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凯 李娴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美丽乡村建设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衔接点,乡村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本文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实证靶向,深入剖析乡村旅游的核心作用与溢出效用,基于复杂性理论,综合运用熵权法、NCA和fsQCA等方... 美丽乡村建设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衔接点,乡村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本文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实证靶向,深入剖析乡村旅游的核心作用与溢出效用,基于复杂性理论,综合运用熵权法、NCA和fsQCA等方法,探究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组态路径。结果表明:一是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单一变量不构成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性因素,这给予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各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是否存在不可或缺的发展条件”问题的否定回答;二是通过NCA瓶颈水平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强调向更高水平的乡村旅游发展阶段迈进则需要前因变量相对齐全且配合得当;三是探究出“田园综合体型”“生态氛围突出型”“‘产业+环境’双轮驱动型”三条乡村旅游发展的组态路径,为“何为决定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条件”提供了科学回答。据此提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以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旅游 组态路径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空间错位分析——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
2
作者 唐健雄 吕悦 马梦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共14页
运用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模型和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湖南武陵山片区2011—2021年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空间错位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质量增速快于规模,但规模整体... 运用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模型和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湖南武陵山片区2011—2021年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空间错位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质量增速快于规模,但规模整体高于质量;空间上,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均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异格局,武陵源、永定和凤凰作为质量-规模“双高区”成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领头羊”。2)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存在空间错位现象,空间错位程度以2015年为节点呈先降后升态势;空间错位方向由以规模优先的正向错位区为主转变为以质量优先的负向错位区为主;空间错位等级由高到低呈现“金字塔”结构,低错位区数量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3)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旅客周转量和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空间错位产生负向影响,旅游人口密度对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空间错位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时空演变 空间错位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脱钩关系研究
3
作者 殷章馨 唐月亮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5-54,共10页
基于2010—2021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面板数据,综合运用泰尔系数、Tapio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分别表现出波动增长和... 基于2010—2021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面板数据,综合运用泰尔系数、Tapio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分别表现出波动增长和持续缩小的演化态势;受新冠疫情影响,旅游发展水平大于片区均值的县域单元数量有所减少。2019年前,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脱钩类型为强脱钩;新冠疫情时期,弱负脱钩类型的县域单元数量急剧上升。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存在旅游发展水平向城乡收入差距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据此,建议加强县域间的横向联系,建立健全旅游利益联结机制,发挥旅游强县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促进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脱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武陵山片区 旅游发展水平 城乡收入差距 脱钩关系
下载PDF
非遗价值的提升与乡村空间的优化——《乡村空间与非遗意象:武陵山片区非遗新媒体传播实证研究》读后
4
作者 罗康隆 《新闻前哨》 2024年第12期58-59,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应对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创造并可以传承的文化事实体系。《乡村空间与非遗意象:武陵山片区非遗新媒体传播实证研究》主张以新媒体作为传播手段,力图使得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被社会广为了解并接纳,实现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应对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创造并可以传承的文化事实体系。《乡村空间与非遗意象:武陵山片区非遗新媒体传播实证研究》主张以新媒体作为传播手段,力图使得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被社会广为了解并接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产品化与市场化,深度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提升,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脱贫致富的资源,使乡村空间得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价值 乡村空间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互动关系及协调效应研究--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蔡超岳 唐健雄 陈文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3-469,共17页
