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1
作者 岳从欣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2-45,51,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并取得宝贵经验有密切关系。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并取得宝贵经验有密切关系。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设想及若干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系
下载PDF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基础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6,共4页
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长期性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提出开展"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涉及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设想;提出... 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长期性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提出开展"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涉及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设想;提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础等等,这些思想原则,成为我们党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基础,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社会建设理论 基础
下载PDF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形成
3
作者 邰桂花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S1期361-362,365,共3页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因此,研究毛泽东建设理论有利于把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笔者着重探讨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因此,研究毛泽东建设理论有利于把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笔者着重探讨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形成过程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意在探究毛泽东建设理论形成的基本思路、发展思维,并恢复毛泽东建设理论的本来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建设理论的历史前提 建设理论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浅议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4
作者 陈亮 国玉杰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66-167,共2页
我国完成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立。面对当时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合理把握,注重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理论。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
下载PDF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奠基性贡献
5
作者 金德楠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伟大奠基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面对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解体与近现代各类道德哲学的传播,毛泽东自觉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近现代中国的道德问题相结合,并在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 毛泽东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伟大奠基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面对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解体与近现代各类道德哲学的传播,毛泽东自觉将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与近现代中国的道德问题相结合,并在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形成了完整的道德思想体系,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作出了奠基性贡献。这种贡献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率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分析中国革命中的道德议题;二是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国家和社会的道德建设的价值主题;三是科学阐释了一系列指导党、国家和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范式。这三个方面不但呈现出毛泽东道德思想的总体框架,而且标志着毛泽东实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奠基,从根本上促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为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既承继中华优秀道德文明又吸收西方道德价值精粹的主动性道德建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马克思主义 为人民服务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成武 吴玥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着眼于中国文化建设具体实际,适应文化发展新要求,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阐述,提出和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着眼于中国文化建设具体实际,适应文化发展新要求,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阐述,提出和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基本方针和战略举措等,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了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理论创新
下载PDF
关于翻转课堂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若干思考
7
作者 夏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6期136-139,共4页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利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术业”专注力。同时,在实践中,翻转课堂会出现限制知识和理论的系统...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利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术业”专注力。同时,在实践中,翻转课堂会出现限制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性认知、显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弱化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现象。为此,通过以问题为牵引来推导知识和理论的教学设计、以完善成绩评定体系来推动学生参与、以坚实的理论和知识功底以及教学管理能力来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探论——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8
作者 郭玉莲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7-81,共5页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政治任务。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吃透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切入点;二是在教学环节上要灵活...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政治任务。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吃透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切入点;二是在教学环节上要灵活选取教学形式,科学运用教学中介,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通过强化教学效果,实现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铸魂、启智润心、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思政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下载PDF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维思考--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甘永宗 甘慧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9期20-25,共6页
文章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首先阐述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价值之维,然后说明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关联之维,最后论述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技术之维。
关键词 劳动教育 思政课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高校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丽雅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5-126,共12页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表现为他为了创造现代化建设必需的条件所作出的各种努力:在实践的探索过程中进行理论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表现为他为了创造现代化建设必需的条件所作出的各种努力:在实践的探索过程中进行理论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无论是理论上的准备,还是实践中的探索,无论是内部条件的创造或是外部条件的争取,都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由于指导思想发生“左”的偏差,中国现代化建设在50年代后期走上了曲折的道路。为什么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会发生“左”的失误,本文从其理论与实践的多个角度对此作出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理论 实践 努力
下载PDF
习近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1
作者 颜吾佴 马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0-23,28,共5页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立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坐标,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科学战略安排,明确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方法,确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一等的业务和中心环节,为社会主义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立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坐标,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科学战略安排,明确了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方法,确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一等的业务和中心环节,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从“四个自信”“明体达用”“首要政治任务”三个主要方面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毛泽东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文 濮小金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48,共2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为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着教学内容专题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形式多样化、考核方式综合化、课程管理制度化,在其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为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着教学内容专题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形式多样化、考核方式综合化、课程管理制度化,在其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建设 探索
下载PDF
PBL理念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体系的可行性研究
13
作者 李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1期0167-0170,共4页
本文探讨了将PBL(基于问题的学习)理念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体系的可行性。通过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讨论,不仅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 本文探讨了将PBL(基于问题的学习)理念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体系的可行性。通过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讨论,不仅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PBL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理论实践的结合,为思政课教学创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理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可行性
下载PDF
科学的理论探索:列宁、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奎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12期78-84,共7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总结列宁、毛泽东在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总结列宁、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摸索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将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毛泽东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探索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
15
作者 孙进宝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0-44,共5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课程,也是大学生系统认识和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渠道。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诗词内生于中国革命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课程,也是大学生系统认识和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渠道。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诗词内生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是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价值素养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讲好“概论”课程的话语素材。将毛泽东诗词融入到“概论”课程教学中,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深厚的现实基础,要坚持诗词为教学服务的基本宗旨,找准毛泽东诗词与“概论”课程教学的契合点,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深入挖掘毛泽东诗词的时代价值,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课程
下载PDF
“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16
作者 张瑜 张晓芳 《科学咨询》 2024年第20期254-258,共5页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的部署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将“四史”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有意识地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四史”教育的比重,力图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实现立德树... 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的部署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将“四史”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有意识地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四史”教育的比重,力图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本文以思政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为例,重点探究“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高职院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下载PDF
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价值向度——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 被引量:2
17
作者 邹智贤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8,114,共7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价值向度 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纪念 价值标准
原文传递
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坚持和理论内容的发展
18
作者 陈锡喜 刘奎 《理论建设》 2024年第4期74-82,共9页
科学社会主义得以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即以社会基本矛盾为“硬核”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坚持,体现在第一次把唯物史观的“硬核”规定为社会基本矛盾,并以此... 科学社会主义得以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即以社会基本矛盾为“硬核”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坚持,体现在第一次把唯物史观的“硬核”规定为社会基本矛盾,并以此分析中国社会阶级矛盾从而把握其性质;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继续以此分析各种社会矛盾,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即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回答了什么是中国革命以及怎样进行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回答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问题;开始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 毛泽东 坚持 发展
下载PDF
探索与启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及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大成 周树辉 《湖湘论坛》 2011年第6期28-36,共9页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文献。它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在《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文献。它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首先提出要"以苏为鉴",并在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等七大关系中提出了与苏联不同的方针政策,同时在其他三大关系中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遗憾的是,毛泽东后来严重背离了《论十大关系》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正确思想,逐渐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轨道,给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然而,《论十大关系》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诸多正确的宝贵思想被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所继承并发扬光大。可以说,《论十大关系》对于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探索 启迪
下载PDF
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孝君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6-68,共3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2 7年中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过努力的探索 ,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毛泽东的这些探索较为集中地体现在 2 0世纪 5 0年代中后期 ,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2 7年中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过努力的探索 ,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毛泽东的这些探索较为集中地体现在 2 0世纪 5 0年代中后期 ,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等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思考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理论思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