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殷都学刊》简介
1
作者 郭昱 《汉字汉语研究》 2024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殷都学刊》是由安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文史类专业期刊,创刊于1980年,原名《安阳师专学报》,1984年改作现名,并获准在国内公开发行,1986年获准向国外发行。田璞、赵炳耀、查洪德先后担任主编,现任主编为郭旭东。
关键词 师专学报 国外发行 赵炳耀 安阳师范学院 文史类专业 期刊 公开发行 殷都学刊》
下载PDF
殷都安阳兴衰的地理因素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书灿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73,60,共5页
殷都安阳的兴起和发展与安阳一带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农业、交通、人口、历史文化基础等地理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商晚期以后,安阳的衰落与安阳一带的自然环境趋于恶化,政治中心转移,经济衰退及军事防守方面的缺陷和漕运不便等地... 殷都安阳的兴起和发展与安阳一带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农业、交通、人口、历史文化基础等地理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商晚期以后,安阳的衰落与安阳一带的自然环境趋于恶化,政治中心转移,经济衰退及军事防守方面的缺陷和漕运不便等地理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 殷都 自然环境 人文基础
下载PDF
2002年《殷都学刊》载文分析
3
作者 张红燕 刘陆军 《殷都学刊》 2003年第3期111-112,共2页
本文着重从 2 0 0 2年《殷都学刊》的载文量、文章合著情况、论文著者分布情况、论文出版时滞、栏目设置情况以及论文引用文献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 。
关键词 殷都学刊》 载文 统计 篇密度
下载PDF
殷墟不是殷都的废墟
4
作者 李勤合 《中州今古》 2002年第5期7-8,共2页
关键词 殷都 殷虚 河南安阳 夏虚 北蒙 商王朝 殷人 新华词典 盘庚 虞仲
下载PDF
地理文化环境与殷都安阳的兴起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玮 《中州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97-100,共4页
殷都安阳的兴起与先秦时期安阳一带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依山傍水的地理形胜、肥沃的土壤、丰沛的水源、良好的气候等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奠定了商代后期安阳兴起的地理基础。除此之外,安阳的兴起还与其具有适中的地理位置、便... 殷都安阳的兴起与先秦时期安阳一带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依山傍水的地理形胜、肥沃的土壤、丰沛的水源、良好的气候等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奠定了商代后期安阳兴起的地理基础。除此之外,安阳的兴起还与其具有适中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一定的人口规模等地理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商人的恋旧的文化情结是盘庚迁殷的重要因素,为殷商王朝建都于殷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 殷都 自然环境 位置 社会基础
下载PDF
殷都屡迁原因试探 被引量:9
6
作者 黎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42-55,共14页
殷商历史上一个显著现象,是其都邑之频繁迁徙,殷人自称“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尚书·盘庚下》,以下《盘庚》篇均简注《上》《中》《下》),“不常厥邑”(《上》)。汉代张衡曾概括道:“殷人屡迁,前八而后五。”(《西京... 殷商历史上一个显著现象,是其都邑之频繁迁徙,殷人自称“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尚书·盘庚下》,以下《盘庚》篇均简注《上》《中》《下》),“不常厥邑”(《上》)。汉代张衡曾概括道:“殷人屡迁,前八而后五。”(《西京赋》)“前八”指成汤建国前之八迁,“后五”为成汤建国后之五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庚迁殷 殷都 殷人 贵族 卜辞 水灾 殷代 新邑 译论 继统
下载PDF
《殷都学报》办刊方略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9
7
作者 查洪德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殷都学报》 期刊 出版工作 甲骨学 殷商史
下载PDF
从方国联盟的发展看殷都屡迁原因 被引量:9
8
作者 晁福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65-73,共9页
