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根围土壤中木霉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防评价
1
作者 郎剑锋 张强 +2 位作者 刘雯 陆宁海 吴艳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0-165,共6页
木霉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生防真菌之一,从玉米根围土壤中分离木霉菌并进行准确鉴定,可为玉米病害的生物防治和生防菌剂的制备奠定基础。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利用梯度稀释平板法从玉米根围土壤中分离木霉菌,观察其在不同培养基(PDA、MEA、CM... 木霉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生防真菌之一,从玉米根围土壤中分离木霉菌并进行准确鉴定,可为玉米病害的生物防治和生防菌剂的制备奠定基础。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利用梯度稀释平板法从玉米根围土壤中分离木霉菌,观察其在不同培养基(PDA、MEA、CMD、SNA)中的菌落形态和产孢结构,并计算木霉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的产孢量,以及在优化的液体培养基中观察厚垣孢子的产生情况,在形态学特征基础上,构建TEF1-α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对木霉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对峙培养和埋片法观测木霉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能力。结果显示,从玉米根围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菌Tr20190808-c,其菌落初期为白色,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颜色逐渐变成绿色,背面无色,菌落中间有明显的产孢区。分生孢子梗丛束疏松,次生分枝相对排列,瓶梗中间膨大,基部和端部稍细,大小为(8.66±0.44)μm×(2.87±0.32)μm。分生孢子卵圆形或球形,直径为(3.22±0.36)μm,表面光滑。菌丝体毛状不规则排列,厚垣孢子球形,直径约为(9.02±0.52)μm。此木霉在PDA培养基上的产孢量最高,为(4.97±0.98)×10^(8)个/mL。分子鉴定显示该木霉菌株Tr20190808-c与棘孢木霉同源性最高,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最终鉴定该菌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皿内对峙试验表明,该木霉对3种病原菌的生防能力不同。培养12 d后均可覆盖3种病原菌菌落,且木霉菌丝可缠绕在灰霉菌和弯孢菌的菌丝上,综合评价该菌具有强的拮抗能力,可作为今后生防菌剂的来源菌株用于玉米病害的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围土壤 鉴定 棘孢木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植物根围外来微生物定殖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炳欣 张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24-628,共5页
检测植物根围微生物定殖情况的方法分为可培养的微生物和不能培养的微生物两种 .传统做法是用培养方法检测投入到根围的微生物 ;而现在逐渐注重研究对于不可培养土壤微生物定殖的检测 .综合检测方法有四种 :天然抗生素抗性的标记 ;外来... 检测植物根围微生物定殖情况的方法分为可培养的微生物和不能培养的微生物两种 .传统做法是用培养方法检测投入到根围的微生物 ;而现在逐渐注重研究对于不可培养土壤微生物定殖的检测 .综合检测方法有四种 :天然抗生素抗性的标记 ;外来基因标记 ;DNA和 RNA探针以及免疫学方法 .前两种方法往往结合在一起应用于可培养的根围外来微生物的检测 ;而后二者可用于检测可培养的或不可培养的根围微生物包括活细胞或死细胞 .根围不能培养的微生物已逐渐由于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根围生态学 根围定殖 检测方法 植物根围
下载PDF
硬化地表对油松和白蜡树下非根围及根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于伟伟 陈媛媛 +2 位作者 杨宁 崔博文 王效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76-1382,共7页
硬化地表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为了明确硬化地表下土壤环境的变化,以北京典型绿化树油松和白蜡为试验材料,设置透水硬化地表(PP)、不透水硬化地表(IPP)和自然地表(Ctr)3个水平的地表类型,探讨硬化地表对非根围和根围土壤微生物量碳(M... 硬化地表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为了明确硬化地表下土壤环境的变化,以北京典型绿化树油松和白蜡为试验材料,设置透水硬化地表(PP)、不透水硬化地表(IPP)和自然地表(Ctr)3个水平的地表类型,探讨硬化地表对非根围和根围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氮(MBN)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tr)相比,PP和IPP显著降低了油松和白蜡树下非根围土壤MBC、MBN、MBC/OC(微生物量碳/有机碳)和MBN/TN(微生物量氮/全氮)(P<0.05),并显著降低了油松树下根围土壤MBN/TN(P<0.05);PP显著降低了白蜡树下根围土壤MBN、MBC/OC、MBN/TN和油松树下根围土壤MBC(P<0.05)。硬化地表引起的土壤MBC、MBN的变化与土壤全碳、全氮、有机碳的变化显著正相关(P<0.05),MBN的变化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见,硬化地表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在非根围土壤中表现更为明显,这种不利影响将可能进一步影响城市绿地的养分循环、树木生境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地表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根围 根围 油松 白蜡树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根围促生细菌相互作用的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36