厘清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可为旅游人地系统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量化依据.在构建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框架的基础上,该文以旅游资源富集但生态脆弱的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结合多源数据并采用PVAR模型、耦合协... 厘清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可为旅游人地系统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量化依据.在构建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框架的基础上,该文以旅游资源富集但生态脆弱的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结合多源数据并采用PVAR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趋势面等方法探析片区内37个县级区域两系统间的互动关系及协调效应.结果表明:(1)2011—2021年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整体水平均取得提升;但县域间旅游城镇化的差距逐渐扩张,且多数县级区域难以突破“低水平均衡”陷阱;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渐趋分化,片区内中西部县级区域显著增加而东、南及西北部边缘区则呈下降趋势.(2)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双向互动关系;短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旅游城镇化的正向效应十分显著,旅游城镇化的反作用相对较弱,但长期来看双方更依赖自身的惯性发展.(3)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协调发展态势,且县域间的差距逐步收敛;在空间上,耦合协调度在东西方向上呈“中部隆起”特征,在南北方向上保持“北高南低”格局;协调发展区呈现以武陵源和永定为核心、自北向南连片扩张的态势,但旅游城镇化相对滞后的问题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PVAR模型 耦合协调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相对贫困乡村空间分异格局与返贫脆弱性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6
作者 张梦淼 何韶瑶 +3 位作者 屈野 张晓琳 李光宇 柴周茂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科学评价相对贫困乡村空间分异与返贫脆弱性有助于精准施策。本文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样本,运用GIS、地理探测器模型和值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影响该片区相对贫困乡村在县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异格局和...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科学评价相对贫困乡村空间分异与返贫脆弱性有助于精准施策。本文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样本,运用GIS、地理探测器模型和值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影响该片区相对贫困乡村在县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异格局和返贫脆弱性,结果表明:1)相对贫困乡村在空间上整体呈集聚分布,分布格局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两极分化特征明显;2)平均高程和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是影响该片区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平均高程、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老龄化率和第一产业占比的交互作用对相对贫困乡村的空间分布造成显著影响;3)受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约,绝大多数县域返贫脆弱性较高,其多维返贫脆弱性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分散、两端聚集的整体格局。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充分利用该片区自然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并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相对贫困乡村 空间分异 返贫脆弱性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危机干扰下旅游共生网络韧性变化及机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7
作者 莫振淳 许春晓 +2 位作者 傅丽华 唐敏 鲁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842-5853,共12页
旅游共生网络韧性是提升旅游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结合共生理论与韧性理论,建立“干扰-响应-状态”旅游共生网络韧性研究框架,引入共生力度指标优化生长性、层级性、匹配性、连通性和传输性等网络韧性指标的测度方法,基于此分析了危机... 旅游共生网络韧性是提升旅游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结合共生理论与韧性理论,建立“干扰-响应-状态”旅游共生网络韧性研究框架,引入共生力度指标优化生长性、层级性、匹配性、连通性和传输性等网络韧性指标的测度方法,基于此分析了危机干扰下武陵山片区旅游共生网络韧性变化及机制。结果表明:(1)旅游共生网络韧性表现出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节点的共生力度呈差异性增强变化,生长性呈波动增强变化,层级性和匹配性呈摆动变化,连通性和传输性呈非线性非同步增强变化;(2)旅游共生网络对干扰具有不同响应特征,表现为不同时期节点共生力度和节点失效对连通性和传输性的差异影响,以及网络抗干扰能力不同程度的恢复变化;(3)危机干扰下旅游共生网络韧性表现出波动变化特征,结构与要素间呈复杂交互作用机制。要素的协调作用和有序发展,是提升旅游共生网络韧性的重要途径。研究对促进区域旅游业韧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旅游共生网络 网络韧性 危机干扰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空间位置关系及异质性因素分析——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8
作者 沈娅 唐健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1,共14页
基于武陵山片区65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和735处传统村落位置信息,以核密度分析、重心模型探讨二者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结构特征,揭示二者的空间位置关系;借助ArcGIS 10.5、区位熵和地理探测器剖析影响非遗及传统村落分布的异质... 基于武陵山片区65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和735处传统村落位置信息,以核密度分析、重心模型探讨二者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结构特征,揭示二者的空间位置关系;借助ArcGIS 10.5、区位熵和地理探测器剖析影响非遗及传统村落分布的异质性因素。研究发现:1)武陵山片区非遗和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均衡性特征,非遗“大集聚小分散”的空间分布模式显著,传统村落“环核群-带状区”的空间分布规律突出,从空间距离上看,二者错位关系明显;2)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二者的空间分布偏好不同,影响非遗和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各异,二者对不同因素的响应既有要素综合性也有尺度差异性和空间异质性;3)武陵山片区非遗空间分布受人文环境因素影响更为显著,不同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差异性突出,对异质性因素的响应差异是导致非遗和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形成错位关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 地理环境 错位关系 异质性因素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国土开发强度与城乡融合时空适配及交互影响
