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0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酯织物的天然姜黄素染色性能及染色动力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云 叶琼 +2 位作者 董岳龙 董爱学 刘越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为研究天然姜黄素染料对醋酯织物的染色性能,探讨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pH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耐摩擦和耐皂洗色牢度,并将姜黄素对醋酯纤维的上染速率曲线与染色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天然姜黄素染料... 为研究天然姜黄素染料对醋酯织物的染色性能,探讨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pH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耐摩擦和耐皂洗色牢度,并将姜黄素对醋酯纤维的上染速率曲线与染色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天然姜黄素染料能较好地上染醋酯织物,在染料用量较少且无媒染剂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得色量。姜黄素上染醋酯织物的适宜染色工艺条件为:染色温度85℃,染色时间50 min,染液pH=6。染色醋酯织物的耐摩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达到4级及以上;姜黄素对醋酯纤维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醋酯织物 染色性能 染色动力学
下载PDF
假捻变形工艺对涤纶DTY物理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毛宁 卢宏庆 +4 位作者 蒋力明 易明强 王德军 孙娟 郭桥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涤纶DTY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但都停留在生产经验总结阶段,各项工艺参数对DTY物理及染色性能的影响尚无系统性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调控加弹速度、第一热箱温度、牵伸比、假捻比、第二超喂率、第二热箱温度等假捻变形工艺参数,并采... 涤纶DTY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但都停留在生产经验总结阶段,各项工艺参数对DTY物理及染色性能的影响尚无系统性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调控加弹速度、第一热箱温度、牵伸比、假捻比、第二超喂率、第二热箱温度等假捻变形工艺参数,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各参数对涤纶DTY纱线线密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卷曲收缩率等物理性能和色彩表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牵伸比对涤纶DTY线密度和断裂伸长率起到最主要影响;第一热箱温度对涤纶DTY断裂强度起到最主要影响;第二超喂率对涤纶DTY卷曲收缩率起到最主要影响;加弹速度、第二热箱温度对涤纶DTY纤维的结晶度起到主要影响。此外,在参数范围内结晶度越大、结晶速度越快的涤纶DTY纱线,其染色指标稳定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DTY 假捻变形 物理性能 染色性能 色彩表达 结晶度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对间位芳纶结构调控与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卓炎 樊争科 +4 位作者 王矿 赵雷 刘建立 付一政 朱博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54,共8页
为了克服间位芳纶染色难以拓展其在服用防护领域的应用,探究不同晶态结构间位芳纶的染色性能差异机理并改善其染色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PMIA大分子结构调控剂,研究其对PMIA晶态结构和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分... 为了克服间位芳纶染色难以拓展其在服用防护领域的应用,探究不同晶态结构间位芳纶的染色性能差异机理并改善其染色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PMIA大分子结构调控剂,研究其对PMIA晶态结构和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别构建了PMIA和DMSO/PMIA不同晶态下的分子模型,并计算DMSO调控前后PMIA的氢键变化、链运动的均方位移及PMIA和染料分子的界面结合能。进一步对PMIA纤维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表征和表观得色量(K/S值)、上染率的测试,并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互验证,从分子尺度解析了DMSO对PMIA结构调控机制和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构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DMSO可以有效地破坏PMIA氢键网络,使得其非结晶区与结晶区氢键数量分别减少了56.5%和25.7%,并显著增加PMIA非结晶区的链运动性能。此外,经调控后的PMIA不同晶态与染料的界面结合能大于调控前,非结晶区与染料的结合能提升程度大于结晶区。实验结果表明:DMSO可有效提高PMIA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同时对PMIA的化学结构和结晶度均无明显影响;PMIA的染色性能显著提高,K/S值与上染率分别提升了72.34%和65.6%,耐湿摩擦色牢度提升半级,耐日晒色牢度提升一级。实验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论相一致,为提高PMIA的染色性能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 结晶态结构 氢键调控 染色性能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莲蓬色素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
4
作者 叶清珠 王苗苗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4,共6页
