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毛茶资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1
作者 缪绅裕 陈健辉 +2 位作者 廖初琴 黄建睿 陶文琴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为了解毛茶资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采用样线法对广东67个自然保护地的毛茶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测定了毛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叶绿度、植物及生境的碳氮含量、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在10个保护地的123个... 为了解毛茶资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采用样线法对广东67个自然保护地的毛茶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测定了毛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叶绿度、植物及生境的碳氮含量、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在10个保护地的123个生境记录到280株毛茶,其中珠海担杆岛和二洲岛、斗门黄杨山和锅盖栋、台山上川岛为毛茶新增分布点,以深圳三洲田的62处148株为最多。毛茶植物体的碳、氮含量显著高于生境土壤和岩石;叶片δ^(13)C、δ^(15)N比率分别为-34.51‰和-0.94‰,显著低于或高于根、茎的相应值。正常绿色叶片叶绿度(SPAD值)为41.0,显著高于黄叶的17.6;测定日的净光合速率平均为5.55μmol·m^(-2)·s^(-1);蒸腾速率平均为0.59 m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为9.13,显示毛茶在冬季气温和大气相对湿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以较低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但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茶 稳定碳氮同位素 叶绿度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晒青毛茶三种儿茶素组分含量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鑫 沈晓君 +2 位作者 王媛媛 刘蕊 闫刚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2,共7页
为了实现晒青毛茶儿茶素含量的快速检测,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了50份晒青毛茶样品中的表没食子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 为了实现晒青毛茶儿茶素含量的快速检测,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了50份晒青毛茶样品中的表没食子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三种儿茶素单体含量,结合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分别建立了晒青毛茶三种儿茶素单体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GCG、EGC、GA含量所建立近红外模型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分别为99.99%、99.99%、99.92%;校正标准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分别为0.17、0.15、0.10;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0.19%、0.27%、0.56%;外部验证的结果显示,三种儿茶素单体含量模型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3、0.12、0.07;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7、0.25、0.45。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和稳定性,在快速检测晒青毛茶儿茶素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青毛茶 近红外光谱 儿茶素
下载PDF
湖南黑毛茶优化拼配样的风味品质研究
3
作者 蒋阿婷 刘巧芳 +6 位作者 肖娟娟 贺军辉 高兵财 黄建安 王坤波 刘仲华 禹利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3-778,共16页
为获得具有湖南地域特色、滋味醇厚较鲜爽、香气浓郁持久的黑茶拼配原料,以槠叶齐、桃源大叶、黄金茶1号鲜叶为原料加工得到槠叶齐黑毛茶(Z)、桃源大叶黑毛茶(T)、黄金茶1号黑毛茶(H),并将3个黑毛茶Z∶T∶H按20∶20∶60、20∶60∶20、40... 为获得具有湖南地域特色、滋味醇厚较鲜爽、香气浓郁持久的黑茶拼配原料,以槠叶齐、桃源大叶、黄金茶1号鲜叶为原料加工得到槠叶齐黑毛茶(Z)、桃源大叶黑毛茶(T)、黄金茶1号黑毛茶(H),并将3个黑毛茶Z∶T∶H按20∶20∶60、20∶60∶20、40∶15∶45、40∶45∶15、60∶10∶30、60∶30∶10拼配得到6个拼配茶样,对其进行感官审评、理化成分及香气组分等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槠叶齐黑毛茶占比为40%、60%时,拼配茶样滋味醇厚较鲜爽、香气浓郁持久,品质高于单一黑毛茶及槠叶齐黑毛茶占比为20%的2个拼配茶样。