9
作者 谭佳欣 王凯 刘美伦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07-2014,共8页
运用数列匹配度和Kernel核密度分析武陵山片区国土开发强度与城乡融合的适配度时空演化特征,建立空间联立方程模型探究二者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武陵山片区国土开发强度和城乡融合的适配类型由中级适配向初级... 运用数列匹配度和Kernel核密度分析武陵山片区国土开发强度与城乡融合的适配度时空演化特征,建立空间联立方程模型探究二者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武陵山片区国土开发强度和城乡融合的适配类型由中级适配向初级适配转变,各县(市、区)绝对差异存在收敛特征,适配度空间结构稳定性有待提升。(2)国土开发强度与城乡融合之间存在正向交互影响,城乡融合对国土开发强度的作用大于国土开发强度对城乡融合的作用,且县(市、区)之间国土开发与城乡融合模式存在“模仿效应”。(3)国土开发强度与城乡融合的交互影响存在空间负溢出效应。邻近地区国土开发强度对本地城乡融合具有抑制作用,同样邻近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高也会降低本地国土开发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开发强度 城乡融合 时空适配 交互影响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模式对比分析
10
作者 沈娅 唐健雄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0,共10页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旅游城镇化成为不少经济欠发达但旅游资源优质多样地区的首要选择。本文以武陵山片区为例,以驱力理论为基础,对旅游城镇化发展的演变路径和模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典型模式包括资...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旅游城镇化成为不少经济欠发达但旅游资源优质多样地区的首要选择。本文以武陵山片区为例,以驱力理论为基础,对旅游城镇化发展的演变路径和模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典型模式包括资源驱力模式、资本—市场双驱力模式和综合驱力模式3种。(2)通过对比发现,资源驱力模式主要是在当地政府及企业利用优质旅游资源对外进行营销宣传吸引外部资本及客源市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而双驱力模式和综合驱力模式是凭借自身资源、市场或资本几方综合作用,在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参与下自行发展的。(3)综合驱力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优于资源驱力模式和双驱力模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模式,随着资源、市场和资本的不断发展,各模式最终演变为高水平的综合驱力模式。在此基础之上,从内外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驱力理论 模式对比 高质量发展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乡土—生态”系统视域下县域城镇化的时空演变及影响机制——以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为例
11
作者 李奥莎 唐健雄 蔡超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0,共9页
“乡土—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基于“乡土—生态”系统视域考察县域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空间尺度置于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37个县域,构建“乡土—生态”系统下县域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运用泰尔... “乡土—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基于“乡土—生态”系统视域考察县域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空间尺度置于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37个县域,构建“乡土—生态”系统下县域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运用泰尔指数、核密度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索2009—2019年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县域城镇化的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要素综合作用于县域城镇化发展,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皆存在差异。(2)分版块来看,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呈“湘西州板块高于怀化板块,娄邵板块高于张家界板块”的非均衡特征,其中湘西州板块差异最明显。(3)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核密度曲线重心与区间呈右移趋势,移动幅度逐渐增大,整体发展水平增长后劲较足。(4)县域城镇化发展受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乡土文化、生态资源等内外源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生态”系统 县域城镇化 时空演变 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研究
12
作者 向苏娜 张勇 +1 位作者 龙燕玲 余光辉 《可持续发展》 2024年第10期2381-2392,共12页
以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武陵山片区各县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整体上,武陵山片区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 以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武陵山片区各县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整体上,武陵山片区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初级阶段,69%的县(市、区)位于勉强协调及以下,89%的县(市、区)位于初级协调及以下;该片区耦合协调程度空间差异明显,整体呈现“北部高,中部和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地区差异上,其耦合协调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重庆片区、湖北片区、湖南片区、贵州片区;全局Moran’s I指数为0.154,局部聚集特征较为凸显,以西北部、东南部的高–高聚集型和中部的低–低聚集型分布。Taking 71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in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onsolidating the results of poverty eradic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each county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and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del.