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转录因子Sp1在二氧化硅活化的Ⅱ型肺泡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金胜 曾庆富 +3 位作者 冯德云 李翔 蒋海鹰 文继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0-714,共5页
目的 研究二氧化硅(SiO2)刺激的Ⅱ型肺泡细胞(A549)中核转录因子Sp1表达和定位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SD大鼠矽肺模型,免疫组化检测体内SiO2刺激的Ⅱ型肺泡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及其动... 目的 研究二氧化硅(SiO2)刺激的Ⅱ型肺泡细胞(A549)中核转录因子Sp1表达和定位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SD大鼠矽肺模型,免疫组化检测体内SiO2刺激的Ⅱ型肺泡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及其动态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体外SiO2刺激的A549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 mRNA的动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印迹检测体外SiO2刺激的A549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及其动态变化。结果 大鼠矽肺模型中,SiO2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Ⅱ型肺泡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上调,于第7-14天达高峰;体外SiO2作用A549细胞30—960min,Sp1 mRNA表达呈现先升后降,峰值位于60min;Sp1总蛋白和核蛋白表达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总蛋白表达峰值位于120min,核蛋白峰值位于240min;Sp1蛋白于60min开始发生明显的核移位,240min时核移位最明显。结论 SiO2能通过增强Ⅱ型肺泡细胞(A549)中Sp1的表达和核移位,从而在矽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Ⅱ型肺泡细胞 核转录因子sp1 SIO2 大鼠
下载PDF
川西獐牙菜醇提物上调HepG2细胞膜转运蛋白MRP3、核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CPF、PXR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畅 李绍雪 +3 位作者 高宇 柴进 张全 陈文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体外培养HepG2细胞观察川西獐牙菜醇提物(Swertia mussitii Franch)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核转录因子SP1(specificity protein 1 transcription factor,SP1)及核受体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 目的体外培养HepG2细胞观察川西獐牙菜醇提物(Swertia mussitii Franch)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核转录因子SP1(specificity protein 1 transcription factor,SP1)及核受体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CYP7A启动子结合因子(CYP7A promoter-binding factor,CP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川西獐牙菜醇提物的最佳作用浓度,再分别于0、12、24、48、72h刺激HepG2细胞,抽提细胞的RNA、总蛋白和核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膜转运蛋白MRP3、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PXR、CPF在转录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每个时间点设立阴性对照DMSO组和阳性对照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组。结果川西獐牙菜醇提物可显著诱导HepG2细胞膜转运蛋白MRP3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其作用强于UDCA(P<0.05)。川西獐牙菜醇提物也可明显上调核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PX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作用强于UDCA。对CPF表达的上调作用与UDCA相当(P<0.05)。结论川西獐牙菜醇提物可刺激HepG2细胞膜转运蛋白MRP3上调,且有可能是通过核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PXR、CPF上调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川西獐牙菜醇提物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 核转录因子sp1 CYP7A启动子结合因子 受体孕烷X受体
下载PDF
实验性大鼠矽肺纤维化中核转录因子Sp1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金胜 文继舫 +1 位作者 李翔 胡永斌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7-139,F000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核转录因子Sp1在实验性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复制SD大鼠矽肺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体内SiO2刺激的肺巨噬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等肺纤维化效应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和动态变化。结果大鼠实验性矽... 目的初步探讨核转录因子Sp1在实验性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复制SD大鼠矽肺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体内SiO2刺激的肺巨噬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等肺纤维化效应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和动态变化。结果大鼠实验性矽肺模型中,SiO2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肺巨噬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肺间质细胞中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上调,于染尘后第14天达高峰。结论SiO2能上调肺内多种细胞Sp1的表达,Sp1可能在矽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sp1 矽肺 大鼠 肺细胞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4
作者 张安平 张连阳 向德兵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探讨人核转录因子Spl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性改变与腹膜粘连形成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手术创伤后不同时间的人腹膜组织核转录因子Spl表达水平.Masson 染色观察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变化.... 目的:探讨人核转录因子Spl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性改变与腹膜粘连形成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手术创伤后不同时间的人腹膜组织核转录因子Spl表达水平.Masson 染色观察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变化. 结果:手术创伤后30 min核转录因子Spl被活化,随着手术时间延长,Spl在创伤腹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 存在差异显著性(P<0.01).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增加. 结论:核转录因子Spl的活化对于腹膜粘连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sp1 手术创伤 腹膜组织 基因表达 胶原纤维