生化分析结果发现,槠叶齐黑毛茶占比为40%、60%时,茶样水浸出物、没食子酸含量更高,滋味醇厚较鲜爽;在此基础上,桃源大叶占比较高时,茶多酚、黄酮、总儿茶素、咖啡碱含量更高,滋味更加浓强;黄金茶占比较高时,可溶性糖含量更高,滋味更为甜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成分,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共筛选出41种候选差异挥发物(VIP>1),进一步计算其相对香气活性值(ROAV),发现芳樟醇、L-α-松油醇、雪松醇、异亚丙基丙酮、藏红花醛等13种关键差异挥发物(VIP>1、ROAV>1);槠叶齐黑毛茶占比为40%、60%时,高含量的藏红花醛、苯乙醇与其高香持久的特征密切相关,加入高配比的黄金茶1号黑毛茶,使得D-柠檬烯、芳樟醇氧化物(Ⅳ)含量更高,赋予了拼配茶样的花香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茶 优化拼配 滋味品质 香气品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汝城白毛茶与两广主要“白毛茶”居群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黎星辉 施兆鹏 +4 位作者 刘春林 罗军武 沈程文 李家贤 方华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2,共4页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汝城白毛茶、凌云白毛茶、阳春白毛茶、乐昌白毛茶、仁化白毛茶和曲江白毛茶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引物扩增平均表现的多态性为75.00%;6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以乐昌白毛茶和仁化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汝城白毛茶、凌云白毛茶、阳春白毛茶、乐昌白毛茶、仁化白毛茶和曲江白毛茶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引物扩增平均表现的多态性为75.00%;6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以乐昌白毛茶和仁化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1914),凌云白毛茶与曲江白毛茶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4712),汝城白毛茶与两广主要“白毛茶”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乐昌白毛茶(0.4605)、曲江白毛茶(0.4406)、仁化白毛茶(0.4232)、凌云白毛茶(0.2968)和阳春白毛茶(0.2665);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曲江白毛茶、乐昌白毛茶和仁化白毛茶聚为一类,说明它们的遗传基础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城白毛茶 毛茶 RAPD 亲缘关系
下载PDF
毛茶提取物抑制黑色素和抗炎因子活性研究
5
作者 李如珍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47-49,56,共4页
通过乙醇/水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派潭镇毛茶得到毛茶提取物,体外测试中,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0.0013%(w/w)。在体外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中,31.25μg/mL和62.5μg/mL浓度下对黑色素的抑制率分别为11.66%和19.76%,具有... 通过乙醇/水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派潭镇毛茶得到毛茶提取物,体外测试中,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0.0013%(w/w)。在体外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实验中,31.25μg/mL和62.5μg/mL浓度下对黑色素的抑制率分别为11.66%和19.76%,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当毛茶提取物的浓度≥62.5μg/mL时,对黑色素生成的相关基因表达量具有显著性抑制效果(P<0.05);在抑制炎症因子相关基因表达测试中,在毛茶提取物浓度≥31.25μg/mL时,对三种炎症因子相关基因表达均有极显著性抑制效果(P<0.01)。说明该毛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抑制黑色素和炎症因子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茶 超声提取 黑色素 炎症因子 抗氧化
下载PDF
扦插基质和时间对汝城白毛茶扦插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杨睿 孙小军 +3 位作者 黄晓刚 袁胜全 钟杰 何学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探寻一种汝城白毛茶性价比较高的扦插育苗方法,通过探讨秋季不同扦插时间不同基质对汝城白毛茶在扦插后翌年5月至6月的存活和生长情况,研究秋季扦插时间段和扦插基质对汝城白毛茶扦插苗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管理强度下,10月中... 为探寻一种汝城白毛茶性价比较高的扦插育苗方法,通过探讨秋季不同扦插时间不同基质对汝城白毛茶在扦插后翌年5月至6月的存活和生长情况,研究秋季扦插时间段和扦插基质对汝城白毛茶扦插苗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管理强度下,10月中旬在营养土中进行扦插育苗,能取得与本地黄红壤心土育苗相近的效果(10月中旬在黄红壤心土和营养土上的扦插苗在翌年6月中下旬的萌芽率分别为60.33%和59.00%);黄红壤心土扦插时间筛选试验表明,扦插时间对扦插苗成活率、萌芽率和地径存在极显著影响,对扦插苗苗高存在显著影响,因此结合正交试验结果可以推断,使用当年生半木质化饱满枝条于10月中旬在本地黄红壤心土进行扦插育苗能够取得较高的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城白毛茶 扦插 萌芽率 成活率
下载PDF
紫阳群体种夏秋黑毛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变化初探
7