问题的提出所谓殷都屡迁,主要指早商时期的殷都迁徙。早商时期指的是汤至盘庚这一历史时期。在汤以前的先商时期,殷都虽屡次迁徙,但基本上属于部落的流移,还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都邑迁徙。而盘庚以后的晚商时期则一直都于殷不再迁徙... 问题的提出所谓殷都屡迁,主要指早商时期的殷都迁徙。早商时期指的是汤至盘庚这一历史时期。在汤以前的先商时期,殷都虽屡次迁徙,但基本上属于部落的流移,还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都邑迁徙。而盘庚以后的晚商时期则一直都于殷不再迁徙。史载早商时期的都邑迁徙情况是:成汤都毫;仲丁都嚣;河亶甲都相;祖乙都邢;南庚都奄;盘庚都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国联盟 早商 殷都 盘庚 晚商时期 伊尹 卜辞 兄终弟及 原始民主 先商时期
下载PDF
殷墟非殷都考 被引量:15
9
作者 秦文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5-39,共5页
认为安阳殷墟是商代盘庚至纣之灭,经历二百七十三年的王都所在地,这是一种流行的看法,甚至有人说“这种认识己成定论,无人非议。”然而笔者通过查阅古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尤其是把郑州商城和最近发现的偃师商城与安阳殷墟的发掘资料作... 认为安阳殷墟是商代盘庚至纣之灭,经历二百七十三年的王都所在地,这是一种流行的看法,甚至有人说“这种认识己成定论,无人非议。”然而笔者通过查阅古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尤其是把郑州商城和最近发现的偃师商城与安阳殷墟的发掘资料作了认真比较,初步认为:盘庚未迁殷墟,殷墟不是殷都。“疑义相与析”,现不揣冒昧和浅陋,草成拙文,与大家共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庚 偃师商城 十三年 殷都 甲骨文 武丁 古文献 竹书纪年 都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下载PDF
殷墟为殷都辩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宝成 《殷都学刊》 1990年第4期7-12,共6页
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罗振玉通过精心研究,确认其为“殷室王朝之遗物”,并首次指出甲骨文出土地——安阳小屯即殷墟。王国维通过对甲骨卜辞中商代先公先王之考证,确认《史记·殷本纪》所记商王世系之可信,断定《古本竹书纪年》... 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罗振玉通过精心研究,确认其为“殷室王朝之遗物”,并首次指出甲骨文出土地——安阳小屯即殷墟。王国维通过对甲骨卜辞中商代先公先王之考证,确认《史记·殷本纪》所记商王世系之可信,断定《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之说之可靠,并指出盘庚所迁之殷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庚 殷墟文化 殷都 墓葬 都城 王陵 甲骨文 武丁时期 小屯 宫殿建筑
下载PDF
小屯并非殷都辨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方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1-46,共6页
殷虚是商代盘庚至纣王期间的都城,位于今之河南省安阳市西北五里的小屯村,这几乎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笔者认为,尚有许多疑点,有必要重作辨析。一、“洹水南”并不能确指为小屯盘庚所迁之殷究竟在何地,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并不明确。《史... 殷虚是商代盘庚至纣王期间的都城,位于今之河南省安阳市西北五里的小屯村,这几乎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笔者认为,尚有许多疑点,有必要重作辨析。一、“洹水南”并不能确指为小屯盘庚所迁之殷究竟在何地,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并不明确。《史记·项羽本纪》载: 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汗水上,大破之。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史记·宋微子世家》又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屯 甲骨文 盘庚 殷都 郑州商城 甲骨卜辞 周原甲骨 竹书纪年 十三年 都城
下载PDF
殷都城墙问题之我见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彦民 《殷都学刊》 1998年第1期38-44,共7页
从古代文献和商代后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殷都应有城墙。从甲骨文材料看,甲骨文中如“邑”“南门”等记载也表明殷都筑有城墙。而目前考古上没有找到殷墟都城城墙,除自然损坏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周王朝替代了殷王朝。
关键词 殷都 城墙 线索 小屯 焚毁
下载PDF
从殷墟发现的墓葬看殷都的人口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晴 《殷都学刊》 1991年第1期20-22,共3页
