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7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西非株系RT-RP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王永江 乔奇 +4 位作者 王爽 赵付枚 田雨婷 张德胜 张振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81-2790,共10页
【目的】利用逆转录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verse transcriptase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T-RPA)结合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试纸条技术,建立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 【目的】利用逆转录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verse transcriptase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T-RPA)结合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试纸条技术,建立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西非株系(west African strain,WA)的RT-RPA-LFD检测方法。【方法】根据SPCSV-WA外壳蛋白基因和热激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筛选扩增效果好、特异性强的引物和探针。然后对引物和探针的浓度、扩增体系、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SPCSV-WA的RT-RPA-LFD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SPCSV-EA、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等常见的甘薯病毒进行检测,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将感染SPCSV-WA甘薯叶片样品总RNA进行10倍梯度稀释,分别采用RT-PCR和RT-RPA-LFD进行检测,比较RT-PCR和RT-RPA-LFD方法的灵敏度;对采自田间的甘薯样品和试管苗样品进行RT-RPA、RT-RPA-LFD和RT-PCR检测,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结果】建立了SPCSV-WA的RT-RPA-LFD检测方法,最适引物为CSV357F/R,探针CSV-CP-Probe(47 bp),引物和探针工作浓度分别为0.2和0.06μmol·L^(-1),温度为42℃,时间5 min。该方法可对SPCSV-WA进行特异性检测,与甘薯上其他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RT-RPA-LFD最低可检测到总RNA稀释至10^(-4)溶液,而RT-PCR最低检测到总RNA稀释至10^(-3)溶液,RT-RPA-LFD灵敏度是RT-PCR的10倍。田间采集的22份甘薯样品经RT-PCR、RT-RPA和RT-RPA-LFD检测,均检出11份阳性样品,3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28份试管苗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RT-PCR和RT-RPA-LFD检测结果一致,均检出5份阳性样品。【结论】建立了SPCSV-WA的RT-RPA-LFD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灵敏、可视的特点,既可用于甘薯脱毒试管苗样品的病毒检测,也适用于基层单位田间甘薯病毒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西非株系 逆转录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侧向流层析 快速检测 甘薯
下载PDF
鲇病原粘孢子虫米氏碘泡虫不同株系的比较
2
作者 向乾 谭禄奇 +3 位作者 彭建军 石小威 杨承忠 赵元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165,共8页
为研究米氏碘泡虫不同寄生部位和不同地理分布的株系差异和遗传分化情况,实验基于其形态特征、组织向性、地理分布、18S rDNA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对米氏碘泡虫各株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米氏碘泡虫各株系孢子形态特征... 为研究米氏碘泡虫不同寄生部位和不同地理分布的株系差异和遗传分化情况,实验基于其形态特征、组织向性、地理分布、18S rDNA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对米氏碘泡虫各株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米氏碘泡虫各株系孢子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米氏碘泡虫重庆株系1(鲇鳃腔膜寄生)、重庆株系2(鲇肠寄生)和江西株系(鲇肠寄生)间相似度为98.6%~99.9%,遗传距离为0.000~0.013;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米氏碘泡虫重庆株系2先与江西株系聚支,其形成的进化支再与重庆株系1形成姐妹群关系。研究表明,米氏碘泡虫并没有形成地理种群特有的单系,而是依据寄生部位形成肠寄生支系和鳃腔膜寄生支系。宿主种类相同的条件下,较之于地理隔离,寄生部位差异对于米氏碘泡虫种群分化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碘泡虫 18S rDNA 株系比较