作者 马卓涛 齐玉岗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以紫阳群体种夏秋季1芽4叶新梢为原料,先按照黑毛茶制法加工成黑毛茶,通过对紫阳群体黑毛茶加工过程中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以探究紫阳群体种夏秋季鲜叶加工黑毛茶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变化和黑毛茶品质特点。结果表明... 以紫阳群体种夏秋季1芽4叶新梢为原料,先按照黑毛茶制法加工成黑毛茶,通过对紫阳群体黑毛茶加工过程中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以探究紫阳群体种夏秋季鲜叶加工黑毛茶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变化和黑毛茶品质特点。结果表明,紫阳群体种黑毛茶加工过程中,随着茶叶含水量的减少,茶叶中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均呈递减趋势。其中,茶多酚含量在加工过程中一直降低,由21.87%降至16.30%,降幅为25.46%。除可溶性糖外,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在渥堆过程中降低最多。成品黑毛茶汤色浅黄、明亮、香气纯正、滋味纯厚,叶底黄褐、肥厚完整,在外形、汤色和香气得分上低于对照,但其茶汤滋味和叶底得分高于对照。加工的成品黑毛茶中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糖、咖啡碱和的含量分别为42.63%、1.58%、4.40%、17.24%、2.20%、0.36%、2.21%和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阳群体种 毛茶 生化成分
下载PDF
乳源白毛茶和台山白云茶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14,共5页
广东乳源白毛茶和台山白云茶是2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树品种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茶树品种均为二倍体(2n=2x=30),但存在染色体数目变异特别是在乳源白毛茶品种中发现了1个单倍体细胞(x=15)2个茶树品... 广东乳源白毛茶和台山白云茶是2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树品种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茶树品种均为二倍体(2n=2x=30),但存在染色体数目变异特别是在乳源白毛茶品种中发现了1个单倍体细胞(x=15)2个茶树品种的核型均为2n=2x=30=16m+6sm+4smsat+4st根据核型分析结果,认为这2个茶树品种为起源时间相对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乳源白毛茶 台山白云茶 品种 毛茶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普洱晒青毛茶指纹图谱识别方法 被引量:33
9
作者 宁井铭 张正竹 +2 位作者 谷勋刚 宛晓春 孙文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3-248,共6页
为了对不同产地的晒青毛茶进行鉴别,研究了晒青毛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不同识别方法。运用相关系数、夹角余弦和重叠率3种方法分别计算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以数字化指纹图谱为基础,对样品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了18个茶叶样品的主成分,... 为了对不同产地的晒青毛茶进行鉴别,研究了晒青毛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不同识别方法。运用相关系数、夹角余弦和重叠率3种方法分别计算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以数字化指纹图谱为基础,对样品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了18个茶叶样品的主成分,并以前2个主成分作二维散点图。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准确地体现指纹图谱的相似程度,使毛茶与绿茶得到良好的分离;茶叶内含成分复杂,主成分较多,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8.61%,系统聚类和二维排序散布图能够区分晒青毛茶和绿茶,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4种识别模式均能较好地对指纹图谱进行识别,为普洱茶原料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新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农产品 品质控制 制茶工程 晒青毛茶 指纹图谱
下载PDF
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常锐 宁井铭 +4 位作者 丁勇 郑生宏 陈习村 李军 方世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1-477,共7页
采用SDE-GC/MS法对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序样品中共检测到7类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饱和烷烃类、不饱和烷烃类,其中主要成分是醇类、醛类、酸类。在揉捻过程中香气成分中的... 采用SDE-GC/MS法对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序样品中共检测到7类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饱和烷烃类、不饱和烷烃类,其中主要成分是醇类、醛类、酸类。在揉捻过程中香气成分中的醇类成分和醛类成分大幅度增加,而酮类组分和烷烃类组分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变化不明显;同时发现,香叶醇、正十六酸、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反-2-己烯醛、苯乙醛、植醇、顺,顺,顺-7,10,13-十六碳三烯醛、亚油酸、苯乙醇、苯甲醇和水杨酸甲酯等香气成分占红毛茶香气物质总量的83.78%,是祁红毛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对构成其特征风味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红毛茶 加工 SDE-GC/MS 微波固样 香气