为促进低值农产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研究了莲蓬色素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料液比对莲蓬色素进行提取,并对桑蚕丝素绉缎采取无媒染、绿矾预媒染、绿矾二次媒染3种不同的染色方案开展试验,最后检测染色织物的明度值L^(*... 为促进低值农产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研究了莲蓬色素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料液比对莲蓬色素进行提取,并对桑蚕丝素绉缎采取无媒染、绿矾预媒染、绿矾二次媒染3种不同的染色方案开展试验,最后检测染色织物的明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色彩饱和度c^(*)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莲蓬色素在无媒染剂作用下染桑蚕丝素绉缎,当温度低于80℃时上染百分率极低,温度为98℃时可染得明亮的黄棕色;使用绿矾作为媒染剂,温度在60℃时便可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且温度越高,染得的颜色越深浓,但会降低织物的色彩饱和度;绿矾二次媒染比预媒染更易获得深浓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性能 莲蓬色素 丝织物 绿矾媒染 废弃物再利用
下载PDF
位阻基团对靛吩咛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卫艳影 江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96,共11页
为探究噻吩单元取代基对靛吩咛型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靛吩咛反应合成3支蓝色染料D1—D3,通过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并测试了染色织物的上染率、色深和色牢度。结果表明:染料D1—D3的合成收率为61%~85%,在二氯甲烷... 为探究噻吩单元取代基对靛吩咛型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靛吩咛反应合成3支蓝色染料D1—D3,通过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并测试了染色织物的上染率、色深和色牢度。结果表明:染料D1—D3的合成收率为61%~85%,在二氯甲烷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35~649 nm,摩尔消光系数为16500~39300 L/(mol·cm),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与耐酸碱稳定性。染色优化工艺参数为:染色温度130℃、浴比1∶40、染浴pH值5~6。在优化染色工艺条件下,染料D1—D3的上染率分别为84.8%、97.5%和93.3%,染色织物K/S值分别为17、8和16,耐摩擦、耐皂洗和耐升华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染色织物还具有很好的耐迁移性,染料迁移率均在10%以下。噻吩单元引入取代基对于调节靛吩咛染料分子间作用力、提升上染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吩咛 位阻基团 染色性能 涤纶 热迁移
下载PDF
极性溶剂预处理对间位芳纶染色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宋吉贤 张思嘉 江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3,共8页
为提升间位芳纶的可染性,采用极性有机溶剂对间位芳纶进行预处理,使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对预处理及染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极性溶剂预处理对间位芳纶织物染色性能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预处理工艺为使用DMSO在55℃时处理... 为提升间位芳纶的可染性,采用极性有机溶剂对间位芳纶进行预处理,使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对预处理及染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极性溶剂预处理对间位芳纶织物染色性能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预处理工艺为使用DMSO在55℃时处理30 min,按此条件所得间位芳纶织物的断裂强力为950 N,断裂伸长率为36%,织物收缩率小于10%;最佳的染色工艺为使用偶氮型分散染料在80℃时染色60 min,此时,染料上染率达到80.9%~97.6%,染色织物耐皂洗、耐摩擦和耐升华等色牢度可以达到4级以上。使用极性溶剂在较低温预处理可有效提升间位芳纶的可染性,并显著降低机械性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 预处理 染色性能 分散染料 机械性能
下载PDF
聚酯纤维雪尼尔纱的染色性能研究
7
作者 秦春英 杨夏莹 +2 位作者 刘佳明 陶培培 吴佳林 《轻工科技》 2024年第6期189-192,共4页
本文研究染色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聚酯纤维雪尼尔纱染色性能和纱线强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染色温度为110℃、染色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分散红FB-200%染料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对断裂强力也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对提高聚酯纤维雪... 本文研究染色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聚酯纤维雪尼尔纱染色性能和纱线强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染色温度为110℃、染色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分散红FB-200%染料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对断裂强力也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对提高聚酯纤维雪尼尔纱的染色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尼尔纱 分散染料 染色性能
下载PDF
禾素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8
作者 郭晶 樊争科 +3 位作者 张希文 田桓荣 吕欢 田一帆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10期20-23,共4页