下载PDF
基于双力育种技术筛选铁皮石斛新株系
3
作者 吴明开 罗鸣 +3 位作者 吴沿胜 吴沿友 陶明清 苏跃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34,共4页
双力育种技术是利用叶片的电学行为,获取作物的胞内水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等植物生理动力学参数,表征作物生命力和生产力(双力)。以“双力”为评价指标在线快速评价作物的生长机能、发育机能、代谢能力和抗逆机能等,对常规育种中... 双力育种技术是利用叶片的电学行为,获取作物的胞内水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等植物生理动力学参数,表征作物生命力和生产力(双力)。以“双力”为评价指标在线快速评价作物的生长机能、发育机能、代谢能力和抗逆机能等,对常规育种中的表型和株系、杂交育种的后代以及分子育种的基因型实现在线快速筛选和评价。利用双力育种技术,对16份仿野生附树栽培铁皮石斛资源的叶片胞内水代谢、营养转运能力以及代谢活力进行综合评价,依据得分高低从中筛选出5份适应喀斯特林地附生干燥树皮的铁皮石斛优异株系。继续对得分最高的3份铁皮石斛资源进行筛选和评价,最终获得两次排名均为第一的适宜仿野生干旱逆境铁皮石斛品系LH1,表明双力育种技术能使优良株系筛选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双力育种 电生理参数 抗逆机能 优良株系筛选
下载PDF
酿酒葡萄“赤霞珠”早熟株系的酚类物质差异研究
4
作者 刘思凡 刘子雨 +1 位作者 杨婷 单守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69-172,176,共5页
以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赤霞珠”的4种不同成熟株系(提前9 d转色株系E1、提前7 d转色株系E2、提前5 d转色株系E3、正常转色株系CK)果实为材料,采用UPLC法测定果实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丁香酸、柚皮苷等22种单体酚含量,探索不同成熟株... 以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赤霞珠”的4种不同成熟株系(提前9 d转色株系E1、提前7 d转色株系E2、提前5 d转色株系E3、正常转色株系CK)果实为材料,采用UPLC法测定果实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丁香酸、柚皮苷等22种单体酚含量,探索不同成熟株系间葡萄果实中单体酚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成熟株系(CK)相比,提前5 d转色的成熟株系(E3)总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20和3.27 mg/g;9种酚酸类物质中2,5-二羟基苯甲酸含量在3个早熟株系中占比均为最高,且在E2和E3中占比均超过40%;6种黄烷醇类物质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在E1、E2、E3这3个早熟株系中的占比均为最高,分别占黄烷醇类物质总量的46%、57%、67%;7种黄酮醇类物质中杨梅素在早熟株系(E1、E2、E3)和正常成熟株系(CK)中的含量均为最高,分别占黄酮醇类物质总量的87%、93%、92%、89%;随着成熟时间的不断延后,3种酚类物质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早熟株系中,黄酮醇类物质含量均高于酚酸类和黄烷醇类物质,黄烷醇类物质“赤霞珠”葡萄中积累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早熟株系 酚类物质 积累量
下载PDF
黄淮中北部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与分布 被引量:34
5
作者 郭东全 智海剑 +5 位作者 王延伟 盖钧镒 周新安 杨崇良 李凯 李海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8,共5页
2002-2003年采集了黄淮中北部地区为主的32个县市的大豆SMV病样981份,经初步繁殖鉴定、生物纯化及DAS-ELISA血清学检测,得到95个SMV分离物,根据95个分离物在27个鉴别寄主上的症状反应,最终确定南农1138-2、诱变30、8101、铁丰25、Davis... 2002-2003年采集了黄淮中北部地区为主的32个县市的大豆SMV病样981份,经初步繁殖鉴定、生物纯化及DAS-ELISA血清学检测,得到95个SMV分离物,根据95个分离物在27个鉴别寄主上的症状反应,最终确定南农1138-2、诱变30、8101、铁丰25、Davis、Bullfalo、早熟18、Kwanggyo、齐黄1号和科丰1号10个品种作为该地区SMV株系的鉴别寄主.利用它们可将95个SMV分离物划分成10个株系群,其中5个与以往鉴定株系群相同,另5个为新发现的株系群,分别将5个新株系群定名为SC-11~SC-15.研究还发现,SC-11株系群所占比例最大,是本地区优势株系;其次为SC-8株系群;SC-11和SC-13株系群分布最广,在黄淮北部各省均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株系鉴定 株系分布
下载PDF
黄淮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16
6
