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棘球蚴病的诊断检测方法
1
作者 张浩钿 伍魁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期60-62,76,共4页
棘球蚴病(包虫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该病的分布广泛,对牧区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通过对棘球蚴病的虫体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总结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球蚴病 球蚴 检测方法 免疫学方法
下载PDF
新型棘突间撑开融合装置BacFuse修复腰椎退行性病的生物力学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萌萌 包利 +4 位作者 陈浩 贾璞 冯飞 侍管 唐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5-1329,共5页
背景:近年来,棘突间撑开融合装置BacFuse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其相关的生物力学特征暂无相关报道。目的:探索棘突间撑开融合装置BacFuse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应用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构建山羊离体... 背景:近年来,棘突间撑开融合装置BacFuse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其相关的生物力学特征暂无相关报道。目的:探索棘突间撑开融合装置BacFuse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应用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构建山羊离体脊柱模型(L_(1)-L6),模拟手术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BacFuse固定组(L_(3/4))、钉棒固定组(L_(3/4))及Topping-off组(L_(3/4)钉棒固定+L_(2/3)BacFuse固定)。搭建山羊腰椎手术模型力学测试系统,采用生物力学机器进行力学加载,模拟腰椎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时的运动模式(4 Nm的力矩),采用视觉追踪系统进行定位捕捉,并完成力学及光学校准,通过计算得出L_(2/3)、L_(3/4)、L_(4/5)节段的活动度。结果与结论:①相对于对照组,BacFuse组L_(3/4)固定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屈与旋转方向上活动度分别减少27.27%,70%,38.1%及23.08%(P<0.05);钉棒固定组L_(3/4)固定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屈与旋转方向上活动度分别减少72.73%,80%,71.43%及73.08%(P<0.05)。②相对于对照组,BacFuse组邻近节段L_(2/3)在后伸、侧屈及旋转方向上分别增加33.33%,25%及23.81%(P<0.05),前屈活动未见明显变化;钉棒固定组的邻近节段L_(2/3)在前屈、后伸、侧屈与旋转方向上的活动度分别增加50%,44.44%,50%及58.96%(P<0.05);③相对于对照组,BacFuse组邻近节段L_(4/5)在后伸、旋转方向上分别增加27.3%,17.39%(P<0.05),前屈、侧屈活动未见明显变化;钉棒固定组的邻近节段L_(4/5)在前屈、后伸、旋转方向上的活动度分别增加38.89%,22.73%及26.09%(P<0.05),侧屈活动未见明显变化;④与钉棒固定组相比,Topping-off组L_(2/3)椎间活动度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分别减少37.04%,73.08%,56.67%及38.46%(P<0.05);与钉棒固定组相比,Topping-off组L_(4/5)节段椎间活动度在前屈方向上减少20%(P<0.05),后伸、侧屈及旋转未见明显区别;⑤提示BacFuse能够显著减少置入节段的活动度,提供一定的稳定性;相对于钉棒固定,仍然保留有较多的活动度,可减少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同时可用于钉棒固定的Topping-off技术,显著减少了邻近节段的活动度,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突间撑开融合装置 BacFuse 钉棒固定 生物力学 活动度
下载PDF
棘孢木霉与30%霜霉·嘧菌酯协同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畅 李小杰 +6 位作者 张梦丹 陈玉国 苗淑月 邱睿 白静科 尚颐茹 李淑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筛选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高效、安全的复配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生防棘孢木霉Tr-0111、化学杀菌剂30%霜霉·嘧菌酯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毒力及两者的相容性,同时测定两者混配对尖孢镰刀菌的毒力系数,并通过... 为筛选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高效、安全的复配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生防棘孢木霉Tr-0111、化学杀菌剂30%霜霉·嘧菌酯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毒力及两者的相容性,同时测定两者混配对尖孢镰刀菌的毒力系数,并通过盆栽试验评价其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霜霉·嘧菌酯和棘孢木霉Tr-0111对尖孢镰刀菌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其EC50值分别为0.0643 mL/L、2.36×10^(2)cfu/mL,且两者相容性好。除V30%霜霉·嘧菌酯∶V_(Tr-0111)=4∶6时无增效作用,其他8个混配比例均具有增效作用,其中V_(30%霜霉·嘧菌酯)∶V_(Tr-0111)=7∶3时增效比率最高,为1.16,抑菌率为68.37%。盆栽试验结果表明,V_(30%霜霉·嘧菌酯)∶V_(Tr-0111)=5∶5时,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防效最好,为78.18%,其次为7∶3和1∶9,防效分别为77.27%和72.73%,均显著高于单一使用30%霜霉·嘧菌酯和棘孢木霉Tr-0111。因此,可以将0.0643 mL/L 30%霜霉·嘧菌酯和2.36×10^(2)cfu/mL棘孢木霉Tr-0111以5∶5比例混匀复配应用于烟田防治烟草镰刀菌根腐病,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镰刀菌根腐病 尖孢镰刀菌 30%霜霉·嘧菌酯悬浮剂 孢木霉 复配