下载PDF
缺氧环境下核转录因子Sp1在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5
作者 吕建萌 王雨生 +3 位作者 侯慧媛 李夏 张朝霞 蔡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9-652,658,共5页
目的研究缺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置于含终浓度为200μmol.L-1CoCl2的培养液中培养以建立RPE细胞化学缺氧模型。在缺氧后即刻(即... 目的研究缺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置于含终浓度为200μmol.L-1CoCl2的培养液中培养以建立RPE细胞化学缺氧模型。在缺氧后即刻(即常氧状态下)、2h、4h、8h、12h和24h终止缺氧,用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RPE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部位和量的动态变化;RT-PCR检测RPE细胞中Sp1mRNA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缺氧后即刻(即常氧状态下)Sp1蛋白荧光主要分布于RPE细胞质内;随缺氧时间延长,细胞质内绿色荧光强度减弱,细胞核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至缺氧后12h,细胞核荧光强度达到最高水平。随着缺氧时间延长,RPE细胞内Sp1mRNA和蛋白水平逐渐增高,至12h达峰值,24h表达已降低,但仍高于常氧状态。结论缺氧早期可使RPE细胞内Sp1的表达水平增高,并促使其蛋白从细胞质向细胞核内转移,提示Sp1可能在视网膜脉络膜缺血缺氧性疾病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 缺氧 核转录因子sp1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性改变与腹膜粘连形成关系探讨
6
作者 陈立堂 陈勇平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4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性改变与腹膜粘连形成关系。方法选取直肠癌手术患者108例,分为正常腹膜组(开腹后第一时间将腹膜组织从切口左侧2.0 cm处锐性切取)和创伤腹膜组(手术后将腹膜组织从切口右侧2.0 cm处锐...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性改变与腹膜粘连形成关系。方法选取直肠癌手术患者108例,分为正常腹膜组(开腹后第一时间将腹膜组织从切口左侧2.0 cm处锐性切取)和创伤腹膜组(手术后将腹膜组织从切口右侧2.0 cm处锐性切取),每组各54例。比较两组腹膜组织中Sp1活性,观察Sp1抑制性竞争实验、腹膜组织的胶原纤维变化。结果创伤腹膜组手术后30 min、1 h、2 h、3 h、4 h的Sp1活性逐渐升高(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腹膜组(P<0.05)。50倍未标记特异寡核苷酸完全抑制第3泳道,无条带;50倍未标记变异寡核苷酸未抑制第4泳道,较第1泳道、第2泳道有结合的特异性。结论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腹膜粘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sp1 手术创伤 腹膜组织 活性 腹膜粘连形成
下载PDF
转移相关基因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核转录因子Sp1的相关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尘飞 计骏 +4 位作者 袁菲 于颖彦 刘炳亚 张俊 朱正纲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92-595,共4页
目的观察转移相关基因2(MTA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明确MTA2表达与核转录因子Sp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83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原发灶和对应癌旁胃黏膜组织中M... 目的观察转移相关基因2(MTA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明确MTA2表达与核转录因子Sp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83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原发灶和对应癌旁胃黏膜组织中MTA2的表达情况。采用IHC方法检测上述标本中核转录因子Sp1的表达。结果MTA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3%,明显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A2阳性与胃癌的浸润深度相关(X^2=5.677,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无明显相关。MTA2的表达与胃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Sp1的表达有关(r=0.320,P〈0.05),MTA2在Sp1阳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Sp1阴性表达者(X2:9.565,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Sp1高表达的胃癌组织中,MTA2 mRN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MTA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并与胃癌的浸润深度相关。MTA2在核转录因子Sp1阳性胃癌组织中呈高度表达,可能与Sp1的转录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转移相关基因2 核转录因子sp1
原文传递
贝伐单抗对裸鼠胃癌移植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核转录因子S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尘飞 计骏 +4 位作者 袁菲 于颖彦 刘炳亚 张俊 朱正纲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以及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核转录因子S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SGC-7901胃癌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分别使用贝伐单抗(BVZ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治疗4周.绘制肿瘤生...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以及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核转录因子S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SGC-7901胃癌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分别使用贝伐单抗(BVZ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治疗4周.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IHC)检测移植瘤Ki-67、CD34、VEGF及Sp1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相比PBS组,BVZ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缓(P〈0.05),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指数明显增加[(5.3±1.8)%比(16.7±6.7)%,P<0.01],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下降(4.0±1.0比16.3±1.5,P<0.001).