作者 尚佑芬 赵玖华 +4 位作者 杨崇良 李长松 路兴波 辛相启 罗瑞梧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用8 个大豆品种作为一组株系鉴别寄主,将黄淮豆区8 省市202 个毒株划分为7 个株系(y1 ~y7) 。y1 及y2 为弱毒株系,仅侵染感病品种(11382 、文丰5 号) ;y3 、y4 、y5 为中毒株系,分别侵染感病和中... 用8 个大豆品种作为一组株系鉴别寄主,将黄淮豆区8 省市202 个毒株划分为7 个株系(y1 ~y7) 。y1 及y2 为弱毒株系,仅侵染感病品种(11382 、文丰5 号) ;y3 、y4 、y5 为中毒株系,分别侵染感病和中抗品种( 齐黄10 号、徐豆1 号、诱变30 、鲁豆4 号) ;y6 及y7 为强毒株系,除侵染以上品种外,还侵染高抗品种( 齐黄22 、密荚1 号) 。全区弱毒株系占55 .9 % ,中毒株系占28 .7 % ,强毒株系占15 .3 % 。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和北京市以弱毒株系为主(43 .5 % ~88 .9 % ) ,山西省以中毒株系为主(50 .0 % ) ,陕西省弱毒株系、中毒株系各占50 .0 % ,山东、河南、河北3 省强毒株系所占比例较高(22 .4 % ~33 .3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株系鉴定 株系分布 黄淮区
下载PDF
黄淮地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与分布 被引量:19
7
作者 战勇 智海剑 +1 位作者 喻德跃 盖钧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09-2015,共7页
【目的】鉴定黄淮地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明确该地区目前SMV株系的组成、分布和流行情况。【方法】2001~2002年采集了黄淮地区四省28个县市的大豆病样591份,经初步繁殖鉴定、生物纯化及组织印迹检测,得到了50个SMV毒株,采用王修强等筛选... 【目的】鉴定黄淮地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明确该地区目前SMV株系的组成、分布和流行情况。【方法】2001~2002年采集了黄淮地区四省28个县市的大豆病样591份,经初步繁殖鉴定、生物纯化及组织印迹检测,得到了50个SMV毒株,采用王修强等筛选的10个鉴别寄主进行接种鉴定。【结果】检测到SC-3~SC-9等7个株系群,发现1个新的株系群SC-10。综合本单位1998~2002年的结果,黄淮地区(河南、山东、安徽北、江苏北)在SC-1~SC-10中,除SC-2未发现外,9个株系群中,以SC-3和SC-7为主,分别占29.21%和23.60%,SC-4和SC-8其次,占10.11%和8.99%。按省分布,河南省有7个株系群,SC-3、SC-4为主,SC-5、SC-7其次;山东省4个株系群,以SC-3为主,SC-8也占相当比重;皖北7个株系群,以SC-7和SC-9为主,其次SC-10;苏北8个株系群,以SC-3和SC-7为主,其次SC-8。按株系群,SC-3、SC-4各省均有;SC-5、SC-6、SC-7在河南、皖北、苏北3地;SC-1、SC-8在河南、山东、苏北3地;SC-9只在皖北发现;SC-10在皖北、苏北2地发现;SC-2在黄淮未发现。【结论】在黄淮地区检测到7个株系群SC-3~SC-9,发现了1个新株系群SC-10。各株系群在黄淮地区的分布不同,各省分中株系组成上也有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SMV) 株系鉴定 株系分布
下载PDF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与分布 被引量:60
8
作者 王修强 盖钧镒 濮祖芹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通过生物学测定和血清学方法检测了从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采集的 135个病样 ,其中 81个表现为SMV阳性反应。证明大豆花叶病毒仍为该地区的优势病毒 ,根据这 81个SMV分离物在 2 5个鉴别寄主上的反应 ,结合分离物来源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 通过生物学测定和血清学方法检测了从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采集的 135个病样 ,其中 81个表现为SMV阳性反应。证明大豆花叶病毒仍为该地区的优势病毒 ,根据这 81个SMV分离物在 2 5个鉴别寄主上的反应 ,结合分离物来源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⑴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花叶病毒可划为SC - 1~SC - 8八个株系群 ;⑵从多组鉴别寄主体系中挑选出的南农 1138- 2、齐黄10号、810 1、铁丰 2 5、Davis、Buffalo、早熟 18、Kwanggyo、齐黄 1号九个大豆品种可以作为一套综合的SMV株系鉴别寄主 ;⑶弱毒株系群SC - 1和SC - 3在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较广 ,强毒株系群SC - 8仅在江苏南京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株系鉴定 鉴别寄主 株系分布
下载PDF
