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薇乔线用于正中开胸术后深部胸骨伤口感染的修复疗效
1
作者 李汉华 熊兵 +4 位作者 何春景 穆旭 陈胜华 黄志锋 刘族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 观察11例正中开胸术后深部胸骨伤口感染(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DSWI)的患者,在彻底清创后使用抗菌薇乔线闭合胸骨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使用抗菌薇乔线闭合胸骨以修复DSWI的患者共11例... 目的 观察11例正中开胸术后深部胸骨伤口感染(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DSWI)的患者,在彻底清创后使用抗菌薇乔线闭合胸骨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使用抗菌薇乔线闭合胸骨以修复DSWI的患者共11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常规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4~76岁(男8例,女3例),根据胸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表现,所有患者均确诊为DSWI。经过彻底清创,联合负压封闭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均采用抗菌薇乔线将胸骨闭合修复,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为1例升主动脉置换术和1例二尖瓣置换患者,两位患者均在术后1年复查CT,显示胸骨切口骨质已融合,达到解剖愈合。11例患者DSWI的发病时间为(20.9+5.4)d,住院时间为(19.4+8.7)d,手术的持续时间为(105.0+10.5)min,术中出血量为(114.5+49.3)mL。术中随访最长达5年,伤口无复发。结论 使用抗菌薇乔线闭合胸骨修复DSWI的方法可行,有着较短的住院时间及可控的术中出血量,是一种简易且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骨伤口感染 清创 抗菌薇乔线 正中开胸术后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改良胸骨旁阻滞在纵隔占位正中开胸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唐玲华 宋文沁 +1 位作者 黎梅 陈鹤翔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改良胸骨旁阻滞在纵隔占位正中开胸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正中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组(对照组)和Ⅱ组(胸骨旁阻滞组)各30例。入室后,I组第三及第五肋软骨左右侧各给予0.9%生理盐水10 ml;Ⅱ组...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改良胸骨旁阻滞在纵隔占位正中开胸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正中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组(对照组)和Ⅱ组(胸骨旁阻滞组)各30例。入室后,I组第三及第五肋软骨左右侧各给予0.9%生理盐水10 ml;Ⅱ组同I组位置各点给予0.375%罗哌卡因10ml。全凭静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术中静脉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静息状态下(T0)、气管插管时(T1)、切皮时(T2)、拔管前(T3)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两组均在术毕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即刻及拔管后2、6、12、24、48 h Ramsay评分和NRS评分,镇痛泵首次PCA时间、术后有效PCA次数、口服镇痛药补救人次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Ⅱ组患者T2、T3心率血压变化小于I组,拔管后即刻、拔管后2 h及拔管后6 h的NRS评分,拔管后即刻Ramsay评分显著小于I组;首次PCA时间长于I组,且术后PCA次数、补救次数均少于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中复合应用改良胸骨旁阻滞有良好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骨旁阻滞 正中 超声引导 期镇痛
下载PDF
正中开胸心内直视术后乳糜胸的诊治(附4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国胜 贾奎 杨侃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8期797-797,共1页
关键词 心内直视 术后 乳糜 正中 诊断
下载PDF
胸腔镜下与常规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吕君其 李有金 +2 位作者 马生茂 牛涛 陈永祥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下与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分为15例开胸组行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15例胸腔镜组行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 目的探讨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下与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分为15例开胸组行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15例胸腔镜组行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记录临床疗效相关数据。结果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SICU气管插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胸腔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开胸组(均P<0.05),且术后4周恢复工作者的比例与开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均无残余分流等异常情况。结论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手术损伤较小,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修补 完全腔镜手 正中
下载PDF
胸腔镜原发性纵隔肿瘤切除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奇 侯爱敏 +2 位作者 王志远 王天宝 李小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5期96-97,共2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和常规开胸原发性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7-01间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依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每组42例。A组行胸腔镜手术,B组患者行胸骨正中切口开胸术。比较2组的手术指... 目的比较胸腔镜和常规开胸原发性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7-01间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依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每组42例。A组行胸腔镜手术,B组患者行胸骨正中切口开胸术。比较2组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气管插管拔除时间、术后止痛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快,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纵隔肿瘤 腔镜 正中切口
下载PDF
胸腔镜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辉 倪春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3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胸腔镜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胸骨正中切口开胸术进行切除肿瘤治疗。两组患者护理方... 目的:探讨分析胸腔镜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胸骨正中切口开胸术进行切除肿瘤治疗。两组患者护理方法、术后用药等条件相同,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止痛天数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其中治疗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术后止痛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原发性纵隔肿瘤 正中切口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手术切口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伟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7期14-14,共1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手术切口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例采用传统正中切口开胸术治疗,为对照组,另外10例采用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与传统手术切口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例采用传统正中切口开胸术治疗,为对照组,另外10例采用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肌辅助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肌辅助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且手术效果好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二尖瓣置换 正中切口
原文传递
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4
8
作者 钟丽珊 黄焕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8-463,共6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胸腔镜微创技术被逐渐应用于二尖瓣成形术。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及心脏外科医生的青睐。但目前国内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的占比仍然较低。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胸腔镜微创技术被逐渐应用于二尖瓣成形术。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及心脏外科医生的青睐。但目前国内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的占比仍然较低。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在适应人群、围手术期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等方面仍存在争议;另外技术难度高、外科医生培养周期长也限制了该技术的普及。本文通过总结现有文献资料,分析与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成形术相比,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微创手 正中 二尖瓣成形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