下载PDF
云南大叶茶与汝城白毛茶杂交后代的RAPD亲子鉴定 被引量:28
11
作者 黎星辉 施兆鹏 +3 位作者 刘春林 罗军武 沈程文 龚志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2,共4页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分子标记技术 ,对云南大叶茶 (C .sinensis)与汝城白毛茶 (C .ptilophylla)进行人工杂交所获得的F1代植株进行了亲子鉴定。结果表明 ,13个随机引物在第 1个杂交后代( 1F1)中共扩增出 80条RAPD谱带 ,其中 7...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分子标记技术 ,对云南大叶茶 (C .sinensis)与汝城白毛茶 (C .ptilophylla)进行人工杂交所获得的F1代植株进行了亲子鉴定。结果表明 ,13个随机引物在第 1个杂交后代( 1F1)中共扩增出 80条RAPD谱带 ,其中 79条能在双亲中检出 ,另 1条为 1F1自身的特异带 ,卡平方检验表明在 1F1中扩增出的谱带数与亲本中各对应位点所显示的谱带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第 2个杂交后代( 2F1)中共扩增出 75条谱带 ,在第 3个杂交后代 ( 3F1)中共扩增出 77条谱带 ,均能在双亲中检出 ;结果说明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P 亲子鉴定 人工杂交 F1代植株 云南大叶茶 汝城白毛茶
下载PDF
云南晒青毛茶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宁井铭 张正竹 +2 位作者 谷勋刚 宛晓春 孙文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6-40,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云南普洱茶晒青毛茶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乙腈-0.03%三氟乙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毛茶化合物的各种组分可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18个样品HPLC图谱的分析,共确定了2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云南普洱茶晒青毛茶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乙腈-0.03%三氟乙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毛茶化合物的各种组分可得到良好的分离;通过对18个样品HPLC图谱的分析,共确定了24个色谱峰作为普洱毛茶的特征指纹峰,建立了普洱毛茶的HPLC指纹图谱;与绿茶比较,二者HPLC图谱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得到的色谱图可以作为云南毛茶专属性的指纹图谱,为普洱毛茶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晒青毛茶 指纹图谱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研究霉变黑毛茶的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18
13
作者 胥伟 姜依何 +2 位作者 吴丹 赵仁亮 朱旗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3-492,共10页
为了解高湿条件下霉变黑毛茶的微生物情况,通过人工促霉培养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黑毛茶霉变过程的真菌多样性,并探讨了不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阈值划分对真菌多样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湿... 为了解高湿条件下霉变黑毛茶的微生物情况,通过人工促霉培养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黑毛茶霉变过程的真菌多样性,并探讨了不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阈值划分对真菌多样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湿条件下霉变黑毛茶的真菌分类学地位集中于2门(Ascomycot,Basidiomycota)6属(Aspergillus,Galactomyces,Ogataea,Debaryomyces,Pichia和Cryptococcus),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相对丰度值最大,达98%以上。不同OTU阈值划分水平导致了同一样本的分类学地位、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结构组成的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相似性0.97水平下的OTU聚类真菌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15~0.43,0.99水平下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28~0.58。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为高湿条件下导致仓储黑毛茶霉变的优势真菌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茶 霉变 真菌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萎凋和发酵处理对“汝城白毛茶”加工红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钟兴刚 黄怀生 +1 位作者 黎娜 粟本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7-144,共8页