烟草花叶病毒株系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付鸣佳 高乔婉 范怀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3-117,共5页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具许多株系,国内外近十几年来主要在生物学、血清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株系鉴定的研究。文章就上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针对某些研究方面阐述了一些...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具许多株系,国内外近十几年来主要在生物学、血清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株系鉴定的研究。文章就上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针对某些研究方面阐述了一些见解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花叶病毒 株系 株系鉴定
下载PDF
黄淮地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尚佑芬 赵玖华 +4 位作者 杨崇良 李长松 路兴波 辛相启 罗瑞梧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第6期24-27,共4页
用8个大豆品种作为一组株系鉴别品种,将黄淮豆区7省1市202个毒株划分为7个株系(y1~y7)。y1~y2为弱毒株系,仅侵染感病品种(1138-2、文丰5号);y3~y5为中毒株系,分别侵染感病和中抗品种(齐黄10号... 用8个大豆品种作为一组株系鉴别品种,将黄淮豆区7省1市202个毒株划分为7个株系(y1~y7)。y1~y2为弱毒株系,仅侵染感病品种(1138-2、文丰5号);y3~y5为中毒株系,分别侵染感病和中抗品种(齐黄10号、徐豆1号、诱变30、鲁豆4号),y6~y7为强毒株系,y6除密荚1号外侵染齐黄22等7个品种,y7侵染所有8个鉴别品种,引起叶脉坏死症状。全区以弱毒株系为主(559%),中毒株系占287%,强毒株系占153%。明确了各地区株系的分布与流行趋势。株系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花叶病毒 株系鉴定 株系分布 黄淮地区
下载PDF
中国番茄TMV基因型株系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兰香 杨荣昌 +2 位作者 李树德 徐鹤林 杨又迪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5-159,共5页
1990~1995年间,首次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番茄TMV进行了基因型株系分化的研究,在695个TMV纯化分离物中鉴定出了TMV-0、1、2和1.2株系,其中0株系分布最广,是19个省(市)的优势株系,占当地TMV分离物的50%以上;1株系分布也很广泛,是11个省... 1990~1995年间,首次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番茄TMV进行了基因型株系分化的研究,在695个TMV纯化分离物中鉴定出了TMV-0、1、2和1.2株系,其中0株系分布最广,是19个省(市)的优势株系,占当地TMV分离物的50%以上;1株系分布也很广泛,是11个省(市)的优势株系,占40%以上;2株系较少,虽然17个省(市)有分布,但占4.5%~30.6%;1.2株系最少,仅在6个省(市)中发现,占4.0%~11.1%。这一研究结果为我国各省(市)番茄抗TMV育种确定了主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株系 TMV 基因型株系 分化 育种
下载PDF
水稻孕穗期茎注射野生稻DNA变异株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赵炳然 贾建航 +5 位作者 阳和华 李传友 詹庆才 王斌 周坤炉 袁隆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4-430,共7页
利用野生稻有利基因是培育超高产栽培稻 ( Oryza sativa L,2 n=2 4 AA染色体组型 )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本研究通过穗茎注射法将小粒野生稻 O.minuta( 2 n =4 x=4 8,BBCC染色体组型 )总DNA导入杂交稻当家亲本 V2 0 B,获得了变异株的 3... 利用野生稻有利基因是培育超高产栽培稻 ( Oryza sativa L,2 n=2 4 AA染色体组型 )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本研究通过穗茎注射法将小粒野生稻 O.minuta( 2 n =4 x=4 8,BBCC染色体组型 )总DNA导入杂交稻当家亲本 V2 0 B,获得了变异株的 3个高世代株系 ;用 RAPD方法对上述 3个株系、供、受体及对照品种明恢 63共 6个材料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所用 83个 Operon引物均在小粒野生稻与V2 0 B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 ,二者相似系数仅为 2 6.7% ,而明恢 63与 V2 0 B二者的相似系数达 90 .5%。83个引物中有 15个引物在变异株第 7代株系 97C- 77与受体 V2 0 B间扩增出的产物存在差异 ,差异带共有 2 6条 ,占 83个引物在 V2 0 B中扩增出的带数 397的 6.6%。其中 OPB- 18、OPD- 0 3、OPE- 0 9、OPE- 18、OPG- 10及 OPG- 11等 6个引物在 97C- 77中各扩增出 1条只在供体中存在而在受体中不存在的特异带。 2 6条差异带中的 2 4条在共第 3代祖先的第 9代 2个株系 98C- 10 7、 98C- 165与 97C- 77间无差异。因此 ,绝大多数 DNA水平上的变异可能从第 3代起稳定遗传 ;研究结果从 DNA水平证明 ,变异株系中导入了野生稻 DNA,导入野生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野生稻 DNA转移 水稻 变异株系 RAPD
下载PDF