下载PDF
36份马棘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静 何玮 +4 位作者 徐远东 刘畅 马慧珍 孙万斌 范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2-551,共10页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对马棘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索其抗旱生理响应特征,为马棘抗旱种质筛选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重庆地区广泛收集的36份野生马棘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培养的方式待马棘幼苗生长至第9...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对马棘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索其抗旱生理响应特征,为马棘抗旱种质筛选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重庆地区广泛收集的36份野生马棘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培养的方式待马棘幼苗生长至第90天时开始干旱处理,分别在胁迫0 d(对照组CK,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胁迫7 d(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50%)和胁迫14 d(重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20%~25%)时测定各处理下马棘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相对含水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利用抗旱系数结合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法对马棘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干旱胁迫下,36份马棘种质的生理响应变异丰富,不同种质的抗旱能力差异显著。通过对同一指标的均值比较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含量随着干旱程度增加而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干旱程度增加而呈“凸”字形变化;相对含水量(RWC)随着干旱程度增加而降低。7个检测指标中,POD活性的变异系数最大,而RWC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隶属函数、综合D值和聚类分析可将36份马棘种质的抗旱能力分为抗旱型(8份种质)和敏感型(28份种质)两类。通过对两种类型种质的生理指标分析发现,抗旱型种质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Pro含量高于敏感型种质。【结论】干旱胁迫下36份马棘种质资源的生理响应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初步筛选出8份抗旱型马棘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种质资源评价 抗旱性 生理响应
下载PDF
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棘间韧带退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磊 邹月芬 祁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下腰痛人群中对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8月因下腰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60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研...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下腰痛人群中对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8月因下腰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60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研究组依据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序列的脂像和水像把整条棘间韧带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混合型。混合型包括B⁃C、D⁃B、D⁃B⁃C、D⁃C 4个亚型。对照组采用矢状位T1WI/T2WI序列把棘间韧带中间部分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比较两组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显示,研究组Kappa系数:观察者内部为0.852~0.916,观察者间为0.747~0.753;对照组Kappa系数:观察者内部为0.801~0.823,观察者间为0.689~0.703。两组相匹配的122条棘间韧带分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研究组C型的发生率为54.1%,明显高于对照组9.0%。新增的混合型在研究组中发生率为46.7%,以B⁃C型和D⁃C型多见。结论: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的棘间韧带退变分型方法可靠且可重复,提高了棘间韧带的可识别率和C型的检出率,还可进一步区分混合型及其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间韧带 磁共振成像 水脂分离技术
下载PDF
腰椎棘突间撑开关节突螺钉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
6
作者 杨万里 蒋哲华 +3 位作者 任建澄 马童 李维奇 赵改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47,共1页