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Wuling Mountain Region was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effective coupling between consolidation of poverty eradication achievement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69% of the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being barely coordinated or below, and about 89% of the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being at the primary coordination or below.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in the region were obvious, showing an overall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high in the north, low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In term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s from high to low in Chongqing, Hubei, Hunan and Guizhou;the global Moran’s I index is 0.154, and the local aggreg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prominent, with high-high aggregation in the northwest and southeast and low-low aggregatio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region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传承传统曲艺,助力乡村振兴——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传统曲艺为例
13
作者 唐剑萍 刘希韵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5期15-17,共3页
湖南武陵山片区拥有丝弦、侗族琵琶歌、三棒鼓、围鼓、渔鼓、九子鞭、莲花落、溜子说唱等传统曲艺资源,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营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传统曲艺可通过走进乡村日常生活助力乡村精神文化建设,通过走进乡村景区助... 湖南武陵山片区拥有丝弦、侗族琵琶歌、三棒鼓、围鼓、渔鼓、九子鞭、莲花落、溜子说唱等传统曲艺资源,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营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传统曲艺可通过走进乡村日常生活助力乡村精神文化建设,通过走进乡村景区助力乡村文旅经济发展,通过走进乡村校园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进而促进传统曲艺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武陵山片区 传统曲艺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精准扶贫期湖南武陵山片区陆路交通网络时空变化分析
14
作者 彭文建 张弦 +1 位作者 熊旭平 张贞珍 《国土资源导刊》 2024年第2期135-143,共9页
湖南武陵山片区是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发源地,区内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为准确分析评价精准扶贫期间片区道路网的时空变化特征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支撑当前片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和交通网络空间规划,以2015—2020年地理国情普查... 湖南武陵山片区是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发源地,区内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为准确分析评价精准扶贫期间片区道路网的时空变化特征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支撑当前片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和交通网络空间规划,以2015—2020年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成果为基础,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采用线密度模型、核密度模型、欧氏最短距离模型等方法,从陆路交通网整体格局、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高速公路便捷度、等级公路技术结构、农村公路通达性等多个角度分析精准扶贫期间湖南武陵山片区陆路交通网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湖南武陵山片区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观,公路技术等级结构持续升级,农村道路覆盖度进一步提升,路网结构更加合理,但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在纵向上联通还不够,网络结构性不强,各县城之间的通达性还有待提升,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高等级公路网密度等方面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远低于全省东部地区水平。研究分析方法能够为当前国内外正探索推进的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交通扶贫 路网密度 路网特征 地理国情监测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化研究
15
作者 张明珠 商兆奎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0期147-154,共8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科学测度不同地区乡村振兴水平成为检验乡村振兴实施成效、探索乡村进阶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地域,围绕5个方面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莫兰指数分析其2012—2021年乡村振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科学测度不同地区乡村振兴水平成为检验乡村振兴实施成效、探索乡村进阶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地域,围绕5个方面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莫兰指数分析其2012—2021年乡村振兴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2—2021年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水平呈逐年递增态势,但整体水平偏低;各维度指数与乡村振兴综合指数走势大致相同,产业兴旺指数和生活富裕指数是乡村振兴综合指数的主要拉动力。研究区域内乡村振兴水平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整体呈“凹线型”发展。各县乡村振兴水平具有显著空间集聚性,但随时间推移集聚现象逐渐减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状况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乡村振兴 水平测度 时空演化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植被指数的生态恢复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16
作者 杨蔓红 尹宁玲 +2 位作者 左金友 杨益民 吴吉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93-101,共9页