华南8号木薯及其四倍体诱导株系叶片蛋白质组及叶绿素荧光差异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安飞飞 凡杰 +2 位作者 李庚虎 简纯平 李开绵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978-3987,共10页
【目的】通过对华南8号木薯及其四倍体诱导株系叶片差异蛋白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分析,在蛋白质水平上揭示两者叶片存在的差异以及其与光合效率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木薯嫩叶、根尖染色体压片及流式细胞观察对华南8号四倍体诱导株系... 【目的】通过对华南8号木薯及其四倍体诱导株系叶片差异蛋白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分析,在蛋白质水平上揭示两者叶片存在的差异以及其与光合效率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木薯嫩叶、根尖染色体压片及流式细胞观察对华南8号四倍体诱导株系进行鉴定,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叶片蛋白质,Delta 2D软件分析差异蛋白质并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部分差异蛋白质进行验证;采用95%乙醇直接提取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并用Imaging-Pam测定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染色体压片及流式细胞结果均显示,诱导得到SC8多倍体株系为四倍体株系;得到的13个差异蛋白质点中上调表达12个,下调表达1个;经质谱技术成功鉴定到12个,其功能涉及碳代谢及能量代谢、光合作用、抗氧化、蛋白质代谢调控等;1个下调表达的蛋白质未得到成功匹配,其中参与光合作用的蛋白质占46.2%;四倍体株系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均显著升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包括Fo、ΦPSII、qP、NPQ和ETR均显著升高;【结论】参与碳代谢及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途径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的上调;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升高;表明四倍体株系叶片PSII反应中心捕光能力强、光化学转化效率高,从而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四倍体株系 差异蛋白质 光合效率
下载PDF
AgNO_3,GA_3和温度对苦瓜纯雌、雄株系性别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 唐燕琼 Moriaki Sakamoto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80-84,共5页
AgNO3处理可以调节'OHB61-5'苦瓜材料的性别表现.AgNO3对第1雌花节位、雌花数量、雌雄花的比率、两性花数量都有较大影响,随着质量浓度的增高(50~200mg/L),第1雌花发生的节位上升(6.86~16.4个),两性花数量逐渐增多(5.33~15.1... AgNO3处理可以调节'OHB61-5'苦瓜材料的性别表现.AgNO3对第1雌花节位、雌花数量、雌雄花的比率、两性花数量都有较大影响,随着质量浓度的增高(50~200mg/L),第1雌花发生的节位上升(6.86~16.4个),两性花数量逐渐增多(5.33~15.13个),雌花数量减少(14.3~4.6个),雌雄花比率降低,与对照和低质量浓度10 mg/L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差异;低质量浓度10 mgg/L处理对性别分化的诱导效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源GA3处理间对'OHB 61-5'性别分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GA3(25 mg/L)处理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温度处理上,2种不同的材料在3性状(雄花数、雌花数、无花节位数)的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但温度水平在3性状的效应对于OHB 41-2达到极显著水平差异,而对于OHB 61-5没有达到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3 GA3 温度 苦瓜 株系 株系 性别分化
下载PDF
鲁豫皖大豆产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及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大刚 田震 +5 位作者 李凯 李华伟 黄志平 胡国玉 张磊 智海剑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6-809,共4页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对2010年采集的鲁豫皖等大豆产区14个县市的383份病毒病样进行生物纯化及血清学检测,得到64个SMV分离物及部分其他病毒分离物。利用一套...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对2010年采集的鲁豫皖等大豆产区14个县市的383份病毒病样进行生物纯化及血清学检测,得到64个SMV分离物及部分其他病毒分离物。