目的基于腰椎融合外科技术,设计个性化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关节突螺钉固定系统(customizedinterspinous spacer system,CISP system),评估CISP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手术方案设计和器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 目的基于腰椎融合外科技术,设计个性化新型腰椎棘突间撑开关节突螺钉固定系统(customizedinterspinous spacer system,CISP system),评估CISP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手术方案设计和器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人体CT图像数据建立L1-S1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将新型CISP系统、Coflex和DIAM器械植入L4/L5病变节段实施动态固定手术,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CISP系统与传统棘突间撑开器在腰椎节段的关节活动度、椎间盘应力分布、棘突和植入器械承载能力的差异等。结果新型CISP系统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工况下手术节段活动度和椎间盘峰值应力相比Coflex模型下降了29.13%、61.27%、77.35%、33.33%;36.82%、67.31%、73.00%和69.57%;DIAM模型分别下降了34.53%、57.86%和75.81%、25.21%;36.22%、67.31%、75.01%和71.40%。CISP系统棘突的峰值应力在4种工况下分别为29.93、24.66、14.45和24.37 MPa,对应的Coflex模型大小为165.3、109、84.79和47.66 MPa。结论与传统的棘突间撑开器相比,CISP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更有效地分散了IVD的负荷,并降低了棘突骨折的风险。CISP系统的个性化设计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关节活动度 病变节段 突骨折 腰椎融合 生物力学特性 个性化设计 CIS
下载PDF
棘豆属(豆科)一新组 被引量:1
7
作者 钱关泽 刘莲芬 +1 位作者 朱奇 宋兴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记载了棘豆属(OxytropisDC.)一新组(Sect.OchroceaG.Z.Qian)。目前该组包括二个种,它们是:黄穗棘豆(O.ochranthaTurcz.)和绿黄棘豆(O.viridiflavaKom.)... 记载了棘豆属(OxytropisDC.)一新组(Sect.OchroceaG.Z.Qian)。目前该组包括二个种,它们是:黄穗棘豆(O.ochranthaTurcz.)和绿黄棘豆(O.viridiflavaKom.)。过去,国内的学者都将黄毛棘豆(O.chrysotrichaFranch.)与黄穗棘豆等同,而文中作者认为黄毛棘豆是黄穗棘豆的一个变种。另外异色黄毛棘豆(O.ochranthaTurcz.f.diversicolorH.C.FuetMa)被作为变种处理。绿黄棘豆是一个中国新分布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属 黄穗豆组 黄穗 绿黄
下载PDF
2023年青海省隆宝滩棘球绦虫虫卵污染情况调查
8
作者 孙晨清 杨诗杰 +11 位作者 韩帅 王旭 陈军虎 洪炀 张颋 张仁杰 贺耿城 马霄 赵存哲 龚春花 王吉鹏 周晓农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3期164-171,共8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隆宝滩地区棘球绦虫虫卵的环境污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棘球蚴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3—4月,在青海省玉树市隆宝镇措桑村的养犬户家庭、村内主要街道及野外区域,分别采集犬科动物粪便、动物毛发、水、土壤、... 目的了解青海省隆宝滩地区棘球绦虫虫卵的环境污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棘球蚴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3—4月,在青海省玉树市隆宝镇措桑村的养犬户家庭、村内主要街道及野外区域,分别采集犬科动物粪便、动物毛发、水、土壤、草和食物等不同类型的环境样本,利用PCR技术检测样本棘球绦虫虫卵并比较检出率差异。采用ArcGIS软件并结合ASTER GDEM高程数据,制作样本分布高程地图。结果共采集环境样本400份,棘球绦虫虫卵总检出率为13.50%(54/400);其中犬科动物粪便、动物毛发、水、土壤、草、食物的检出率分别为30.43%(42/138)、5.33%(4/75)、15.38%(2/13)、5.26%(6/114)、0(0/37)、0(0/23)。138份犬科动物粪便中,19份野外粪便未能通过PCR鉴定出动物宿主;其余119份样本中,犬、藏狐、赤狐粪便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1.29%(7/62)、48.84%(21/43)、50.00%(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81,P<0.05)。138份犬科动物粪便中,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虫卵检出率分别为2.17%(3/138)、18.12%(25/138)和16.67%(2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58,P<0.05)。75份动物毛发样本中,犬、牛的毛发检出率分别为6.06%(4/66)、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份水样本中,野外河流溪水、村内井水和村内积水的虫卵检出率分别为20.00%(2/10)、0(0/2)和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4份土壤样本中,养犬户家庭、村内主要街道和野外土壤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5.00%(3/20)、15.00%(3/20)和0(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毛发、水和土壤样本中检出的虫卵均为细粒棘球绦虫。在虫卵分布方面,检出虫卵的犬科动物粪便高度集中于野外道路附近地域,其他环境检出虫卵的样本无明显集中趋势。结论青海隆宝滩地区环境虫卵污染严重且分布广泛,需继续采取犬(特别是未拴养犬)及野外传染源(狐狸)驱虫等防控措施,以减少棘球绦虫虫卵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棘球蚴病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绦虫 球蚴病 虫卵 环境 污染 隆宝滩
下载PDF
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研究
9