近年来国内红茶,尤其是一些特色优质红茶备受青睐,汝城白毛茶作为湖南特色茶树资源,所加工的红茶特色鲜明。为充分发挥汝城白毛茶特色资源的特色,探明其红茶适宜性、个性化加工技术,该研究以春季一芽一叶为原料,从萎凋(A因子4水平)和发... 近年来国内红茶,尤其是一些特色优质红茶备受青睐,汝城白毛茶作为湖南特色茶树资源,所加工的红茶特色鲜明。为充分发挥汝城白毛茶特色资源的特色,探明其红茶适宜性、个性化加工技术,该研究以春季一芽一叶为原料,从萎凋(A因子4水平)和发酵(B因子7水平),进行2因素不同水平的L_(28)(4^(1)×7^(1))共28个处理,对在制品叶象指标、成品感官审评、各单项评分、品质成分等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萎凋、发酵对汝城白毛茶红茶品质特征的影响及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加工红茶采用中、偏重萎凋,萎凋至含水量56%~60%为佳,发酵时间以6~8 h为宜。通过该参数萎凋和发酵加工而成的红茶呈现出金毫满披,花蜜香浓郁,红浓明亮,滋味浓、强(醇)、厚、鲜、爽、甘等优质红茶特点,具湖南红茶“花蜜香、甘鲜味”核心品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凋 发酵 汝城白毛茶 红茶
下载PDF
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黎星辉 刘春林 +4 位作者 施兆鹏 罗军武 沈程文 龚志华 陈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RAPD技术,对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单株扩增的谱带数最多时为13条,最少时为10条;DNA多态性最高为92.31%,最低为70.00%,平均为85.40%。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 采用RAPD技术,对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单株扩增的谱带数最多时为13条,最少时为10条;DNA多态性最高为92.31%,最低为70.00%,平均为85.40%。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汝城白毛茶种群单株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882,最大为0.579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中有些单株聚类很近,遗传基础比较一致,有些聚类较远,显示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种群单株间的遗传变异呈现连续性,当结合距离I为0.14时,汝城白毛茶种群可分为6个类型,这与其表观形态类型相符。本文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汝城白毛茶的核心种质基因群在汝城县白毛茶示范场得到了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城白毛茶 亲缘关系 RAPD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核心种质基因群
下载PDF
云南不同地区普洱晒青毛茶品质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宁井铭 曾新生 +1 位作者 张正竹 宛晓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对来自云南普洱茶主要产区的20个晒青毛茶进行研究,检测毛茶的多酚类总量、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总量、咖啡碱等主要化学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毛茶的儿茶素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毛茶进行动态聚类分... 对来自云南普洱茶主要产区的20个晒青毛茶进行研究,检测毛茶的多酚类总量、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总量、咖啡碱等主要化学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毛茶的儿茶素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毛茶进行动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毛茶在主要化学成分组成上存在着差异性,同一地区毛茶基本一致,为普洱茶加工中发酵的控制及原料的拼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科 晒青毛茶 品质 控制
下载PDF
不同产地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香气成分和品质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仁亮 吴丹 +1 位作者 姜依何 朱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1-555,共5页
以同一级别、同期制作的陕西、湖南和浙江黑毛茶为原料,依据湖南茯砖茶加工工艺制作成茯砖茶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用(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并对3个茯砖茶样进行了感官审评比较。结果表明:分别从陕西、湖南和浙江黑毛茶... 以同一级别、同期制作的陕西、湖南和浙江黑毛茶为原料,依据湖南茯砖茶加工工艺制作成茯砖茶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结合气-质联用(GC-MS)分析其香气成分,并对3个茯砖茶样进行了感官审评比较。结果表明:分别从陕西、湖南和浙江黑毛茶压制的茯砖茶中分别检测出47、56、51种香气成分,均以醇类、醛类和酮类物质为主;陕西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中具高火香的2-戊基-呋喃、四甲基吡嗪等杂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0.71%);湖南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中对茯砖茶"菌花香"有重要贡献的不饱和萜烯醇、烯醛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分别为30.69%、13.98%;浙江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中具花香、果香的萜烯酮及芳环酮类含量最高(23.45%)。感官审评结果表明:3种茶样的香气均纯正,陕西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中略带高火香,湖南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菌花香"显,浙江黑毛茶加工的茯砖茶略带青气;滋味均表现为基本纯正;汤色均呈橙黄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茶 茯砖茶 香气成分 发花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