采用ACE分散蓝染料对禾素纤维(PHBV/PLA 70/30)进行染色。采用染色温度、保温时间、染液pH 3个影响因素设计正交实验,以上染率、固色率、K/S值进行染色性能评价,优选染色工艺,同时对优化工艺染色的纤维进行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禾素纤... 采用ACE分散蓝染料对禾素纤维(PHBV/PLA 70/30)进行染色。采用染色温度、保温时间、染液pH 3个影响因素设计正交实验,以上染率、固色率、K/S值进行染色性能评价,优选染色工艺,同时对优化工艺染色的纤维进行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禾素纤维的优化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100℃、保温时间40 min、染液pH 6;在优化工艺下染色纤维的上染率为94.02%,固色率为88.50%,K/S值为15.06,且耐皂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耐干摩擦色牢度为4级,耐湿摩擦色牢度为3~4级,具有良好的色牢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素纤维 分散染料 染色性能 色牢度
下载PDF
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ECDP的染色性能
9
作者 李建邺 刘祖见 俞洋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为提高ECDP的染色性能,系统研究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ECDP的染色动力学和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ECDP的上染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吸附理论。优化染色工艺为:温度100℃,匀染剂1227用量0.5%(omf),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均达... 为提高ECDP的染色性能,系统研究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ECDP的染色动力学和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ECDP的上染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吸附理论。优化染色工艺为:温度100℃,匀染剂1227用量0.5%(omf),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均达到服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DP 分散型阳离子染料 染色性能
下载PDF
体育领域用超细纤维合成革染色性能与抗菌性能研究综述
10
作者 姜博晨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为有效解决体育领域用超细纤维合成革染色面临的深染色性差、染色牢度低、染色不透彻且不均匀,以及其中微生物引发的细菌繁殖与生长等问题,避免超细纤维合成革多重性能降低与使用价值丧失,对其染色性能与抗菌性能进行针对性优化具有十... 为有效解决体育领域用超细纤维合成革染色面临的深染色性差、染色牢度低、染色不透彻且不均匀,以及其中微生物引发的细菌繁殖与生长等问题,避免超细纤维合成革多重性能降低与使用价值丧失,对其染色性能与抗菌性能进行针对性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本文通过简单介绍超细纤维合成革染料与抗菌剂,进一步对体育领域用超细纤维合成革染色性能与抗菌性能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为赋予超细纤维合成革优异的染色性能与抗菌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器械 超细纤维合成革 染色性能 抗菌性能
下载PDF
基于α-苯基重氮酯的卡宾型染料的合成及其对氨纶的染色性能
11
作者 石璐璐 江华 +1 位作者 解晓康 王也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58-368,共11页
为提升分散染料染色氨纶的色牢度,在偶氮染料结构中引入α-苯基重氮酯结构,合成3支新型卡宾型染料,用该类染料对氨纶进行染色,并测试了上染率、色深、固色率和色牢度等性能参数。结果表明:3支卡宾型染料通过高温处理即可牢固结合在纤维... 为提升分散染料染色氨纶的色牢度,在偶氮染料结构中引入α-苯基重氮酯结构,合成3支新型卡宾型染料,用该类染料对氨纶进行染色,并测试了上染率、色深、固色率和色牢度等性能参数。结果表明:3支卡宾型染料通过高温处理即可牢固结合在纤维上,在无外界环境干扰情况下,染色氨纶最高固色率可达80.7%~96.3%;优化的水相染色法工艺条件为在95℃染色45 min,再在130℃固色30 min,在该条件下,所得染色氨纶的固色率能达到50.6%~80.7%,耐皂洗、耐摩擦和耐升华色牢度可达4级及以上,颜色迁移率为6.2%~8.9%。采用卡宾型染料对氨纶进行的反应性染色研究结果为完善氨纶的高色牢度染色技术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氮化合物 偶氮染料 卡宾 氨纶 染色性能
下载PDF
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共混纤维的结构及其织物染色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红飞 KOBIR MD.Foysal +2 位作者 陈龙 李林祥 方帅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10,共7页
聚乳酸(PLA)与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共混纺丝是改善聚乳酸(PLA)纤维的耐热性和柔韧性的方法之一。为了揭示共混纤维结构对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分别对共混纤... 聚乳酸(PLA)与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共混纺丝是改善聚乳酸(PLA)纤维的耐热性和柔韧性的方法之一。为了揭示共混纤维结构对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分别对共混纤维和PLA纤维的微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采用高、中、低温3类分散染料,对2类纤维织物的染色升温速率曲线、提升性和各项染色牢度等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共混纤维中PLA与PHBV两相分离,PLA相具有与PLA纤维相似的晶型结构,其结晶度较高,而PHBV相中形成较低的结晶;与PLA纤维相比,共混纤维的熔点较高,玻璃化温度稍低,因此其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上染平衡;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共混纤维织物的表观染色深度几乎是PLA织物的2倍;2类纤维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性能均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 共混纤维 结构 染色性能