作者 何为 仇雅晨 +3 位作者 杨颖 王青元 邹俊驰 王文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因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53例行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ISFF)作为研究组(ISFF组),71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作为... 目的探讨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因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53例行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ISFF)作为研究组(ISFF组),71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作为对照组(SSLF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分期法(POP-Q)客观评价手术疗效,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和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得分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ISFF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少于SS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客观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12~41个月),ISFF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77%,主观满意度为96.23%,SSLF组复发3例,失访2例,复发率4.34%,主观满意度为95.65%。SSLF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直径约5 cm盆腔血肿,予以止血等对症处理后血肿消失。两组均无脏器损伤及输血的患者。结论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术式,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筋膜固定术 韧带固定术 盆腔器官脱垂 脱垂生活质量问卷 妇科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入路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留林 钱丽华 +2 位作者 王君 印慧琴 杨纪实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骶棘韧带固定术的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1例,按照手术路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例行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为腹腔镜组,26例行经阴道...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骶棘韧带固定术的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1例,按照手术路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例行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为腹腔镜组,26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为阴式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评分以及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90.57±34.51)min,显著长于阴式组的(124.62±20.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POP-Q各指示点测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POP-Q各指示点测量水平较术前升高,腹腔镜组阴道长度(TVL)7.33±0.83 cm,显著高于阴式组的6.90±0.74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71%,显著低于阴式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韧带固定术 中盆腔器官脱垂 经阴道手术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棘脑通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11
作者 黄雯 高雄 +3 位作者 夏辰希 段然 董婷霞 詹华强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考察主成分为沙棘和花生壳提取物的棘脑通的抗抑郁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水平上,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棘脑通给药组(棘脑通低浓度组、棘脑通高浓度组)和氟西汀组。通过体... 目的:考察主成分为沙棘和花生壳提取物的棘脑通的抗抑郁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水平上,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棘脑通给药组(棘脑通低浓度组、棘脑通高浓度组)和氟西汀组。通过体重测试、糖水偏嗜实验和悬尾不动时间测试等行为学研究,考察棘脑通的抗抑郁作用。(2)细胞水平上,将不同浓度的棘脑通应用于PC12细胞、SH-SY5Y细胞、BV2细胞和RAW 264.7细胞,研究棘脑通对神经营养因子功能的促进作用,保护神经细胞、诱导神经分化的作用,以及抗氧化、抗炎作用。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嗜率、体重显著降低,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棘脑通给药组小鼠糖水偏嗜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棘脑通给药组、氟西汀组小鼠体重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棘脑通低、高浓度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P<0.05),棘脑通给药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棘脑通与神经生长因子(5、50 ng/mL)协同使用时,PC12细胞分化程度、pNF200-Luc表达荧光素酶活性显著提高。棘脑通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和神经营养因子-4(5 ng/mL)协同使用时,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提高。100~1 000μg/mL的棘脑通可显著降低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后,应用棘脑通可提高PC12细胞活性,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采用Erastin诱导SH-SY5Y细胞铁死亡后,应用棘脑通可提高SH-SY5Y细胞活性,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将脂多糖用于BV2、RAW 264.7细胞后,应用棘脑通可降低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水平、核因子κB转录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棘脑通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神经细胞,诱导神经微丝表达,增强神经营养因子样的作用;该药通过以上作用发挥抗抑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花生壳提取物 脑通 抗抑郁