下载PDF
二次渥堆对安化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曾斌 向阳 +2 位作者 梁敏敏 何郁菲 傅冬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27-131,141,共6页
通过设置茶胚的含水量、渥堆时间和空气湿度这三个渥堆工艺条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二次渥堆正交实验,探讨二次渥堆对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影响和机理,确定二次渥堆的最佳工艺条件。理化分析表明在二次渥堆中,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 通过设置茶胚的含水量、渥堆时间和空气湿度这三个渥堆工艺条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二次渥堆正交实验,探讨二次渥堆对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影响和机理,确定二次渥堆的最佳工艺条件。理化分析表明在二次渥堆中,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水浸出物的含量均呈减少趋势,黄酮的含量变化不明显;结合感官审评结果确定在茶胚含水量10%的基础上,含水量应为35%,渥堆时间30 h,空气湿度85%的二次渥堆工艺条件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黑毛茶 二次渥堆 品质
下载PDF
广东仁化白毛茶优异株系遗传多样性的EST-SSR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乔小燕 吴华玲 +4 位作者 陈栋 李家贤 黄华林 晏嫦妤 何玉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7-59,共3页
以13份白毛茶茶树资源为供试材料,应用32对EST-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茶树品种均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到71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2.3个。等位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30,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34,引物扩... 以13份白毛茶茶树资源为供试材料,应用32对EST-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茶树品种均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到71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2.3个。等位位点的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30,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34,引物扩增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平均为0.39,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43。从UPGMA聚类图中可以看出,13份白毛茶单株系可分为3个类群,大叶青、大叶黄独自聚为第Ⅰ类群;丹霞4号、特白、丹霞7号、丹霞2号、丹霞11号、丹霞13号和丹霞14号聚为第Ⅱ大类群,丹霞1号、丹霞5号、丹霞6号和丹霞8号聚为第Ⅲ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毛茶 遗传多样性 EST-SSR
下载PDF
应用AFLP技术鉴别不同地区的普洱茶晒青毛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季鹏章 吕才有 +2 位作者 梁名志 张俊 黄兴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64-267,共4页
为鉴别不同地区的普洱茶晒青毛茶,对31个来自不同地区的普洱茶晒青毛茶进行AFLP-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一共得到426个可重复的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6%,聚类分析主要分为台地茶类、老树茶类等两大类。结果表明,采用以下方法可鉴别不同... 为鉴别不同地区的普洱茶晒青毛茶,对31个来自不同地区的普洱茶晒青毛茶进行AFLP-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一共得到426个可重复的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6%,聚类分析主要分为台地茶类、老树茶类等两大类。结果表明,采用以下方法可鉴别不同来源的普洱茶晒青毛茶:从典型的主要特征峰和染色信号的最高值和次高值来区别;从峰形图的整个形状来区分;与对照的峰形图比较来区分。表明AFLP-毛细管电泳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子标记技术,能成功应用于不同区域普洱茶晒青毛茶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晒青毛茶 AFL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