贝伐单抗能减少肿瘤内VEGF表达,但对核转录因子Sp1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贝伐单抗可有效抑制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减少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但不引起Sp1表达的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贝伐单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转录因子 sp1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转录因子Sp1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史晓宇 刘婷 +2 位作者 张敬 孟玮 赵峻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Sp1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18例癌旁组织中Sp1和VEGF的表达。结果:Sp1和VEGF在68例乳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2.05%(49/68...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Sp1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18例癌旁组织中Sp1和VEGF的表达。结果:Sp1和VEGF在68例乳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2.05%(49/68)和64.71%(44/68),与在1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6.6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p1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TNM分期、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在乳腺癌组织中Sp1和VEGF的表达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Sp1和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且Sp1高表达与乳腺癌的血管生成及患者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核转录因子sp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下载PDF
普罗布考防治大鼠顺铂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绍斌 李莹 +5 位作者 刘庆 潘鹏 许向清 凌光辉 李瑛 刘伏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0期865-868,942,共5页
目的:复制大鼠顺铂急性肾损伤模型,研究氧化应激与核转录因子Sp1及凋亡的关系;探讨普罗布考对顺铂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顺铂模型组、普罗布考干预组、普罗布考对照组,每组6只... 目的:复制大鼠顺铂急性肾损伤模型,研究氧化应激与核转录因子Sp1及凋亡的关系;探讨普罗布考对顺铂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顺铂模型组、普罗布考干预组、普罗布考对照组,每组6只;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甘酶(NAG)、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组织匀浆液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Sp1蛋白表达;采用TUNEL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普罗布考对照组相比,顺铂模型组大鼠血清BUN和Scr,尿NAG酶,肾脏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升高,肾组织匀浆GSH-Px活力显著下降(P<0.01);肾脏指数、肾小管损伤分数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百分比均明显增加(P<0.01);肾组织Sp1蛋白的表达上调。采用普罗布考干预后血清BUN和Scr,尿NAG酶,肾脏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匀浆GSH-Px活力显著升高;肾脏指数、肾小管损伤分数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Sp1蛋白的表达下调。结论:氧化应激和核转录因子Sp1在顺铂所致大鼠肾毒性中起一定作用;普罗布考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毒性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下调肾组织Sp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肾毒性 急性肾损伤 普罗布考 氧化应激 核转录因子sp1
下载PDF
增龄是雄性大鼠碘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促进因素
11
作者 段绍斌 汪翩 +8 位作者 刘芳 王娜娜 潘鹏 刘改灵 许向青 王予慧 刘伏友 凌光辉 李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7期536-540,共5页
目的研究年龄对雄性大鼠碘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根据月龄分为4月龄组、12月龄组和24月龄组,每组12只,各年龄组大鼠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对比剂组6个亚组,每组6只。禁水24h后,不同年龄鼠对比剂... 目的研究年龄对雄性大鼠碘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根据月龄分为4月龄组、12月龄组和24月龄组,每组12只,各年龄组大鼠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对比剂组6个亚组,每组6只。禁水24h后,不同年龄鼠对比剂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碘对比剂76%泛影葡胺(10ml/kg),相应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尿肌酐(UCr)、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水平。48h后处死动物,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并检测。肾组织Sp1蛋白表达。结果注射对比剂后48h,24月龄鼠对比剂组SCr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超过对照组的25%,Ccr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匀浆ACE活性和MDA含量和肾小管损伤分数均明显增加(P〈0.01),肾组织Sp1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注射对比剂后24h尿NAG酶活性明显较注射前24h增高(P〈0.001)。12月龄鼠注射对比剂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Scr明显上升(P〈0.05),但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的25%,肾组织匀浆MDA和ACE、肾小管损伤分数以及肾组织Sp1蛋白表达有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月龄鼠注射对比剂组与相应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龄是雄性大鼠碘CI—AKI的促进因素,氧化性应激、ACE和核转录因子Sp1在老龄雄性大鼠碘CI-AKI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急性肾损伤 对比剂肾病 氧化性应激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核转录因子sp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