4
作者 戴梅 王洪娴 +3 位作者 殷元元 武侠 王淼焱 刘润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54-2860,共7页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植物活体营养专性共生菌,广泛存在于陆地各生态系统中。研究表明,AM真菌与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影响植物养...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是植物活体营养专性共生菌,广泛存在于陆地各生态系统中。研究表明,AM真菌与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影响植物养分吸收利用、病原物发生发展、土壤理化特性与生物修复等,而且对于可持续农、林、牧业生产、稳定生态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给予众多关注和研究。综述了AM真菌与PGPR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AM真菌与PGPR协同改善植物营养和生长、协同抑制病原菌、协同修复土壤方面的作用,旨在总结AM真菌与PGPR相互作用的效应与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今后研究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真菌 根围促生细菌 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 寄主植物 土壤
下载PDF
盐碱地柠条根围土中黑曲霉的分离鉴定及解磷能力测定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丽珍 樊晶晶 +4 位作者 牛伟 李涛 吴荣海 金益杰 鹿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571-7578,共8页
在盐碱滩地的改良过程中,柠条具有提升土壤供氮、供磷、供钾的潜力。以盐碱滩地上建植的柠条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柠条根围土壤为培养基质,采用无机磷培养基筛选,用平板溶菌圈法分离获得1株具有溶磷能力的真菌。将测得的ITS基因序列在NCB... 在盐碱滩地的改良过程中,柠条具有提升土壤供氮、供磷、供钾的潜力。以盐碱滩地上建植的柠条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柠条根围土壤为培养基质,采用无机磷培养基筛选,用平板溶菌圈法分离获得1株具有溶磷能力的真菌。将测得的ITS基因序列在NCBI上进行同源性检索,结果表明,所测序列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同源性为100%。综合形态特征和ITS基因序列同源性两方面分析,该菌株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168h连续监测无机磷培养液pH值、速效磷含量、菌丝重量和菌体吸磷量,研究该菌株的解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pH值从7.0下降到2.0左右,溶液中速效磷含量逐渐增加到4.7 mg,菌体自身吸磷量由5.4 mg下降到0.5mg,在36—48h后各项指标达到稳定状态。可见,黑曲霉菌体可以有效利用难溶性磷源,并将其转化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根围土壤 解磷真菌 黑曲霉 解磷能力
下载PDF
玉米根围土壤中腐霉菌的分离鉴定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柴兆祥 李金花 +5 位作者 楼兵干 李唯 甘辉林 郭成 赵玲 董迪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6-135,共10页
从兰州地区的红古、七里河等地采集玉米根围土壤标样,诱饵法与组织分离法相结合分离纯化到23株腐霉菌株,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长速度和对温度适应范围的研究,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将分离到的腐霉菌株鉴定为硬腐霉、终极腐霉和一... 从兰州地区的红古、七里河等地采集玉米根围土壤标样,诱饵法与组织分离法相结合分离纯化到23株腐霉菌株,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长速度和对温度适应范围的研究,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将分离到的腐霉菌株鉴定为硬腐霉、终极腐霉和一个腐霉待定种。这是首次报道在我国分离到硬腐霉,为我国新记录种;终极腐霉也系首次在甘肃从玉米根围土壤中分离到。统计表明,3种腐霉菌种在兰州地区玉米根围土壤中的分离频率不同,终极腐霉出现次数最多,为优势种群,分离频率为60.9%;其次为腐霉待定种,分离频率为26.1%;而硬腐霉分离频率最低,为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根围土壤 腐霉 鉴定 核糖体DNA-ITS
下载PDF
生防菌ZJY-1及ZJY-116的GFP标记及其在黄瓜根围的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昕 张炳欣 +4 位作者 喻景权 张震 沈卫峰 陈振宇 石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44-2148,共5页
将具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和氯霉素抗性的重组质粒pRP22-GFP导入生防菌BrevibacillusbrevisZJY-1和Bacillus subtilisZJY-116中,用这些标记菌株处理黄瓜种子,出苗后通过定期分离计数具有上述表型的转化子,研究了2株生防菌在黄瓜根围... 将具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和氯霉素抗性的重组质粒pRP22-GFP导入生防菌BrevibacillusbrevisZJY-1和Bacillus subtilisZJY-116中,用这些标记菌株处理黄瓜种子,出苗后通过定期分离计数具有上述表型的转化子,研究了2株生防菌在黄瓜根围的定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2株生防菌株均能在黄瓜根围有效定殖,并在黄瓜盛花期和盛果期出现数量高峰.盆栽试验发现,引入黄瓜根围的2株生防菌有向周边杂草迁移的特性,且在前一季寄主植物死亡后,菌株可在下一季植株根围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pRP22-GFP GFP基因 短短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黄瓜根围 定殖