下载PDF
皮革染色性能提升的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文博 张惠 +3 位作者 马建中 田振华 卫林峰 潘朝莹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1-531,共11页
皮革及其制品的色彩反映了人的审美诉求,往往是人们选择皮鞋、皮衣、箱包等皮革制品的首要评价特征。因此,皮革染色是制革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针对传统染色方法所暴露出的染色不均匀、耐摩擦色牢度及耐水洗色牢度差等问题,该文主... 皮革及其制品的色彩反映了人的审美诉求,往往是人们选择皮鞋、皮衣、箱包等皮革制品的首要评价特征。因此,皮革染色是制革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针对传统染色方法所暴露出的染色不均匀、耐摩擦色牢度及耐水洗色牢度差等问题,该文主要介绍了提高皮革染色性能的方法与清洁的皮革染色技术。首先简要概述了皮革染色原理,然后阐述了染色前处理、添加染色助剂和改性染料3种提高皮革染色性能的方法,同时介绍了超声波技术、微波技术、超临界CO_(2)技术、电化学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在皮革染色中的应用,最后对皮革染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染色性能 前处理 染色助剂 皮革染色技术 清洁生产
下载PDF
涤纶针织鞋材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洁 蔡涛 +2 位作者 郑福尔 郑环达 郑来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53,共8页
为解决传统染色高污染、高能耗问题,实现鞋材无水清洁化染色,研究了涤纶针织鞋材在超临界CO_(2)体系中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染色温度、压力、时间以及CO_(2)流量对针织鞋材染色效果的影响。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染色鞋材的K/S值随温度、压力... 为解决传统染色高污染、高能耗问题,实现鞋材无水清洁化染色,研究了涤纶针织鞋材在超临界CO_(2)体系中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染色温度、压力、时间以及CO_(2)流量对针织鞋材染色效果的影响。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染色鞋材的K/S值随温度、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获得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色温度120℃,染色压力24 MPa,染色时间60 min, CO_(2)流量400 kg/h。涤纶鞋材的耐摩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并进一步探究了染色温度、压力对针织鞋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鞋材的抗弯刚度、最大抗弯力与断裂强力、顶破强力随温度、压力的上升而增大;断裂伸长率随温度、压力的上升而降低;收缩率随温度、压力的上升而增大;鞋材的表面摩擦因数无明显变化;其中温度对鞋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大于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针织鞋材 涤纶 染色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预处理对木材单板染色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胡极航 吕文华 +1 位作者 李黎 郭洪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130,共6页
以北美糖槭(Acer saccharum Marsh)刨切单板(长100 mm、宽30 mm、厚1 mm)为试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萃取溶剂,采用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L16(43)),试验分析萃取压力(20、30、40、50 MPa)、萃取温度(45、55、65、75℃)、萃取时间... 以北美糖槭(Acer saccharum Marsh)刨切单板(长100 mm、宽30 mm、厚1 mm)为试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为萃取溶剂,采用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L16(43)),试验分析萃取压力(20、30、40、50 MPa)、萃取温度(45、55、65、75℃)、萃取时间(30、45、60、75 min)对单板表面润湿性和染色性能的影响。测定试件表面接触角、色度学指数(L^(*)、a^(*)、b^(*))、染色前后的染液吸光度,计算单板表面色差(ΔE^(*))、上染率,分析不同处理条件时单板表面润湿性和染色性能的变化,遴选染色性能最佳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预处理工艺参数;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分析处理前后单板微观形貌结构、大毛细管系统孔隙结构和化学基团的变化。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后,北美糖槭单板表面润湿性与染色性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上染率最优的处理工艺参数为压力50 MPa、温度45℃、时间75 min;表面色差最佳的处理工艺参数为压力40 MPa、温度45℃、时间60 min;与未处理单板相比,处理后单板木射线周围抽提物减少,且木纤维有一定程度降解,呈现大面积短链化结构;处理后单板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增加,且平均孔径大于未处理单板;处理后单板的亲水性基团(羟基和羰基)增加;同未处理单板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后单板表面润湿性提高45.23%、上染率提高75.41%、表面色差增加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糖槭 木材单板 染色性能 超临界CO_(2)流体
下载PDF
纳米颗粒添食育蚕改性蚕丝纤维的染色性能
16
作者 余奕 马明波 周文龙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6-214,共9页