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生态恢复力替代指标,从敏感性和适应性2个维度构建了生态恢复力测度模型,对2000—2020年武陵山片区生态恢复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了武陵山片区生态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生态恢复力替代指标,从敏感性和适应性2个维度构建了生态恢复力测度模型,对2000—2020年武陵山片区生态恢复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了武陵山片区生态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武陵山片区生态恢复力指数平均为0.45,整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低、较低、中等、较高和高生态恢复力地区分别占武陵山总片区面积的0.29%、18.19%、35.82%、29.01%和16.69%;(3)生态恢复力与年平均气温、坡度、建设用地面积占比、碳排放量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高程、人口密度、GDP呈正相关;其中年平均气温、人口密度和碳排放量是武陵山片区生态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力 归一化植被指数 影响因素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生态宜居水平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分析
17
作者 邓明蓉 贺碧湖 +1 位作者 张和利 朱深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36-47,212,共13页
选取武陵山片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建设水平、生态发展水平、社会服务与保障、居民生活和文化环境4个方面选取了22项指标构建武陵山片区生态宜居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和TOPSIS模型,结合ArcGIS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2013—2021年... 选取武陵山片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建设水平、生态发展水平、社会服务与保障、居民生活和文化环境4个方面选取了22项指标构建武陵山片区生态宜居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和TOPSIS模型,结合ArcGIS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2013—2021年武陵山片区生态宜居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规律,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剖析其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3—2021年,武陵山片区生态宜居水平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动态变化趋势,其中,恩施州、黔江区和铜仁市的生态宜居水平呈上升趋势,怀化市、湘西州的生态宜居水平随时间呈“V”形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张家界市生态宜居水平持续下降;区域生态宜居水平在东部和中南部呈下降趋势,高生态宜居水平集中区由2013年的东部转移至2021年的西北部。从障碍因子分析上来看,武陵山片区生态宜居水平的一级指标障碍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建设水平、居民生活和文化环境、社会服务与保障、生态发展水平;5个主要障碍因子分别为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每万人学校数、每万人公路里程、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宜居 熵权TOPSIS模型 ARCGIS 障碍因子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湖南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18
作者 毛秀元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9-10,共2页
张家界是典型的旅游城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需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依托武陵山片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该文阐述了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产业现状,明确了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规划全域乡... 张家界是典型的旅游城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需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依托武陵山片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该文阐述了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产业现状,明确了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规划全域乡村游、构建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等发展路径,以期更好地带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幸福感,打造美丽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经济 发展路径 产业升级 城乡融合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
19
作者 马桂华 林少球 王凤 《村委主任》 2024年第7期176-178,共3页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乡村振兴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武陵山片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地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凝聚人心、涵养民风、优化治理、美化环境的功能。通过增进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乡村振兴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武陵山片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地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凝聚人心、涵养民风、优化治理、美化环境的功能。通过增进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等路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乡村振兴 文化队伍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融入 优化治理 传统文化认同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公共图书馆促进数字包容实践——以恩施州图书馆为例
20
作者 李淑娜 邓茜 郭盈君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8期100-103,共4页
公共图书馆在助力信息扶贫促进数字包容方面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就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基础建设等方面的落后,使得在信息使用方面的差距逐渐增大,相关理论研究匮乏。文章通过文献... 公共图书馆在助力信息扶贫促进数字包容方面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就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基础建设等方面的落后,使得在信息使用方面的差距逐渐增大,相关理论研究匮乏。文章通过文献检索和网络调研的方法在硬件设施、数字资源建设、创新服务方面对恩施州图书馆开展调查研究。恩施州图书馆已经在3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仍存在门户网站未开展包容性设计、数字资源分类及维护情况欠佳、品牌受众单一、数字素养培训少的情况。基于此,文章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供给所需数字资源、拓展创新性活动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公共图书馆 数字包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