下载PDF
根围促生菌对黄瓜幼苗的促生效应与防病作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晓斌 张炳欣 +1 位作者 楼兵干 黎军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8-582,共5页
从菜园土盆栽的黄瓜健壮幼苗根围分离出196 株细菌,用于黄瓜种子的细菌化处理,在光照培养箱中模拟自然状况,首先在平皿中培养初步筛选出30 株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根和下胚轴伸长的菌株;之后用于无菌土盆栽测定,筛选出了能明显提高出苗率... 从菜园土盆栽的黄瓜健壮幼苗根围分离出196 株细菌,用于黄瓜种子的细菌化处理,在光照培养箱中模拟自然状况,首先在平皿中培养初步筛选出30 株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根和下胚轴伸长的菌株;之后用于无菌土盆栽测定,筛选出了能明显提高出苗率,提前出苗时间,增加株高、鲜重等具促生效果的5 株细菌:CN11,CN31,CN45,CN116 和CN129,即为根围促生菌(简称PGPR)。并将5 株PGPR 分别用于接种了引起黄瓜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的三种主要病原菌——立枯丝核菌AG4 (Rhizoctonia solaniAG4)、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 atum )、终极腐霉(P. ultim um )后的盆栽测定,发现在促进黄瓜幼苗生长的同时也降低了发病率,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水平(P= 0.05),实验结果证明PGPR 促生作用与防病作用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围促生菌 立枯病 猝倒病 生物防治 黄瓜
下载PDF
BIOLOG系统鉴定黄瓜根围促生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晓斌 张炳欣 +2 位作者 楼兵干 M.H.Ryder 许志刚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3-407,共5页
对筛选出的8株具有明显促生防病作用的黄瓜根围促生菌CN11,CN31,CN45,CN1 16,CN129,XB120,XB5,XB41通过BIOLOG法进行了分类鉴定,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Psendomonas ae... 对筛选出的8株具有明显促生防病作用的黄瓜根围促生菌CN11,CN31,CN45,CN1 16,CN129,XB120,XB5,XB41通过BIOLOG法进行了分类鉴定,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Psendomonas aeruginosa),波纹假单胞菌(P. corrugata),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荧光假单胞菌B型(P. fluorescens type B),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荧光假单胞菌C型(P. fluorescens type C),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鉴定结果与分离筛选的PGPR菌株大多集中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两个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根围促生菌 BIOLOG测试 鉴定
下载PDF
生防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2P24对甜瓜根围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朱伟杰 王楠 +1 位作者 郁雪平 王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89-1396,共8页
【目的】探讨生防假单胞菌2P24对根围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生防菌的安全应用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平板培养计数与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施用... 【目的】探讨生防假单胞菌2P24对根围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生防菌的安全应用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平板培养计数与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施用生防假单胞菌2P24后不同生育期甜瓜根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在甜瓜定植后,生防菌2P24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放线菌却具有促进作用。在收获期,2P24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对真菌表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获得了41个细菌菌群的TRF片段,其中,2P24对优势菌群TRF213、TRF240、TRF513无明显影响,而对TRF61、TRF348、TRF365等菌群影响显著,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有所提高。【结论】将传统培养法和T-RFLP分析技术相结合,是分析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较为理想的方法。生防菌2P24对甜瓜根围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系统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荧光假单胞菌2P24 根围土壤微生物 T-RFLP
下载PDF