下载PDF
中国棘蝇属三新种记述(双翅目:蝇科)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炎 马忠余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1-208,共8页
报道了采自中国四川地区的棘蝇属PhaoniaRobineau Desvoidy ,1830三新种 :凹铗棘蝇PhaoniaholcocercaFengetMa ,sp .nov .,高巅棘蝇PhaoniasupernapicaFengetMa,sp .onv.,孟氏棘蝇PhaoniaMengiFeng,sp .nov.。后者系纪念我国已故著名昆... 报道了采自中国四川地区的棘蝇属PhaoniaRobineau Desvoidy ,1830三新种 :凹铗棘蝇PhaoniaholcocercaFengetMa ,sp .nov .,高巅棘蝇PhaoniasupernapicaFengetMa,sp .onv.,孟氏棘蝇PhaoniaMengiFeng,sp .nov.。后者系纪念我国已故著名昆虫学家孟庆华教授对医学昆虫学研究所作的贡献而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科 蝇属 中国 凹铗 高巅 孟氏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火棘鲜果采后生理及功效活性成分的影响
13
作者 陈一龙 商桑 +4 位作者 曾顺德 曾小峰 刁源 尹旭敏 高伦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91-96,103,共7页
以重庆彭水野生火棘鲜果为试材,研究贮藏温度对火棘功效活性成分原花青素、黄酮、总酚和VC含量的影响,分析相关抗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苯丙氨酸解氨酶(s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 以重庆彭水野生火棘鲜果为试材,研究贮藏温度对火棘功效活性成分原花青素、黄酮、总酚和VC含量的影响,分析相关抗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苯丙氨酸解氨酶(s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和次生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腐损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5、-3、-1、1、3、5℃贮藏60 d原花青素保持率分别是初始含量的72.97%、65.43%、48.12%、29.76%、21.33%和19.22%;黄酮保持率分别为77.25%、76.27%、72.01%、60.39%、56.96%和35.19%;总酚保持率分别为83.66%、82.61%、62.80%、55.69%、48.51%和43.11%;VC保持率分别为87.17%、86.43%、75.46%、54.83%、36.06%和24.35%;SOD活性保持率分别为81.56%、79.78%、66.32%、27.86%、15.83%和11.25%;PAL活性保持率分别为57.43%、50.05%、42.00%、19.69%、15.62%和14.12%;MDA累积程度与初始含量相比,分别为2.19、2.59、4.51、6.52、7.52倍和8.54倍;腐损率与5℃贮藏60 d相比,分别低88.10%、87.94%、81.09%、54.25%和12.53%。-5、-3℃贮藏与5、3、1、-1℃贮藏相比均可有效保持原有功效成分、降低腐损率、减少MDA累积程度、保持较高SOD和PAL活性,但-5℃和-3℃贮藏差异不显著,-3℃可作为优选贮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温度 鲜果 采后生理 功效活性 影响
下载PDF
多叶棘豆的叶绿体全基因组
14
作者 牛艳 王晓敏 +1 位作者 张志平 李琴琴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84-288,297,共6页
多叶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隶属豆科蝶形花亚科棘豆属,全草可入药,为中等饲用植物。利用Illumina双末端测序平台,对多叶棘豆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组装和注释获得多叶棘豆的叶绿体全基因组信息。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的叶绿体基... 多叶棘豆(Oxytropis myriophylla)隶属豆科蝶形花亚科棘豆属,全草可入药,为中等饲用植物。利用Illumina双末端测序平台,对多叶棘豆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组装和注释获得多叶棘豆的叶绿体全基因组信息。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的叶绿体基因组总长度为122252 bp,总GC含量为34.2%,缺失一个IR区域;多叶棘豆叶绿体基因组共编码110个基因,包括7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4个rRNA基因,其中15个基因含有一个内含子,ycf3基因含有两个内含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棘豆属为单系类群,棘豆属和Coluteoid分支聚为一支并与黄芪属构成姐妹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多叶 豆属 豆科
下载PDF
