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光抚育对“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树种组成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蔡晓达 高忠宝 《林业勘查设计》 2009年第3期56-58,共3页
通过研究透光抚育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张广才岭不同坡位立地上"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的影响,指出透光抚育是调节"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树种组成结构及其种间关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透光抚育 红松林群落 树种组成结构
下载PDF
城市绿化树种组成结构数量指标初探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永 《河南林业科技》 1997年第3期35-36,共2页
本文提出了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单调度等四项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组成结构新指标,分析了内在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并以郑州市绿化资料进行了检验论证。
关键词 绿化指标 城市园林绿化 树种组成结构 树种丰富度 树种多样 树种均匀度 树种单调度
下载PDF
杨凌乔灌草型绿地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童明坤 王迪海 +3 位作者 洪森先 陈婕 穆佳 王定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39-43,共5页
对杨凌示范区绿地密度、间距、覆盖度3项水平结构指标,乔灌草比例、林层比2项垂直指标,树种丰富度、多样性等树种组成结构指标等进行测定。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单调度分别采用Margalef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 对杨凌示范区绿地密度、间距、覆盖度3项水平结构指标,乔灌草比例、林层比2项垂直指标,树种丰富度、多样性等树种组成结构指标等进行测定。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单调度分别采用Margalef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J)和Simpson指数(M),从整个样地,样地乔木层和灌木层3个方面分别计算。结果表明:10个样地的植株密度较为合理;聚集指数R表明各样地植株都属于均匀分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和教嫁园的覆盖度较好;各样地乔灌草比例不尽合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和水保所的林层比较好;各样地的R值为0.985 4~3.40 29,H值为1.054 9~2.231 6,J值为0.693 1~0.968 8,M值为0.125 0~0.413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凌示范区绿地 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树种组成结构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5个住宅区绿地空间结构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马秀梅 徐银祥 +3 位作者 张国盛 王林和 安靖 韩丽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期9-11,13,共4页
对呼和浩特市5个住宅区绿地的密度、间距、覆盖度3项水平结构指标,乔灌草比例、林层比2项垂直结构指标,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单调度4项树种组成结构指标进行测定。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单调度分别采用Margalef指数(R)、... 对呼和浩特市5个住宅区绿地的密度、间距、覆盖度3项水平结构指标,乔灌草比例、林层比2项垂直结构指标,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单调度4项树种组成结构指标进行测定。树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单调度分别采用Margalef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J)和Simpson指数(M),从整个样地、样地乔木层和灌木层3个方面分别计算。结果表明:5个样地的植株密度较为合理;聚集指数R表明各样地植株都属于均匀分布;桥华紫花园和名仕园的覆盖度较好;各样地乔灌草比例不尽合理;桥华紫花园和芳汀花园的林层比较好;各样地的R值为2.697 7~4.820 8,H值为1.920 8~2.802 4,J值为0.834 2~0.969 6,M值为0.065 7~0.212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浩特住宅区绿地 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树种组成结构
下载PDF
西安高新区园林绿地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汪浩 《陕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60-63,83,共5页
对西安高新区主要绿地的树种组成、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等进行调查。计算得出8个样地的树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R)值为1.674 3~2.670 5,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H)值为1.054 9~2.231 6,均匀度Pielou指数(J)值为0.693 1~0.968 8,和... 对西安高新区主要绿地的树种组成、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等进行调查。计算得出8个样地的树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R)值为1.674 3~2.670 5,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H)值为1.054 9~2.231 6,均匀度Pielou指数(J)值为0.693 1~0.968 8,和单调度Simpson指数(M)值为0.125~0.413 6。8个样地的群落密度在130~1 000株/hm2,聚集度指数值为0.4~1.72之间。覆盖度在0.124~1.32之间。8个样地的第一林层比例在14.20%~72.20%之间,第二林层比例在20%~45.50%之间,第三林层比例在0~50%之间。针对高新区园林绿地的结构特征,作者提出了绿地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地 树种组成结构 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下载PDF
晋西黄土高原天然次生林木本植物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金星 董林水 +2 位作者 陈浩 张旭东 许炯心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2-277,共6页
对晋西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乔灌层优势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本植物优势种组成受海拔梯度影响明显,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升高而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灌木的丰富度比乔木高,且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存在... 对晋西黄土高原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乔灌层优势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本植物优势种组成受海拔梯度影响明显,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升高而呈下降趋势,总体上灌木的丰富度比乔木高,且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存在明显差异,乔木树种在海拔较高地段丰富度较大,而灌木树种则是在海拔较低地段丰富度较大;乔木层α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而递增,而灌木层α多样性指数则随海拔升高呈缓慢下降趋势。采用Cody指数和Whittaker指数计算了各海拔群落的β多样性指数,得出各海拔群落的β多样性指数多以相邻海拔群落的指数值最小,群落间海拔差异越大指数值越大,其中在海拔高度1 650 m左右β多样性指数变化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石山区 优势种 树种结构组成 分布格局
下载PDF
Community Structure of Urban Forest and Dis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ees in Hefei Ring Park 被引量:7
7
作者 WUZemin WANGYuan ZHANGShaojie YANGHaiyan XUYinbi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年第3期53-59,共7页
Themethods of vegetation ecology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Hefei Ring Park, andspecies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oftree heightand DBH weredescribed.Through calculation of tree growth index... Themethods of vegetation ecology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Hefei Ring Park, andspecies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oftree heightand DBH weredescribed.Through calculation of tree growth index and association correlation of component species, the community structur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munity structures are complex, there are 22 pairs of species with positive association, and tree individual in the following communities grow well and are more stable, the majorarePlatycladus orientalis-Prunuscerasifera f.atropurpurea-Osmanthusfragrans, Robinia pseduacacia- Ligustrum lucidum,Robinia pseudoacacia-Ginkgobiloba-Photinia serrulata,Populuscadadensis-Ligustrum lucidum-Osmanthusfragrans, Sophora japonica-Ligustrum lucidum-Buxussinica, Cyclobalanopsis glauca- Distylium racemos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structure species composition association of species tree arrangement Chi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