浙江小麦根围土壤腐霉(Pythiumspp.)的一些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政逸 张炳欣 楼兵干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9-35,共7页
本文对小麦根围土壤中的腐霉Pythium种类、种群数量消长及其致病性作了初步研究。作者从不同生育期的小麦根围和内根围共分离出203个腐霉菌株,除69个菌株缺乏产生有性器官而未能鉴定外,其余134个菌株分别属10个腐霉... 本文对小麦根围土壤中的腐霉Pythium种类、种群数量消长及其致病性作了初步研究。作者从不同生育期的小麦根围和内根围共分离出203个腐霉菌株,除69个菌株缺乏产生有性器官而未能鉴定外,其余134个菌株分别属10个腐霉种,其中粘腐霉P.adhaerens、链状腐霉P.catenulatum和绚丽腐霉P.pulchrum为浙江省分布新记录。P.spinosum是优势腐霉种类,在小麦根围和内根围出现率分别为27.43%和35.71%,P.ultimum和P.iregulare也较为常见,而P.aphanidermatum却极少出现。在小麦苗期和分蘖期腐霉数量较丰富,生育中后期较贫乏,这一消长变化可能主要与小麦生育期和土壤温度有关。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P.iregulare和P.spinosum分别对小麦和水稻有较强的致病作用;P.aphanider-matum、P.irregulare和P.spinosum则对茄子、辣椒和番茄的致病力较强。P.spinosum、P.ultimum和P.iregulare的种内菌株间致病性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根围和内根围 腐霉 种群消长 致病性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案对露地和盆栽桑树根围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于翠 胡兴明 +3 位作者 黄淑君 邓文 叶楚华 熊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906,共8页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维持与提高有重要作用,而土壤施肥方案又影响微生物种类与数量。采用常规的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分别测定露地和盆栽桑树按3 000 kg/hm2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TA)、3 750 kg/hm2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维持与提高有重要作用,而土壤施肥方案又影响微生物种类与数量。采用常规的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分别测定露地和盆栽桑树按3 000 kg/hm2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TA)、3 750 kg/hm2有机-无机桑树专用复混肥(TB)、与TA等氮的尿素(TC)、与TA等氮磷钾的复合肥(TD)4种方案施肥后根围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并对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施肥处理前,露地和盆栽桑树根围微生物中的细菌约占95%左右。TB施肥方案处理的露地和盆栽桑树在施肥后10、40、90 d,根围细菌数量均高于其它施肥方案处理,且在施肥后90 d根围放线菌和解磷细菌数量高于其它处理,但露地桑树根围真菌数量低于其它处理。露地桑树按TA和TB施肥方案处理的根围细菌多样性随施肥后时间呈升高趋势,而按TC和TD施肥方案处理后则呈降低趋势,施肥后90 d,TA、TB施肥方案处理的露地和盆栽桑树根围细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TC、TD处理;盆栽桑树TA和TB 2种施肥方案处理在施肥后10 d,TC和TD 2种施肥方案处理在施肥后90 d,根围细菌多样性指数最低,且各处理区细菌均匀度指数均于施肥后10 d最低。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的施用能显著提高桑树根围细菌的数量与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土壤有机肥 根围微生物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引入黄瓜根围的2株生防菌株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昕 张立钦 +1 位作者 林海萍 张炳欣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9-653,共5页
通过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群计数和土壤酶质量分数变化的测定,研究了引入黄瓜Cucumis melo根围土壤2株生防菌株Brevibacillus brevisZJY-1和Bacillus subtilisZJY-116的环境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生防菌株的施入对土壤中细菌的种群数... 通过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群计数和土壤酶质量分数变化的测定,研究了引入黄瓜Cucumis melo根围土壤2株生防菌株Brevibacillus brevisZJY-1和Bacillus subtilisZJY-116的环境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生防菌株的施入对土壤中细菌的种群数量有短期影响,但随着黄瓜生育期的延长,施入生防细菌土壤的细菌数最终与对照土壤中细菌数持平;生防细菌的施入对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种群数量影响不大,在取样各时期,经外源菌株处理的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土壤酶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除过氧化氢酶外,在植株生育期,2株生防细菌的引入对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脱氢酶的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酶活性普遍高于对照,可见,外源细菌的引入可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生防菌株 黄瓜 根围土壤 生态效应
下载PDF