高温和液氮处理对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彦 姜吉顺 +2 位作者 何玮 刘畅 罗燕 《草学》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马棘为豆科木兰属多年生小灌木,具有较高的饲用及生态价值,但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低,研发提高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技术措施,将为马棘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支撑。本试验以2022年收获的马棘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60℃)、液氮及... 马棘为豆科木兰属多年生小灌木,具有较高的饲用及生态价值,但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低,研发提高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技术措施,将为马棘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支撑。本试验以2022年收获的马棘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60℃)、液氮及其组合预处理,并开展发芽实验。其中,液氮和高温分别设计了4个种子处理时间,液氮处理的时间分别为0.5、1、2、5min;高温(60℃)处理的时间分别为10、30、60、180min;组合处理包括先高温后液氮处理及先液氮后高温处理两种方式;试验处理有自然萌发条件下的对照(CK)、8个单一处理及32个组合处理,共计41个。种子发芽周期结束后计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平均萌发时间,并利用隶属函数的方法评价不同处理对马棘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马棘种子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为55%,不同时间高温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P>0.05);用液氮处理马棘种子1min后,发芽率可达78.5%,显著高于CK(P<0.05);先高温后液氮组合处理中,高温30min+液氮5min、高温60min+液氮2min两处理发芽率可达80%;先液氮后高温组合处理中,液氮1min+高温60min发芽率最高,可达82.5%,比CK发芽率高27.5%。液氮1min+高温60min处理,能显著提高马棘种子的发芽能力,且该方法处理种子,操作简单,耗时短,生产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处理 液氮处理 种子萌发
下载PDF
基于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16
作者 李忠 尹祖昌 +3 位作者 闫菁辉 王铁铸 孟宪卿 王清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通过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研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8.59岁;骨折节段,L... 目的通过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研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8.59岁;骨折节段,L137例,L223例,L1121例,L1235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行椎弓根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上关节突外缘垂直线与横突平分线交点(Magerl法)定位椎弓根钉。观察组患者给予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钉。对比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矢状面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骨代谢、骨愈合、炎症反应、肿胀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伤椎矢状面Cobb角低于对照组[(9.8±2.9)°vs(13.5±3.0)°。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高于观察组[(14.2±3.4)%vs(8.6±2.2)%。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骨钙素(BG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19.23±6.34)μg/L vs(182.54±5.17)μg/L、(112.72±2.18)μg/L vs(93.67±2.69)μg/L、(7.52±0.36)μg/L vs(4.21±0.14)μg/L。P<0.05]。观察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指标均高于对照组[(107.58±4.25)μg/L vs(92.12±4.19)μg/L、(296.57±8.04)μg/L vs(237.28±7.82)μg/L。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指标均低于对照组[(1.20±0.27)μg/L vs(1.52±0.51)μg/L、(1.06±0.14)μg/L vs(1.35±0.28)μg/L、(0.98±0.27)μg/L vs(1.19±0.42)μg/L。P<0.05]。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两组患者的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除第1天观察组肿胀程度高于对照组外[(3.88±0.54)分vs(3.31±0.43)分。P<0.05],其他不同时间对照组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降低患者的伤椎高度、Cobb角,提高骨代谢,降低炎症反应、肿胀及疼痛程度,促进骨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椎高度 骨代谢 COBB角 突与椎板外缘定位 椎弓根技术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效果分析
17
作者 王根生 李青 +5 位作者 邹胜菊 许冬娣 汪丹 陈早琴 许红玲 高传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92-195,200,共5页
目的分析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6例阴道顶端脱垂患者,研究组58例予以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对... 目的分析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6例阴道顶端脱垂患者,研究组58例予以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对照组58例予以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术前及术后1年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表(PFDI-20)、性功能问卷表(PISQ-12)评分、POP-Q各项指标测量结果、以及并发症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较对照组长,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PFDI-20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ISQ-12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Q各项指标测量结果提示2组手术前后最具代表性的C点及D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手术前后POP-Q各项指标测量结果比较,Ap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手术时间虽然延长,但可更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性生活更加满意,并且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前后壁修补 坐骨筋膜固定缝合术 盆腔器官脱垂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mmu-miR-8114和mmu-miR-3473b在细粒棘球蚴致敏小鼠中的调控作用
