_6 derived from SC 2 young embryo of the combination CA9211/RW15 (6D/6V alien substitution) was telosomic substitution line of 6VS identified by GISH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alysis. The 6V... The material T240_6 derived from SC 2 young embryo of the combination CA9211/RW15 (6D/6V alien substitution) was telosomic substitution line of 6VS identified by GISH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alysis. The 6VS was microdissected with a needle and transferred into a 0.5 mL Ep tube. In the 'single tube', all the subsequence steps were conducted. After two round of LA (Linker adaptor)_PCR amplification, the size of PCR bands ranged from 100 to 3 000 bp, with predominate bands 600-1 500 bp. The products were confirmed by Southern blotting analysis using Haynaldia villosa (L.) Schur. genomic DNA labeled with 32 P as probe. The PCR products were purified and ligated into clone vector-pGEM_T easy vector. Then, the plasmids were transformed into competence E. coli JM109 with cool CaCl 2. It was estimated that there were more than 17 000 white clones in the library. The size of insert fragments distributed from 100-1 500 bp, with average of 600 bp. Using H. villosa genomic DNA as probe, dot blot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37% clones displayed strong and medium positive signals, and 63% clones had faint or no signal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ere about 37% repeat sequence clones and 67% single/unique sequence clones in the library. Eight H. villosa_specific clones were screened from the library, and two clones pHVMK22 and pHVMK134 were used for RFLP analysis and sequencing. Both of them were H. villosa specific clones. The pHVMK22 was a unique sequence clone, and the pHVMK134 was a repeat sequence clone. When the pHVMK22 was used as a probe for Southern hybridization, all the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materials showed a special band of 2 kb, while all the susceptible ones not. The pHVMK22 may be applied to detect the existence of Pm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dissection and microcloning of chromosome Haynaldia villosa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alien substitution of telosome species_specific DNA sequences RFLP
下载PDF
医药卫生用语的翻译 被引量:1
9
作者 宁之寿 《中国科技翻译》 1996年第3期23-25,共3页
医药卫生用语的翻译宁之寿近年来,笔者应邀担任了一些医药卫生会议的翻译或负责审阅译文,如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人口教育骨干培训班(长沙)、卫生部世界银行贷款标书审定会(北京)、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中国卫生政策和卫生发... 医药卫生用语的翻译宁之寿近年来,笔者应邀担任了一些医药卫生会议的翻译或负责审阅译文,如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人口教育骨干培训班(长沙)、卫生部世界银行贷款标书审定会(北京)、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中国卫生政策和卫生发展管理程序研讨会”(长沙)、湖南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卫生 专有名词 普通词汇 专业术语 世界卫生组织 医学院校 湖南医科大学 学科建设 汉语拼音 染色体显微切割
下载PDF
遗传研究重镇克隆技术前沿——记湖南医科大学
10
作者 张朝晖 《湖南教育(上旬)(A)》 2000年第1期60-60,共1页
古城长沙,湘江之滨,坐落着一个古朴典雅、绿树成荫的建筑群,它就是著名的湖南医科大学。而比学校更著名的,则是这里的医学遗传学科。医学遗传学,一项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国际医学领域的尖端科学。“中国医学遗... 古城长沙,湘江之滨,坐落着一个古朴典雅、绿树成荫的建筑群,它就是著名的湖南医科大学。而比学校更著名的,则是这里的医学遗传学科。医学遗传学,一项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国际医学领域的尖端科学。“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湖南医科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前沿 遗传研究 湖南医科大学 医学遗传学 染色体显微切割 基因定位 基因克隆 疾病基因 基因治疗 重镇
下载PDF
我国首次克隆典型遗传病基因
11
作者 张朝晖 《医学信息》 1997年第9期3-4,共2页
我国首次克隆典型遗传病基因湖南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美国SB公司的资助下,成功地克隆了“遗传性多发性外生性骨疣病”的第二个致病基因(EXT2),并发现该基因存在两种变异性,从而实现了我国克隆典型遗传病致病... 我国首次克隆典型遗传病基因湖南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美国SB公司的资助下,成功地克隆了“遗传性多发性外生性骨疣病”的第二个致病基因(EXT2),并发现该基因存在两种变异性,从而实现了我国克隆典型遗传病致病基因的突破。湖南医大医学遗传学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病 致病基因 基因湖 遗传性多发性外生性骨疣病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遗传学 染色体显微切割 次克隆 人体基因 人类基因组
下载PDF
《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与应用》(生命科学实验指南系列)
12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84-1284,共1页
著者:[加]范耀山译者:刘青杰等出版: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定价:68.00元本书是美国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系列丛书第204卷的中译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以荧光原位杂交(FISH)为代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相关技术(如染色体显微切割,
关键词 分子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显微切割 荧光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1994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项目
13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一等奖(3项) 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者 1.珠蛋白基因小片段红系增强子及关键部位的发现与转β~E珠蛋白基因鼠模型的建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德培等 2.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显微切割、PCR、微克隆、探针池技术... 一等奖(3项) 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者 1.珠蛋白基因小片段红系增强子及关键部位的发现与转β~E珠蛋白基因鼠模型的建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德培等 2.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显微切割、PCR、微克隆、探针池技术及其应用:湖南医科大学;邓汉湘等 3.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卫生部卫生防疫司、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河南省卫生防疫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进步奖 医药卫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系列研究 珠蛋白基因 寄生虫病研究所 基础医学研究 基因诊断 临床研究 染色体显微切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