利用一套统一的SMV株系鉴别寄主对64个SMV阳性分离物进行接种鉴定。根据其在10个鉴别寄主上的反应,将其归为13个株系。其中11个株系与以往在该地区鉴定的株系SC3-SC9、SC11、SC13-SC15相同,一个株系是以往在该地区没有发现而在其他地区存在的株系SC17,另外一个是以往从没有发现过的株系,它能侵染广谱抗源科丰1号,为中强毒株系,现定名为SC22。株系SC3、SC7、SC8和SC13目前仍然是鲁豫皖等地区的主要流行株系,其比率分别为23.4%、14.1%、15.6%和10.9%,是抗病育种和品种审定需要考虑的株系。本研究明确了鲁豫皖等地区SMV株系的变化趋势,可为确定当地大豆抗病育种的方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豫皖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株系 鉴定
下载PDF
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在盆栽多头小菊株系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73
16
作者 王青 戴思兰 +2 位作者 何晶 季玉山 王朔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653-3660,共8页
【目的】建立盆栽多头小菊株选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快速选育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盆栽多头小菊430个株系为试验材料,选取15个性状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评价系统。【结果】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 【目的】建立盆栽多头小菊株选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快速选育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盆栽多头小菊430个株系为试验材料,选取15个性状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评价系统。【结果】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发现,决定盆栽多头菊小菊品质的性状主要为株型、花朵繁密度、株高和花色,所占比重分别为0.2016、0.1560、0.1190、0.0944。在此基础上,依据430个株系的灰色关联度值,将其分为3个等级,优选出43个株型丰满紧凑、花色鲜艳纯正、花朵繁密、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结论】应用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盆栽多头小菊各株系进行综合评价,并快速优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株系,为选择育种提供了一种相对科学严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多头小菊 株系选择 灰色关联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中国北方春大豆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与分布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延伟 智海剑 +4 位作者 郭东全 盖钧镒 陈庆山 李凯 李海朝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3-268,共6页
从我国北方春大豆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承德以及北京采集典型症状的大豆叶片病样,经Top-Crop离体叶单斑分离以及DAS-ELISA抗血清免疫鉴定,共获得112个SMV阳性反应分离物。根据112个分离物在合丰25、文丰5号、诱变30、810... 从我国北方春大豆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承德以及北京采集典型症状的大豆叶片病样,经Top-Crop离体叶单斑分离以及DAS-ELISA抗血清免疫鉴定,共获得112个SMV阳性反应分离物。根据112个分离物在合丰25、文丰5号、诱变30、8101、铁丰25、Davis、Buffalo、早熟18、广吉、科丰1号、齐黄22共11个鉴别寄主上的症状反应,将我国北方春大豆区的SMV分成8个株系群。各株系群所占比例分析表明,北方春大豆区以SC-11株系群为主,其次为SC-8,各占病样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1.7%和17.9%,SC-11和SC-8分别在黑龙江和辽宁分布最广,占当地株系群的比例分别为67.8%和75.0%。与以往株系划分系统的初步比较表明,SC-11与东北原1号株系群,SC-12和SC-16与东北原2号株系群,SC-4、SC-7、SC-8、SC-13和SC-17与东北原3号株系群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相似。SC-16和SC-17为2个新发现的株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鉴别寄主 株系 分布
下载PDF
北京28号桃芽变株系的ISSR和SSR鉴定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淑霞 陈栋 +3 位作者 李靖 涂美艳 谢红江 江国良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8,共5页