细茎石斛内生和根围细菌多样性及促生能力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礼 童文君 +1 位作者 薛庆云 丁小余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40,共9页
对采自湖北省英山县的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Linn.)Sw.〕根、茎和叶中的内生细菌及其根围苔藓内生细菌和根围土壤细菌进行分离,并采用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与UPGMA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细菌菌株进行鉴... 对采自湖北省英山县的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Linn.)Sw.〕根、茎和叶中的内生细菌及其根围苔藓内生细菌和根围土壤细菌进行分离,并采用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与UPGMA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细菌菌株进行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平板检测技术测定了这些细菌菌株的解磷、解钾、产生长素和嗜铁素的能力。结果显示:从细茎石斛根和茎以及根围苔藓和根围土壤中共分离获得75株细菌菌株,从叶中未分离出内生细菌。其中,源自根和茎的内生细菌菌株分别为14和7株;源自根围苔藓的内生细菌菌株偏少,仅14株;源自根围土壤的细菌菌株最多,达到40株。75株菌株可被分成33个ARDRA簇,通过16S r DNA序列测定及比对,它们分别隶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拉恩氏菌属(Rahnella)、潘多拉菌属(Pandoraea)、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和泛菌属(Pantoea),其中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为优势属。在75株内生和根围细菌中,有22株菌株兼具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能力、25株菌株具有解钾能力、64株菌株具有产生长素能力、39株菌株具有产嗜铁素能力,其中有9株菌株兼具解磷、解钾、产生长素和嗜铁素的能力。总体上看,细茎石斛的内生和根围细菌数量多且多样性较高,其中9株兼具4种促生潜力的菌株可作为促进细茎石斛生长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茎石斛 内生细菌 根围细菌 ARDRA分析 多样性 促生能力
下载PDF
山东省不同植被区内野生植物根围AM菌的生态分布 被引量:28
15
作者 盖京苹 刘润进 李晓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8-22,共5页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 on wild plants in Shandong vegetation region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1995-1997. A total of 182 rhizospheric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 on wild plants in Shandong vegetation region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1995-1997. A total of 182 rhizospheric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50 wild plants. Spores of AMF occurred in all samples. More than fourty species of AMF were isolated and 35 species in five genera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 five genera,the frenquency of occurence was Glomus (51.7%)> Scutellospora (23.1)> Gigaspora(14.1%)>Acaulospora(9.5%)>Entrophospora (0.8%). Glomus mosseae, Gigaspora margarita are prominent species, G.versiforme, G.constrictum, S.gilmorei are common species to be isolated. The spore density of AMF was different: Gigaspora>Glomus>Scutellospora>Acaulospora>Entrophospora . The occu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AMF are related to regional difference, soil factors(contents of N, P; organic matter and pH) and host plant.The prominent species in eastern part were Gi.margarita, G.mosseae and G.versiforme , while in middle and western part of Shandong province was G.mosseae . The occurence frequency of Glomus, Gigaspora and Scutellospora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genera in eastern and middle part of Shandong province. While Glomus and Acaulospora were higher in the western part. The spore number of Gigaspora and Scutellospora were much more than that of other genera in the samples collected in the eastern and middle area, while Glomus and Acaulospora are mor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Shandong prov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植被区 野生植物 根围AM菌 生态分布 发育
下载PDF