到目前为止,殷墟共发现甲骨文15万多片,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自1928年正式发掘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掘工作,殷墟发掘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个仅发现了宫殿遗址、王陵、墓葬、手工业作坊遗址等等,而且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但是... 到目前为止,殷墟共发现甲骨文15万多片,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自1928年正式发掘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掘工作,殷墟发掘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个仅发现了宫殿遗址、王陵、墓葬、手工业作坊遗址等等,而且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但是甲骨文中没有记载人口的数字,因此对人口问题的研究是很困难的。本文试想通过墓葬的分析,看一看殷都的人口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 殷都 人口问题 王陵 墓地 墓道 殷代 宫殿遗址 车马坑 殷墟文化
下载PDF
关于殷墟和殷都──兼与杨升南先生商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心健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10,共5页
关于殷墟和殷都──兼与杨升南先生商讨刘心健拜读《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发表杨升南先生的《殷墟与洹水》一文后,颇有所感。兹不揣冒昧,提出笔者的粗浅理解,与杨升南先生商讨。一杨先生在《问题的提出》一节的结语中,认为:... 关于殷墟和殷都──兼与杨升南先生商讨刘心健拜读《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发表杨升南先生的《殷墟与洹水》一文后,颇有所感。兹不揣冒昧,提出笔者的粗浅理解,与杨升南先生商讨。一杨先生在《问题的提出》一节的结语中,认为:"'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仍是罗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先生 甲骨文 殷都 考古发掘 郑州商城 宫殿建筑 宗庙 小屯殷墟 宫殿基址 洹水
下载PDF
殷都屡迁原因、过程及殷后期诸王之改革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冠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80-88,共9页
殷人“不常厥邑”,屡次迁都,“前八后五”,直到盘庚迁殷才算最后定都不再徙移,这是殷商史上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
关键词 盘庚迁殷 殷商史 历史现象 殷人 诸王 殷本纪 继承制度 《今本竹书纪年》 殷都 卜辞
下载PDF
商殷文化与江西吴城类型文化——为《殷都学刊》创刊十周年而作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家和 杨巨源 刘诗中 《殷都学刊》 1991年第1期7-12,112-113,共8页
江西赣江—鄱阳湖地区,历来是“控蛮夷而引瓯越”之要冲,处在南北和大江中下游之交汇点上,被古人喻为“吴头楚尾”。因而,这块地方在古代成为各种文化交汇和结合的大熔炉、转运站,青铜时代初期,强大的中原商殷文化,南来到赣江鄱阳湖一带... 江西赣江—鄱阳湖地区,历来是“控蛮夷而引瓯越”之要冲,处在南北和大江中下游之交汇点上,被古人喻为“吴头楚尾”。因而,这块地方在古代成为各种文化交汇和结合的大熔炉、转运站,青铜时代初期,强大的中原商殷文化,南来到赣江鄱阳湖一带,曾几何时—大约经过几百年光景,就被当地土著文化所吞食,不复存在,而成了吴越文化圈子里的成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殷 遗址 商文化 石灰山 殷都学刊 江西 牛头城 文化遗物 红陶 二期文化
下载PDF
《殷都学刊》征稿简则 被引量:1
17
《殷都学刊》 2007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征稿简则 题名 页码 殷都学刊 出版社 文化机构 公历纪年
下载PDF
《殷都学刊》1993年文章总目 被引量:1
18
《殷都学刊》 1993年第4X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殷都学刊 总目 《周易》 殷商文明 殷商文化 郑州商城 《易经》 司马迁 哲理诗 观念倒错
下载PDF
《殷都学刊》一九九一年文章总目 被引量:1
19
《殷都学刊》 1991年第4期143-144,47-52+69-88,共6页
关键词 殷都学刊 总目 《周易》 现代自然科学 国际学术讨论 薛仁贵 文章学 玉海 高校后勤 师专声乐教学
下载PDF
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视察安阳河治理殷都桥段工程
20
作者 郭学林 马艳丽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4年第2期25-25,共1页
2004年3月26日,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安阳市政府、市水利局领导陪同下到殷都桥视察安阳河河道治理工程。 安阳河治理工程,1991年至1996年共投入资金5 980万元,对安阳河市区西段5.6 km和内黄县段8km河道进行了治理。修建了殷都橡胶坝和... 2004年3月26日,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安阳市政府、市水利局领导陪同下到殷都桥视察安阳河河道治理工程。 安阳河治理工程,1991年至1996年共投入资金5 980万元,对安阳河市区西段5.6 km和内黄县段8km河道进行了治理。修建了殷都橡胶坝和东风橡胶坝,形成近70 hm2水面,年增加侧渗水量800万m3,有效地防止了地下漏斗的扩大。2000年开工建设的安阳河市区东段综合治理工程从东风坝到于曹沟,全长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部 鄂竟平 安阳河治理 殷都桥段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