品种鉴定是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的基础,研究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通过ISSR和SSR标记,对3株北京28号疑似芽变材料及来自同一果园和不同果园对照未变异北京28号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发现,芽变株系在物候期及果实性状上存在不同程度的... 品种鉴定是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的基础,研究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通过ISSR和SSR标记,对3株北京28号疑似芽变材料及来自同一果园和不同果园对照未变异北京28号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发现,芽变株系在物候期及果实性状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50对SSR标记中只有CPPCT022和BPPCT023在对照C2和其他供试样品间存在不同等位基因位点;39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14条DNA片段,其中36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为11.46%;3株疑似芽变材料两两之间遗传相似系数达到0.99,大于来自同一果园的两对照C1和C2间的遗传相似系数(0.96),说明3株疑似芽变材料应为同一芽变枝嫁接而来。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发现,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96时,3株疑似芽变材料与来自同一果园的两对照未变异北京28号聚为一类群,且与对照C2亲缘关系最为密切,结合表型分析,说明3株疑似芽变株系很可能是由对照C2芽变而来,而CPPCT022和BPPCT023有可能是其变异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 SSR 芽变株系 分子鉴定
下载PDF
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株系JAAS45的选育路径与技术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霞 高东迎 +3 位作者 迟伟 张云华 周月兰 焦德茂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连续对转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水稻植株PEPC活性进行测定,选取PEPC为1200μmol/mg·h以上的稳定的转PEPC基因水稻H2代种质(命名为HPTER)为父本,以水稻品种(系)9516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F1杂种,对其进行花药培... 连续对转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水稻植株PEPC活性进行测定,选取PEPC为1200μmol/mg·h以上的稳定的转PEPC基因水稻H2代种质(命名为HPTER)为父本,以水稻品种(系)9516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F1杂种,对其进行花药培养,获得189个再生植株,其中二倍体植株占总株数的65.6%。测定了71个株系的PEPC活性,鉴定出3个株系:H137、H45和H119,其光合效率较对照9516增加18.9%-25.1%,单株产量较对照增加7.1%-29.80%。对H45进行剂量为150Gy、250Gy、300Gy和350Gy的γ射线辐照,选育出生育期与9516相近,重穗、大粒的株系JAAS45。本研究结果证明,通过定向选育的高表达转PEPC基因水稻种质HPTER,采用杂交、花药培养及1射线辐照等方法,可以将玉米PEPC基因快速转移到普通水稻品种中,培育出高光合效率和高产的水稻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系 水稻 选育 玉米 种质 光合效率 花药培养 基因 对照 高表达
下载PDF
‘赞皇大枣’不同株系的染色体数及其核型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彭建营 刘平 +3 位作者 周俊义 彭士琪 曹清国 褚新房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8-801,共4页
在‘赞皇大枣’原产分布区域内,结合地理分布和形态学特点随机选取42个株系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赞皇大枣均为三倍体,2n=3x=36。对42个株系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比较,表明赞皇大枣存在核型多态性,主要归纳为3类代表核型:2n=3x... 在‘赞皇大枣’原产分布区域内,结合地理分布和形态学特点随机选取42个株系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赞皇大枣均为三倍体,2n=3x=36。对42个株系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比较,表明赞皇大枣存在核型多态性,主要归纳为3类代表核型:2n=3x=21m(1SAT)+15sm,2n=3x=15m+21sm,2n=3x=21m(2SAT)+15sm;核型对称性分别为2A、2B、2A类型。赞皇大枣可能是由二倍体品种未减数配子和同品种或不同二倍体品种正常配子天然杂交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系 染色体 核型 起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