降解菌HD接种和非接种根围土壤中丁草胺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虞云龙 潘学冬 陈英旭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5-581,共7页
测定了小麦、棉花、水稻和玉米根围土壤和非根围土壤中丁草胺的降解特征和降解菌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种植作物丰富了土壤微生物,根围土壤丰富的微生物对丁草胺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根围土壤中丁草胺的降解是非根围土壤的1.63~2.3... 测定了小麦、棉花、水稻和玉米根围土壤和非根围土壤中丁草胺的降解特征和降解菌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种植作物丰富了土壤微生物,根围土壤丰富的微生物对丁草胺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根围土壤中丁草胺的降解是非根围土壤的1.63~2.34倍,相应的半衰期缩短为非根围土壤的 42.2%~72.8%。根围土壤接种处理后这种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其降解速率是非根围土壤的1.68~2.83倍,半衰期为非根围土壤的34.4%~59.4%。试验结果表明,作物根围是丁草胺残留快速降解的微环境,作物根围接种处理可以强化丁草胺残留的微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菌HD 接种 非接种根围土壤 丁草胺 降解动力学 生物修复 土壤农药残留
下载PDF
运用生色基因标记黄瓜根围促生菌(PGPR)筛选菌株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晓斌 张炳欣 +1 位作者 楼兵干 Ryder MH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7-292,共6页
采用三亲交配方法 ,通过Tn7转座系统将lacZY标记基因导入黄瓜根围促生菌 (PG PR)筛选菌株PseudomonasfluorescensCN1 1 6和PseudomonascorrugataCN31的利福平抗性突变株中 ;标记假单胞菌菌株则被赋予了利用乳糖作为唯一碳源的能力 ,在... 采用三亲交配方法 ,通过Tn7转座系统将lacZY标记基因导入黄瓜根围促生菌 (PG PR)筛选菌株PseudomonasfluorescensCN1 1 6和PseudomonascorrugataCN31的利福平抗性突变株中 ;标记假单胞菌菌株则被赋予了利用乳糖作为唯一碳源的能力 ,在只有乳糖的M9培养基上生长能分解X Gal,菌落显出特有的蓝色 ;经Southern杂交分析 ,证明标记基因lacZY存在于转化菌株的染色体上 ;经验证标记菌株标记性状稳定 ,与对应的野生菌株比较其它性状如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生防效果等基本不变 ;PGPR菌株利福平抗性和生色基因标记的结合 (双标记 )能最大限度地将土壤中引入的PGPR菌株与土著细菌分开 ,检测下限可达 1 0CFU mL ,为PGPR在根围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围促生菌 PGPR 基因标记 lacZY基因 转座子Tn7 分子生态学 黄瓜 筛选 基因
下载PDF
中国四省(区)葡萄根围螺旋线虫种类记述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素兰 长孙东亭 贺普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共4页
描述了采自陕西、山东、广西、宁夏 4省 (区 )葡萄根际的 6种螺旋属线虫 :双宫螺旋线虫 (Helicotylenchusdi hystera)、外异螺旋线虫 (H exallus)、双角螺旋线虫 (H .digonicus)、H .digitiformis、H .platyurus、H .multicinc tus。其中后
关键词 中国 葡萄 根围 线虫种类 植物病理学 形态特征 螺旋线虫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株CR56在黄瓜和番茄根围的定殖能力 被引量:18
19
作者 楼兵干 张炳欣 Maarten Ryder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3-186,共4页
铜绿假单胞菌株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56作为种子处理时 ,能有效地防治由腐霉 Pythiumspp.和茄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a引起的黄瓜和番茄的苗期猝倒病 ,利用该菌的抗利福平突变菌株CR56 R9和 lac ZY标记菌株 CR56 RL4 ,研究其... 铜绿假单胞菌株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56作为种子处理时 ,能有效地防治由腐霉 Pythiumspp.和茄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a引起的黄瓜和番茄的苗期猝倒病 ,利用该菌的抗利福平突变菌株CR56 R9和 lac ZY标记菌株 CR56 RL4 ,研究其在黄瓜和番茄根围的定殖能力、种群动态和在根区的分布 .研究表明 ,黄瓜根围比番茄根围更适合于该菌的定殖 ,其种群数量下降的幅度在番茄根围比在黄瓜根围更快 .播后 2 8d,菌株 CR56 R9和 CR56 RL4在黄瓜根围种群数量分别由 7.6 3× 10 7CFU/粒和4 .88× 10 7CFU/粒下降到 9.85× 10 6CFU/株和 8.87× 10 6CFU/株 ,在番茄根围则分别由 3.0× 10 7CFU/粒和 2 .13× 10 7CFU/粒下降到 4 .4 8× 10 5CFU/株和 4 .37× 10 5CFU/株 ;该菌主要分布在猝倒病的发生部位——根基部 ,在根尖处检测不到该菌的存在 .lac ZY标记菌株 CR56 RL4与抗利福平突变菌株 CR56 R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根围 定殖能力 黄瓜 番茄 种子处理 苗期猝倒病 种子处理
下载PDF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20
作者 陈晓斌 张炳欣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8-41,44,共5页
结合生防作用和促生作用2个方面综述近年植物根围促生菌(PGPR)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根围促进菌 生防作用 促生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