18
作者 马岩 韩静 +2 位作者 房志远 苏比·泰来提 于晓东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45-152,162,共9页
目的探索微小核糖核酸(miRNAs)在通过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的小鼠过敏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体内棘球蚴病动物模型,收集脾脏单核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过敏性小鼠和非过敏小鼠之间mRNAs和miRNAs的差异表达。使用Targetscan和m... 目的探索微小核糖核酸(miRNAs)在通过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的小鼠过敏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体内棘球蚴病动物模型,收集脾脏单核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过敏性小鼠和非过敏小鼠之间mRNAs和miRNAs的差异表达。使用Targetscan和miRanda软件预测mRNAs和miRNAs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并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识别核心基因,通过富集分析探讨核心基因的生物学作用。最后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关键结果。结果过敏与非过敏小鼠之间存在1642个差异表达的mRNAs。对18个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分析,鉴定出60个差异表达的靶标基因,其中在PPI网络中连通度最大的前10个基因被认定为核心基因。富集分析显示核心基因主要参与NF-kappa B信号通路。基于miRNAs与mRNAs之间的负调控作用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发现mmu-miR-8114与Atf3以及mmu-miR-3473b与Myd88具有靶向调控关系,并与NF-kappa B信号通路有关。通过qRT-PCR验证了mmu-miR-8114和mmu-miR-3473b在过敏小鼠中下调表达,Atf3、Myd88、Socs3在过敏小鼠中上调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发现NF-kappa B信号通路在过敏小鼠中的活性增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mmu-miR-8114和mmu-miR-3473b通过NF-kappa B信号通路调控导致小鼠过敏反应的重要作用,为理解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的过敏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球蚴 过敏 微小核糖核酸 NF-kappa 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人体棘口吸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天平 袁鸿昌 徐伏牛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1995年第2期119-125,共7页
棘口科吸虫(Echinostomatidae Dletz,1909)是一类主要寄生于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肠遭的小型寄生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人体大多系偶然感染。但近年来屡见有新虫种感染人体的病例或流行的报道。在某一些地区随着工业化。
关键词 口吸虫 口吸虫病 口科 人体自然感染 流行区 吸虫感染 感染率 流行病学 感染途径 口属
下载PDF
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20
作者 张云 蒋翠翠 +2 位作者 杨磊 李亚 赵锦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PO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SSLF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PO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SSLF治疗,对照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或后壁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2组患者术前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各指示点测量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POP-Q各指示点测量值相比,2组患者术后测量值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测量值更低(P<0.05)。术前PFDI-20、PFIQ-7评分2组患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PFDI-20、PFIQ-7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的26.47%(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LF治疗POP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阴道骶韧带悬吊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住院时间 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 盆底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