为了探究纳米颗粒添食育蚕改性蚕丝纤维的染色性能,选用2%质量分数的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铜添喂家蚕,将蚕茧脱胶后进行染色并测定上染率、色深值等指标,同时探究了酸性橙Ⅱ对蚕丝纤维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添... 为了探究纳米颗粒添食育蚕改性蚕丝纤维的染色性能,选用2%质量分数的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铜添喂家蚕,将蚕茧脱胶后进行染色并测定上染率、色深值等指标,同时探究了酸性橙Ⅱ对蚕丝纤维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添食能改善蚕丝纤维的染色性能;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对改性蚕丝纤维的上染率和表观色深(K S值)均高于空白组,洗涤20次后K S值仍高于空白组1.5和2.0。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表明酸性橙Ⅱ对各组蚕丝纤维上染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且属于放热过程,较低温度下更适合染色;60℃下纳米TiO 2和纳米CuO改性蚕丝纤维的实际吸附平衡饱和量分别比空白组高了0.14 g kg和1.04 g kg,计算得到染料吸附的最大值分别比空白组高了5.31 g kg和14.58 g kg,显示了改性蚕丝纤维更优的染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添食育蚕 蚕丝纤维 染色性能 染色动力学 染色热力学
下载PDF
液氨预处理对羊毛纤维中性染料染色动力学及染色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商显芹 王强 +4 位作者 刘豹林 马海涛 张登陆 胡素娟 姜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37,共6页
为研究液氨对羊毛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连续性液氨整理机对羊毛毛条进行液氨预处理,然后利用中性染料Lanaset蓝2R和Lanaset红G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考察液氨预处理后羊毛纤维染色动力学以及液氨预处理对羊毛纤维中性染料低温染色的... 为研究液氨对羊毛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连续性液氨整理机对羊毛毛条进行液氨预处理,然后利用中性染料Lanaset蓝2R和Lanaset红G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考察液氨预处理后羊毛纤维染色动力学以及液氨预处理对羊毛纤维中性染料低温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氨预处理提高了染料的扩散系数,缩短了半染时间,明显加快了染色速率;液氨预处理羊毛可实现85℃低温染色,比未处理羊毛染色温度降低15℃;液氨预处理羊毛在85℃保温60 min可达到染色平衡,且其上染百分率、染色深度以及色牢度与未处理羊毛100℃染色效果相当;相较未处理羊毛,液氨预处理后羊毛单纤维强力有所提升,其中Lanaset蓝2R提高4.6%、Lanaset红G提高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氨预处理 中性染料 染色动力学 染色性能 低温染色
下载PDF
干法腈纶聚合工艺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关晓博 刘勇 赵明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3-19,87,共8页
为了控制干法腈纶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了聚合工艺对干法腈纶染色性能的影响。基于聚合引发体系、游离酸生成、端基滴定度及聚合物受热等因素进行研究,介绍了干法腈纶的聚合反应机理以及聚合工艺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聚丙烯腈 腈纶 染色性能 游离酸 端基滴定度
下载PDF
桑叶提取物对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卫东 罗红梅 +3 位作者 鞠佳彤 陈龙勇 韩华 张彩云 《印染助剂》 CAS 2023年第10期23-27,共5页
对桑叶提取物在季铵盐改性棉织物上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研究了上染方式(直接染色、媒染染色)以及染色工艺条件(浴比、染料质量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媒染剂种类等)对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 对桑叶提取物在季铵盐改性棉织物上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研究了上染方式(直接染色、媒染染色)以及染色工艺条件(浴比、染料质量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媒染剂种类等)对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颜色特征值(Lab值)和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得出桑叶提取物对改性棉织物上染的优化工艺。结果表明:桑叶提取物对改性棉织物的优化染色方法是直接染色法,当染料质量浓度为15 g/L、染色温度为80℃、染色时间为30 min时,染色织物的K/S值为8.17,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为4~5级以及2~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提取物 改性棉织物 媒染 染色性能
下载PDF
超细旦涤纶织物的分散染料染色性能
20
作者 张智慧 张京彬 +3 位作者 张贻兵 张健飞 薛孟芳 王翊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38,61,共5页
选择超细旦涤纶分散染料与常规分散染料对超细旦涤纶织物进行染色性能研究,对比两套分散染料提升性,探究染色时间、浴比及pH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使用增深剂PUR-6204和ASA-6220对超细旦涤纶织物进行增深整理,并测试染色织物的色牢度... 选择超细旦涤纶分散染料与常规分散染料对超细旦涤纶织物进行染色性能研究,对比两套分散染料提升性,探究染色时间、浴比及pH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使用增深剂PUR-6204和ASA-6220对超细旦涤纶织物进行增深整理,并测试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超细旦涤纶分散染料提升性更好,优化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时间30 min,浴比为1∶20,pH=4~5。增深剂ASA-6220对染色织物的增深效果更好,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在3~4级以上,耐皂洗色牢度在3级以上,耐日晒色牢度为4级,耐升华色牢度为4~5级,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超细旦涤纶 增深整理 染色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